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系中国老母亲到底有多可怕?这才是真正的硬核!

无才姐 女子无才便留德 2020-03-12


作者 | 无才姐


每次无才姐归国访问(亲友)的时候,总会有不明真相的吃饭群众对我投来羡慕的小眼神:

你们德国生活压力小啊!

你们德国教育多先进啊!

你们德国养娃好轻松啊!

???


说得好像无才姐伙同一群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已经攻占德国,在他们的地盘上开枝散叶作威作福,过起了游手好闲混吃等死的梦幻生活。。。


叹气。


是时候说出一些真相了。


以前不是不说,是怕说出来太吓人,影响中国本土老母亲继续凹她们独领风骚的硬核造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所以答应我,抛却浮名,笑看风云。


你服,或者不服,德意志老母亲都在那里。





01


首先,我觉得有必要揭开神秘的面纱,帮大家弄清楚生活在德国的都是哪些人。


如果你问一个留德华,为什么要来德国?



通常男生会回答,爱足球,爱啤酒,爱酸菜猪肘,而女生则会给你讲一个或伟大或凄美的爱情故事。


呵呵。套路,都是套路。


真实的原因只有一个,我们穷。


要不是没钱,谁来德国啊乡亲们!


明明隔壁大英帝国就有全世界最好拿的学位,偏偏要来德国K书K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难道是为了给自己的智商充值?


放着现成的傻白甜英语不用,来学这丧心病狂的德语,难道生命不值得爱惜?


学德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看见一个名词就要考虑它到底是男是女还是不男不女,看见一个动词就要警惕不能被它的头尾分裂搞到自己精神分裂,每天漱口的时候仰着脖子咕嘟咕嘟像一条垂死挣扎的鱼,你以为这是行为艺术?不,这只是在练小舌音技术。


此处省略五百字,我需要去哭一会儿,告辞。



机场告别的时候,英系留学生的爹妈抹着眼泪说,孩子,无聊了就买辆豪车开开吧。。。而我们德系留学生的爹妈抹着眼泪说,孩子,有空了就去造豪车的地方打打工吧。。。


一边读着免费的大学,一边努力打工包养自己,超市、餐馆、工地、车间、各种流水线。。。哪里有钱挣,哪里就有勤劳勇敢的德系留学生,延签时存折上的保证金是我们倔强的见证。


常常被德语虐得咬着被角哭,上课听不懂,听懂已毕业。如何把一门听不懂的课考到连德国人都自愧不如?如何捧出一本牛逼闪闪的毕业证书?没有见过凌晨的洛杉矶,24小时的慕尼黑、柏林、法兰克福、海德堡、曼海姆。。。我们都是随便见的啊!


这是一群穷人,更是一群狠人。





02


毕业后,这群穷人and狠人就迅速投身到火热的资本主义建设中去,开启赤手空拳开疆辟土模式,成家立业两手抓,生儿育女两不误。


身经百战的德系老母亲于是异军突起,成为一道令人闻风丧胆的风景线。


我们不爱红装爱武装,身穿狼爪把歌唱,生产生活全hold住, 身怀绝技心不慌。


穿上狼爪,

藐视众生!


烹饪烘焙,那都不稀得说谁不是学贯古今横扫中西,随便一出手就是满汉全席,点心N种,蛋糕专业级。


种菜种瓜,勉强可以一提话语权还要视菜和瓜的稀罕程度和种植难度而定。


养鸡养鸭,也是信手拈来。在别国老母亲还在操心怎么把娃养活这种低级问题的时候,我们德系老母亲已经把鹌鹑养得活蹦乱跳,每天给娃特供鹌鹑蛋了。


如果你以为我们只是技巧型选手,那就错了,我们还是力量型的。



装装家具这种只能算入门,刷墙钻孔铺地板也就中级,真正高级的自己买块地造房子,挖掘技术哪家强,德系老母胜蓝翔。


无才姐当年搬过几十块80x80大地砖的事,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跟人打招呼。


如果有徒手劈砖块,胸口碎大石这种节目,我们德系老母亲也没有在怕的。


毕竟有的是实力!




03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优秀?除了穷,还有娃。


毕竟对付穷,我们可以抠,而对付娃,我们必须长出三头六臂。



德国不是移民国家,探亲签证最多三个月,所以德系老母亲注定在生娃养娃的舞台上自导自演,如烟花般寂寞。


除了个别潜入德国体验生活的地主家庭可以实现双方老人的接力式带娃,普通德系老母亲只能实现自家老人的云关怀、云指导和云鼓励


国内有人来照顾月子就已经是一种低调的奢华。很多老母亲都是算好预产期,自己默默地包好一冰箱饺子交代大兄弟,然后慷慨赴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给力的大兄弟都是别人家的,国家分配给自己的大兄弟都是别人不要的。


反正能把饺子煮得像饺子的大兄弟,我家是没有的。


也有妹子对国产大兄弟失去信心,散发浑身魅力捕获了传说中具有超级奶爸潜质的歪果仁大兄弟,结果发现了更大的问题:本来用中文能骂得对方狗血淋头的时候,突然又要开始考虑这个名词到底是男是女,这个动词要怎么变形,小舌音发得是不是有震撼力。。。扼了个腕的!


国产大兄弟虽然技能相对欠缺,但胜在嘴甜,一句老婆辛苦了往往能力挽狂澜,化恩怨于无形。歪果仁大兄弟可就real耿直了,一句“你是生孩子又不是生病”直接刚得人一口老血喷出三米远。


毕竟,他们国家的女人生完孩子就自己洗澡吃冰激凌推着小孩出门玩去了。所以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中国女人坐月子是在搞什么飞机。一个正常情商的歪果仁大兄弟,需要调教数年才能get到女人撒娇这件事,在此之前,他们都不懂这是来自神秘东方的什么毛病。



国产大兄弟多少有点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会主动承担重体力劳动,而歪果仁大兄弟坚信女人和他们一样有雄厚的实力并积极帮助女人发掘自身潜力,结果一手打造了德系老母亲中最硬核的品种,足以站在世界之巅傲视群雄。


我遇到的最能干的老母亲,她们的大兄弟都是进口的。她们意志非凡体力惊人,一手一娃风风火火,在更快更高更强的道路上一骑绝尘,留下背影供我们瞻仰。




04


如果说国内生二胎是饱暖思淫欲的闲情逸致,那么德系老母亲生二胎则是刚需,能者多劳三胎四胎五胎都不乏其人。


为什么?一想到娃将来孤苦伶仃连个表亲都没有就忍不住老泪纵横。眼一闭心一横,老娘拼了!



异国他乡一拖二是种怎样的感受?既怕娃轮流生病又怕娃一起生病,更怕大兄弟凑热闹也号称生病,而老母亲自己无论如何都不敢生病。每年流感期都有全家倒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事例,悲惨世界,男默女泪。


小本子上密密麻麻都是医生的预约,除了常规体检和预防针,娃牙还没长就要去看牙科,字还不识就要去看眼科,牙不整齐要去下颚科,就连头型不完美都要每周报到理疗矫形科,如果娃不幸过敏,那么厉害了,三年耳鼻喉科走起。。。当猪养?不存在的。医生一个鄙视的眼神足以令我们无地自容,陷入无尽的忏悔之中。



比医生更可怕的是警察。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你可能犯法了。生气了揍孩子?你已经犯法了。不让青春期的孩子出门浪?你这是非法禁锢了。。。孩子上学第一件事,就是学会报警大义灭亲,而那些街坊邻居,个个都是正义感爆棚的朝阳区群众。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是国家的。老老实实养着确保万无一失是每个德系老母亲决计不敢掉以轻心的事。万一有个闪失,国家拿你是问,取消监护权不是说说而已,情节严重的该抓抓,该判判,并不会因为老母亲哭晕在厕所就网开一面。


所以在教育上,德系老母亲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管教孩子而没有人去报警?


整个人生都升华了有没有!




05


很多人说,上了学就好了,你们上学多轻松啊!


德国小学一二年级,的确不教什么。可是别忘了,我们的娃还要学中文,我们不需要弄德语作业,可我们要弄中文作业啊!苍天饶过谁!



可能有人会说,父母都是中国人,在家只说中文,娃的中文还会不好吗?告诉你,太会了!在第一母语的强势压迫下第二母语简直溃不成军,你说你的中文他说他的德语这种气死老母的娃不要太多。兄弟姐妹一起玩的时候更加没有中文什么事。


中文怎么学?中文学校加老母亲亲自上阵,双管齐下,威逼利诱,方能在一片鬼哭狼嚎声中抢夺回一块阵地。


弄德语作业好歹名正言顺,老师支持,娃不反抗。弄中文作业就尴尬了,娃从发出“我为什么要学中文”这种灵魂拷问,到“我不想当中国人了行不行啊”这种听了要默念三遍警察会抓我才能控制住自己不一巴掌扇过去的无理取闹,一切的一切,都是煎熬。


鸡贼的熊孩子还会找老师诉说自己被逼学中文的悲惨遭遇,老师一定会不失时机地插上一脚,剧情如何发展,就要靠老母亲卓越的口才、一流的演技和坚定的决心了。



周围几乎所有的老母亲,周末都风雨无阻地奔波在往返中文学校的路上,有的需要驱车几十公里。平时更是认字阅读抄写不放松,历史文化习俗全都上,确保娃根正苗红,茁壮成长。


到了三年级,德语的重要性迅速体现,这门丧心病狂的语言又要开始虐我们千万遍,与此同时,英语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中国人的孩子在家缺少语言环境,语法和词汇量都是难点。德语要学得和德国人一样好,中文不能掉链子,英语也要666,是的,中国老母亲什么都想要。


从五年级开始,英语突然加深,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也各种乱入,精彩纷呈,险象环生。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中国老母亲依然顶住。


在我们的字典里,没有什么顶不住的,也没有什么扫荡不了的。


中文学校的校长曾经告诉我,她在德国生活了几十年,没有听说一个中国孩子没有考上大学的,除了一个大专,其他全部本科起跳,硕博无数。


是中国孩子厉害吗?老母亲们笑而不语。





06


如果你以为德系老母亲只管学习,那就大错特错。


在德国的中国孩子上的兴趣班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为什么?因为这里的兴趣班实在太好玩了。


没有比赛和考级的压力,老师只鼓励不批评,每个项目都设计得那么有趣。老母亲们常常被娃密集轰炸:要学这个,那个也要,快快帮我报名!



更要命的是,这些兴趣班都超级便宜!有些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活动,在小镇里一年的学费仅需十几二十欧,大城市贵些,但远低于天朝水平。


所以每次听到天朝老母亲说起上万上万地报班,德系老母亲都会默默下定决心再报一个班。薅一把资本主义羊毛,心里别提有多舒爽!



每个德系老母亲都是时间管理的高手,上班下班送娃接娃有如行云流水,各兴趣班之间完美切换无缝衔接。没错,大部分老母亲都还在工作,以当年留学打工时的干劲在更高级的职场上高歌猛进。我说过这是一群狠人,而且是曾经穷过的狠人。


德国的兴趣班和中国的兴趣班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重智力,而德国重体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兴趣班都和体育有关。奥数?没听说过。英语?学校教啊。钢琴?爱上不上。如果只能选一样,德国女孩百分之九十以上会选芭蕾或体操,而男孩百分之一百会选足球。


游泳,溜冰,滑雪这些都是默认技能,球类运动无数,孩子的人际交往,通常就是从这些运动开始的。在学校,成绩好的孩子并没有太大优势,但体育好的孩子往往大受欢迎。


为了让孩子融入主流社会,避免成为别人眼里只会读书的怪人,德系老母亲都会亲自出马,从孩子四周岁开始,各种体育运动玩起。


我身边的老母亲有的是游泳健将、滑雪高手、长跑达人、乒乓球大神。。。藏龙卧虎,令人膜拜。


据我观察,家中男孩的数量直接决定老母亲的运动水平。拥有两个以上男孩的,跑个半马全马都是轻轻松松,长期的斗智斗勇和一言不合的野外拉练使她们的体力值和爆发力达到了异于常人的水平。


有这样立场坚定斗志强的老母亲,孩子不优秀才是犯规好吗?




结语


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母亲,曾经谁还不是小公主了?


鬼知道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从胼手胝足在异乡打拼,到助力下一代牢牢扎根,德系老母亲需要面对的不仅是自己的事业和孩子的学业,还有语言文化方面的种种痛点。


成年人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容易二字,无论在哪片土地上。


中国老母亲的野心、坚韧和舐犊之情,使我们成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令人无法忽视的群体。


江湖上有我们的传说,也会留下我们下一代的传说。


这很科学。




1

END

1


转载请注明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ID: wucai6de)、作者:无才姐,侵权必究。如需开通白名单,请后台留言。


往期回顾

孩子磨磨蹭蹭怎么治?解药来了!

我这儿有药,你那儿有病吗?

10

09-2019

这个教师节,让我们冒死聊一个刺激的话题

教师节就是要送礼!太真实了!

04

09-2019

大漏洞 or 大玄机?解密《哪吒》中的教育理念

神仙的一盘大棋

28

08-2019

对兴趣班又爱又恨?你肯定没试过这种操作

焦虑全没了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

言传身教 | 财商教育 1 | 财商教育 2坏脾气

婚姻关系 | 养娃心路 | 开刊词 | 棍棒教育

我知道你“在看”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