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评】“借1分”背后是教育观的“满分”|山栀子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荆江评论

“借1分”背后是教育观的“满分”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山栀子)一位小学生考59分后,老师借他1分助其及格并标明“欠1分,记得还”。此举此发无数网友感动和点赞,称其为“最暖”老师。(中国教育新闻网6月12日)


在众多感人的教育故事中,这位老师借分给学生,虽不是头一个,但其“欠1分,记得还”的鞭策和鼓励确实令人新鲜又充满温暖。我们可以想象,当孩子看到鲜红的60分和6个字的评语时,内心一定是心潮澎湃。这“1分”,传递的是对孩子的十分信任;这“1分”,流淌的是对孩子的万分师爱。


教育无小事,分数面前更是如此。60分与59分,一分之差,看似无关痛痒,但于孩子而言,可能是至关重要。孩子的心态,父母的情态,未来的状态,都可能因这一分而改变,呈现天壤之别。那些因为一次考试不及格而衍生出的各种教育伤痛、家庭悲剧林林总总,不用在此一一例举。因此,心中有爱,目中有人,笔下有情,这位老师的“借分”之举,借出的是教育价值观的一卷“满分”。
习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学生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纵有万千气象和万种风情,但“仁爱之心”始终是其共同的特征。可以说,没有哪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在绝大多数老师的眼中,看到学生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有时候甚至比对自己孩子的期待望还要高。但是,即使这样的好老师,教育方式有时也会出现偏差,或者越过边界。于是,师生之间互生厌倦,产生冲突也在所难免。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心做错事”。在教育实践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心中有爱,更要目中有人。其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影响教师的是其教育观,或称学生观。我们需要的不是冷冰冰的分,而是活生生的人。孩子是不是在老师的视野里,是不是在教育的正中央,这是决定我们教育心态和方式的重要“坐标”。看见孩子、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宽容孩子、引导孩子,一切以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观或学生观。只有目中有人,心中的爱才不会偏离方向。
目中有人,说起来简单,能持守者不易。看见每一个孩子,还要能洞见其成长的无数细节,做好其成长关键节点的“引路人”。这也需要智慧。这位女老师借分也借得智慧,“欠1分,记得还”,简单的评语是对孩子的及时、明确的提醒和高度的信任、持久的鼓励。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1分”及时还了,老师还可以再借,1分、2分、5 分。据说,一周后的再考,孩子真的进步了,老师点评其“进步,还1分”。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借出的不是“1分”,而是对孩子成长的十分自信。
在孩子面前,教育从来没有简简单单。老师不经意间的一个言行,很可能会影响和改变孩子的一生。永葆一颗仁爱之心,时刻校准自己的教育观,我们才能努力交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满分答卷。(本文已刊于6月13日《荆江评论》,详见左下阅读原文。)推荐阅读:1、【朗读者】刘婉璐:你若懂我,该有多好2、【时评】“神仙母女”书写亲子教育传奇|胡 玲3、【时评】应引领“钟美美”钟情于健康之美|山栀子4、【时评】从来没有无端的“神仙母女”| 刘婉璐5、【树人1+X】第10期:小学老师组织学生跳舞为偶像应援,你怎么看?|镇冰 李艳丽 黄斌 王春艳6、【时评】“名师辞职”不妨低调些|山栀子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