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日报 | 杜蘅:老麦,喫茶去!

国际日报 巴厘之窗 2022-06-08


图:麦培满先生向本文作者杜蘅讲解茶道


老麦,喫茶去!

杜蘅

 

    曾想,给麦培满先生写篇专访,题为《老麦,喫茶去!》,孰料,文未写,茶香犹在,喫茶人已去。

我理应称麦先生为麦老,可他却自谦为老麦,他说,叫老麦更亲切自然。2012年,麦培满赞助并策划在印尼四地举办亚洲水彩画展,我前往梭罗采访,与他结识。9年来,在印尼的很多文化交流活动中都会见到他,有幸多次应邀到麦先生家中和培仁山庄作客,聆听他讲解茶道。禅茶一味,喫茶去蕴藏机锋,唐朝诗人赵朴初的《吟茶诗》写道: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喫茶即吃茶,麦培满题写喫茶去于山庄茶室中。

 

命运多舛 少年自强

麦培满1944年出生于印尼苏北,是家中的长子,父亲麦宗喜做得一手漂亮的木工活,后在苏北奇沙兰开办了艺华家具厂,一家人其乐融融。可天有不测风云,麦培满9岁那年,母亲因难产去世,10岁时父亲把他送到棉兰开咖啡馆的宗亲伯父家寄养读书,他白天上学,晚上就在咖啡馆里帮忙,直到打烊。麦培满勤奋好学,初中毕业后考上苏北重点中学——棉兰高中,可因印尼排华,父亲不得不变卖了工厂,家中经济日趋窘迫,心怀梦想的麦培满不甘放弃学业,只身跑到棉兰,在异乡半工半读。这些经历让麦培满既有一颗悲悯易感的心,也铸就了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

 

 生死不渝 缘定终生

1964年,同学介绍他到棉兰中央市场的一家粮业批发商行当掌柜,在这里,他遇到了毕生的挚爱——余淑仁。余淑仁是这家商行老板的二女儿,说来也巧,那年,留在印尼的华侨均面临国籍身份问题,麦培满向老板和老板娘请教,谈及身世,老板娘才知道麦培满竟是自己已故同窗好友陈月玲的孩子,从此对他关爱备至,视为己出。麦培满与余淑仁也在朝夕相处中渐生情愫。1965年,印尼9.30屠华事件后,华人命不保夕,人人自危,在这节骨眼上,12月底的一天,麦培满突然失踪了!余家一家上下心急如焚,经多方打听,才得知麦培满因有通印共嫌疑而被军方秘密关押,这消息让余淑仁如五雷轰顶,这是掉脑袋的大罪啊!她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为麦培满洗清冤屈,救出心上人。余家多方奔走,最后余淑仁打听到了主审讯官的消息,在母亲陪同下毅然前往面见,麦培满终于无罪获释。那年,余淑仁才19岁。浩劫过后,时隔一年余,麦培满与余淑仁在双方亲友的祝福下喜结连理。

 

商海搏击 顺势而为

麦培满说,任何时代,危机中也能找到机遇。婚后,麦培满夫妇同心打理商行生意,于乱世中稳步向前,奠定了事业基础。

1974年,经友人介绍,麦培满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廉价收购了一片垃圾存放地。他向政府申请了垃圾迁移,将这块地皮开发成环境怡人、景色优美的住宅小区,并以此为基点,正式进军地产行业。其时,正值印尼大兴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空前蓬勃。因施工品质优良,麦培满创立的隆丰公司订单不断,连续完成了多项大型商场工程及商住小区项目,隆丰产业、品质保证”,渐成业内金字招牌。隆丰首创不设篱笆和护栏的开放式生态绿化大型住宅社区,于1988、1989连续两年夺得印尼政府颁发的全国环保设施齐备住宅村总冠军奖项,屡次被政府作为向外宾推荐参观的民营房屋示范区。

与此同时,为响应政府振兴农业,建设地方经济,创造密集就业机会的政策号召,麦培满带领团队于1988年启动了隆丰种植园计划。他首先申请了一块木材商砍伐森林后遗留的荒地,经过土地整理后,种植了大面积经济植物林,同时修建加工厂,一方面以此贯通产业链,另一方面制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有效盘活了地方经济。不仅如此,隆丰还在当地创办学校、出资修建清真寺、公路、医院等基础设施,为员工、乡民谋福利。历时十年的开拓发展,至1998 年,麦培满的种植园已颇具规模,效益蒸蒸日上,成为隆丰集团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1990年,鉴于隆丰的资深经验与优良口碑,苏北省省长向旅居首都雅加达的麦培满发出邀请,希望他回家乡建设省城棉兰,当中最艰巨的一项工作,是火灾后荒废的中央市场重建计划。重生后的中央市场,建筑设计简洁大方,空间明快,绿化怡人,集商业批发、精品店、超市、娱乐等多元业态于一体,配套设施完备,迅速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迎候八方来客。麦培满及其率领的隆丰集团,更于1996年获得省、市政府颁发的建设贡献奖,及印度尼西亚媒体评选的社会贡献奖。


图:麦培满先生与杜蘅在培仁山庄清谈

 

家庭和美 薪火永传

麦培满夫妇育有一子二女,长子麦阳政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现担纲隆丰集团的一线管理工作;大女儿麦子晶毕业于美国斯坦佛大学,小女麦沁恬毕业于印尼茂物农业大学,都已各自成家立业。

如今,隆丰集团已发展成为印尼领先的城市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在巩固住宅开发和种植园经济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本着诚实信用打造品牌的原则,向更多行业迈进。

妻贤子孝,儿女双全,后继有人,这是晚年最大的幸福。麦培满觉得很满足,他认为年轻人有更广阔和崭新的视野,公司由年轻人带领会更有前景和未来。他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领域,开创了全新的人生篇章。

 

宗教和谐世界和合

麦培满心心念念的方向,是一个没有商业利益纷扰、没有宗教种族冲突、和谐和平和合的美好世界。印尼历次排华的惨痛,以及当下仍然存在宗教种族冲突,都让麦培满意识到文化交融和宗教交流的重要性。他冀望通过民间宗教文化交流,增进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人民的相互理解。麦培满常说,自己的一颗心脏,此生都情牵两地。一是祖国印尼,一是祖籍国中国。“惟愿我所做的一切,都推动两国人民稳步行走于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没有恐惧,没有杀戮,没有心酸的漂泊和绝望的割舍;这个时代,绵延着跨越种族的爱和希望!”

 

文化使者 播撒和平

为了这个宗教和谐、世界和合的理想,30多年来,麦培满做了大量的工作:

1989年,麦培满代表印度尼西亚参加日本第一届世界盆栽大会展,闭幕晚宴上,他邀请中国大陆、台湾及海外华侨代表进行交流,望着一张张同宗同脉的笑脸,麦培满忽然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可以中华盆景作为彼此心意相通的情感纽带,他现场提议,举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型国际盆景展会。他的提议得到艺术同行和印尼政府的支持,1991年6月19日,亚太地区盆景赏石展(ASPAC)在印尼巴厘岛隆重开幕,19个国家和地区的盆景匠人与收藏家参展。开幕式上举办了升旗仪式,这是中印尼断交25 年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印尼的国际会展上迎空飘扬,麦培满的双眼濡湿了。

1999年,以“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为主题的云南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春城”昆明举办,时任印尼代总统哈比比委托麦培满承担此次印尼馆的建设任务。麦培满住在昆明三月,日夜无休,亲自参与场馆的设计与展品的陈列布置。最后,印尼馆和国际天然赏石艺术馆不但如期完工,还荣膺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区园艺设计银奖。

2006年,麦培满发起成立了印华民乐团,200882日,为庆祝印尼63周年国庆和印尼百年民族觉醒,印华民乐团与麦培满赞助的雅加达熊猫音乐学校等单位,联合上海音乐学院孙文妍教授共同举行了“百筝连印中,华乐贺国庆”百人古筝演奏会。

2007年,麦培满担任“印中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文化部主任。他尤为关注两国在伊斯兰教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和互动。20085月,麦培满联合印尼伊斯兰联盟、印尼伊斯兰教大学等单位邀请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领导和学者前往印尼,参加印度尼西亚与中国伊斯兰社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张广林教授、高占福教授关于“中国宗教自由开放政策”的发言备受关注。

2009年,麦培满受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邀请,出席了在新加坡举办的“新加坡——中国跨宗教展演”。在展会现场,他购买了大量介绍中国伊斯兰教的书籍,带回印尼赠送给了印尼宗教部、穆斯林长老、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同年,他向印尼宗教部提议,邀请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访问印尼,并如愿达成。其后,在印尼宗教部的支持下,麦培满带动签署了印中两国宗教友好交流合作协议备忘录。

2010年,在印尼宗教部、印尼伊斯兰教法理事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的共同支持下,麦培满发起举办了庆祝印中建交60周年纪念活动“印中友好年——印中伊斯兰文化展演”。展演为期三天,分别在雅加达、泗水两地进行,几乎所有的印尼媒体都全程报道活动盛况,反响空前。

2011年,在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及各界同仁的支持下,印尼-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与印尼国民大学汉语系共同举办了中华文化周,文化周以探索中国文化、掌握中国语言、欣赏中国艺术、游览中国景点为主题。

2011年底,在印尼穆斯林长老理事会的支持下,麦培满推动成立了“印尼宗教与文化交流协会”,并出任会长。该协会主旨是“虔诚、进步、和平”,为宗教、文化交流活动提供平台。


图:培仁山庄一景


2012年及2014年,麦培满联合泛华集团董事长林昌华,赞助该协会先后两次举行亲善访华活动。访问团成员包括印尼伊斯兰教法理事会主席阿米丹,及全国35位最具声望的穆斯林长老、宗教领袖及穆斯林学者,代表了印尼穆斯林宗教界的最高级别。

20124月,亚洲水彩画展系列活动在雅加达拉开帷幕,麦培满是主要赞助人与策展人。该活动参展人数与持续时间,均在当时创下印尼本地纪录,并先后于雅加达、日惹、梭罗、巴厘举办巡展,同时出版了《印度尼西亚水彩社会之旅》画册,被印尼纪录博物馆收藏。

2012年,麦培满作为印尼MUI伊斯兰教理事会代表之一,随中国宗教事务局代表团应邀到土耳其考察。拜会了土耳其宗教部长居尔茨博士,并进行亲切交流。同年,麦培满作为印尼宗教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应邀前往日本京都,出席比睿山宗教首脑会议25周年暨世界宗教者和平祈祷集会。

201211月,麦培满参与赞助印尼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协会举办的主题为“和平、民主”的第四届世界和平论坛。来自21个国家的100多位政府官员、宗教领袖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会议结束后,麦培满偕同中国伊协代表杨志波副会长及张广林副秘书长,获得时任印尼总统苏西洛接见。

201367日,亚洲宗教和平会议年度会议在印尼东爪哇玛琅穆罕默迪亚大学召开,麦培满主持晚宴并发表讲话:“我们致力于通过宗教和文化为国与国间的建设性关系搭建桥梁。我们相信,宗教和文化可以携手合作、共创和谐。”

 

崇尚自然 归隐桃源

麦培满虽然有很多社会职务,也时常活跃在一些华社活动中,但他内心深处更向往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他的山庄里有两座草屋,其中一处竹林绿树掩映的草屋有一栅门,上书“且隐草庵”,那里是麦培满独自喝茶读书之处,有时他还会在草庵小憩。抛开俗世纷扰,此时的麦培满只是老麦。

老麦喜着布衣,清晨用竹帚打扫庭院,他说:扫地不仅是一种锻炼,也有一种禅境,扫着扫着,好像心里的灰尘也扫净了。有时,树上飘下一片落叶,他会怔怔的看上半天,树叶的生命轮回,也蕴涵禅意。

老麦喜读书,爱书画,对音乐、美酒、奇石、古董等有较高鉴赏水平,他精于茶道,尤擅园林盆景设计,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领悟很多古诗词里的意境,并用园林把这些意境体现出来。他崇尚自然,寄情于盆景造园,自称造园自娱的匠人。培仁山庄是他为自己和家人精心设计、倾力打造的归依之所,山庄依山傍水,松竹荟萃,造景极简禅风,师法自然,宛若天成,尽显幽居之美。取名“培仁”,是麦培满特别用自己与夫人余淑仁名字中的各一字组成,更寓意晚年相陪相伴。

老麦个性随和率真,他非常珍爱夫人,但有时亦喜欢独处,有次他独坐在后院院墙边木凳上,对着庭院里的松翠小桥流水发呆,夫人找不见他,一边叫唤他一边嘀咕:“这老头儿跑哪去了?”他听见了却一声不响。老麦酷爱收藏,收藏了很多古董车,时不时换着乘坐,有时遇到夫人要出门,他说:“夫人我载你?”夫人立即拱手作揖:“谢过啦!”夫人不敢乘坐他的车,那些老古董车没空调,座位比较硬,有时还会半路抛锚,只能打电话让司机赶来救驾,老两口相依相伴,又各得其乐。我有幸乘坐过老麦的一辆英国古董车,体验了一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贵族的生活。

老麦的一生丰盛而有趣,他睿智而洒脱,为印尼的经济文化建设、为中印尼睦邻友好,乃至为他心中向往的和合世界做了不少贡献。他的离去让人痛惜!朋友们纷纷发文哀悼。

老麦山庄里有一茅屋,名“空庐”,我与老麦夫妇曾在那吃饭赏景喝茶谈天。老麦说,庐空万有。佛云:一空万有。老麦未曾真的离去。

愿麦夫人节哀!祝愿麦先生的亲人们平安,愿他们的心能得安慰。

谨此纪念。






今日头版

近期《国际日报》微信版 链接

佐科总统宣布印尼限制令延长一周 并称医院床位占用率下降

印尼部长:财富和地位都不管用 病人包括冠病都要排队住院

印尼女选手奥运首日夺铜牌 佐科总统祝贺

赵金川:深切缅怀麦培满先生

佐科总统视察雅加达互助氧气屋

冠病魔爪伸向少儿 印尼总统儿童节寄语少儿强化防疫意识

熊德龙:缅怀麦培满先生为促进印中穆斯林友好所做的突出贡献

总统府幕僚长穆尔多科推广药品抗疫 反腐机构称有个人利益

印尼或因检测减少而致确诊下降 议长呼吁不要掩盖与篡改

印中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丰碑镶刻着“麦培满”的名字

《巴厘之窗》为印尼《国际日报》唯一官方新闻公众平台,《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华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国际日报》在印尼落地发行。印尼《国际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均由熊德龙博士创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