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评】把最好的“致谢”给自己走过的路|山栀子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把最好的“致谢”给自己走过的路

山栀子
近日,中科院在读博士黄国平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刷屏,令无数读者热泪盈眶。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这条路有多远?22年,从大山深处到繁华都市,从乡村小学到名牌高校,曲折坎坷,反反复复,何止千万里?这条路有多苦?母亲出走,父亲离世,婆婆病故,恩师离去;家徒四壁,孤苦伶仃,身患重病,亲历一次次的生离死别,命运何其多舛?读到这篇文章,自然让人们联想到三年前一篇流行网络的文章《感谢贫穷》,作者是2018年高考以707分考入北大中文系的寒门女孩王心仪。同样的主题,感谢;同样的经历,贫穷;同样的文风,朴实。同样赢得读者共鸣共情的,正是他们用信念支撑、用奋斗抗争,走过的路

贫困的伤害何其深刻。王心仪说,“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和迷茫”。黄国平说,“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然而,王心仪的心中,始终坚信教育和知识的力量能走出贫困、改变命运。越是贫困,她的心中燃起的越是“生生不息的希望和永不低头的气量”。黄国平的心中,始终回响着“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越到艰难处,越是“有了勇气和耐心”。正如古人所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从王心仪到黄国平,他们走过的路,启迪我们,直面生活挑战、扼住命运喉咙的人,艰难困苦就会变成人生的磨刀石。正如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们走过的路,还告诉我们,即使生活再苦,也不能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也要善于抓住黑夜中的一丝微光。王心仪能从在贫困生活中感受自然的乐趣,“从卑微之处汲取养分”。黄国平能在煤油灯下感受作业的“开心”,能从考试后的“奖金”和“奖状”中寻得“满足”。这正是,把苦难过成诗,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他们走过的路,再一次证明,读书永远是走出贫困、改变命运最好的路。诚如白岩松说,“不读书,你拿什么和别人拼?财富还是智慧?经验还是人脉?这些你都有吗?”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旅程,只不过有的一帆风顺,直达彼岸,有的蜿蜒曲折,布满荆棘。努力读书、艰苦奋斗,这是寒门学子通往梦想的一条必由之路。艰难困苦砥砺人的不只是勇毅,还有感恩的心。不论是王心仪的“感谢贫穷”,还是黄国平对师恩和好心人的感念,还是对国家扶贫政策和感恩,最值得感谢的,是每一个奋斗的自己。因为,走过再远的路,吃过再多的苦,都已变成人生成长的精神财富。这条信念之路、奋斗之路,无论贫富,你我皆可复制,结伴行远。(本文已刊于4月21日《荆江评论》,详见左下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1、【时评】《感谢贫穷》并非“贫穷”和“苦难”的宣言|山栀子
2、【时文】高考状元王心仪:感谢贫穷3、读懂苦难,让青春成长得更完整4、【时评】莫让“铜臭”玷污课堂|山栀子5、【时评】读书“点灯人”是校园的最美风景|山栀子6、山栀子:家长,你为什么焦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