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共读第4天:主角和配角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3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
昨天我们知道,卡尼曼将人的快思考和慢思考重新定义为系统1和系统2,给大脑杜撰出两个非常形象但并不存在的概念。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从容地思考有关判断与决策的问题。在第二章中,卡尼曼展开丰富的联想,将两个系统搬上银幕。
那么,系统1和系统2谁是主角?谁是配角?
让我们在书中一探究竟。
1 谁是主角
如果你是导演,你会让谁当主角。
系统2的特点是勤勤恳恳,工作努力,但是他凡事总是慢半拍,不愿意第一个出头,而且总喜欢躲在后面。看上去,系统2主导了人们的想法和行为,可实际上,这些选择都是在系统1引导下完成的。
系统1一秒入戏,永远在线,几乎无处不在。它才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系统1非常冲动,全凭直觉做事;系统2工作起来很努力,能够抑制系统1的冲动想法,所以他们是黄金搭档。
2 加1练习
如果你想训练系统2,让它变得更加主动,可以做一个有趣的练习。这个练习能让系统2在5秒钟之内达到认知能力的极限。
首先,编一串不同的4位数,写在一张卡片上。旁边放一张空白卡片。你即将训练的任务叫+1练习,具体操作如下:
在一张卡片上写下数字5294,它的下方放一张空白卡;
右手先敲打出稳定的节奏,比如1、2、3;1、2、3;1、2、3......
左手向下缓慢移动数字下方空白卡,当节拍数到3时,完成5294每位数都+1(结果不进位),之后大声读出数字6305;
接着跟上节拍,继续在6305基础上+1,一直加下去。
尝试这个练习结果是,大脑无法不断叠加下去,加到7416、8527已经乱了。
3 心灵的窗户
不得不说,卡尼曼是个好奇宝宝。他不但训练系统2的反应能力,还将训练过程瞳孔变化记录下来。
卡尼曼发现,系统2在努力工作时,瞳孔会变大。
瞳孔就像大脑运转的灵敏指示器——它们会在+1运算时扩大,而且数字越难运算,瞳孔扩大得越厉害。
也就是说,大脑活动是可以看见的,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
在这个练习中,数字位数越多,瞳孔扩散得越大;任务难度与付出努力相符;瞳孔扩散到最大的时候也正是付出努力最多的时候。
相反,数字大到无法运算,超出承受能力,瞳孔会停止扩散,收缩回去,说明训练者放弃了努力。
4 注意力分配
经过反复多次的训练和实验,卡尼曼得出结论:
瞳孔是衡量与思维活动形影不离的生理刺激标尺,我们可以通过瞳孔了解大脑的运行状况。
就像家家户户安装电表一样,瞳孔相当于大脑使用率的参数。但是,系统2和电表能力是有限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当用电超负荷时,电表会跳闸,切断电源。大脑的使用超负荷,系统2处理方式是更精确;而且偏向最重要的活动,集中注意力,甚至屏蔽次要信息。正如之前出现的“看不见的大猩猩”。
当注意力多出来后,则会将多余的注意力分配到其他任务中去。
注意力这种精细的分配是在大脑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快速判断最严重的困难或快速锁定最佳时机并做出迅速反应能提高人类的生存概率。
5 成为熟练工
卡尼曼抓住注意力不放,写出了一本《注意与努力》的书。在他看来,我们可以把工作中的大脑等同于系统2看待。
当你执行一个任务越来越熟练时,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就会降低。
对大脑研究表明,与行动相关的活动模式会随着熟练程度加强而变化,一些大脑区域将不再参与其中。
比如学开车。一开始你高度紧张,眼睛看着路面,手握方向盘,时刻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当你学会开车,能够熟练操控车辆,就能做到边开车边与人聊天,完全不影响驾驶操控。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成了熟练工,大脑一部分区域不用把注意力分配给操作过程,而是放松下来,去做别的事。
懒惰是人类的天性,集中注意力的目的是让大脑变得更省力。
6 多重任务
系统1能察觉简单的关系,比如他是否在生气,他个子是高是矮。但系统1不能快速处理多个独立的问题,只有系统2才能做这种判断。
认知心理学家发现,从一个任务转换到另一个任务需要付出努力,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因为时间紧迫,系统2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任务。
比如+1练习,你不但受到节拍器1、2、3的制约,还要快速记忆每个数字+1后的结果。在双重压力要求下,系统2必须努力工作才能完成任务。
系统2最耗费脑力的思考方式就是这种催着你、赶着你、逼着你思考的方式。
7 大胆假设
现在我们看到,所有脏活累活都让系统2干了。系统1完不的任务,系统2努力完成。越是急事、难事,系统2都抢着完成。
这里我们大胆假设,系统2集中注意力练成了某项技能,这项技能由系统1接管一部分,之其变成一种本能反应。比如边开车边闲聊。
系统2通过练习,将一项技能自动化的部分,就是从学习区进入舒适区部分。
也就是说,一个人技能的增加,也意味着舒适区在扩大。
学习新技能检验了系统2的吃苦耐劳能力,而最终还是要被系统1接管,因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
*
与第一章相比,我们对系统1和系统2的认识又进了一步。我们在一点点的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也在一点点认识我们自己。
卡尼曼在第三章还会告诉我们什么新的知识?
让我们明天一起共读,继续探索系统1和系统2未知世界。
明天见。
《思考,快与慢》共读回看
家安:自我探索者、长期主义者、知识创作者。以文字方式重启自己,认识自己,走进自己。和你一起,读书、发现、思考、记录、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