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31天:第4周讲书复盘

绿骏马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
2024-12-02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30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

目前读到第26章,我们对理性人与非理性人的理论有了初步认识,对卡尼曼和阿莫斯开创行为经济学有了深入了解。
回顾这一周的学习,为更好的读书、写稿和讲书,现做如下复盘,五个方面:
  • 一、提取


提取主要是做一次测试。在不看原文,仅看文章标题情况下,检验讲书稿内容,以及对系统1和系统2的理解程度。
第25天: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我们知道,未来不可预测这一结论是正确的,谁也没有预测未来的本事,也不存在这样的本事。但人类必须做出预测,对未来做出预判。准确预测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也是理想生活的指引。如何让预测更准确?一是避免陷入系统1的有效性错觉无法自拔,防止眼见即为事实的偏见;二是防止出现技能性错觉,这一错觉来自专业学习,知识的积累。因为放大知识的作用和劳动付出,所以认为自己得出的结论是科学结论。卡尼曼说,有时专家得出的结论还没有猴子掷骰子来的准确。避免这些错觉需要引入概率、基础比率,多想一想刺猬型专家和狐狸型专家的区别,在不断试错中让预测更准确。
第26天: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孰优孰劣
任何事都有其两面性,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我们是相信专家,还是相信数据、机器,两者都要参考。专家也是人,也会掉进系统1的直觉陷阱,得出错误的结论。公式运算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两者必须相互辅助,才能相得益彰。因此,在做判断和决策的时候,既要听听专家的意见,也要看机器运算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工智能并不可怕。因为人工智能再厉害,也只是人类的辅助工具,它无法代替人,但能被人所用。
第27天: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这一章突出以外部视角看问题,不局限在个人所知领域。卡尼曼最耿耿于怀的一件事就是教材编辑一事,因为过于乐观,没有引入外部视角,没有考虑基础比率,结果编辑工作一干8年。比预期两年整整多出6年,这对卡尼曼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教训,也成为他撰写《思考,快与慢》的经典案例。他是自己为例,分析人们在做判断和决策的时候,不能掉进信息茧房。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从外部视角再看同一件事,得出更为合理和科学的结论。
第28天:乐观主义是一柄双刃剑
我们需要乐观,也需要警惕乐观。乐观能让人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去完成不可能完成,或想一想无法实现的工作或任务,甚至是梦想。应该说,人保持乐观是一种非常理性的状态,能够真正干事,成事,而不是做事畏首畏尾。乐观主义是把双人剑,乐观没有问题,但盲目乐观,过度自信就可能导致误判,或做出错误的决策。所以要有辩证的眼光,从正面分析也要从反面分析,以事前验尸的方式加以论证,从而让增大成功的概率。
第29天:事关风险与财富的抉择
在解读这一章节时,突出了理性人假设与非理性人假设两派对立过程。可看出,主流经济学为什么认为人是理性的。因为只有在确定的前提之下,才能分析一个个经济学现象。也就是说,必须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此基础上推进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些现象不能被理性人假设所解释,于是就诞生了非理性人假设的行为经济学。这个领域正是卡尼曼与阿莫斯所研究的领域。他们并不是经济学家,而是心理学家。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领域向前推进,也许不是本领域自身促成的,而是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切入进来,拓展原有领域的理论和概念,从而让经济学得以向前发展。
第30天: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
卡尼曼与阿莫斯合作,从心理学领域解读经济学不同场景,形成行为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思考,快与慢》。之所以他们在人类知识推进与发展上有这么大的贡献,得益于他们多年深入的研究。他们抓住一个领域不放,比如人类判断为什么会出现偏差,以各类实验和思想实验的方式得出直觉思维不靠谱的理论。这并没有结束,他们又继续探索人类的选择与决策,从人的风险偏见摇摆不定推出了前景理论,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会有损失厌恶的偏好。由此可见,想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必须下大功夫,苦功夫,细功夫才会有所得。
二、优点
撰写这一周讲书稿过程中,看到了外部视角、内部视角、理性人假设、非理性人假设、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的更多概念。由此想到,事物有多个侧面,人类在漫长进化和发展中,逐步发现了这些侧面,验证了这些侧面。他们不是新的推翻旧的,而是对旧有知识、逻辑不断的更新、迭代,从更高的维度和视角看问题。
没有前人的研究就没有后人打破与发现,如果对前人的批判,也是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批判。所以才有刺猬型专家和狐狸型专家的说法,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而狐狸知道很多件事。狐狸能从多个视角看问题,而刺猬只能给出非黑即白的答案和结果。
我们恰恰喜欢一个结果,一个答案的说法,因为直接,因为简洁,因为不用耗费脑力。但是世界是复杂多元的,人可以活的简单,头脑不能简单。我们的头脑里要容得下多个声音,不同的声音,你是在这些声音基础之上,综合衡量,得出结论,付诸行动。
三、不足
书中有一些理论还是读不太懂,所以只好找别的书中内容加以理解。这样一来,在写讲书稿过程中难免会跳出书本看问题,同时加入了其他书中的内容。这当然不是坏事,但这也会让自己变更省力,有时也会直接拿别的书上的案例充实和完善讲稿。
这样做能让自己更明白,更容易理解书中的内容,但要切记照搬照抄,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再复述一遍,而不是直接拿来。
四、行动

一个章节突然一个知识点;

继续拓展阅读,理清脉络;

尽可能让讲书稿通俗易懂;

多结合现实工作生活场景;


五、清单

(1)知识清单


1.系统1:快速、无意识、不费力;

2.系统2:缓慢、有意识、集中注意力;

3.注意力屏蔽:看不见的大猩猩;

4.系统1和2:相互配合、彼此冲突;

5.眼见不为实:系统1直觉有时是错觉;

6.主角和配角:系统1为主,系统2为辅;

7.加1练习:训练系统2更加主动;

8.心灵窗户:系统2思考与瞳孔活动有关;

9.人天性懒惰:目的为节省能量;

10.系统2费力:多重任务叠加作用;

11.系统平衡:自动控制和认知思考最佳结合;

12.心流体验:完成任务与集中注意力最佳状态;

13.屈从外部诱惑:处在认知任务中易受外部诱惑;

14.能量消耗:自我损耗、认知投入都会耗能;

15.判断力下降:疲劳和饥饿影响判断力;

16.直觉性错误:不费脑力给答案易出错;

17.延迟满足:棉花糖实验结果、考验系统1、2配合能力;

18.联想激活:大脑唤起想法被激活;

19.联想连贯性:记忆引发认知、情感和生理反应;

20.联想原则:相似性、时空相接和因果关系;

21.启动效应:一个词激活另一个词;

22.概念运动效应:概念影响行为的效应;

23.具身认知:行动改变认知的过程;

24.环境影响行为:眼睛与鲜活图片;

25.大脑仪表盘:大脑时刻显示不同数值;

26.认知放松度:输入输出网络连接;

27.记忆错觉:信息混淆、联想激活和提取诱发遗忘;

28.记忆社会传染:容易引发谣言;

29.曝光效应:不断重复引起;

30.信服信息:语言言简意赅、押韵、印刷精美;

31.两种意外:积极期望、消极期望;

32.因果关系:系统1理解世界快捷方式;

33.非理性:感情的判断出错;

34.确认偏误:律师思维,先有观点再找事实;

35.光环效应:主观印象,以偏概全,爱屋及乌;

36.过度连贯性:看信息顺序影响个人决策;

37.框架效应:系统1在框架下思考和决策;

38.系统1:能跨维度解读价值观的能力;

39.系统2:集中注意力回答特定问题;

40.连续评估能力:系统1能连续评估问题;

41.识人能力:系统1判断人的强势、信任程度;

42.判断启发法:通过照片预测竞选结果;

43.平均判断:系统1能判断平均数,不能判断总数;

44.强度判断:系统1能描述不同领域的强度匹配;

45.思维发散性:系统1无意识、自动进行评估;

46.问题终结者:系统1能快速回答问题;

47.启发式问题:以简单问题替代目标问题;

48.立体启发法:以立体问题替代平面问题;

49.情感启发法:因为喜欢,所以认同;

50.随机事件:一个随机事件无须解释,一连串随机事件有规律可循;

51.大数法则:大数据得出的结论更准确;

52.小事定律:小样本产生极端结果概率更大;

53.锚定效应:先入为主,启动效应+刻意调整;

54.调整锚定值:系统2上下移动,会出现调整不足现象;

55.暗示:是一种锚定效应,别想那只大象;

56.法官判断:会受到锚定效应影响;

57.可得性启发:依赖最先想到的经验和信息;

58.高估自己:我们知道的事比自己以为的要少;

59.抑郁症:准确评估自己出现了抑郁;

60.情绪启发法:受媒体影响较大,也是问题替代;

61.风险评估:情绪启发法影响风险评估;

62.防范风险:未知风险转化成已知风险,降低损失;

63.风险管理工具:有好各种风险管理工具,降低风险;

64.概率问题解决随机问题;

65.局部随机性转变成整体确定性;

66.贝叶斯定定律:观点随事实改变;

67.相信系统确定性,坚持长期主义;

68.典型启发法:关注典型事件,忽视背后概率;

69.基础比率:是预测未来的最好指标;

70.两种基础比率:因果关系和统计学基础比率;

71.旁观者效应:当旁观者在场,人们介入可能性降低;

72.责任分散效应:相当于旁观者效应;

73.科学世界只有相关没有因果;

74.回归平均:小概率不会一再发生;

75.因果是一种思考方式;

76.说清因果关系:分清主观和客观;

77.成功=天赋+运气;

78.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79.把小概率、好运气变成资源;

80.直觉:无意识,绕开逻辑,可后天训练;

81.相信直觉:90%的直觉判断是对的;

82.直觉源于进化和后天经验;

83.直觉特征:迅速,无察觉,强烈实现动机;

84.故事是说服力工具;

85.自传式因果推论:挽救性叙事、污染性叙事;

86.故事存在叙事谬误:因果、连续和光环效应影响;

87.后见之明:我早就知道,事后诸葛;

88.有效性错觉:想一想两条等长平行线;

89.眼见即为事实:这是系统1的特点;

90.技术性错觉:主观自信和专业文化影响;

91.刺猬型专家和狐狸型专业;

92.让预测可靠:概率、审视观点、试错;

93.专家预测与公式运算;

94.清单革命:工作流程可视化;

95.有效直觉:有规律可循环境、长期训练;

96.教材编辑8年时间;

97.内部视角、外部视角;

98.外推谬误:从内部视角推测和判断;

99.规划谬误:不切实计划和预测;

100.非理性坚持:因事业心丢掉理性;

101.认知偏见:系统1导致的必然结果;

102.乐观主义:有积极和消极两个侧面;

103.竞争忽视:公司成绩取决于竞争者和市场变化;

104.事前验尸:做最坏的打算,做充分的准确;

105.乐观是一把双刃剑;

106.理性人假设:主流经济学家假设;

107.人的行为并非理性,有风险偏好;

108.人不是理性人,而是理性动物;

109.前景理论:效用最大化和后悔最小化;

110.风险偏好悖论:人有风险偏好;

111.损失厌恶:失去的痛苦大于得到的快乐;


(2)写稿清单


1.尊重原著:围绕每一章的主题展开;

2.分小标题:写时拆分成个个小标题;

3.用好金句:用好作者在书中的原句;

4.反复修改:多读几遍语句通俗流畅;

5.前后对比:与原著对照找创作差距;

6.找准事例:找到最适合的解读事例;


(3)讲书清单


1.对象感:心中装着读者;

2.亲和力:语音自然亲和;

3.无杂音:声音干净自然;

4.很顺畅:整体流畅丝滑;

5.多修改:力求简洁准确;


(4)录音清单


1.通读原稿;

2.排除干扰;

3.回听效果;

4.了解反馈;

5.放松心态;

6.反复录制;




2023·读书计划

行动·2023




共读书合集

第1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思考,快与慢》共读回看


第01天:共读构想

第02天:共读路线图

第03天:系统1和系统2

第04天:主角和配角

第05天: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

第06天:启动效应

第07天:你的直觉可能是错觉

第08天: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第09天:字母B与数字13

第10天:第1周讲书复盘

第11天:我们如何做判断

第12天: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第13天: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第14天:锚定效应生活中随处可见

第15天:科学的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第16天:焦虑情绪与人生风险

第17天:第2周讲书复盘

第18天:你猜,孩子从谁那里继承的遗产最多

第19天: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

第20天: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具说服力

第21天: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

第22天:如何让直觉预测的更恰当有效

第23天:“ 知道 ”的错觉

第24天:第 3 周讲书复盘

第25天: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第26天: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孰优孰劣
第27天: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第28天:乐观主义是一柄双刃剑
第29天:事关风险与财富的抉择
第30天: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



家安:自我探索者、长期主义者、知识创作者。以文字方式重启自己,认识自己,书写自己。和你一起,读书、发现、思考、记录、陪伴。微信:sja1975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