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报 | 翁俊民拿三位华人说事:善恶只在一念间
作者:翁俊民
印尼宪法总统国策顾问、印尼国信集团创办人
善恶只在一念间
翁俊民
久在印尼华人社会,历经许多人与事,不免要纵论世事,臧否人物。在大千世界中,千人千面,各有殊异,但似乎也能归纳分类,或低调,或高调。低调是一种做人的姿态,做人谦逊、温和,有内涵而不张扬。高调就是把自己置于焦点之上,这需要有足够的自信。一般来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看看身边的人,我的两个亲家,就属于这两种不同的人。先声明一下,今天我把他们拿来说事,绝无任何褒贬之意,只是信手拈来,以明事理。我女儿的公公,名叫陈迺士,少言寡语,为人低调。我儿子岳父林文俊的哥哥林文光,则是一个做事高调的人。无论高调或低调,都无碍他们事业的发展,与他们行善积德更是无涉。
既然好人如此,那么坏人呢?或许二者兼而有之。他们在做坏事的时候,要从暗处下手,未曾听说有人高调使坏。坏人一向欺世盗名,为博取名利,当然也要高调出镜。环视周遭,忽见一位“阿嫖哥”,也无褒贬之意,只是临时借来,做一范例。
一说陈迺士
陈迺士是我在泗水华校“中华中学”校友,高我三届,向以学长称之,对学长的崇敬,没有因为我们后来联姻而有所丝毫改变。
春秋时期,鲁哀公曾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回答:“有颜回者好学……”颜回死后,“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七十余位弟子,竟再无一人能被孔子称为“好学者”。可见求知好学,是多少难能可贵的品质。
不夸张地说,陈迺士之好学,堪比颜回。大家知道,我们这一代印尼华裔,经过一次中华文化断层,都没有把书读够,没有机会好好完成学业。虽然是心头一件憾事,但桑榆晚景,也都放下了。唯有陈迺士,不顾年事已高,坚持通过网课,在华侨大学博士班攻读。
陈迺士执念很深,事事如此。他年轻时喜欢打乒乓球,一直打进国家队。事业有成后,又喜欢打高尔夫球,也曾是国家队代表。凡事只要他做,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我对此深有体会,一个人做事,最重要的是专一,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才有成功的机会。做事、做人和做生意,都是如此。
陈迺士求知好学的执念,似乎是基因使然。他的子女与孙辈,都是以学为本,以学为先。孩子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这样的名校,现在孙子与孙女(也是我的外孙和外孙女),一个在耶鲁大学,一个斯坦福大学。一个人的人品如何,与从小的家教、成长环境有关,父母与老师的教育往往会影响一生,有良好的文化教育,一个人的修养才好。
在我从年轻开始的印象中,陈迺士就十分低调。在校友与朋友面前,他从来不以自己家庭富有而高人一等。后来移居雅加达,还在创业时期的我,每次因校友会的事打电话给他,如果他在办公室,就会马上接听,如果是秘书接到,不等五分钟他就一定会打回来。他不因为我是学弟,不因为我还在创业,就小看我。
在事业上,陈迺士专一做咖啡,做到全印尼最大的咖啡出口商,Prasidha集团的咖啡,遍及全球,有着“咖啡大王”之称。陈迺士父亲很早就过世,他承当起家族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一个人想法太多,什么都想做,往往难以成功。世界各国成功人士也大体如此,比尔·盖茨作为软件工程师,一直专注于微软公司。马克·扎克伯格作为Facebook创始人,始终专注于拓展他的社交网站业务。你很难找到分散做多种行业而成功的例子。
陈迺士是泗水中中校友会复校机构的理事长,他对此十分执心,积极奔走筹建。陈迺士不是佛教徒,而他对慈济公益事业却十分热心,曾担任慈济大爱电视台台长,与慈济副执行长郭再源先生配合十分默契。
二说林文光
与陈迺士相反,林文光是一个在媒体爆光率很高的华社领袖人物,无论是印尼华文媒体,还是主流媒体,都常见他的身影。他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像一些人,只是为出风头,不做实事。林文光因为做事多才显得高调,不是博出位。这是他与一些人在人品上不同的关键点。
在东爪哇地区,他无疑是声名最为显赫的侨领。东爪哇每次有新的省长、市长、军区司令、警察总长到任,他都会出面做一个面对面交流座谈,介绍当地华社,以寻求对华裔群体的关注,把协调工作做在先。他是一个可以与前辈林绍良比肩的侨领。东爪哇华社有什么大事,他都会出面,出钱出力,毫不退缩。
林文光的事业是生产日常用品,数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发展方向。金锋集团(Maspion Group)在五金家电领域做到全印尼最大。他在推广自己的产品时,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呼吁民众“选用印尼制造”。倡导国货,不仅创造许多就业机会,降低失业人口,也为了推动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林文光的成功,再次证明专一发展事业的重要性。
林文光当年读书只读到初三,也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一直以来,自学不辍,持之以垣,终以卓越的经营成就获得泗水八一七大学授予经济学名誉博士学位,可谓实至名归。
祖籍福建福清的林文光,谨遵父亲遗嘱“爱国爱乡,反哺家乡”,是一个被公认到处讲好“中国故事”的侨领,香港“一带一路”贸促会创会会长。父母生前遗愿叶落归根,在他们过世后,林文光将父母安葬在福清老家。
三说“阿嫖哥”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天地生人,历来是大仁、大恶两种。《红楼梦》借“贾雨村”道出:“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仁者有尧舜禹汤文武,恶者有蚩尤共工桀纣,或许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与陈迺士、林文光形成鲜明对照的“阿嫖哥”,绰号“南洋大嫖客”,可说是华社败类,也为他的同乡棉兰人所不耻。此人上世纪70年代吃了国家的钱,从银行骗取数亿美金跑路,在新加坡隐姓埋名,躲了十多年。印尼华界皆知此事。后来风声过去了,就又回到印尼。两年前,从印尼一家私人银行贷款,故技重施,有借无还。后来通过中间人,用抵押品作为交换,两相抵消,欠款一笔勾销。让这家银行无可奈何。这类害群之马,坏我华族名声。
就是这种人,还不知羞耻,疫情期间在新加坡组织一个未经注册的所谓“善明善”联谊会,也没有组织章程,无非是给聚餐找一个名头,还自称为“总主席”,而他的下面并没有分会主席。有了“总主席”的头衔,就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报端,让当地人不知道他是什么来头。
凡事爱称“总”,好像有一个“总”字就能定乾坤,余者皆无关宏旨,得过且过。此为华社怪现状之一端。就好像在报纸发布公告,罗列一大堆人名,最后来一句“排名不分先后”。每每看到这句话,我都想问谦卑的主事者:既然排名不分先后,能不能把你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后?其实我不是对“排名不分先后”敏感,而是不愿看到有人以此搪塞众人之口。
印尼华社“总主席”何其多也,再不踩刹车,人人都成了“总主席”。如此可悲可叹,让我华族颜面尽失。
从这三个人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做人不在于高调或低调,关键看你做了什么,是否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众,不做危害社会、祸及族群、损人利己的事,也不能自吹自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今日头版
近期《国际日报》微信版 链接
萧忠仁:当年印中公布国籍条约 我父亲称不利于华人 周恩来提出重议补充条款
翁俊民《国际日报》发文:缅怀印尼先贤许东亮兼说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巴厘之窗》为印尼《国际日报》唯一官方新闻公众平台,《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华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国际日报》在印尼落地发行。印尼《国际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均由熊德龙博士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