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12天: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绿骏马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
2024-12-02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12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
上一章我们知道,系统1有它判断事物的鲜明特点,比如它有对事物连续评估的能力,有快速识人能力、有强度描述能力;系统1思维是发散的,这些特点会对直觉判断带来什么影响?
让我们共读第9章一探究竟。
问题终结者
事实证明,系统1是一位问题终结者,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它都能给出答案。至于答案正确与否,系统1不在乎,它在乎的是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倒它。
系统1这位问题终结者不把任何问题放在眼里,除非遇到17X24=?这种凭直觉无法回答的问题,它才会求助系统2的帮助。一般问题,它自己全部搞定。
在没有任何调查研究情况下,系统1仅凭直觉、联想和发散思维,就能对一些无法弄懂的问题作出回答。
卡尼曼对系统1的迷之自信非常感兴趣。
2  问题专找软的捏
系统1为什么这么厉害,再难的问题在它面前都能迎刃而解。
卡尼曼发现,原来系统1采取“避重就轻”策略。一旦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它会绕开当前问题,找一个简单问题“替代”,之后把这个简单问题的答案,当做难问题的答案,完成偷梁换柱的把戏。
假设你是记者,在街头采访一位路人,问他对2021年中国经济怎么看?他马上会说,我觉得今年经济不太好,我家小店的生意明显不如2019年。他的这种回答方式就用到了替代。
你问他中国经济怎么样?他回答不上来,因为他不了解全国经济形势。但他没有放弃,而是以“自家生意状况”替代了中国经济问题。这种以偏概全的方式,就是一种替代偏差。
启发式问题
这种替代问题的方式又称为“启发式问题”。
它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先有一个“目标问题”,就是你想要做出的评估;

第二,接着找到“替代问题”,系统1将“目标问题”替换成“简单问题”;

第三,系统1绕开“目标问题”,去回答“替代问题”,这就是“启发式问题”。


启发式问题,与系统1发散性思维方式有关。系统1锁定问题却没有答案的时候,它会采取“避重就轻”策略,体面的给出替代问题的答案。这就是为什么系统1反应速度快,在很短时间内就能给出答案的原因之一。
 答非所问
请看下面这张列表:
我们看到,目标问题都很难回答,而启发式问题就容易的多。
比如,欺骗老人的理财顾问应受到什么惩罚?这个问题非常专业,没有一点法律基础难以回答。但是系统1有办法,它将这个问题替代成:想到这些骗老人钱的人,我就特生气?
说生气就不一样了,就把一个惩罚问题变成个人情绪。只要系统1发泄不满情绪就可以了,启发式问题比目标问题简单很多,回答起来也更省力。
为什么系统2不管一管?因为系统2也会偷懒,它也遵循最省力法则,既然答案都有了,何必费力气,做个顺水人情得了。
之所以系统1答非所问,因为系统1的思维具有发散性和强度匹配能力。简单问题替换成困难问题就是思维发散,而惩罚骗子和我很生气在强度上可以相互匹配。骗子有多可恶,我就有多生气。目标问题、困难问题就这样被掉了包。
5  立体启发法:远高近低
对困难问题,系统1以启发式问题做出替代回答。
我们再看下面这张图:
请问这张图里哪个人高大?
你会说最右侧的人高大,这是视觉告诉我们的答案,而且相当肯定。
实事上,用尺子量一量会发现,他们一样大。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张平面图被我们的视觉看成一张立体图。如果没有图里的线条,这三个人是平行关系,处在同一平面,你一眼就能看出他们一样大。但增加了几根线条,视觉呈现立体效果,右侧的人不自觉变得高大起来。
这一过程中,“立体人”替代了“平面人”,我们的视觉完成了一次替代。错觉的产生是由立体图的启发导致的。
约会与幸福
再看一个替代案例。
研究人员测试两组年轻人。问他们两个同样的问题,第一组问题是:

1.你最近觉得幸福吗?

2.你上个月有多少次约会?


接着问第二组年轻人同样的问题,但顺序是颠倒的。

1.你上个月有多少次约会?

2.你最近觉得幸福吗?


测试结果很耐人寻味,第一组回答两个问题的“关联度”=0,也就是说,幸不幸福与约会没关系,第一组评价幸福时,没有想到约会这件事。
第二组就不一样了,因为顺序颠倒,他们将约会与幸福联系起来,有了非常强的关联度。这是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第一组关联度不高,是两道题之间没有发生替代。而第二组先回答约会次数,接着将约会次数与幸福联系起来,因此约会次数与幸福的关系被强化了。
第一组没有代入情感,第二组代入了。
 情感启发式:因为喜欢,所以认同
一旦代入情感因素,我们对问题的结论就会出现直觉上的偏差。
心理学家将这种方式叫“情感启发式”,认为一个人的好恶决定了他的世界观。
比如,有人对身上文身的人避而远之,那么看到身上有文身的人,他的态度会左右他的看法。
罗马皇帝奥勒留讲过一句名言,他说“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困扰。”
情感启发式,被心理学家艾利斯称为“ABC情感模型”。
A是事实,B是我们的观念,C是情绪。如果把文身的人看成A,他没有什么对错、好坏。但持有观念B的人认为文身不好,不易接触,于是他出现避而远之的情绪,C出现了。
***
这一章我们看到,系统1对目标问题,相对较难问题采取替代、启发的方式做出回答。在系统1思维发散和强度匹配作用下,系统2遵循最省力法则没有对系统1的回答给予干预。于是必然出现错误答案,或出现答非所问现象。
最后,我们梳理出系统1的主要特点,明天将开启本书第二部分的共读。
明天见。
附:系统1的特点
  • 生成印象、感觉和倾向;当系统2支持这些行为时,它们就会成为信仰、态度和意图。

  • 自主且快速运行,只需付出较少努力,甚至不用付出努力,没有自主控制的感觉。

  • 当发现(搜寻)特殊形式时,能接受系统2编控来调动注意力。

  • 在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后,能够做出熟练的回应,产生直觉。

  • 为联想记忆激发出来的各种想法创造连贯形式。

  • 将认知放松感和真理错觉、愉快的感觉以及放松的警惕感联系起来。

  • 区分常态中令人惊奇之事。

  • 推断原因和意图。

  • 忽略歧义,按捺住心中的疑问。

  • 夸大情感的一致性(光环效应)。

  • 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证据上,忽略不存在的证据(眼见即为事实)。

  • 作一些基本估测。

  • 通过常态和原型来表现集合,但不要将两者看成一个整体。

  • 通过测量确定不同程度对应的匹配物(比如音量的大小)。

  • 真正去计算,而不是空想(思维的发散性)。

  • 有时用简单点的问题替代难题(启发法)。

  • 对变化的感知比对形态的感知更敏锐(前景理论)。

  • 对可能性作出过高估计。

  • 对数量越来越不敏感(心理物理学)。

  • 对损失的反应比获得更强烈(损失厌恶)。

  • 严密设计决策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今年的读书计划
行动·2023



共读书合集
第1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思考,快与慢》共读回看

第1天:共读构想

第2天:共读路线图

第3天:系统1和系统2

第4天:主角和配角

第5天: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

第6天:启动效应

第7天:你的直觉可能是错觉

第8天: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第9天:字母B与数字13

第10天:第1周讲书复盘

第11天:我们如何做判断




家安:自我探索者、长期主义者、知识创作者。以文字方式重启自己,认识自己,走进自己。和你一起,读书、发现、思考、记录、陪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