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清走笔113】“家常课”也要多点“语文味”|山栀子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家常课”也要多点“语文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故事● 山栀子时隔六年,重上讲台;时隔十年,讲小学语文课。走进市实验小学六(8)班的教室,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我跟孩子们的心情一样,激动。但多了几分温暖。这是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相较其一贯豪放的风格,本文显得别具一格,温婉动人,情趣盎然。因为就是一节“家常课”,我没有去提前熟悉完全不曾接触的学生;即使身边的老师很善意地提醒我,需要所谓的“预习”。我喜欢新鲜感,譬如一见如故、一见钟情,这才是语文的味道。
回顾这节课的点滴,还是有三点遗憾。对话中,教师的教学思路被学生的分享给牵走了,对这首词中“野趣”的特点没有品出来,重要的知识点在不经意中“走失”。教师缺乏对小学语文知识链的系统把握,个别之处的提问设计突然“走高”。教学中没有留足学生笔记的空间,分享虽然热闹,但在落实上也容易“走空”。一节课总会有缺憾,只要每次都能进步一点点。原准备了一首现代版“西江月”,课堂没能用上。附在此处,作为这个教学“故事”的结尾:
西 江 月
在月影中忘记时间的
除了我,还有枝头起舞的鹊儿
蝉声穿过谁的绿纱窗
又在徐徐的清风里起落
此刻,稻花香里浸着蛙鸣
我的心思也随之饱满
风穿过袖底,穿过一片绿色的海洋
留下我的,是几点疏星挂天宇
是山前轻轻弹奏的音符
旧时的旅店仍伴于缭绕的烟火
只需要一个转弯
溪流缓缓,茅草的屋顶等一串足音
推荐阅读:1、【故事】看 见|山栀子2、【上清走笔】“生成”的美丽|山栀子3、【随笔】值得记录的一节课|山栀子4、【生本论道07】有效才是真的好|山栀子5、每名教师,都有这样一节课6、课改的纠结:“话语权”与“语文味”7.【随笔】语文教学,多一点浪漫|山栀子
8.余晖映中语 潮涌大荆州
分享给第一个想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