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开展感恩教育,既接地气又有效果!(本期问题:上公开课,你有哪些好经验?)

广东教育杂志社 广东教育传媒 2021-06-29




每周一问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是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有哪些开展感恩教育的好经验,既接地气,又能有不错的效果?来看看上期每周一问老师们的精彩回答!




@王林: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比较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感恩教育。比如,在晨间谈话中,我会有意识地安排 “我为XX做了什么?”“妈妈为我做什么?”等话题,让全班小朋友都来分享为亲人服务的快乐。每逢母亲节、劳动节等节日,我们还会相应开展一些活动,请小朋友做一件事。比如,给父母捶捶背、送一杯热茶或帮妈妈擦桌、抹凳等等。此外,我们还会请经常将饭粒掉在地上的小朋友自己擦桌子,请个别乱丢纸屑的小朋友也尝试用扫把扫地……


@陈玉仙:我会设计一些好玩的感恩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因感恩带来的成长。比如每日感谢记录——让学生写下今天发生的一件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以及我想感谢的人,并用1—10分标记当天的幸福指数。在每日记录的基础上,学生能发现幸福更多来自于他人的善意付出,于是对感恩主题有了更多具体化的感受。接下来,再引导学生将来自身边的善意和幸福用趣味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积极回应,将感谢他人的行为自然融合进日常交往中。每周五下午第三节班会课会在教室内举行感恩分享会,每位同学简短分享自己一周以来幸福感最高的事情,以此来表达对他人的感谢之意。


@雅安:我们学校每个周末会布置德育作业,或者说是孝心作业,就是给家里人做一件充满爱的事。既可以是给家人倒一杯茶,也可以是给家人揉揉肩、捶捶背,还可以是给家人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看到群里微信群家长反馈的照片,突然觉得学生长大了。



@兵仔:去年,班里有几位学生不愿背诵、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课间休息时间,我请他们到办公室,我们蹲在地上,我教他们背诵,并给他们粉笔默写。事毕,我让学生先回教室,却发现有一位男生找来拖把,把刚刚大家涂写的位置拖洗干净。我忍不住想拍下照片,他却害羞不肯配合。我想,对于家长,他们愿意看到孩子学习的进步,但应该更愿意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能力给予别人温暖和感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我看来,最接地气的感恩教育,就是孩子给予别人温暖的那一瞬间。


@徐静: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从教的第一天我就思考,这样一群折翼的天使,我能教会他们什么呢?我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我认为,即使他们有些缺陷,但我也可以帮助他们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所以一直以来我的班级目标是:自尊、自立、学会爱、懂感恩。因为特殊学生的思维特点,所以在对特殊学生感恩的教育中,我认为还是应该落到实处,落到某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上,学生们才能理解。


我经常提醒学生们,无论在家、在班都要主动参与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告诉他们这也是感恩父母、老师的一种方式。我还会在作业上有所体现,例如在教授“生日”这一课的时候,我布置的作业是自己制作一份礼物给父母,感谢他们这么多年的辛勤付出。因为学生的智力相对低下,我会辅导他们制作生日礼物,画画、手工或者录制小视频等。除了感恩父母、老师,我还希望他们学会敬畏、感恩大自然。希望能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教学,能让他们常怀感恩之心。


@笑看人生:我觉得可以用好故事来唤醒感恩情感。我选取了能反映父母对子女无私大爱的故事——《苹果树和男孩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听。这是个经典的好故事,听完故事,相信每个小学生都会受到心灵的震撼。然而,光震撼,但还没有深入体验,就无法实现情感的唤醒。这时就需要提炼两三个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


针对《苹果树和男孩的故事》,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

2.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男孩,你会怎么做?


关于这些问题,学生们都有很多话要说,通过讨论,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感恩的意义。



@金色阳光:我们的孩子们每天都被人照顾,但大多数学生可能从来没有照顾别人的经历。我们开展了一次“护蛋行动”,让孩子们通过细心呵护鸡蛋、保护鸡蛋不破碎的方式,让孩子通过保护鸡蛋的过程体验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


@戴先超:活动是进行感恩教育的很好的契机。每年4月,我都会借助学校的男生节来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进行感恩;每年9月,高三同学进入最后一年的学习,学校会举办成人节仪式等。班主任需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凝聚着很多人的关爱,从而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如何知恩、感恩、报恩,学会爱与被爱。


@林永:营造环境和氛围非常重要。班级德育工作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亲密无间的和谐关系,只有拥有这样的“感恩”教育的大环境,班级德育工作才能更好地组织且协同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体验到“感恩”教育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需要强制的灌输,不需要矫情的做作。当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教师与同学的友爱,自然会明白自己在班级和学校的大环境中是独一无二的一份子。当学生能够为班级和学校作出贡献,而且意识到这些贡献是被学校这个大环境认可与尊重的,久而久之,感激升华成感恩,这样“感恩”教育的大环境就构建起来了。


@陈莹:我觉得有一点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很关键——家长的支持。学生的感恩之心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因此,家庭的因素非常关键。在开展感恩教育时,班主任可以借助家长的作用,与家长保持沟通,让家长重视起家庭氛围的建设。



感谢积极参与的朋友们,上期每周一问,三位朋友将获得广东教育杂志社旗下期刊一季,他们是@兵仔@徐静@陈玉仙


请以上朋友在微信公众平台对话框输入关键词“每周一问”获取表单,留下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把刊物寄出。


下面进入本周话题。


公开课,简单地讲,就是在公开场合上课。公开课作为一种教研形式,为老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平台。很多初入教师队伍的老师,不知道该如何上好一堂公开课,往往虽然备课很充分,旁听了不少公开课,甚至参考了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公开课,结果却还是差强人意、收效甚微。关于上好一堂公开课,你有哪些经验和心得可以分享?旁听公开课时,又如何取其精华,把上公开课从“单纯模仿”向“创造自己的专属风格”转变?


每周一问:上好公开课,你有哪些好经验?


直接在文末留言即可参与,我们会从每周的回答中精选出三位,送出广东教育杂志社旗下期刊,期待您的回答!


假如你的回答够精彩、文笔流畅且兼具思辨性,后续编辑将会向你约稿,文章有机会刊登在《广东教育》(综合)上哦!


半年内累计参加回答6期每周一问(文不对题的除外)即可联系小媒君(ID:xiaomeijun2018)兑换精美礼品及每周一问积极分子证书一份。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编辑:李曼莉

转载、投稿或商业合作回复关键词 转载/投稿/合作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当成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