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引文规范教程 | 你真的会引用吗?

2017-10-26 广东知网

上一期的“学而知”课堂为大家介绍了使用数字化工具插入、编辑引文,编辑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技巧。本期的“学而知”课堂将带领大家从引用动机出发,更深层次地学习规范引用的“正确姿势”。



引用行为在同学们的科研生活中十分普遍,比如我们阅读的各类文章中都有引用参考文献,自己在撰写论文时也会引用他人文章中的原文或观点。但是你真的会引用吗?不规范的引用又会带来哪些问题呢?



你这样引用过吗?


  1. 为了让自己的论文看起来“高大上”而强行将某些文章作为参考文献。

  2. 在他人文章中看到某一观点直接拿来使用却不加溯源。

  3. 在引用某一观点或某段原文之前并没有通读全文。

  4. 对标引方法模棱两可,格式混乱。

        ……


以上这些行为一方面会降低你的论文质量和可信度,成为阻碍你期刊投稿和顺利毕业的绊脚石,另一方面还会在查重时产生较高的复制比,甚至导致学术不端。


那么如何才能发表高水平论文,让自己的科研道路更加通畅呢?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从引用动机入手,通过对如何选取参考文献,如何运用引用内容和如何标注引文来源这三方面的学习,最终实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引用境界。


1

明确引用动机


引用动机对引用行为和参考文献的选取起着指导和定向作用。因此,大家在引用时,首先要明确自己为什么引用,同时根据引用动机选取恰当的引用内容。


温斯托克(M. Weinstock, 1971)将引用动机归纳为15条:

1、对开拓者表示敬意;

2、对有关著作表示肯定;

3、核对其所用的方法及仪器;

4、提供背景性材料;

4、对自己的著作予以纠正;

6、对他人的著作予以纠正;

7、批判前期的著作;

8、为自己的主张寻求充分的论证;

9、提请注意即将发表的著作;

10、对未被传播、标引较少或未被引用的文献提供向导;

11、验证数据,如物理常数等;

12、确定对某一观点或概念进行讨论的原始出版物;

13、确定对某一名称或术语进行讨论的原始出版物或其他作品

14、否定他人的著作或观点;

15、对他人声称的优先权提出异议。

如果你是基于为本次研究提供背景性材料的目的,那么就要让自己的引用内容尽可能囊括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经典研究,因为片面且缺乏代表性的引用显然无法体现此次研究的创新性和专业性;如果你想为自己的论点提供可靠的依据,那么引用内容必须是科学且严谨的,这样才有可能被其他学者认可且信服,无法客观陈述事实甚至存在学术不端的引用内容不仅无法支撑你观点,甚至还会适得其反,让读者怀疑论文的真实性和作者的学术素养。



2

认真选取参考文献


《论语》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因此,要想实现引用的最佳效果,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首先要扩充知识量,注重积累与本人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同时,重点关注本领域内影响力高的文献和高水平的学者,将他们的影响力渗透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01

选取相关度高的文献


参考文献与施引文献的主题相关度体现着作者对本领域的掌握程度,也体现了论文本身的学术专业度。除了常规的搜索方法外,同学们还可尝试通过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找到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其他重要文献。



如图中所展示的这一引文网络不仅可以帮助你扩充阅读量,获得更多与主题相关的文献,同时,各类文献之间的引用和被引关系会在无形中构成多条研究思路,从而延展你的科研视野,并可以对你的现有观点进行证实或证伪。


02

选取影响力高的文献


参考文献的影响力越大,质量越高,越经典和权威,就越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获得大家的认可。因此,我们要注重对这类文献的获取。在数据库中查阅资料时,应主要关注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较高的文献。



同时,也可选取本领域内发文量大、被引频次高的作者的文章作为自己的参考文献,因为这些作者已经获得了该领域内较为稳定的引用认同,更容易令读者信服。


03


选取最新发表的文献


除高被引文献外和经典文献外,还要重点关注最新文献,以获取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体现论文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同时,参考文献是否新颖也是众多期刊编辑部和学位论文答辩专家委员会审核的重点。如果参考文献过于陈旧,说明作者对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可能把握得不够,科研水平偏低。



04

选取多语种文献


在选取参考文献时,除了中文文献外,还要注重参考外文文献,丰富自身的专业背景,全面掌握本领域内的研究现状。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大多能够熟练的浏览英文文献,并及时获取最新研究进展,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




05

选取适当数量的参考文献


不同的学科和研究领域都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有的学科发展迅速,新的研究层出不穷,因此可参考的文献数目较多,涉及的内容也比较丰富,而有的学科发展缓慢,有些则是新兴学科,相关文献数量较少。因此决不能单纯地为追求参考文献的数量而胡乱引用,还是要回归到我们以上提到的这四点。


3

谨慎施加引用行为


01

恰当选取引用形式


引用形式不仅包括对参考文献原文的“复制粘贴”,还包括对他人观点和思想进行总结后的陈述,我们称前者为直接引用,后者为间接引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间接引用时,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他人的观点,以避免过度引用,产生过高的重复率。而在直接引用时,对于学术共识或一般规律,如无必要,则不需将其具体内容详细列出,只需说出名称或要点即可;对于诗歌、文学作品,法律法规条文等,也可使用脚注或附录的方式进行注释。


02

确保引用内容的准确性


在实施引用之前,一定要确保参考文献的准确性,找到刊载引用内容的原始文献,确定引用内容的初始来源。引用却不溯源一方面无法体现出对原作者的尊重,另一方面,他人加工过的观点和内容可能并没有准确的反映出原作者的意图和想法,这种片面的引用很难令读者信服。


当你在一篇文献的引用内容中找到你感兴趣的观点和文字表述时,首先应通过本篇文献的参考文献,找到这部分内容的初始来源,结合上下文和整篇文章的观点,对你想引用的内容进行综合考量后,再决定是否引用。只有在原始资料已十分陈旧,并且难以获得的情况下,才能考虑引用非初始来源,前提是引证文献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准确、全面的描述。


03

尽量避免无效引用


原则上来说,所有的参考文献都是为论文内容服务的,但是也有一些引用违背了这一宗旨。如为了表明自己博学多识,大量引用与本文无关的文献;为了显示自己以往取得的学术成就,过度引用自己以前发表的文章;为了迎合期刊编辑部,刻意引用大量该期刊上的文献等等。


这些引用并非不可取,如自我引用和引用目标期刊文献,如果恰当使用,有助于提高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增加文章被发表的几率。但是,在引用时一定要注意“过犹不及”。如引用内容无法在文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果断予以舍弃。


此外,在选择引用内容时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需要注意:

不建议引用未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因为其内容并没有最终确定,学术价值也有待考证。

不要仅阅读摘要部分,就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引用。因为摘要的篇幅有限,很多内容并没有完整地展示出来,容易导致理解偏差。因此,要对整篇文献进行研读后,才能施加引用。

不建议引用私下的个人交流内容。因为读者无法获取交谈时的背景,对文字内容也无法准确的理解。如必须引用,需要对引用内容作出全面、准确的描述,必要时需被引来源提供书面的证明和许可。

除期刊、网络文献外,还需注意对专著的引用。因为专著能够全面系统的展现学者的思想和学术成果,且在本领域内较为权威,有助于理清思路,增加文章说服力。

教科书和工具书等观点和内容因为无法保证时效性,观点或内容可能过于陈旧,所以应尽量避免引用。

结论部分是整篇文章创新点的集中表述,是作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分析所得出的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直接体现了这篇文章的研究意义。因此,结论部分应尽量避免引用。

文章中使用自己已发表文献(或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中的内容时同样要做标引。如不加以标注,一方面可能侵犯期刊编辑部的财产权,以及共同研究者的权益;另一方面,从查重的角度来说,有些学校检测学位论文时会参考“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这一指标,如果未加以标明,可能会产生高复制比。


4

规范标注引用来源


现行的标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顺序编码制,二是著者-出版年制。


注:图片来源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所刊文章《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作者为孟小峰,慈祥。


顺序编码制

以尾注的方式标注所引文献信息,我们在撰写学位论文时最为常用。


注:图片来源于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所刊文章Identity Processes and Social Stress,作者为Peter J. Burke。


著者-出版年制

以文内夹注的方式标注引文来源,常见于国外论文或科技论文。


需要注意的是,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是两种不同体系的标注方法,在同一篇文章内不可混用。不过,对于标注符号的位置,不同的机构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大家在撰写学术论文时还要“因地制宜”。


同时,在标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同学们注意。


图表标引

在文章撰写中,如果使用到他人或自己已发表文献中的图、表,同样需要做标引。在标引时,可在文中提及图表出处的相关信息,如“根据文献[X]中的图X(或表X)可知.....”或者以脚注的方式对标明图表的出处,又或者在图注部分对图表中某些数据或内容的来源做出说明。

网络标引

很多同学容易忽视对互联网文章的标引,如博客、媒体、行业机构或政府机构门户网站、科技论文网站、互联网文档、OA资源、数据库资源等。在对互联网资源进行引用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规范标引,对于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文章的标引可以直接使用该网页上的参考文献格式。

原文标引

直接引文在正文中出现时除需标明出处外,还要用引号引起,对于篇幅较长或需要特别强调的直接引文,可以通过另起一行,独立成段和改变字体的方式与正文相区别,否则就会有剽窃之嫌。间接引文只标注出处即可。

忘记标引

很多同学在引用文献时碍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太过繁琐,总是将标引工作搁置到最后。但是这样很容易在后期无法识别引用内容,或者无法追溯引用内容的文献来源。因此,大家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引用内容与正文区分开来,及时标注文献来源。同时,还可以巧妙利用工具来减轻标注的负担,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数字化学习工具,小编在这里推荐大家阅读我们的上一期文章(【学而知-探究学习】展现知识脉络,记录思想火花)。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要遵守引用规范,从而实现引用的最佳效果。除此之外,在科研实验的过程中,为了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又有哪些需要关注的规范呢?如何保证实验设计严谨有序?如何做到原始记录客观详尽?如何确保数据整理直观真实?下一期的“学而知”课堂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敬请关注“学而知”大课堂的后续内容!


推荐阅读

【学而知-科研查新】 初识科研,如何快速提升科学素养

【学而知—选题开题】再探科研—如何提升自主科研能力

【学而知-选刊投稿】因需利导,如何提高发文成功率

【学而知-探究学习】展现知识脉络,记录思想火花

长按二维码,关注CNKI学位论文




编辑/广东小知 转自/CNKI学位论文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