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笔】真正的学者,不“装”​!​|山栀子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真正的学者,不“装”!

● 山栀子


我对学者,从来都是心怀敬畏。这也是很多人学习的姿态。
一则,尊重专家,尊重专业,是我的信条。二则,我也算得上是读书人出身,特别也是读过迅先生的《孔乙己》的。认识“孔乙己”的读书人,会有一种“同行相怜”的心理,就怕读书人被读书人瞧不起;就怕读了书却了无用处,只能在看起来不如自己的人面前“装”。更重要的原因是,今天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和专业的价值前所未有,有知识的人多数都很“牛B”。

教育界的学者最盛。我遇到过许多学者。他们或来自基层一线,潜心于“草根研究”,心得的深度令人仰慕,像魏书生、李希贵、王崧舟、余映潮、王佑军、韩军、刘希娅等;或深耕于高校讲堂,把高深理论也能用我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解得通俗易懂,“点化”的精度使人如醍醐灌顶,像朱永新、肖川、叶澜、郭思乐、李华平、程斯辉等。听到他们的课,哪怕就是那么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都会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幸运!

某年,我在《湖北教育》举办的一次教育新媒体论坛上,听到一个“山东普通话”生成的报告。因为这场报告还是现场网络同步直播,报告刚开始,群中就有人大呼“方言味太浓,听不懂”。谁料,报告人并没有生气,当即来了一句“我的话一般人听不懂,听懂的人不一般”让会场的气氛在掌声和欢笑中瞬间变得格外友好。这场报告,我是一直伸长脖子聆听的,生怕没有听懂。会后,我写下一篇听课心得《“高品质学校”应有的“模样”》。这位教授通过网络看到文章后加了我的微信。没有想到,我们还成了密切联系的“微友”,我们经常相互分享。意外的是,去年他到湖北武汉给校长班讲课,他竟在他的报告中提到我的文章,推介我的公众号。凡有他组织的学术活动,都推介给我,邀请我参加网络上的研修和论坛。我的学校每有创意的活动,或是我又新写了什么文章,他都会在他的朋友圈加以提炼、点评和推介。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我走上校长岗位后,他还专门为我的学校题写出独特而有诗意的“校训”,嵌入“松滋”二字。
他,就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于维涛教授。正如同他领衔的“名校长领航工程班”一样,他的谦虚、仁慈,他的引领、扶持,在我的心中树起了崇高的学者形象。
这样的学者,不由你不敬畏、感恩。

某天,朋友给我讲了一个他和学者的故事。在某重点师范大学,他也听到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报告。教授一开场,就用PPT抛出了一大堆“头衔”。
他的三个小时,让人听起来非常轻松,也发人深省。他记了满满四页笔记。
“深谙世事,洞察人心,很有智慧,幽默诙谐,话风很好。”课后,他饶有兴趣地讲述对这位学者的观感,满眼放光,全是羡慕。
“后来呢?”我问。他接着讲:后,我们加了微信;接着,他邀请我进入他的一个研讨群;再接着,收到他推送的几篇他讲课的公众号文章,我一一学习。出于多年学习的习惯,我也很快把我的学习笔记整理,写下我的心得和思考
故事开始转折了。

上午10时多,我把心得分享给他。几分钟后,他的回复令我好尴尬。其意要点有四:一是文章不在乎数量,多少篇不重要,而是注重质量,重要的是每一篇都很精彩;二是建议更换这个照片;三是把“W说”修改为“W老师说”;四是许多人在潜水中发现领导的问题,只是不说而已。故弄玄虚?还是话中有话?句句不简单。只怪我愚笨,在教室听完课后,我赶紧到办公室修改。晚上,我微信这位学者,告知“已修改”,却发现,此刻的我已不是他的好友了。待我翻阅他拉我进入的那个研讨群,也赫然提示着:我已被退群。
看他一脸的无辜又无语的样子,我笑着告诉他:你这是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没智慧的悲哀啊!
我想,这样一位在课堂上满面春风、满口智慧,满目仁慈的“学者”,这样一位当众鼓吹“人心就是人情”,反复宣扬包容和接纳的“学者”,对他人的一篇文章所谓的缺点和不足都不能接纳吗?以至于如此生气和决绝?
学者身上必须有“书卷气”,但不要有太多“戾气”。

我的这位朋友,教书就喜欢研究,没事就喜欢瞎写。他公开发表文章不算多,也就是三四百篇吧;后来自己办了一个公众号,也就不再主动向纸媒投稿了,写了就发,发了就转,也就有了新的习惯;从未在乎写文章赚稿费、评奖次、评职称、刷资历。
看来,离“研究员”的要求和距离还相差甚远。我读书不多、孤陋罕闻,不知这“研究员”是个什么学术级别,可能属于我们这个小县城里“吓死八人”的类型。
写文章纯粹就是一种习惯,一种爱好而已;记录自己的思考,书写自己的故事,虽不敢言“替苍生说过话”,但也能无愧:听从内心,无问西东。这样的写作不是很好吗?

世事无常,某些人心,就是这样经不起称量。正如某人在讲堂上,把管理学、关系学和用权用人术解读得赤裸裸又血淋淋一样。以这样的人心去解读人心,他能“读”出敬几何,善几何?
再有学问的学者,一旦失了谦虚和仁慈,那讲台上口吐莲花的光彩也会黯然失色。原来,有些看似高深或亲近的学者,也可能是“装”出来的。
没有智慧的学者不可怕,可怕的是“装”出的智慧和美好会破坏学习的生态。因为大凡是学习者,多像我这般对学者充满敬畏;更有一些人,涉世未深,太过稚嫩,常常是以虔诚膜拜的心境去学习,被“装”出的美好迷恋和影响,其毒更甚!
我对朋友说,今后听课,对“个头不高”,但“话风很骚”的人,得多长一个心眼。
我提醒自己,今后听课,对于在演讲开篇自我介绍冠名诸多“头衔”,自称“学者”“教授”“专家”的人,一定要多几分审视,不要太迷信。
虽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但其味很深,不能只是笑笑而已。
今天的时代,早已不是过去的学者匮乏的时代,就连“傻子”也变得比过去聪明了。作为某些知名高校或培训机构,不是某些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甚至是“油腔滑调”就可以来“装”学问的地方。毕竟,学问不能“儿戏”,高校也不是“江湖”,是精神和文化的“圣殿”!

30多年前,曾经听说过北京盛行“倒爷”;10年前,又听说过“倒爷”已落伍了,北京盛行“装爷”。如今,都是过眼云烟。这些天最热门的新闻是什么?连传说中的“马老师”都“装”不了了,被人“扒”了个焦头烂额。“神马都是浮云”。奉劝那些喜欢出来“装”的人,也要谨慎小心,说不定“装”到哪一天,被台下哪一个熟悉的人“请”下讲台,那才是人生真正的尴尬!
什么是真正的学者,学者周国平先生说得好:心地善良、心灵丰富、灵魂高贵。
(若有雷同,纯属巧合。初稿写于2020年11月5日,二稿成于2020年11月7日。)推荐阅读:1、【时评】“拾金不昧”,孩子最有感召力|山栀子
2、余晖映中语 潮涌大荆州3、王世发:一个标注高度的名字4、【心得】“高品质学校”应有的“模样”|山栀子5、【心得】问道北师大,路在脚下|山栀子6、【心得】匠心书写“学校党建”的华章|山栀子7、【心得】名校长之“名”|山栀子8、在文字上行走|山栀子
9、让精神家园四季芳华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