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

其他

读书有什么用?

聚餐时,一位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书有什么用?读书为什么?我知道,她是抱着好奇心问出的问题,想听听别人的答案。第一时间,我说了自己对读书的想法、看法,有些意犹未尽,还想再说说。书是什么?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人类以书的形式,和其他形式固定人类文明。书是其中之一,也是我们了解世界成本最低的方式。每个人都在书的影响下,熏陶下长大成人,没有人会低估书在自我成长中的作用。但是,成人之后,很多人不再读书,不再亲近书,转而完成工作,投身事业,忙于生计。读书时间少了,看书机会少了,但人对新生事物的学习不会减少。我们可以向人学,向周边事物学。一个不读书的人,会以不同形式提升自我认知,改变对世界的看法,只是书的形式可能靠后一些。学习成长,不仅只有书这一种形式。一个人选择读书,只是自己的选择,不代表必然发生,必须发生。不读书依然可以过好这一生的人大有人在。只是我这个个体,更喜欢以读书的方式,写作的方式来认知和表达我眼中的世界。旧石器时代的人读书吗?不读,因为没有书可以读。人类过着游牧、狩猎、采集的生活,甚至有一些部落因地理环境原因,进入工业时代后仍然过着最原始的生活。没有书,并没有影响他们快乐的生活。但是,进入人类文明的世界,谁也离不开书的形式和载体,视频里、艺术形式里,绘画技艺里看上去没有书的形态,但他们的表演、舞蹈或艺术形式同样离不开创作者读的那些书。人人都在书里,都在书的演化形态里。稻盛和夫说,生而为人,希望自己在离开世界时,有一颗比之前更纯净的心。如何让一颗心变得纯净,可以向人学,向事学,向书本学,不断修炼一颗心。我们做一个大胆假设,当下把全世界的文字抽离、消失,那么人类将寸步难行,生活陷入瘫痪。文字是人类最早期的发明创造,有了文字,才有了更为复杂的语言,有了更为多元的人类合作,直至创造人类文明。书的出现更晚近一些,最初人类将文字刻在石头上,竹简上。只有贵族才有机会识文断字,平民、奴隶根本没有学习文字的机会。文字是地位的象征。直到印刷技术出现,文字才得以广泛传播,才有书的样子,有了人类更灿烂的文明。可以说,一个人读不读书不要紧,那是他的自由,人类文明不会因为缺少几位读书人,就停止向前发展的脚步。我之所以选择读书,是想对这个世界了解更多,对事物的本质了解的更多。这是一种自我信仰、追求和偏好。我希望以读书的方式了解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过去和现在正在发生着什么。读书就是在读人,与他们对话、交流,以此满足内心的好奇和对智慧的渴望。读书不一定挣大钱,读书也不仅仅以赚钱为目的。读书的多少,认知的高度,不应与金钱多少划等号。人所追求的事物多种多样,钱只是追求自我价值或存在方式之一。不读书的人一样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一切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关于读书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2023年11月27日
其他

冥想练习第3天:专注与杂念3:1

2023年4月23日练习时长:未计时练习方法:专注呼吸、数呼吸给冥想练习找到一个绝佳位置,在瑜伽练习结束后,确切说是瑜伽体式练习完,增加十分钟冥想。以往这个时间点直接收工,现增加冥想环节。瑜伽练习多数是身体层面练习,最后让自己静心,也是不错的选择。坐在瑜伽砖上,调整身体姿态,闭上眼睛,两手放于膝盖,拇指与食指相接,进入冥想练习。采用惯常做法,数呼吸,从1数到10,计一轮。我提醒自己,每完成一轮,用伸直手指的方式做标记,防止计错数。瑜伽练习之后练习冥想,身体相对放松,同样有杂念出现。深长的吸气,感觉胸部扩张,没有不舒适的感觉,再缓缓的呼气。进入第二轮,有过短暂的思想抛锚,再拉回来继续记数。窗外传来磨刀老头哟呵的声音,老师傅声音哄亮,穿透力非常强,隔着窗户玻璃都听的清清楚楚。我在想,社会在进步,还没有人磨剪子、磨刀吗?老师傅以此为生,能挣到钱吗?胡思乱想之际,专注呼吸忘得一干二净。突然发现思想抛锚,赶紧拉回来,已经不知道数到几了,再重新开始。继续专注呼吸,数数字。进入第五轮第六轮后,有过短暂的思想抛锚,再将注意力拉回来。就这样,心念一会出去,一会进来,有三四次。但整体来看,好于昨天,基本保持觉知,期间也有短暂睡着现象,身体略微晃动。十轮呼吸冥想练习结束,身体放松,感觉还不错。以上记录练习过程,专注呼吸,感觉身体变化,被外界声音打断,或被自己头脑里的想法带跑。就这样专注与抛锚交替,大概比例3:1,三轮呼吸冥想练习,至少有一轮会出现杂念,跑出去的现象。2023·读书计划行动·2023共读书合集第1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第2本:《思考,快与慢》
2023年4月24日
其他

冥想练习第2天:似睡非睡

2023年4月22日练习时长:未计时练习方法:专注呼吸、数呼吸在写一篇千字文时有了困意,我突发奇想,尝试用冥想方式,看看冥想后会不会少些困意。没有采取安迪所说的四个步骤,直接坐直身体,闭起眼睛,进入冥想状态。说来奇怪,在有困意的时候冥想,竟然发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我开始从1数到10,进入第一轮的数呼吸练习。没想到,在数到3和4后,好像睡着了,或者说失意了。之后,又突然醒来,虽然闭着眼睛,但我知道自己中断了计数的过程,于是接着记数。从第二轮开始,没成想,刚数了几个数,又迷迷糊糊睡着了。还是不知道停留了几秒钟,还是几分钟,我再次清醒过来,第一意识是,我在冥想练习,为什么会睡着,那就继续吧。就这样,进入第三轮数数练习,再次睡了过去,又一次清醒过来。这期间,没有睁开眼睛,一直到第七、第八轮,都没有跑出这种模式。数不了几个数就困了,睡了,醒了,又继续数数,入进睡眠。这些重复了不知道几次,我停了下来。大概算了下时间,有十分钟了,果断睁开眼睛,将刚才的过程记录下来。当我敲打键盘,记录这一过程的时候,头脑非常清醒,一点睡意都没有了。也就是说,刚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让我重新振作了起来。这个过程让我得以有了片刻的休息。期间没有出现做梦,没有任何杂念,就是似睡非睡的状态。时间也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这种体验告诉我,在有困意的时候,在有些累了的时候,在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可以采用冥想的方式,让自己休息一会,等冥想结束,身体的困意会消失。2023·读书计划行动·2023共读书合集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合集

《十分钟冥想》这本书读完了,为方便回看讲书稿内容,特将所有章节解读书稿做以整理,以目录的方式放在这里。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十分钟冥想》共读构想《十分钟冥想》问答第1天:奔腾的大脑第2天:专注于倾听第3天:触觉有自己的答案第4天:心在当下第5天:心灵自留地第6天:一花一世界第7天:心灵训练基本原则第8天:心灵训练三要素第9天:第1周讲书复盘第10天:冥想与想法第11天:蓝色天空第12天:心灵像一匹野马第13天:冥想与利他之第14天:快乐悲伤是硬币的两面第15天:第2周讲书复盘第16天:做自己的观察者第17天:一锅胡辣汤第18天:冥想练习心法——专注第19天:愤怒的小鸟第20天:做冥想练习长期主义者第21天:第3周讲书复盘第22天:什么不是冥想第23天:正确的冥想什么感觉第24天:先解决问题,再追求效果第25天:行动中的正念什么体验第26天:我们误解了心灵训练第27天:第4周讲书复盘第28天:点到点的一天第29天:病中还能书写吗第30天:耐心的瑜伽修习者30天正念冥想教给我什么第31天:饮食冥想第32天:行走冥想第33天:睡眠冥想第34天:冥想练习常态化家安:自我探索者、长期主义者、知识创作者。以文字方式重启自己,认识自己,书写自己。和你一起,读书、发现、思考、记录、陪伴。微信:SJA1975
2023年4月22日
其他

冥想练习第1天:杂乱

2023年4月21日练习时长:十分钟练习方法:专注呼吸、数呼吸今天是共读《十分钟冥想》结束后第一天,计划从现在开始,每天体验记录十分钟冥想。我参考《十分钟冥想》作者安迪的方法,清晨第一件事——练习十分钟冥想。这与我平时做的第一件事不同,通常第一件事是写作,完成一篇千字文。现在想将冥想练习放在清晨,看看会有什么改变。方法与安迪所讲的不变,以静坐呼吸冥想为主。我关掉台灯,坐在黑暗里,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没有刻意深长吸气、呼气,保持自然状态。大概作息调整,一开始心念无法集中,总会跑出去想一些计划去做的事。没有自责,将念头拉回来,继续专注呼吸。只专注一轮呼吸(从1数到10),思想又开了小差,再次拉回。不知道是不是今天计划做的事情有点多,始终无法静心。坐姿是端正的,腰背部挺直,除了心念会跑掉,还在数呼吸。我调整了计数方式,没有计第几轮,只是数到10就重新开始,再从1数到10。这些变化影响到冥想练习质量。这种体验让我看到,冥想练习要进入一种习惯套路,不能经常变化。期间还想到,是不是每天增加冥想练习时段,比如输出文字前,先完成十分钟冥想,这些想法也让我兴奋不已。就这样,思前想后,一会专注呼吸,一会心念跑掉,一会又回来,出出进进,没有停歇。不知不觉,十分钟时间到。睁开眼睛,适应一下明亮的光线,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今天的主题定为杂乱,是为了提醒自己练习要固定时间,要找到自己的节奏,不能每天有太多变化,让心平静下来。家安:自我探索者、长期主义者、知识创作者。以文字方式重启自己,认识自己,书写自己。和你一起,读书、发现、思考、记录、陪伴。微信:SJA1975
2023年4月22日
其他

冥想练习常态化

计划结束《十分钟冥想》共读,转入常态化阅读。什么意思?在阅读了一个月又二十天冥想话题之后,我认可冥想练习必须进入一种常态化。也就是每天要进行至少十分钟冥想的练习,这是我的认知。虽然我并没有真正看到冥想带给我的变化,但我认可冥想练习。作者安迪在第四章讲到了如何进行冥想练习,而且列举了一些实践的案例。但是我无法体会那些实践者真实的改变,我只能通过每天继续的练习调整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之前共读过程中,我采取三种方式,将每个章节进行了拆分。比如第一种先复述书中原文,以自己的话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说一遍。这种做法是让自己理解书中原意,理解作者要想表达的核心内容。第二种紧接着练习十分钟冥想,记录冥想体验与感受。第三是知行合一,将认知与体验结合,找出可以继续练习的方法和路径。这样坚持近两个月,我对冥想练习有了一些心得,但唯一看不见的是变化。仿佛冥想是冥想,生活是生活,我是我。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的交集。于是我决定结束《十分钟冥想》的共读,开启新的方式。将共读冥想转化成练习冥想,每天继续练习十分钟冥想,记录冥想的全过程。我认可冥想,包括正念,还是那个老问题。它到底带给我了什么样的改变?有些事是没有办法归因的,而且我也无法去扫描自己的大脑,看自己的练习到底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也不能夸张的说,冥想改变了自己。有些事不能夸张,也不能绝对,只能转入常态化。这几年我持续的输出,每天写一篇千字文,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别人如何看我的文字表达能力,我自己认为输出的速度提升了,这是肉眼可见的。但是输出内容是否有价值,在两可之间,我自己是受益者,能够感受到多方面的变化。这是持续输出带来的结果,因此我认为,要想看到一件事的好处,唯有持续做。所以,希望冥想练习与每天输出一样,成为一件每天必做的事。每天抽出十分钟,练习冥想,记录冥想。同时继续回看《十分钟冥想》章节,再次体会。另外,还要阅读其他正仿、冥想的书籍。从理论上,从他人的讲述中进一步提升自己对冥想的认知水平。也就是说,在未来的日子里,每天至少有两件必做的事,一是写作,二是冥想。《十分钟冥想》共读告一段落,但冥想练习会持续下去,会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也希望自己在练习中,在记录中,在体验中,真正的看到自己的改变,真正体会冥想带给自己的不同。之所以写这篇文字,是有始有终,有头有尾。共读开始时,我对这本书有一个整体的规划,结束时也要有所交代。共读并没有结束,而是进入冥想练习常态。2023·读书计划行动·2023共读书合集第1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第2本:《思考,快与慢》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33天:睡眠冥想

共读书目:《十分钟冥想》共读章节:第3章第9节共读主题:睡眠冥想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安迪在第三章“整合”最后讲了几种冥想的练习方式,今天我们学习——睡眠冥想。01
2023年4月20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32天:行走冥想

共读书目:《十分钟冥想》共读章节:第3章第7节共读主题:行走冥想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安迪在第三章“整合”最后讲了几种冥想的练习方式,今天我们学习——行走冥想。01
2023年4月15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31天:饮食冥想

共读书目:《十分钟冥想》共读章节:第3章第6节共读主题:饮食冥想安迪在第三章整合最后讲了几种冥想的练习方式,今天我们先来看——饮食冥想。01
2023年4月13日
其他

《冥想》共读第30天:耐心的瑜伽修习者

共读书目:《十分钟冥想》共读章节:第3章第4节共读主题:耐心的瑜伽修习者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今天,我们听安迪讲故事,一个关于瑜伽修习者练习冥想的故事。01
2023年4月11日
其他

觉醒在每一个当下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28天:点到点的一天共读书目:《十分钟冥想》共读章节:第3章第3节共读主题:点到点的一天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进入4月,共读会开启《依恋与亲密关系》的阅读,为有始有终读完《十分钟冥想》,计划将输出作以调整,分三块。1.
2023年4月5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27天:第4周讲书复盘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今天周日,对讲书内容做以复盘,五个方面:一、提取提取目的,仅看标题,回忆讲书内容,检验对知识掌握情况。第22天:什么不是冥想在不清楚什么是冥想情况下,知道什么不是冥想也是收获。什么不是冥想?胡思乱想不是冥想,分心走神不是冥想,左顾右盼不是冥想,心神不定不是冥想。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出冥想是专注于当下,专注于呼吸,专注于正在做的事。正确的冥想概念也就越来越清晰了。当自己在冥想时,如果分心,如果想法层出不穷,就要将这些事情拉回来,专注到一件事上去。这才是冥想。第23天:正确的冥想练习什么感觉正确的冥想练习,感觉专注在一件事,比如呼吸,时间会过的很快。这个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快,是相对于自己平时的练习。平时可能练习分心走神,想快些结束,而正确的冥想专注于呼吸,很享受冥想过程,练习结束头脑清明,无杂念。同时感受到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十分钟就结束了。第24天:先解决问题,再追求效果为什么取这个标题?因为知道什么不是冥想,正确冥想什么感受之后,继续冥想练习。这一次感受不好,总被一些事影响,会去想一些事。原因是与太太发生一些小摩擦,想与她更好的沟通。所以在练习冥想时,分心,多想,不安定。这些过程让我看到,当生活中一些事没解决好情况下练习冥想,思想容易抛锚,容易有牵挂。这就是内心不安的原因。处理好生活中的事,对练习冥想大有帮助,两者相互影响。第25天:行动中的正念正念是什么?正念是以正确的心念想事做事。专注于下,心无旁骛,心平气和。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所以安迪给我们举了很多事例,让我们理解什么是正确的冥想,什么是正确的正念。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在练习时,在做事时,就可能无法从冥想中受益。因为自己做的是错的,或做的是偏离轨道的。即使练习时间再长,也无济于事。第26天:我们误解了心灵训练安迪讲了一个僧人的故事。他是冥想者,从美国到泰国修习冥想。因执着于冥想练习时长,曾向师父提出离开寺院,去冥想练习18个小时的缅甸练习。师父告诉他,每个人的练习时长都是24小时。你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做事时做事,就是在正念与冥想。正念冥想是对心灵的训练,心灵随时随地都可以修炼,不止8个小时,或18个小时。30天正念冥想教给我什么回顾正念冥想练习,一个月时间,最大收获是搞清了它们的概念。用一个月搞清一个概念,什么是正确的冥想,什么是正确的正念。保持专注,保持身心合一的状态,专注当下,专注当下正在做的事本身,就是正念修习。原以为,一个月练习可能精进不少,实际上,只了解了冥想的皮毛,清晰了正念的概念。可见,正念冥想练习是长期过程,只有长期训练才能修炼一颗心,让一颗心保持正念的状态。二、优点一是做到每天输出一篇冥想练习文。对什么是冥想,什么是正念有更清楚的认识。能在正确的理念下练习冥想,体验冥想。二是做到每天练习十分钟冥想。虽然时间不长,但能清楚的看到练习时内心变化。这个星期,只有一天做到内心澄澈,清明。其他时间被不同事分心,练习冥想不容易。三是做到了学用结合。能够将所学正念的理念用于生活,在遇到问题时能妥善解决,不急于求成,不烦躁不安,学用结合是对自己练习冥想最好的检验。四、不足一是冥想练习还会分心。这个问题一直存在,需要不断的修炼,练习,增加练习的时长。二是冥想练习省略步骤。按正确的步骤练习,至少有4个环节。但每次练习,预备、签到时间都太短,最后结束时没有放松。在这件事情上需要调整。四、行动继续共读冥想这本书;每天练习十分钟冥想;压缩输出时间和篇幅;五、清单1.
2023年4月2日
其他

30天正念冥想教给我什么

《十分钟冥想》共读近一个月,还没读完。4月,又将开启《依恋与亲密关系》的共读。我突然发现,原来阅读一本书一个月根本不够。而在此之前,我竟然认为三五天就能读完一本书,一个月一本书时间太过漫长。是什么让读书变慢,又是什么让我对读书有了新的理解。我想,是慢下来,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我越试图理解一个新事物,新事物反而呈现奇异瑰丽的样子,像是学也学不完,学也学不尽。《十分钟冥想》给我正是这种感觉。过去的一个月,我只有了解了正念与冥想的皮毛,根本没有理解体会其核心与精髓。所以,决定继续将这本书读完,不能半途而废。过去的一个月,我试着走进作者安迪描述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倾听他讲述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以及他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安迪的师父,以打比方的方式让他慢慢理解什么是冥想,什么是正念,什么是正确的冥想,什么是正确的正念。安迪也在以自己理解的方式传递他对正念冥想的理解感受。人们在接触冥想练习之初,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这里碰碰,那里摸摸。试着站起身,却又踉跄的跌倒。于我而言,在正念冥想面前,我就是这个连续摔跤的孩子,跪着,爬着,努力着。刚刚对这一全新领域有了一点体会和心得,还不会站立,更不能自由行走。还要继续多摔几个跟头,多体验练习一段时间。过去的一个月,初步明白什么不是冥想,什么不是正念。而什么是冥想,什么是正念,只是知道一点皮毛。我知道,分心走神不是冥想,单单闭起眼睛不是冥想,安静的打坐不是冥想。冥想是专注于一件具体的事情,一种身心合一的状态。正念练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不需要刻意坐下来。正念是以正确观念和理念做人做事,身在此时,心在当下,身心具在。过去的一个月,慢慢理解了冥想、正念在做什么。至于脑回路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冥想的科学研究,难以真切体会。我努力认识冥想,认识正念,试图以正确冥想和正念加以练习。准确的理解他们的概念,如此的重要。准确的定义一个概念,如此的重要。只有知道正在做的这件事是什么,才能真正从这件事上受益。基于此,我会将这种学习的方式带到下一本书的阅读当中,认真体会每一个概念,每一个曾经熟悉却可能错误理解的概念。准确理解概念,准确认知概念,是阅读一本书重要一环。在正确概念下行动,需要持续践行。如果共读一本书,并想从书中受益,一个月的期限只是开始,只是理解概念的开始。而接下来的时间,才是对概念的练习和实践过程。不急于放下一本书,也不急于满足一本书,保持持续学习和开放的状态,是共读一本书的正确姿势。共读一本书教会我如何阅读,如何实践,如何在正确概念引导之下工作生活。正念与冥想让我学会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在相对缓慢的状态下看见自己,看见生活的状态,看见追求的目标,也看见自己应该呈现的样子。2023·读书计划行动·2023共读书合集第1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第2本:《思考,快与慢》
2023年4月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26天:我们误解了心灵训练

共读书目:《十分钟冥想》共读章节:第3章第2节共读主题:没时间的僧人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行动中的正念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静坐冥想、行走冥想、站式冥想和卧式冥想。今天,安迪又会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让我们继续共读。01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25天:行动中的正念什么体验

共读书目:《十分钟冥想》共读章节:第3章第1节共读主题:行动中的正念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冥想有其科学依据和实证研究,你是否相信冥想练习效果,希望在练习中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考验的是一个人持续练习的能力。今天,安迪又会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让我们继续共读。01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24天:先解决问题,再追求效果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正确的冥想练习有明确步骤流程,一定不能盲目练习。这些流程和步骤有具体用途,在练习时一定要加以遵循。今天,安迪又会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让我们继续共读。01
2023年3月29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23天:正确的冥想什么感觉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什么不是冥想,在练习冥想时,不能分心走神,分心走神的状态,就已经不是冥想了。今天,安迪又会告诉我们什么新体验,让我们继续共读。一、讲述篇在讲解了如何练习冥想之后,安迪归纳总结了十分钟冥想的概要和解释。我们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十分钟冥想概要:(1)预备1.找个地方,舒适地坐下来,腰背挺直;2.确保在冥想期间,不会受到人或事打扰(关闭手机);3.设好10分钟的闹铃。(2)签到1.做5次深呼吸,用鼻子吸气,再用嘴巴呼气,然后轻轻地闭上眼睛;2.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落座时的躯体感觉、脚放在地板上时的躯体感觉上;3.扫描全身,留意躯体哪些部位感到舒适和放松,哪些部位感到不适和紧张;4.留意自己的情感——比如,你现在什么心情。(3)专注于呼吸1.留意你在哪个部位最强烈地感受到呼吸时的起伏感觉;2.留意每次呼吸所带来的感受,注意每次呼吸的节奏——无论是长还是短,是深还是浅,是粗重还中顺畅;3.在将注意力集中到起伏感觉上时,缓缓地数一下呼吸次数,吸一次气数1,呼一次气数2,一直数到10;4.重复这个过程,循环5-10次,或者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一直循环下去。(4)结束1.注意力不再集中,任由心灵随心所欲地忙碌或放松20秒;2.将心灵回到躯体感觉上来,即身体在椅子上的感觉、脚放在地板上的感觉;3.在准备好之后,缓缓地睁开眼睛,站起来。二、升级篇我们来看一看,安迪所说的四个步骤,它们的目的是什么?1.预备预备就像体育运动的热身,运动前告诉身体,下面要开始运动了,请准备好。先活动关节、身体各个部位。对冥想练习来说,就是告诉内心,平静下来,放下之前所做的事,也放下将来要做的事,专心冥想练习过程。安迪提醒我们,预备时间最好在5-10分钟。2.签到签到的目的是让身心合一。这是安迪第一次说到身心合一。签到并不是无事可做,实际上在感觉身体,吸气,呼气,之后闭上眼睛。这个过程,就是让“野马”放松下来的过程,给它一片放松的空间。在此期间,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感受上,也觉察自己的想法、情感。此过程需要5分钟左右。3.专注于呼吸专注于呼吸,让呼吸与心灵相连。呼吸没有对错,但要注意,走神再拉回来。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开始计数,如果分心了,再拉回来。不断重复呼吸、计数的动作。4.结束让心灵完全自由下来。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计数上,甚至不要注意力。不去控制自己的心,心想做什么都可以。让心灵放松10-20秒,之后结束冥想。20秒后,将注意力收回到躯体上来,回到你当下的环境之中。睁开眼睛,重新适应,清楚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三、体验篇第18次练习。主题——体验冥想4步骤动作要领:按照安迪给出的预备、签到、专注呼吸、结束四个过程加以练习,以下是练习过程:我调整坐姿,感受躯体坐在椅子上,慢慢呼吸,闭上眼睛。再次调整椅子,让自己更舒服一些。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开始专注呼吸。同时开始计数。我深深的吸气,记下数字,再呼气,也记下数字。就这样一直数到10,我伸出食指记录第一次完成情况;接着是第二轮从1数到10,过程看上去很慢,但一个数一个数计下来,心神很安定,没有出现太多想法。数到第5轮,有短暂的分心,再次回来,跟上计数的节奏。在第8轮有一次思想抛锚,很快又拉回来。进入第9轮,胜利在望。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10轮。10轮结束,将注意力放松下来,感觉此时没有太多想法,内心很平静,再次感受躯体,也没有太多不适。最后睁开眼睛,看表,刚好10分钟。以上是冥想练习的不完全记录。四、知行篇按照安迪所讲的步骤练习,感觉非常好。第一次没有太多分心,就专注于呼吸,在一呼一吸之间,数着数字。感觉这就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一轮轮的循环下去。期间有过一两次分心,能及时的发现,再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来。专注于呼吸,让自己没有任何想法。这个过程有十分钟,也就是说,我数了10轮,数了十次,从1-10。因为只有十个数,所以没有负担和压力。也能从分心中拉回来,这种感觉很好。十分钟结束,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当我放下注意力,发现内心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是觉得很安静,最后再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和躯体感受上来。冥想练习结束。我睁开眼睛。在电脑上打字的时候,感觉字体比之前更清晰,而且内心很清澈。这种感觉很短暂,但我能感觉得到。今天,安迪告诉我们如何以正确的步骤练习冥想,感觉非常好。接下来,要多以这种方式练习,体验。明天安迪又会告诉我们什么新体验,让我们明天继续共读,明天见。2023·读书计划行动·2023共读书合集第1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第2本:《思考,快与慢》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22天:什么不是冥想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练习冥想要做长期主义者,不能急功近利。不下一番功夫,你无法从冥想中受益。接下来,安迪又会告诉我们什么新体验,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20天:做冥想练习长期主义者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他曾经有一次因为愤怒,差一点做出过激行为,但他专注于一件事的时候,心反而静了下来,愤怒慢慢消失了。因此,专注做事是进入冥想状态,让内心澄澈的关键。接下来,安迪又会告诉我们什么新体验,让我们继续共读,练习。1
2023年3月24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19天:愤怒的小鸟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冥想练习要专注,专注在具体的事物上,勤加练习就能让内心澄澈。接下来,安迪又会告诉我们什么新体验,让我们一起共读、练习。1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17天:一锅胡辣汤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在练习冥想时要做自己的观察者,站在上帝视角看自己,这样就能有宽广的胸怀,有悲悯的内心,和自我接纳的勇气。今天安迪又会遇到什么难题?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15天:第2周讲书复盘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今天周日,对讲书内容做以复盘,五个方面:一、提取提取目的是,在只看标题情况下回忆讲书内容,看相关内容能被想起多少,检验对内容的掌控。第10天:冥想和想法在阅读《十分钟冥想》时发现,每次安迪遇到练习中的烦心事都会去找师父。师父每一次都能给他明确指引。比如这次,安迪发在练习时会有一个个想法冒出来,他想控制这些想法,压制这些想法。师父说,想象你的心灵是一条路,你的想法是一辆辆车。既然心灵是路,就不可能不让车开上去,路为车存在。即使没有车开上来,还会有其他东西从上面经过。这就提醒我们,心灵有他特殊的作用,也有他特有的属性。你要正视这些属性,正确看待自己的心灵。第11天:蓝色的天空除了想法,我们还有情感、情绪,念头,好想法和坏想法。当这些东西都跑来影响安迪的时候,安迪招架不住了。师父又给他打了个比方。他让安迪想象心灵是一片天空,天空浩瀚无垠,能够接纳一切,不管白云,乌云,还是恶劣天气。只要站在更高视角,总能看见这些云背后有一片蓝蓝的天。这说明一个人的内心有一块宁静的地方,只是因为我们关注乌云、或看见白云,而忽略背后有一片蓝色天空。一颗宁静心与噪声并存,与乌云共处。第12天:心灵像一匹野马即使心灵是一片蓝色天空,也无法保证安迪在冥想练习时思绪奔涌。安迪想让心安静下来,但想法、情绪或情感占据了上峰,让他很无奈。他又去找师父,这一次师父给安迪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他说,你将一颗心想象成一匹野马。你无法驯服这匹野马,但你已经拴住了马头,绳子一头在你手上。你慢慢收紧绳子,就能与这匹马友好相处。这样做让我们看到,我们要有耐心,给心灵足够空间,心灵与自己同在,但是你不能总想一下把心灵降服。第13天:冥想与利他之心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安迪总是心神不宁。师父告诉他,怀着一颗利他之心练习冥想。当内心升起喜悦,将喜悦分享给你的家人朋友;不开心,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想象你是在为亲人朋友承担痛苦。有了利他之心,你的心胸比之前更开阔,更淡然。这就是一种心灵的修炼。看上去像是自己给自己的心讲故事,讲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故事,或是讲一个利他的故事,结果不一样。这点微不足道的差别,却能让一个人拥有完全不一样的心境。第14天:快乐悲伤是硬币的两面从标题就能看出,心灵像一个容器,能容下内心所有的想法、情绪、情感、念头。你开心也好,悲伤也罢,心灵都无条件接纳他们。如果你只想拥有快乐,排斥或控制悲伤,这些悲伤的情感反而愈演愈烈,搅乱心神。师父给安迪打一枚硬币的比方。他告诉安迪,快乐与悲伤是硬币的两面。你不可能只拥有快乐,而不让悲伤出现。一颗心要学会接纳,接纳自己,接纳开心与不开心。二、优点这一周讲书,一直在寻找安迪与师父对话的关键点。每一次安迪带着问题见师父,师父总能让安迪看到明确的指引。于是自己也能在这些指引里学到东西,看到冥想练习时自己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态度。看见问题,也找到解决方案,是这一周最大的收获。同时升级认知,让自己快捷的了解这些不同以往的想法,加深对冥想练习的理解。在练习冥想过程中,践行这些理念,让体验更丰富。虽然练习时长较短,也没有安迪那么多问题,但已经知道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三、不足一是在知行合一模块,行动的指引还不够明确,缺少抓手;二是体验冥想练习时,记录有些粗糙;三是一直在看书,忽略了导读和解读课的收看。四、行动一是将解读课视频看完;二是继续复述书中观点;三是找到冥想练习原则;三是拥有正确练习态度。五、清单1.
2023年3月19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14天:快乐悲伤是硬币的两面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冥想练习时要训练一颗心,要有利他之心,将高兴的事分享出去,将不高兴的事承担下来,就这样不断提升自我境界和心性。今天安迪又会遇到什么难题?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17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13天:冥想与利他之心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他在练习冥想时总想控制自己的想法,心静不下来很是焦急。师父告诉他,想象心灵像一匹野马,让马儿自由驰骋,然后一点点靠近。安迪领会师父的意思,冥想练习又走上正轨。今天安迪又会遇到什么难题?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16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合集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读完,为方便回看讲书稿,特意将所有章节解读讲书稿做以整理,以目录的方式放在这里。第01天:共读构想第02天:共读路线图第03天:系统1和系统2第04天:主角和配角第05天: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第06天:启动效应第07天:你的直觉可能是错觉第08天: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第09天:字母B与数字13第10天:第1周讲书复盘第11天:我们如何做判断第12天: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第13天: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第14天:锚定效应生活中随处可见第15天:科学的利用可得性启发法第16天:焦虑情绪与人生风险第17天:第2周讲书复盘第18天:你猜,孩子从谁那里继承的遗产最多第19天: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第20天: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具说服力第21天: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第22天:如何让直觉预测的更恰当有效第23天:“
2023年3月15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12天:心灵像一匹野马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他在练习冥想时常常情绪化,师父帮他化解了心中的矛盾,让他想象心灵像一片蓝色的天空,能够接纳白云、乌云和各种形状的云,就像接纳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一样。今天安迪又会遇到什么难题?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15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收获

《思考,快与慢》读完第一遍,而且以讲书方式读完的第一遍。原计划将结束语也输出一篇文章,不知怎得,试了几次,都没读下去。不是作者卡尼曼写的不精彩,不全面,而是自己失去读完的动力。阅读《思考,快与慢》一开始,像提着一口真气,决心将38个章节全部读完,至少输出38篇讲书稿。这是对意志力的考验,对智力的考验。说意志力一点不过分,在此之前,试过几次,拿起这本书就昏昏欲睡,没有读下去的勇气。说考验智力,是本书每个章节都在拼脑力,拼体力,拼智力。必须下定决心,振奋精神,才能一章章读下去。这只是开始,还要理解原文,消化吸收,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内容表述一遍,难度极大。这就是共读会魅力所在,共读同一本书的优势所在。人人都在过去的二月共读《思考,快与慢》,所以不觉的孤单,于是带着一股新鲜劲,带着比一比,赛一赛的劲头开启这本书的共读。最初几章,用到参考书,查阅一些资料,终于搞清作者卡尼曼表达方式。他是一位好奇心很重的老头,围绕人类决策和判断偏见这一主题展开研究,竟然杀进经济学领域,开创行为经济学的先河,一举拿下诺贝尔经济学奖。卡尼曼将毕生绝学倾注在这本书里,将心理学理论概念一一展现,对缺乏心理学知识的读者来说有相当难度。为了说清人类的偏见,说清人的非理性,卡尼曼和他的搭档阿莫斯引入许多新概念。其中系统1快思考、系统2慢思考一马当先,借助这两个虚构的角色,卡尼曼抽丝剥茧,发现了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提出锚定效应、禀赋效应、框架效应、损失厌恶、后见之明和前景理论等一长串烧脑概念。正是这些概念,将读者拉进由卡尼曼构建的人类直觉和偏见的世界。从而看清人类在决策和判断时为什么出现如此多的失误和偏差。这些偏差和错误与系统1快思考有直接关系,快思考因为求快,经常以偷梁换柱的办法,将简单问题替代复杂问题。看上去快速作答,而答案却是错的。当然不是所有答案都不可信,我们还是要相信直觉,信任直觉第一判断。这件事要一分为二看待,不能一棒子把系统1打翻在地。系统1和系统2是一个整体,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系统2在事情复杂,非常棘手时候才会出现。所以系统1经常做主,久而久之系统2也就变懒了。还会附和系统1决定或决策,并没有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因此要警惕系统2懒惰的一面。谁不想过轻松的生活,谁不想过不费脑力的生活,既然系统1做出决定,系统2何不做个顺水人情。《思考,快与慢》像是系统1罪状的万言书,让读者系统性的看清系统1出现失误和偏差的深层原因和底层逻辑。不得不说,卡尼曼在一个看似非常小的领域,做了一篇很大的文章,将人类系统性偏差做了全面阐述。这些概念、名词以及决策背后的逻辑,生活中常常遇见,但是之前因为缺乏对他们足够的认识,一直蒙在鼓里。现在卡尼曼帮我们梳理了概念,找出了决策偏差的原因,以后是否还会掉进系统1制造的陷阱,只能怪系统2未能尽心尽力。一个小小的“偏差”,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卡尼曼看来都值得研究,深究,值得下力气挖掘。由此可见,知识藏在问题背后,躲在现象之中,就看我们能不能将这些知识打捞上来。《思考,快与慢》读完,系统1的样子越来越清晰,系统2的任务却越来越重。要知道,能不能继续啃下第二本硬科普书,能不能让认知继续升级,是考验系统2最佳时机。系统1不愿做难事,那就慢下来,将决策权交给系统2,多给系统2一些时间,让他们认真想一想,未来如何面对难题和难事,如何判断和决策。如果系统1和系统2不表态,不发言,就只能重启《动机心理学》了,谁让系统1在阅读这本书时,采取了打酱油的模式。2023·读书计划行动·2023共读书合集第1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思考,快与慢》共读回看第01天:共读构想第02天:共读路线图第03天:系统1和系统2第04天:主角和配角第05天: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第06天:启动效应第07天:你的直觉可能是错觉第08天: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第09天:字母B与数字13第10天:第1周讲书复盘第11天:我们如何做判断第12天: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第13天: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第14天:锚定效应生活中随处可见第15天:科学的利用可得性启发法第16天:焦虑情绪与人生风险第17天:第2周讲书复盘第18天:你猜,孩子从谁那里继承的遗产最多第19天: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第20天: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具说服力第21天: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第22天:如何让直觉预测的更恰当有效第23天:“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11天:蓝色天空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在练习冥想时他产生思想误区,师父帮他化解心中疑虑,让他以观察者的视角看待冥想,练习冥想。今天安迪又会在练习冥想时遇到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10天:冥想与想法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心灵训练有三个要素,认识心,训练心和融入生活。为此他打了一个开老爷车的比方,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冥想练习融入生活道理。今天安迪又会告诉我们练习冥想的什么故事呢?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45天:第6周讲书复盘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45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目前读完38章,回顾一周的学习,为更好的读书、写稿和讲书,做如下复盘,五个方面:一、提取提取是做自我检验。在不看原文,仅看文章标题情况下,检验讲书稿内容在记忆中的残留。第39天:评估结果的逆转人们在做选择和决策时,如果已知条件单一,只有一个选项,周边没有其他参照与干扰。通常情况下,评估就是单一化的。如果单一情况之外,有另一组参考,另一组选择。人们就会综合评估之前的结果,做出一个与之前不同的选择。这就是偏好逆转。由此可见,系统1需要一些参照,需要比较,从而确定当前的选项。这一点有些像锚定效应,因为有一个锚,所以给选择与判断带来参照。而这个参照因为是随机的,并不能给选择正确性带来依据。第40天:善用框架效应,让生活更美好框架效应是一种窄化效应。比如,一个人将钱放在不同心理账户里,实际上钱还是钱,可有了心理账户,在做决策时,在花钱时。之前心理账户里的钱,就会影响个人选择。所谓善用框架效应,指的是清楚知道系统1存在框架效应,做选择决策要避免出现窄化现象。也就是说,知道框架效应,才能有效的避免框架效应出现。第41天:体验效用和决策效用的不一致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学家将效用一词评估人们做出的选择。但是心理学家认为,效用一词有更丰富内含,可以分为体验效用和决策效用两种。体验效用是此时此刻的效用,而决策效用是对之前体验或过程的衡量。心理学家发现峰终定律和过程忽略。系统1为简化过程,竟然忽略过程。同时为得出一个结论,将峰值的体验与结束时体验加权平均,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决策效用的决策依据。第42天:人生如戏人生如戏这一章,是对峰终定律和过程忽略生活化解读。人们在判断和决策时用到峰终定律,因此也会对人生做过程忽略。如果不是深入了解一个人的过往,人们会粗略以此人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与生命结束时的状态加权,得出一个大致的判断。而人生过往的时光和岁月,都被人们忽略了。忽略时间可能是十年八年,也可能更长。这样评价一个人当然不客观,但是这就是人们看待和评价人生的方式。第43天:你有多幸福幸福有公式,这看上去有些荒谬。但是了解了系统1快速决策,了解系统1的系统偏差,也就不奇怪了。人们希望得到持久幸福,心理学家说,幸福有范围,也有回归平均;幸福与环境有关,但却不是决定因素;幸福掌控在自己中,你对事物的看法,决定你是否感受到幸福。一个人要学会感恩,学会宽恕,让记忆自我处在一种幸福状态,否则,每一次想起痛苦的经历,人都会痛苦异常,这样的人生体验让自己无法脱离痛苦经历。第44天:思考生活因为系统1系统偏差的存在,一个人做决策时,做选择时,会受偏差影响。比如评价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人们可能被当下事物所困扰,从而做出生活满意度低的判断;也可能因为过往的大事件带来的影响,将其作为衡量生活满意度的标准或参照。生活满意度是一个不那么准确的指标,以此来衡量生活,容易出现系统偏差。幸福感可能被放大,也可能被影响。二、优点这本《思考,快与慢》啃完了,有如释重负之感。用时一个半月,这本硬科普书被拿下。它不再是放在书架上的书,望而却步的书,传说中的书。这件事让我知道,采用特定方式,采取蚂蚁搬家方式,一点点推进,一点点的输出,一点点的理解,一本书终究会被攻克。有人写书,有人研究细分领域,有人因为难以理解这些书而选择放弃。之前的自己就是放弃读书的人。现在,我找到了读书方法,讲书的方法。虽然有些粗糙,但毕竟将一本书读完了。系统1很强大,系统1有很大偏差。这些偏差看上去无伤大雅,但是不了解这些偏差,不知道这些偏差,自然难以跳出偏差,认识这些偏差。阅读一本书,能让自己更了解自己,更认识自己。这是阅读这本书最大收获。三、不足最大不足是对概念理解与把握无法到位。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实验得出理论结果,需要在生活中加以验证。因为这些实验有一定技巧设计,往往自己不一定遇到这样的场景。所以有一些概念一时难以理解是正常现象。这是一本常看常新的书,读完第一遍并不是阅读的结束,之后还要经常翻阅,尤其遇到一些与书中相应场景的时候,加以对照,加深对概念理解把握。四、行动将结束部分全部读完;思考科普类书如何读;确定下一本读什么书;找到科普书输出框架;五、清单(1)知识清单1.系统1:快速、无意识、不费力;2.系统2:缓慢、有意识、集中注意力;3.注意力屏蔽:看不见的大猩猩;4.系统1和2:相互配合、彼此冲突;5.眼见不为实:系统1直觉有时是错觉;6.主角和配角:系统1为主,系统2为辅;7.加1练习:训练系统2更加主动;8.心灵窗户:系统2思考与瞳孔活动有关;9.人天性懒惰:目的为节省能量;10.系统2费力:多重任务叠加作用;11.系统平衡:自动控制和认知思考最佳结合;12.心流体验:完成任务与集中注意力最佳状态;13.屈从外部诱惑:处在认知任务中易受外部诱惑;14.能量消耗:自我损耗、认知投入都会耗能;15.判断力下降:疲劳和饥饿影响判断力;16.直觉性错误:不费脑力给答案易出错;17.延迟满足:棉花糖实验结果、考验系统1、2配合能力;18.联想激活:大脑唤起想法被激活;19.联想连贯性:记忆引发认知、情感和生理反应;20.联想原则:相似性、时空相接和因果关系;21.启动效应:一个词激活另一个词;22.概念运动效应:概念影响行为的效应;23.具身认知:行动改变认知的过程;24.环境影响行为:眼睛与鲜活图片;25.大脑仪表盘:大脑时刻显示不同数值;26.认知放松度:输入输出网络连接;27.记忆错觉:信息混淆、联想激活和提取诱发遗忘;28.记忆社会传染:容易引发谣言;29.曝光效应:不断重复引起;30.信服信息:语言言简意赅、押韵、印刷精美;31.两种意外:积极期望、消极期望;32.因果关系:系统1理解世界快捷方式;33.非理性:感情的判断出错;34.确认偏误:律师思维,先有观点再找事实;35.光环效应:主观印象,以偏概全,爱屋及乌;36.过度连贯性:看信息顺序影响个人决策;37.框架效应:系统1在框架下思考和决策;38.系统1:能跨维度解读价值观的能力;39.系统2:集中注意力回答特定问题;40.连续评估能力:系统1能连续评估问题;41.识人能力:系统1判断人的强势、信任程度;42.判断启发法:通过照片预测竞选结果;43.平均判断:系统1能判断平均数,不能判断总数;44.强度判断:系统1能描述不同领域的强度匹配;45.思维发散性:系统1无意识、自动进行评估;46.问题终结者:系统1能快速回答问题;47.启发式问题:以简单问题替代目标问题;48.立体启发法:以立体问题替代平面问题;49.情感启发法:因为喜欢,所以认同;50.随机事件:一个随机事件无须解释,一连串随机事件有规律可循;51.大数法则:大数据得出的结论更准确;52.小事定律:小样本产生极端结果概率更大;53.锚定效应:先入为主,启动效应+刻意调整;54.调整锚定值:系统2上下移动,会出现调整不足现象;55.暗示:是一种锚定效应,别想那只大象;56.法官判断:会受到锚定效应影响;57.可得性启发:依赖最先想到的经验和信息;58.高估自己:我们知道的事比自己以为的要少;59.抑郁症:准确评估自己出现了抑郁;60.情绪启发法:受媒体影响较大,也是问题替代;61.风险评估:情绪启发法影响风险评估;62.防范风险:未知风险转化成已知风险,降低损失;63.风险管理工具:有好各种风险管理工具,降低风险;64.概率问题解决随机问题;65.局部随机性转变成整体确定性;66.贝叶斯定定律:观点随事实改变;67.相信系统确定性,坚持长期主义;68.典型启发法:关注典型事件,忽视背后概率;69.基础比率:是预测未来的最好指标;70.两种基础比率:因果关系和统计学基础比率;71.旁观者效应:当旁观者在场,人们介入可能性降低;72.责任分散效应:相当于旁观者效应;73.科学世界只有相关没有因果;74.回归平均:小概率不会一再发生;75.因果是一种思考方式;76.说清因果关系:分清主观和客观;77.成功=天赋+运气;78.成功是小概率事件;79.把小概率、好运气变成资源;80.直觉:无意识,绕开逻辑,可后天训练;81.相信直觉:90%的直觉判断是对的;82.直觉源于进化和后天经验;83.直觉特征:迅速,无察觉,强烈实现动机;84.故事是说服力工具;85.自传式因果推论:挽救性叙事、污染性叙事;86.故事存在叙事谬误:因果、连续和光环效应影响;87.后见之明:我早就知道,事后诸葛;88.有效性错觉:想一想两条等长平行线;89.眼见即为事实:这是系统1的特点;90.技术性错觉:主观自信和专业文化影响;91.刺猬型专家和狐狸型专业;92.让预测可靠:概率、审视观点、试错;93.专家预测与公式运算;94.清单革命:工作流程可视化;95.有效直觉:有规律可循环境、长期训练;96.教材编辑8年时间;97.内部视角、外部视角;98.外推谬误:从内部视角推测和判断;99.规划谬误:不切实计划和预测;100.非理性坚持:因事业心丢掉理性;101.认知偏见:系统1导致的必然结果;102.乐观主义:有积极和消极两个侧面;103.竞争忽视:公司成绩取决于竞争者和市场变化;104.事前验尸:做最坏的打算,做充分的准确;105.乐观是一把双刃剑;106.理性人假设:主流经济学家假设;107.人的行为并非理性,有风险偏好;108.人不是理性人,而是理性动物;109.前景理论:效用最大化和后悔最小化;110.风险偏好悖论:人有风险偏好;111.损失厌恶:失去的痛苦大于得到的快乐;112.禀赋效应:讨厌损失,高估拥有的东西;113.幼犬效应:寄的小狗有了感情分不开;114.宜家效应:自己动手做的家具更值钱;115.避免禀赋效应:问问这个东西真需要吗;116.损失厌恶是不对称的:冒险117.损失厌恶是进化产物:一头鹿的故事;118.损失厌恶科学证据:大脑扫描、杏仁核;119.框架效应:表述方式不同,采取决策不同;120.期望效用理论:财富多、风险少,满足感高;121.可能性效应:从零提升到5%122.确定性效应:从95%提升到100%123.前景理论四要素:参照点、损失厌恶、风险非对称性、概率权重;124.决策权重:取决于担忧程度;125.过分关注罕见事件:以色列巴士炸弹袭击;126.概率和决策权重:一件事出现可能、做事决策赋予权重;127.决策权重:八个NBA冠军;128.画面感强:决策权重越大;129.表述方式不同:决策权重不同;130.分母忽视:只关注分子大小忽视分母;131.损失厌恶与个人选择:窄化选择,单项选择;132.窄框架和宽框架;133.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134.时间权和概率权;135.风险偏见:拿到确定的东西,放弃概率权;136.摆脱穷人思维:不受诱惑、示范效应、远大理想;137.心理账户:窄化框架形式;138.处置效应:股市里的心理账户;139.沉没成本悖论:代价高昂的错误决策;140.决策与后悔:损失痛苦是快乐的两倍;141.减少后悔:长远规划、不想当然、没那么痛苦;142.偏好逆转:单一评估到联合评估发生偏差;143.单一评估到联合评估;144.联合评估引发偏好逆转;145.同类案件判罚的力度不同;146.系统遵从框架效应;147.框架效应与心理账户;148.框架效应与系统2运算;149.体验效用与决策效用;150.测量体验效用;151.峰终定律与过程忽视;152.经验自我与记忆自我;153.人生故事与峰终定律;154.幸福公式H=S+C+V155.学会掌控自己:感恩和宽恕练习;156.生活满意度:一个难回答的问题;157.被放大的幸福错觉;(2)写稿清单1.尊重原著:围绕每一章的主题展开;2.分小标题:写时拆分成个个小标题;3.用好金句:用好作者在书中的原句;4.反复修改:多读几遍语句通俗流畅;5.前后对比:与原著对照找创作差距;6.找准事例:找到最适合的解读事例;(3)讲书清单1.对象感:心中装着读者;2.亲和力:语音自然亲和;3.无杂音:声音干净自然;4.很顺畅:整体流畅丝滑;5.多修改:力求简洁准确;(4)录音清单1.通读原稿;2.排除干扰;3.回听效果;4.了解反馈;5.放松心态;6.反复录制;2023·读书计划行动·2023共读书合集第1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思考,快与慢》共读回看第01天:共读构想第02天:共读路线图第03天:系统1和系统2第04天:主角和配角第05天: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第06天:启动效应第07天:你的直觉可能是错觉第08天: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第09天:字母B与数字13第10天:第1周讲书复盘第11天:我们如何做判断第12天: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第13天: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第14天:锚定效应生活中随处可见第15天:科学的利用可得性启发法第16天:焦虑情绪与人生风险第17天:第2周讲书复盘第18天:你猜,孩子从谁那里继承的遗产最多第19天: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第20天: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具说服力第21天: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第22天:如何让直觉预测的更恰当有效第23天:“
2023年3月12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44天:思考生活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44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上一章卡尼曼告诉我们,为了更准确的衡量人们的幸福感,心理学家提出了幸福公式:H(幸福的持久度)=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9天:第1周讲书复盘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今天周六,对讲书内容做以复盘,五个方面:一、提取提取目的是,在只看标题情况下回忆讲书内容,看相关内容能被想起多少,检验对内容的掌控。第1天:奔腾的大脑这本书的开篇,安迪讲述他练习冥想的成长史。安迪也是一位普通人,被生活许多事所困扰。因为人生中的一些变故,他希望找到人生意义和答案,让头脑安静下来,不被难以抹去的记忆困扰。他离开大学,出家当了和尚。哪里有名师,哪里能找到人生的答案,他就去哪里。他去过许多国家,拜过许多师傅。所以他在冥想练习上有很深造诣,集众家之长,走上普及冥想的道路。安迪说,冥想能够随时随地练习,降低了冥想认知门槛,让练习者无负担的进入冥想世界,接受冥想带来的改变。第一天练习冥想,头脑思绪万千,难以降服。十分钟练习,有一半时间都在想事,想当下即将发生的事,自己如何处理,如何应对。因此,将第一天标题取名“奔腾的大脑。”第2天:专注于倾听对《十分钟冥想》这本书,我明确了输出框架,即讲述、升级、体验和知行四个模块。一是复述原文,知道作者安迪在书中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抓住关键;二是升级认知,在复述之后,比较阅读前后区别,提升认知;三是体验冥想,练习冥想,认识冥想;最后知行合一,在冥想练习中注意些什么。第二天,安迪讲述为什么人们会误解冥想,难以接纳冥想。因为冥想的宗教色彩,让人们望而却步,所以必须打消人们的顾虑。最终冥想进入西方世界,走向全世界。练习时,我专注倾听,倾听周围的声音,发现之前不曾注意,不曾听到的声音。原来,自己专注倾听,专注一件事,就能觉察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这是倾听带给我的改变。第3天:触觉有自己的答案在复述《十分钟冥想》时,有一个推进原则,一次一个主题。如果安迪讲述好几件事,我尽可能提炼他所说的主题意思,把最关键的点找出来。第3天,安迪告诉我们,如何阅读《十分钟冥想》。他从技法、故事、科学和案例等方面逐一讲述,让读者知道,冥想是科学,是经过科学检验的,没有那么神秘。他的讲述打消了读者的顾虑,能够轻松阅读,轻松练习。也就在这一天,练习时体验到触觉的不同。之前用头脑思考,用大脑分析,忽略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冥想一一拆分,从不同的感觉出发,体验五感。第一次意识到,触觉是一种独立的“思考方式”。触觉也能传递独特感知,我们不能被头脑禁锢,应打开五感,接纳身体和各种感受带给我们的不同体验。第4天:心在当下正念与冥想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手,一个是手套。他们形影不离,正念因为换了一种说法,所以更容易被西方世界所接纳。因此,人们真正了解冥想,是从正念开始的,冥想从正念推广开来。第四天练习,重点放在感觉上,感觉身体各个部位,感觉他们的不同之处。那一天,刚好双肩隐隐作痛,所以将这种感觉作为关注的焦点。感受痛的存在,感受这种痛带给自己的感受。痛是最好的老师,痛教会我关注身体层面不被觉察的细微之处。心在当下,就是随时随地能感受身体变化和内感受。第5天:心灵自留地冥想目的是什么?第5天讲述和冥想练习带给我的答案是,冥想是心灵的一块自留地,一方净土。即使外部世界无比喧闹,如果想闹中取静,就可以坐下来,静下心,冥想三五分钟,让一颗心复归平静。冥想练习就是让自己做到收放自如,为自己的内心开辟一块头脑空间,在动静之间架起桥梁。让自己的内心有一个安放的地方。第6天:一花一世界为什么给第6天的练习取名“一花一世界”。那一天,突然意识到,冥想练习博大精深,并不是想象中闭上眼睛,感受当下。冥想是一个训练头脑的领域,作用于身体感受的世界。这个领域如果没有正确路径,没有老师耐心指导,很可能在其中迷失。所以,一花一世界,一念一天堂。要将冥想看成一个领域,一个技能,一个能够终身练习的修心方式。不能小看冥想,看轻冥想,更不能练几天就放在一边。既然认可冥想,走进冥想,就要终身练习,让冥想成为认识自己最好的方式。第7天:心灵训练基本原则正念冥想练习,是让自己保持专注,将注意力集中一处。正念不是目的,冥想也不是目的,练习目的是专注做事。比如,心流体验,这种体验就是专注做事。一个人,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体会到了心流的感觉,就是一种幸福。即使没有练习冥想,但他做事专注,一件事一件事认真做,用心做。他已经体会到了正念与冥想的精髓。正念与冥想是在调节我们的内心,提高注意力专注一件事的能力。所以,能够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做事时做事,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正念与冥想练习达成的结果和状态。第8天:心灵训练三要素我将心灵训练三要素总结为,认识心,训练心和融入生活。正念冥想练习,练习的是一颗心,训练的是一颗心,认识的还是一颗心。对一颗心认识越到位,在练习时越能够与他相处。这就是安迪所说的学开老爷车的例子。你只有了解车的性能,学会开车的技能,才能驾驭一辆车,开好一辆车。正念与冥想就是在做与开车一样的事,只不过这一次,将车换成一颗心。心如何驾驭?与心如何相处?这就是心灵训练要解决的问题。二、优点《十分钟冥想》阅读,没有沿用《思考,快与慢》讲述方式,增加了体验和练习部分。与其他书相比,《十分钟冥想》是一本实操练习书。不下场,不练习,无法体会书中精华。所以采取讲书与体验结合方式。讲书为理解作者思想,理解安迪为什么苦口婆心讲那么多故事,讲亲身经历。一个读者,一个练习者,只有深入作者内心,对作者表达的意思才能有所把握。因此,讲述,复述书中内容必不可少。从第一天开始,做到了边讲述边练习。因为练习,慢慢体会安迪的故事,安迪的良苦用心。讲与练,是阅读这本书,练习冥想最佳组合方式。每一篇讲书稿力求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将安迪所说的话再复述一遍,同时在练习时确定一个主题。这让我对冥想练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三、不足对复述来说,还无法做到脱离原书,时不时打开看一看,看看讲的对不对,有没有曲解作者的意思。这就给复述带来一些难度,走走停停,缺乏表达连续性。之后的复述要加以克服。在练习时长上还是有些短。我是写完讲述、升级部分后,停下来,做练习,之后再写知行合一部分。这就将文章分成两部分。之后的练习,可以提前将动作要领,练习内容先写下来。练习时直接开始,这样能增加练习时长,让自己有更多的体会。四、行动一是增加读书笔记内容;二是提前准备练习内容;三是详细记录练习过程;四是准确提炼文章标题;五、清单1.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8天:心灵训练三要素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正念的要义是学习改变你对生活方式的体验,带着一种深层的满足感以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让生活实现持久,这就是心灵训练的基本原则。今天安迪又会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7天:心灵训练基本原则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安迪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头脑空间”,都需要应对电子信息对自己的袭扰,而冥想、正念是应对这一现象的最好方式。今天安迪又会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9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40天:善用框架效应,让生活更美好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40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上一章卡尼曼告诉我们,人是非理性的,人们在做决策时,受不同框架影响,面对同一个问题会给出不一样的结果。“偏好逆转”就在大的框架之下发生。第34章卡尼曼又将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7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5天:心灵自留地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共读中,安迪告诉我们,为什么人们会将冥想与正念混淆,原本它们之间有渊源,可以看成是一件事。正念与冥想,就是提醒我们活在当下,心在当下。今天安迪又会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7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39天:评估结果的逆转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39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上一章讲到,心理账户、损失厌恶和后悔情绪都与系统1与生俱来的本能有关。他们会左右决策与判断,因此在选择和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它们的影响,做出更合理的判断与决策。第33章卡尼曼又将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6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3天:触觉有自己的答案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我们了解了人们对于冥想产生的诸多误解,了解了安迪对冥想的理解和讲述。今天我们继续共读,看看安迪又会告诉我们什么知识?1
2023年3月5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37天: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选择的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37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上一章讲到,理解宽框架、概率权和富人思维,能帮助我们掌握更多思考工具,也会对自己抵御风险找到理论支撑。第32章卡尼曼又将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4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2天:专注于倾听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昨天我们了解了安迪·普迪科姆的经历,知道他为什么好端端大学不上出家当和尚;也了解到他是享誉世界的冥想大师。当自己练习十分钟冥想时,发现大脑像难以降服的野马,狂放不羁。今天我们继续共读,看看安迪又会告诉我们什么知识?1
2023年3月4日
其他

《十分钟冥想》共读第1天:奔腾的大脑

你好,我是家安,欢迎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今天是共读第1天,我们先说说这本书的作者英国人安迪·普迪科姆。1
2023年3月3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36天:能带来长远收益的风险政策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36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上一章讲到,概率和决策权重有相关性,也有个体差异。认识到他们背后的逻辑,对我们面对一件事如何做判断和决策大有帮助。第31章卡尼曼又将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3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35天:被过分关注的罕见事件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35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上一章讲到,人们对事情担忧的程度影响决策权重,这其中也要考虑参照点、损失厌恶其他的因素。可见,决策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第30章卡尼曼又将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3月2日
其他

一起共读《十分钟冥想》

3月1日起,共读会将开启《十分钟冥想》阅读,特邀冥想教练、斯坦福大学正念减压认证导师张戈卉老师手把手指导。可以说,古典老师真心在经营共读会,让共读学员在共读中获得最大的收益。花开两朵,说说自己对共读的想法。我将继续延续讲书稿撰写,加语音输出的方式读懂一本书,读透一本书。一、二月,尝试以讲书的方式读书,收获之前不曾有过的体验。比如,阅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时,开始写讲书稿,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写,但整体上是以复述的方式展开,将牧羊少年的故事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再写一次。其间,会借用作者的原话,但更多还是在梳理故事的脉络,理出基本头绪。于是清晰地看到,牧羊少年因何而寻找梦想,被什么阻断了去处,最后又是如何战胜困难找到宝藏。这种写讲书稿的方式能让自己站在作者的角度,站在故事人物角度思考。如果是自己,这本书应该如何谋篇布局;如果是我,会不会像牧羊少年一样,会不会去追寻一个梦境。这些思考与问题,被一次次唤醒,也一次次找到答案。因此,一本书装进了自己的头脑里,自己的体验里,像是跟着圣地亚哥走了一遍寻找宝藏之路。第二本书有一定难度。《思考,快与慢》是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开山之作,毫不夸张的讲出道即巅峰。这本书的理论和事例被许多书的作者所提及,可以说书中理念一直被引用,从未被超越。因为是行为经济学经典著作,加之翻译的缘故,读起来非常吃力,给写讲书稿带来诸多难题。要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也要像心理学家一样去研究,难度可想而之。但这种写讲书稿读书的方式也帮助了我,让我不曾放弃对这本书的阅读,没有中途退出。一来公众号方式输出,必须有始有终;二来也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看能否解读硬科普类书籍。尝试的结果是,以讲书稿输出的方式读书不但可行,而且逼迫自己理解书中大部分概念,甚至对写一本书有了一些心得。这本书讲了两件事,一是人如何做判断;二是人如何做决策。作者卡尼曼与阿莫斯深入研究第一个问题,提出了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的概念,继而推导出了人的判断偏见如何产生,并勇敢探究人的决策理论,叫板主流经济学“理性人”假设。最终,他们以“前景理论”这一重大理论进军经济学领域,开创行为经济学的全新学科。一位畅销书作者,一定是一位思考者、研究者和生活家。他们关注生活中的小事,关注一个细分领域,而且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就不再放手,非要理出一个头绪不可。他们的精神让爱好写作的我看到,写一本书并不难,难的是研究,深入一个领域的研究。没有十年的功夫,根本无法在人类知识的海洋里泛起浪花。卡尼曼是为人类知识大厦添砖加瓦的人,是为心理学、经济学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心理学家。这也让我看到,写一本有价值的书不容易,写一本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更不容易。这件事,坚定我继续共读,继续写讲书稿,继续向优秀作家学习的决心。《思考,快与慢》还没有读完,《十分钟冥想》马上开始。会继续将没读完的书读完,同时开启这本新书的共读。共读方法不会改变,会做出一些调整。冥想重在练习,实践。共读过程中,会增加练习体验模块,将每一次练习的感受写下来,与一起共读的读者交流探讨。到目前为止,共读一本书是我特别推崇的学习方式。共读不是看热闹,而是看门道,下场操作,真实体验。所以我认为,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一个追求终身成长的人,一个积极上进的人。最终可能都会进入一个个共读的社群,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读书、学习、写作、交流。世界纷纷扰扰,视频铺天盖地,不管什么样的学习形式,都离不开阅读,离不开阅读后的体验输出。将别人的智慧转换成自己知识,将别人的理论转换成自己的认知,没有更好的办法,就是一本书一本书的读下去,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不断内化书中知识,不断改变生活现状。让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认知,书中的理念变成自己的处事方式。到那时,我们的思想境界,行为模式,将更趋成熟,更加完美。祝关注我的读者早一天下场,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而不是频刷手机的观光客。2023·读书计划行动·2023共读书合集第1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家安:自我探索者、长期主义者、知识创作者。以文字方式重启自己,认识自己,书写自己。和你一起,读书、发现、思考、记录、陪伴。微信:sja1975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32天:禀赋效应与市场交易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32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上一章讲到前景理论如何诞生,卡尼曼和他的同事阿莫斯开创行为经济学的先河。第27章卡尼曼又将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31天:第4周讲书复盘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30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目前读到第26章,我们对理性人与非理性人的理论有了初步认识,对卡尼曼和阿莫斯开创行为经济学有了深入了解。回顾这一周的学习,为更好的读书、写稿和讲书,现做如下复盘,五个方面:一、提取提取主要是做一次测试。在不看原文,仅看文章标题情况下,检验讲书稿内容,以及对系统1和系统2的理解程度。第25天: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我们知道,未来不可预测这一结论是正确的,谁也没有预测未来的本事,也不存在这样的本事。但人类必须做出预测,对未来做出预判。准确预测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也是理想生活的指引。如何让预测更准确?一是避免陷入系统1的有效性错觉无法自拔,防止眼见即为事实的偏见;二是防止出现技能性错觉,这一错觉来自专业学习,知识的积累。因为放大知识的作用和劳动付出,所以认为自己得出的结论是科学结论。卡尼曼说,有时专家得出的结论还没有猴子掷骰子来的准确。避免这些错觉需要引入概率、基础比率,多想一想刺猬型专家和狐狸型专家的区别,在不断试错中让预测更准确。第26天: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孰优孰劣任何事都有其两面性,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我们是相信专家,还是相信数据、机器,两者都要参考。专家也是人,也会掉进系统1的直觉陷阱,得出错误的结论。公式运算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两者必须相互辅助,才能相得益彰。因此,在做判断和决策的时候,既要听听专家的意见,也要看机器运算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工智能并不可怕。因为人工智能再厉害,也只是人类的辅助工具,它无法代替人,但能被人所用。第27天: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这一章突出以外部视角看问题,不局限在个人所知领域。卡尼曼最耿耿于怀的一件事就是教材编辑一事,因为过于乐观,没有引入外部视角,没有考虑基础比率,结果编辑工作一干8年。比预期两年整整多出6年,这对卡尼曼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教训,也成为他撰写《思考,快与慢》的经典案例。他是自己为例,分析人们在做判断和决策的时候,不能掉进信息茧房。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从外部视角再看同一件事,得出更为合理和科学的结论。第28天:乐观主义是一柄双刃剑我们需要乐观,也需要警惕乐观。乐观能让人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去完成不可能完成,或想一想无法实现的工作或任务,甚至是梦想。应该说,人保持乐观是一种非常理性的状态,能够真正干事,成事,而不是做事畏首畏尾。乐观主义是把双人剑,乐观没有问题,但盲目乐观,过度自信就可能导致误判,或做出错误的决策。所以要有辩证的眼光,从正面分析也要从反面分析,以事前验尸的方式加以论证,从而让增大成功的概率。第29天:事关风险与财富的抉择在解读这一章节时,突出了理性人假设与非理性人假设两派对立过程。可看出,主流经济学为什么认为人是理性的。因为只有在确定的前提之下,才能分析一个个经济学现象。也就是说,必须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此基础上推进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些现象不能被理性人假设所解释,于是就诞生了非理性人假设的行为经济学。这个领域正是卡尼曼与阿莫斯所研究的领域。他们并不是经济学家,而是心理学家。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领域向前推进,也许不是本领域自身促成的,而是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切入进来,拓展原有领域的理论和概念,从而让经济学得以向前发展。第30天: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卡尼曼与阿莫斯合作,从心理学领域解读经济学不同场景,形成行为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思考,快与慢》。之所以他们在人类知识推进与发展上有这么大的贡献,得益于他们多年深入的研究。他们抓住一个领域不放,比如人类判断为什么会出现偏差,以各类实验和思想实验的方式得出直觉思维不靠谱的理论。这并没有结束,他们又继续探索人类的选择与决策,从人的风险偏见摇摆不定推出了前景理论,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会有损失厌恶的偏好。由此可见,想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必须下大功夫,苦功夫,细功夫才会有所得。二、优点撰写这一周讲书稿过程中,看到了外部视角、内部视角、理性人假设、非理性人假设、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的更多概念。由此想到,事物有多个侧面,人类在漫长进化和发展中,逐步发现了这些侧面,验证了这些侧面。他们不是新的推翻旧的,而是对旧有知识、逻辑不断的更新、迭代,从更高的维度和视角看问题。没有前人的研究就没有后人打破与发现,如果对前人的批判,也是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批判。所以才有刺猬型专家和狐狸型专家的说法,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而狐狸知道很多件事。狐狸能从多个视角看问题,而刺猬只能给出非黑即白的答案和结果。我们恰恰喜欢一个结果,一个答案的说法,因为直接,因为简洁,因为不用耗费脑力。但是世界是复杂多元的,人可以活的简单,头脑不能简单。我们的头脑里要容得下多个声音,不同的声音,你是在这些声音基础之上,综合衡量,得出结论,付诸行动。三、不足书中有一些理论还是读不太懂,所以只好找别的书中内容加以理解。这样一来,在写讲书稿过程中难免会跳出书本看问题,同时加入了其他书中的内容。这当然不是坏事,但这也会让自己变更省力,有时也会直接拿别的书上的案例充实和完善讲稿。这样做能让自己更明白,更容易理解书中的内容,但要切记照搬照抄,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再复述一遍,而不是直接拿来。四、行动一个章节突然一个知识点;继续拓展阅读,理清脉络;尽可能让讲书稿通俗易懂;多结合现实工作生活场景;五、清单(1)知识清单1.系统1:快速、无意识、不费力;2.系统2:缓慢、有意识、集中注意力;3.注意力屏蔽:看不见的大猩猩;4.系统1和2:相互配合、彼此冲突;5.眼见不为实:系统1直觉有时是错觉;6.主角和配角:系统1为主,系统2为辅;7.加1练习:训练系统2更加主动;8.心灵窗户:系统2思考与瞳孔活动有关;9.人天性懒惰:目的为节省能量;10.系统2费力:多重任务叠加作用;11.系统平衡:自动控制和认知思考最佳结合;12.心流体验:完成任务与集中注意力最佳状态;13.屈从外部诱惑:处在认知任务中易受外部诱惑;14.能量消耗:自我损耗、认知投入都会耗能;15.判断力下降:疲劳和饥饿影响判断力;16.直觉性错误:不费脑力给答案易出错;17.延迟满足:棉花糖实验结果、考验系统1、2配合能力;18.联想激活:大脑唤起想法被激活;19.联想连贯性:记忆引发认知、情感和生理反应;20.联想原则:相似性、时空相接和因果关系;21.启动效应:一个词激活另一个词;22.概念运动效应:概念影响行为的效应;23.具身认知:行动改变认知的过程;24.环境影响行为:眼睛与鲜活图片;25.大脑仪表盘:大脑时刻显示不同数值;26.认知放松度:输入输出网络连接;27.记忆错觉:信息混淆、联想激活和提取诱发遗忘;28.记忆社会传染:容易引发谣言;29.曝光效应:不断重复引起;30.信服信息:语言言简意赅、押韵、印刷精美;31.两种意外:积极期望、消极期望;32.因果关系:系统1理解世界快捷方式;33.非理性:感情的判断出错;34.确认偏误:律师思维,先有观点再找事实;35.光环效应:主观印象,以偏概全,爱屋及乌;36.过度连贯性:看信息顺序影响个人决策;37.框架效应:系统1在框架下思考和决策;38.系统1:能跨维度解读价值观的能力;39.系统2:集中注意力回答特定问题;40.连续评估能力:系统1能连续评估问题;41.识人能力:系统1判断人的强势、信任程度;42.判断启发法:通过照片预测竞选结果;43.平均判断:系统1能判断平均数,不能判断总数;44.强度判断:系统1能描述不同领域的强度匹配;45.思维发散性:系统1无意识、自动进行评估;46.问题终结者:系统1能快速回答问题;47.启发式问题:以简单问题替代目标问题;48.立体启发法:以立体问题替代平面问题;49.情感启发法:因为喜欢,所以认同;50.随机事件:一个随机事件无须解释,一连串随机事件有规律可循;51.大数法则:大数据得出的结论更准确;52.小事定律:小样本产生极端结果概率更大;53.锚定效应:先入为主,启动效应+刻意调整;54.调整锚定值:系统2上下移动,会出现调整不足现象;55.暗示:是一种锚定效应,别想那只大象;56.法官判断:会受到锚定效应影响;57.可得性启发:依赖最先想到的经验和信息;58.高估自己:我们知道的事比自己以为的要少;59.抑郁症:准确评估自己出现了抑郁;60.情绪启发法:受媒体影响较大,也是问题替代;61.风险评估:情绪启发法影响风险评估;62.防范风险:未知风险转化成已知风险,降低损失;63.风险管理工具:有好各种风险管理工具,降低风险;64.概率问题解决随机问题;65.局部随机性转变成整体确定性;66.贝叶斯定定律:观点随事实改变;67.相信系统确定性,坚持长期主义;68.典型启发法:关注典型事件,忽视背后概率;69.基础比率:是预测未来的最好指标;70.两种基础比率:因果关系和统计学基础比率;71.旁观者效应:当旁观者在场,人们介入可能性降低;72.责任分散效应:相当于旁观者效应;73.科学世界只有相关没有因果;74.回归平均:小概率不会一再发生;75.因果是一种思考方式;76.说清因果关系:分清主观和客观;77.成功=天赋+运气;78.成功是小概率事件;79.把小概率、好运气变成资源;80.直觉:无意识,绕开逻辑,可后天训练;81.相信直觉:90%的直觉判断是对的;82.直觉源于进化和后天经验;83.直觉特征:迅速,无察觉,强烈实现动机;84.故事是说服力工具;85.自传式因果推论:挽救性叙事、污染性叙事;86.故事存在叙事谬误:因果、连续和光环效应影响;87.后见之明:我早就知道,事后诸葛;88.有效性错觉:想一想两条等长平行线;89.眼见即为事实:这是系统1的特点;90.技术性错觉:主观自信和专业文化影响;91.刺猬型专家和狐狸型专业;92.让预测可靠:概率、审视观点、试错;93.专家预测与公式运算;94.清单革命:工作流程可视化;95.有效直觉:有规律可循环境、长期训练;96.教材编辑8年时间;97.内部视角、外部视角;98.外推谬误:从内部视角推测和判断;99.规划谬误:不切实计划和预测;100.非理性坚持:因事业心丢掉理性;101.认知偏见:系统1导致的必然结果;102.乐观主义:有积极和消极两个侧面;103.竞争忽视:公司成绩取决于竞争者和市场变化;104.事前验尸:做最坏的打算,做充分的准确;105.乐观是一把双刃剑;106.理性人假设:主流经济学家假设;107.人的行为并非理性,有风险偏好;108.人不是理性人,而是理性动物;109.前景理论:效用最大化和后悔最小化;110.风险偏好悖论:人有风险偏好;111.损失厌恶:失去的痛苦大于得到的快乐;(2)写稿清单1.尊重原著:围绕每一章的主题展开;2.分小标题:写时拆分成个个小标题;3.用好金句:用好作者在书中的原句;4.反复修改:多读几遍语句通俗流畅;5.前后对比:与原著对照找创作差距;6.找准事例:找到最适合的解读事例;(3)讲书清单1.对象感:心中装着读者;2.亲和力:语音自然亲和;3.无杂音:声音干净自然;4.很顺畅:整体流畅丝滑;5.多修改:力求简洁准确;(4)录音清单1.通读原稿;2.排除干扰;3.回听效果;4.了解反馈;5.放松心态;6.反复录制;2023·读书计划行动·2023共读书合集第1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思考,快与慢》共读回看第01天:共读构想第02天:共读路线图第03天:系统1和系统2第04天:主角和配角第05天: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第06天:启动效应第07天:你的直觉可能是错觉第08天: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第09天:字母B与数字13第10天:第1周讲书复盘第11天:我们如何做判断第12天: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第13天: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第14天:锚定效应生活中随处可见第15天:科学的利用可得性启发法第16天:焦虑情绪与人生风险第17天:第2周讲书复盘第18天:你猜,孩子从谁那里继承的遗产最多第19天: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第20天: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具说服力第21天: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第22天:如何让直觉预测的更恰当有效第23天:“
2023年2月26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30天: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30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上一章讲到,人不是理性人,而是理性动物。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动物本能的一面;有系统1的本能与直觉,也有系统2的思考、理性与逻辑。所以要多个视角看问题,不能将自己局限在思维定式里出不来。第26章卡尼曼又将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2月25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29天:事关风险与财富的抉择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29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上一章讲到,乐观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用好乐观主义,也要防止乐观主义带来的认知偏见,以及因过度自信带来的风险。第25章卡尼曼又将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让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27天: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27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上一章讲到,直觉很强大,没有直觉我们寸步难行。但在利用直觉的同时,一定要警惕陷阱,用理性思维加以检验,以直觉和理性双轨思维来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第23章卡尼曼又将告诉我们什么知识?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2月22日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26天: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孰优孰劣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26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上一章讲到,预测错误不可避免,因为这个世界不可预知;我们不应相信高度主观自信得出的结论。第21章、22章卡尼曼又将告诉我们什么知识?我们继续共读。1
2023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