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H指数、综合指数、高被引论文数……用哪些指标才能发现“张小平”们?

CNKI高校知者汇 广东知网 2020-02-12


这两天,一个叫“张小平”的研究员火了。

    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称,原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今年上半年离职跳槽去了北京蓝箭,其离职前待遇是12万一年,跳槽后年薪百万。

就在其跳槽私企后,原单位以红头文件方式“喊话”称:突然发现没有张小平整个项目都瘫痪了,甚至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的重大战略计划,于是写了公文“恳请派人让他回来继续研究项目”。

作为站在舆论风暴中心的关键人物,张小平昨日表示此事公司会去处理,以单位说法为准,目前没有可透露的信息。

处在舆论漩涡中的张小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通过查询中国知网,在一篇张小平的论文的作者介绍中写道,张小平出生于1970年,现年48岁,其研究领域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

  翻阅其多篇论文发现,最迟在2001年,张小平就已进入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进行工作。而在十年前,他已成为高级工程师。据澎湃报道,张小平的前同事称,张小平评上研究员这一职称已有多年,在原单位也是相当高水平的研究员,“是个专家型人才,不仅发表了论文,也有很多著作。”


事实究竟如何,作为我等吃瓜群众,也只能凑个热闹。

但也非常值得思考,“张小平”式的人物在各行各业都大有人在,尤其是在科研领域。不少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度很高,平时却难以被发掘,得不到重视,他们的成绩难以在“帽子”、奖励、绩效上体现出来。

那么通过哪些指标,才能判断一个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呢?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几个常用的评价指标:

发文量

顾名思义,就是作者在期刊发表的学术性期刊论文数量。

按照是否有基金支持可以分为基金论文数和非基金论文数,基金论文按照基金的类别可以进一步划分。

按照所发表期刊的收录情况,可以分为核心论文数和非核心论文数。核心论文数可以按照北大核心、南大核心(CSSCI)、中科院收录(CSCD)、社科院收录、(CHSSCD)、中信所收录等进一步划分。

通常,核心期刊的质量更高,影响力更大。所以,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数越多,学者的发文质量越高。

某学科学者各类核心发文量统计及排名 ↑ ↑ ↑

截图来自《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


外文期刊论文可以分为SCI、SSCI、A&HCI、ESCI等。中科院为纠正不同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数值的差异,以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为基础,又将期刊进行了分区,常用一 - 四区,通常属于一区的期刊论文质量更高

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期刊影响因子,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计算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一般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期刊质量也就越高。所以如果一个学者在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越多,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者的学术水平越高。

    在论文署名中,一般第一作者贡献最大。因此,为了突出第一作者的的贡献,也会着重强调第一作者发文量这一指标

被引频次

总被引频次是指学者全部发文被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博硕士学位论文引用的次数。它是衡量一位学者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体现了世界范围内同行对研究成果的署名评议。

篇均被引频次是指学者的总被引频次与发文量的比值,可以反映学者论文的平均影响力。

高被引论文数

高被引论文是指被引频次以及热度较高的论文。

    最著名的高被引论文数排行就是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建立的ESI数据库,能提供近10年间全球22个学科被引频次排名全球前1%的论文,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入选该学科领域高被引作者。入选全球高被引作者,说明该学者在其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与ESI类似,CNKI《学术精要数据库》也是基于被引频次建立的、针对中文期刊论文进行评价的数据库。它可以提供近10来各研究领域中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文献、前20%的作者以及前15%的机构,可以实现对各学科优秀的科研成果、科研工作者、科研机构进行遴选分析。


某领域高影响力学者排名 ↑ ↑ ↑

截图来自CNKI《学术精要数据库》


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是衡量学者学术水平的两个基本指标。在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也衍生出众多反映学者学术水平的综合指标,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H指数和综合指数

H指数

    H指数是由美国物理学家乔治·希尔施 (Hirsch, Jorge E) 在2005年提出了一个混合的量化指标,是基于科研人员或科研机构的论文数量及其论文的被引频次,评估其学术产出的数量与水平的指标。

    一个科研人员或机构的H指数是指他在一定期间内发表的论文至少有h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例如, 某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52, 这说明在他已公开发表的论文中, 有52篇论文被引次数均在52次以上。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

    H指数既可较好地反映发文量, 还可反映论文的影响力, 二者共同决定了H指数的大小, 当且仅当这2个指标都大时, H指数才会较高,可有效避免给予那些只求论文数量不求论文质量的科研人员过高评价现象的发生。

    但是,H指数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缺乏灵敏度(h指数越大,越难增长),对于发文数量少而被引频次高的学者的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等。因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针对H指数的补充指数,此处不做详细介绍。

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是指依据普赖斯定律(普赖斯定律: 在同一主题中, 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 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上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先按发文量和被引频次选出核心区,然后以核心区内发文量的平均值和被引频次的平均值为系数,双指标归一化,然后赋予二者同样的权重后,线性加权求和得到的数值。

    也就是说,综合指数代表了评价对象相对于核心区平均水平的比值。 如果综合指数为 100,表明恰好等于核心区的平均水平,而综合指数越大,表示评价对象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高于核心区的平均水平越多。

    综合指数的计算考虑了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两个维度,而且综合指数区分度较高, 重复的综合指数很少,更为灵敏,可以客观衡量作者或机构的成果产出能力和学术影响力,客观评价学者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学科建设能力以及取得的学术影响力、同行认可程度,因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往期精彩回顾


科研人员要“松绑”,但科研管理部门不能“松懈”

全国高校教育学-学者论文指数排行榜发布!

别只盯着大学排名,搞清楚这些,才能看懂四大全球大学排名

别只盯着大学排名(续)!细数大学里形形色色的评价

学术人才的评价与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