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咖啡的海洋
万隆最早的咖啡馆“Maison Bogerijen”(1923)
夕阳西下,万家灯火。咖啡馆里几盏昏黄迷蒙的灯光下聚集了一群人,围绕着桌子坐下来。桌面上摆放着香味扑鼻的咖啡。这些来这里打发休闲时光的人们,不要以为是喝咖啡上瘾的人。绝对不是,他们是泡咖啡馆上瘾的人。在这长夜漫漫,围起来天南地北地瞎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泡哥”,不只是有大学生、教授和高校职工,也有不少来自各阶层的市民。他们都喜欢抽空来泡这个弥漫咖啡香味的地方。
目前,在万隆泡咖啡馆已经变成一种时尚。
如果你想体验这种休闲生活。请来万隆。万隆有很多这样的地方欢迎你。
荷兰人统治印尼的时代,被荷兰人称为“爪哇的巴黎”(Paris Van Java)的万隆,近两三年来,咖啡馆像雨后春笋般处处冒出来,而且劲头十足。笔者最近走访了几家咖啡馆,进行调查,想知道目前在万隆到底有几家咖啡馆。几位被访者没有一个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其中有一位提供最新的讯息。目前在万隆每个月至少有一两家新咖啡馆开张营业。约略估计有三百家以上散布全市各处。
照这样的势头发展,可以预见,不必多久,万隆的咖啡馆,将排名印尼第一。
最近在万隆有一家新开张的名叫“Kiwari Padasuka”咖啡馆,引人注意。店主荷尔敏女士(Hermin Karina)是西爪哇Padasuka地区的咖啡园的园主,同时她本人又是西爪哇农园局高级官员。在开张宴客仪式上对记者说:“由种植园到咖啡馆一体化的经营方式,把西爪哇出产的阿拉比卡品种的咖啡送进咖啡馆已经变成一种时尚。为迎合年轻人这个群体而陆续开张的咖啡馆,让万隆开始以‘咖啡调制者之城’为大众所知晓。万隆蓬勃发展的咖啡馆,也给年轻人提供就业市场。何况西爪哇培养出来的调制师最让人注目。给咖啡馆带来好生意。”
宴会上一位来自玛琅市的伟利先生(Frans Willy),他是东爪哇‘努山打拉’农园的退休高级主管,也是万隆一家‘Armor Cafe’咖啡馆老板。他对记者说:“来自西爪哇的调制师,现在闻名全印尼。来自东爪哇有百年历史的调制师也望尘莫及。”
万隆报纸‘人民思潮报’,半年来频频报道西爪哇地区的咖啡种植园蓬勃发展,年年丰收。国际咖啡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让农园主赚的盆满钵满。还有万隆市里咖啡馆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遍地开花。万隆是咖啡的海洋。
喝了几十年咖啡而不知其历史者,应该不少吧,笔者便是其中之一。为了应付写本文,到处找史料。把看到的简述如下:
传说在8世纪位于东非高原的埃塞俄比亚国家的咖法区,有一位叫卡尔代(Khaldi)的老牧民,有一天放羊时发现他的羊啃嚼了一种不知名的果实后,欢蹦乱跳兴奋异常。老人觉得奇怪,也摘了该果品尝,结果也像羊一样兴奋起来。后来证实该果实就是咖啡。就开始在高原有计划的种植。后来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从此以后在世界上逐渐流行起来。
咖啡何时传到印尼?资料里这样说:1696年荷兰人在印尼试种咖啡。由于1699年在印尼所发生的地震水灾,使试种咖啡遭到全面失败。不久,时任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长尼古拉·伟森(Nicholas Witsen)积极推动在印尼重新种植咖啡。1707年由荷兰殖民政府把来自印度的种子分发给西爪哇各县的县长,再由县长分发给当地农民种植。这一次的种植获得极大的成功。
根据西斯沃普特兰多(Siswo Putranto)在1978年所写的一本书《茶、咖啡、可可在国际上的发展》中说:“印尼咖啡产品在1712年头一次参加在阿姆斯特丹的国际拍卖会上,获得极大的成功。使印尼出产的‘爪哇咖啡’(Java Coffie)闻名于世。”
在国外获得好名声。在国内发展情况,也很少有资料可查。
问起印度尼西亚最早的咖啡馆是哪一家?在哪里?
笔者最近看到一本书,获得答案。鲁迪先生所撰写的一本书《高地小店咖啡馆》(Warung Tinggi Coffee,PT Bhuana ilmuPopuler,2014)书里阐述作者本人祖辈廖氏家族创立咖啡馆的历史:1878年7月31日一位名叫廖德胜的广东籍男子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慕伦街上(今哈炎卜禄街)开了一家‘高地小店咖啡馆’(Warung Tinggi Coffee)。这是印度尼西亚最早第一家咖啡馆。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变成一家综合性企业集团。现在由第四代传人安可丽卡女士(Angelica,即该书作者第三代传人鲁迪的女儿)掌舵。
荷兰人统治时代,万隆市里最有名的一条街叫布拉卡街(Braga)。我们华人叫它荷兰街。因为这条街上的商店几乎全部都是荷兰人开的。这条街1882年开始兴建。发展十分缓慢,过了12年到了1894年,才从泥土路变成柏油路。这时才出现第一家商店,经营枪支。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形成比较热闹的商业街。这时几家的咖啡馆开始出现。其中一家叫:“Maison Bogerijen”的咖啡馆于1923年开张,几十年来数易主人,今天还在原址经营,店名现在改为“Braga Permai”,这应该算是万隆最早的咖啡馆。当时只有荷兰人政府高级官员、农园主及个别受荷兰教育在政府部门和荷兰洋行供职的高等华人、高等土著才敢涉足其间。“新客”华人就是再有钱,也因惧洋自卑不敢跨进其门。物换星移当今只要口袋里有一点钱都可以“贵客临门”享受佳肴美酒。为了给本文配图,笔者在几位朋友陪同下去咖啡馆拍照。馆里墙上挂一幅上世纪二十年代该馆旧貌油彩画。我们在油彩画前合影,另在馆前也拍了像。然后我们就地饱餐了一顿才离开。
后来,高级酒店像“和曼”、“勃良安”相继建起来,高级俱乐部“刚果利亚”也办起来。这些地方当然都设有咖啡馆。这应该归入万隆市第一代的咖啡馆。在此享受的多是荷兰人。那个年代的华人只能闻闻飘来的咖啡香气而望“馆”兴叹。
万隆华人最早开咖啡厂的是一家名叫“阿罗玛咖啡厂”(Koffie Fabrik Aroma);而最早的咖啡馆是一家店名叫“请尝试”的。说也凑巧这两家是同一年开张,即1930年。这两家在原址上延续经营至今。生意仍旧红红火火。
为了了解近况,笔者特地走访这两家老店。
上午11点,我按预约时间到了万瑞街51号(Jalan Banceuy 51)“阿罗玛”老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排长队买咖啡的人群。约有30个人,他们从店内排到店外的人行道上。我走进店铺,他们把我误当不懂规矩的买客,就喊叫:“请到后面排队。”我解释非来买咖啡,是约见老板。店员指示要我走另一边的门。门开处,一位衣着不整、头发没梳好、脸上有一层汗渍的人,带领我进去。我以为他是职员。没想到是老板。
老板带我一边参观一边讲解:“这个咖啡厂是父亲Tan Houw Sian(中文可能是陈孝仙)1930年创办的。你现在看到的是1930年德国出产的烘焙炉。当年购置这个炉算是大投资。”
我看到的是一台老古董,其锅炉还是烧木头的。看来火势很凶。难怪老板脸上有汗渍。
当我发觉老板是很随和的人。我讲话也没有顾忌了:“什么年代了还用木头烧火。老板有没有想过,换用新式炉子?”
他笑着回答:“用了80多年,很好用,我会坚持用下去。因为烘焙出来的咖啡,质量可以保证。”
我发现在离锅炉不远处,四周堆满了许多麻袋。里头装的都是咖啡豆。麻袋都有记号,标明进货日期。方便日后循序倒进烘焙炉里。
“这些咖啡豆买来后,要把它晒干,然后储藏起来。最好放它7、8年才拿来烘焙、研磨成产品,才拿来出售。现在的人,为了生意周转,没有人愿意这样做了。”一边说,一边带我参观厂房后面的晒场。一地的咖啡豆铺在地板上曝晒。工人不停地翻动那些咖啡豆。
我发现厂房拥挤逼仄、晒场面积狭小,我便问道:“老板,我觉得厂房晒场都太小了,是不是考虑搬家,盖一个大工厂,扩大生意。”
老板笑道:“做人不要太贪心。我在这里很开心,做人要知道知足。”
“老板,我来之前已经打听你的名字是Widya Pratama,我想问你,有中文名字吗?”
“我不懂中文,没有中文名字,不过有印尼文的中国名叫Tan Siok Hin(应该是陈叔兴)。我在万隆两间大学教书。昨天刚办完退休手续。”
“想问你一下,听说你店里卖咖啡有限量。真的吗?”
“是的,在我店里买咖啡,每人不可超过5公斤。”
“为什么?难道你怕钱赚得太多?”
“一下子不要买得太多。喝完了再来买新烘焙研磨的,喝起来更香。”说了哈哈笑起来。
“老板,谢谢你接受我的访谈。”
离开了“Aroma”老店,就直接去“Purnama”咖啡馆。它坐落在阿克特利街22号(Jalan Alketeri)。这家咖啡馆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孩童时期,父亲已经带我来过。至今有时候也会跟几个朋友来这里,喝我喜欢的奶茶,吃我喜欢的蒸果酱面包。怀旧的客人也会跑来品味这馆里的传统菜肴和饮品。有机会来万隆,来此喝一杯也不错。
看到馆里保留当年的朴素的布置和老旧的桌椅,会让人有“往事只能回味”的感觉。可以说是万隆市里“五十年不变”的咖啡馆。
透过厨房的窗口,我看到厨房里一位正在忙碌的华妇。
我问道:“请问你是老板娘吗?想打扰你一下,我想了解一下有关你们咖啡馆的事。”
“你是什么人?”
“给报纸写文章的。想写你们的咖啡馆。”
那位华妇从厨房走出来。她手里拿着一张菜单递给我,说道:“菜单上有介绍。这个咖啡馆由我的祖父Yong A Thong(中文名应该是杨亚东)在1930年开起来的。以后就传给我的父亲,名字叫Yong Kie Lian(中文名应该是杨基连),算是第二代。由父亲传给我,我叫莉莉,算是第三代。现在已经传给我的儿子算是第四代,他叫阿尔迪(Aldi)。我现在做儿子的帮手,每天来帮忙。”
我们谈话时,一个年轻人走进来。莉莉对我说:“他是我儿子叫Aldi。”我们握握手。
“Aldi,你很年轻。你知道吗,当年这个咖啡馆,开张时是挂‘请尝试’中文店牌。”
“听老一辈说过。这中文店牌我们保存起来。1966年政府要取消中文,禁止使用中文。才把咖啡馆改为印尼文的‘Purnama’。现在我们的咖啡馆正在扩建,等建好了,我想再把它挂起来。”
“你知道‘请尝试’是什么意思?”
“我懂,我有补习中文。我有中文名字叫杨智成。”说时在桌面上的一张小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年轻人真不错。希望下一次来,会看到‘请尝试’三个中文字。谢谢你,也谢谢你母亲给我访谈的机会。”
访谈就这样结束了。谁想泡咖啡馆,就来万隆吧。
2016年9月20日
林万里
本文作者摄于“Braga Permai”咖啡馆前
本文刊登在今天国际日报B7版
近期《国际日报》微信版 链接
近期微信平台专稿 链接
中国驻印尼使馆王立平公参:印尼总统访华将为两国合作注入新动力
近期《国际日报》电子版 链接
“巴厘之窗”微信平台每天上传当日《国际日报》电子版。
阅读当日电子版方法:
已加关注读者,通过群发推送的微信网帖。
未加关注读者,先加关注,点击最上端蓝字“巴厘之窗”,进入“查看历史消息”或打开子菜单“印尼新闻”。
《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的华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国际日报在印尼发行。印尼《国际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均由熊德龙博士创办。
《国际日报·巴厘之窗》由印尼国际日报集团出版,雅加达印刷,随国际日报在全印尼发行。编辑部设在巴厘省首府登巴萨。
《巴厘之窗》面向中国游客及当地相关产业经营者,主要介绍旅游景点、人文景观、风俗习惯、节庆活动等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