查看原文
其他

【推荐】追一束光|黄 斌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点击上方蓝字

给一个关注吧


追一束光

● 黄 斌
2020年的寒假特别到终生难忘,在百无聊赖之际每天刷朋友圈。《以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学校》就这样撞入我的眼帘,循着“山栀子”一路读下来,《乐乡树人》这个公众号悄悄走入了我的内心,我如同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发现了一束光。

从那一天起,关注《乐乡树人》变成了我的日常,从此我开始了我的“追光”之路。
首先是投稿,静心挑选了四五篇曾经用心修改或有获奖的文章发给了黄校。加了他微信,简单交流了一下,怕是他没空看QQ邮箱,我又发了几篇到他的微信。他没说发与不发,我也没有报太大希望。对比他的文章,我很没自信,我这几篇文章有五分之一的可能性选中就很开心了。
这里补充说明的是我在读文时就发现了山栀子就是黄校的笔名。当时只觉得这人文笔好、低调,读他的文章多了,就更多了了解。“树人”一词更让我对他的普渡众生心生敬意,如果说“山栀子”以一己幽香,引百花齐放,那么于我,他就是发光体,给我照亮了前行的路。

大概两三天后,《乐乡树人》以“封一”发了我的一篇《妈妈的手》,配图就把我惊艳到了。后来他又陆续刊发了我发给他的所有文章,从此我的自信瞬间乘五。《妈妈的手》刊发当天,极少发朋友圈的我发了个朋友圈,这天下午阅读量就达到了四百多,朋友圈点赞的也有一百多。
有一天晚上,黄校发信息给我说可以考虑开专栏。这个建议让我受宠若惊,“我可以吗?”我难以置信。“可以,你一周写一篇就可以了,还可以带动你们学校老师写。”前一点我应该没问题,因为我有写日记随笔的习惯,后一点我得问我们领导。跟领导交流后我们达成一致——做自己的公众号,让更多的老师动起来。

于是后来有了我个人公众号《幽思如饴》。追着《乐乡树人》这一束光,我梦想着把《幽思如饴》做成他的模样。在追光的路上,我也做起了拾光者。
在这期间,我从没停止过关注《乐乡树人》,每天七点多准时打开订阅号,关注《乐乡树人》的更新,阅读、在看、点评、转发、投稿,在关注中学习,学习散文、随笔、时评的写作,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经验,等等。
记得我问过黄校,公众号有谁帮忙吗?他说没有,都是自己在做。那一刻我受教了,心想以后无论多么不容易,选定了方向就要坚持走下去。

我记得黄校给我的《爱的教育》这篇文章里面的每一个学生姓名都进行了修改隐藏,一校之长,坚持以实际行动实现树人目标,细致到用心配图,认真改文……当时我就认定了这是我的榜样,我也要认真对待读者和作者的每一份信任。
后来《乐乡树人》开辟新栏目“树人1+1”,以新闻微评的方式开展。我这方面明显不足,但越是不行越想学习,于是跟着从第一期写到了第七期,一期未断。在此过程中,我一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投稿后天天算计着几时发稿,而一旦刊发,我就心生雀跃,陡生信心。

我自办公众号后,栏目设置,版面设计,制作专辑等都以《乐乡树人》为模板,照葫芦画瓢,有不会的问黄校总也能得到他的耐心解答和无私帮助。
如今我把黄校当榜样,《幽思如饴》顶多算是《乐乡树人》的影子,但一路追光,一路拾光,我想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发光。
(作者单位:监利县章华小学)推荐阅读:1、【推荐】夜空中最亮的星|胡 玲2、【推荐】乐乡缘,树人魂|魏元玲3、【记忆】遇 见《乐乡树人》|陈春霞4、【2019献词】感恩遇见,615天|山栀子5、【年度寄语】无论你在,或不在;你爱,或不爱|山栀子6、【2018献词】感恩有你:若不离,我不弃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