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123456
5
kN
6
朱令
7
@调研纪要
8
张靓颖
9
抖音
10
鱿鱼游戏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123456
5
kN
6
朱令
7
@调研纪要
8
张靓颖
9
抖音
10
鱿鱼游戏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鱿鱼游戏2》今天下午四点开播,网友无心上班了,导演悄悄剧透
人民日报征集“中美友好合作故事”,令人感奋
刘恺威近况曝光,父亲刘丹证实已分手,目前失业在家,没有资源
紧急通告!三高的“克星”终于被找到了!!不是吃素和控糖,而是多喝它....
话费充值活动来了:95元充值100元电话费!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论道】文言“文”教|山栀子
Original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收录于话题 #《山栀子教育随笔》
173个
文 言 “文 ”教
——《古人谈读书》例说我的“教学主张”
● 山栀子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新增大量文言文。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受传统经典的熏陶。然而,陡然增加的文言文如何“教”,令很多拿到新教材的教师无所适从,其“度”实难把握和掌控。
从教学现状看,主要问题还在于“咬文嚼字”和“过度牵连”,导致的后果是学生望“文”生畏,索然无味,兴趣尽失。
小学文言文怎样教,还是“课标”说了算。如何理解“课标”的定位,不妨在统编教材中找答案,单元导语和课后习题,就是对教学标准或目标的最好注解
。正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总编辑温儒敏教授所说,反复诵读,注重会意,引发兴趣。
通过对“课标”的学习和教材的研究,我以为,
小学文言文教学应把握五大“要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即:学会朗读,激发兴趣,培养语感,积累常识,感悟价值
。
因此,我个人坚持主张:
文言“文”教
。
什么是“文言‘文’教”?概而言之,就是文脉、文字、文味、文化
。下面,以统编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为例,解读“文教法”。
文脉,就是关联。
《古人谈读书》一文由两篇经典组成,第一篇选自《论语》,第二篇出自朱熹。研究教材后,
我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不仅仅是内容上的“读书”主题,还在于文意深处的“血肉联系”
。
关联之一:第二篇比第一篇的历史更贴近,更接近于今天的“白话文”,文字上障碍小,学生易读易学易懂。按照“先学后教”的逻辑,第二篇适合安排学生先学和自学。
关联之二:这个单元的“导语”选用的是苏轼的一首诗歌名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句诗中的两个成语典故“百读不厌”“熟读深思”,正是古人最讲究的读书方法,与《古人谈读书》中的两篇经典正好一脉相承,异曲同工。
基于这样的发现,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结构:
研读一句诗,发现古人“百读不厌”“熟读深思”的读书法。
自学第二篇,把握古人“心到、眼到、嘴到”的读书法。
精读第一篇,以“读书三到”和“熟读深思”的方法,体会孔子的“勤学好问,先学后思”的读书法。
这样,看似“形散”的两篇课文,就这样被一线贯穿和前后关联起来,浑然一体。
文字,就是聚焦文本,落实语文要素。
随文识字,疏通文意,掌握最浅显的文言知识,是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
教学《古人谈读书》,我重点打磨了两个细节:
我的识字教学。“你在朗读的时候,发现哪些字我们容易出错?”引导学生认识通假字“知”、多音字“识”、生字“诲”和“岂”。“‘漫浪’和今天的‘浪漫’一样吗?”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汉字的妙趣:位置不同,味道大变。
我的理解教学。通过“尝”“谓”“急”“敏”等关键词的揣摩,引导学生发现文言的多义和古今差异现象。我将“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改成“三到之中,最难做到的是……”,变化角度让学生理解文意。
我的诵读教学。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诵读训练:挑战1,男女生相互挑战,一组读大意,一组诵原文;挑战2,师生合作,教师提示,学生诵原文,如“什么是大智慧,孔子说……”“没有生来就懂的人,只有勤勉求知才能懂的人,孔子说……”“空想不如读书,孔子说……”挑战3,运用名句,表达观点,如“如果你有 的态度,你就不用担心学习成绩不会进步了。”
文味,就是教出文言的味道。
除了朗读,别无它法。
朗读,要达到“声断气连”的音效。我重点抓住文章中的三个语气词“矣”“也”“乎”,让学生在去掉语气词后比较朗读、反复朗读中体会“文言的气味”。
文味,还是生活的味道。
适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典“文言”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中。我在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时,追问学生,你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学生当即对自己的老师治学诚实的精神表示敬佩;在教“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时,一个学生当堂讲述她的弟弟背书的小故事。
文化,就是始终不离优秀的传统文化
。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汲取智慧、爱上经典、学会传承。我在教学《古人教读书》时,始终贯穿“文化”这根主线。
比如我的别样导入:从改变“老师好”为“先生好”的问候开始,引导学生认识到“先生是先知先觉的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称人为先生有向别人主动学习的意思”。
比如我的适时穿插:讲到朱子的“子”时,让学生联想还知道哪些带“子”的名人,进而在推测“子”的意思时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的灿烂文化。讲到“诲人不倦”“敏以求之”和“述而不作”时,补充孔子的经历,引导学生产生对孔子教书育人、传承文化、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的敬意。
比如我的关联拓展:结课时,以“短短六句话竟然有八个耳熟能详的成语,20篇1万余字中还有100多个这样的成语”来激发学生对《论语》经典的阅读兴趣。
文言,是古典文化的符号。没有文化背景的文言教学,是浅薄的,也是干涩的
。
文言,既要“浅教”,也要“富教”
。所谓“浅”,就是不超越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拔高标准,不损害学生对文言经典的阅读兴趣。所谓“富”,就是要以语文素养为核心和主线,让文言的内容和意义丰富起来。文言“文”教,值得尝试。
(作者单位: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 )
推荐阅读:
1、
【散文】何以“栀子” 难入诗|山栀子
2、
【上清走笔135】等待的温度|山栀子
3、
【上清走笔50】教育,决不能只有高度没有温度|山栀子
4、
【上清走笔130】假如我教《坐井观天》|山栀子
5、
【论道】守住语文教学的六个边界|山栀子
6、
【上清走笔113】“家常课”也要多点“语文味”|山栀子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