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共读第6天:启动效应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6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
上一章我们知道,系统1和系统2不但有平衡点,还能让我们进入心流状态。两个系统相互监督、相互影响,并做出或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卡尼曼还提到惰性思维和延迟满足的概念。
接下来我们将共读第四章,看看系统1和系统2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1 联想激活
这次,卡尼曼让我们先看两个词:
香蕉 呕吐
看完两个词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是不是有不适感,因为“呕吐”让你有不舒服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仅仅看到一个词,脑海里却浮现出令人不愉快的画面。这种反应不请自来,几乎与看到“呕吐”同步发生。而且大脑还不自主地把香蕉和呕吐联系在一起,仿佛我们的不愉快真与香蕉有关系,继而对香蕉产生厌恶情绪和不良反应。
系统1注意到,生活中这两个词在一起的场景并不多见,但事情却发生了,而且联想根本停不下来。
这种状态被称为“联想激活”:事物在大脑中唤起的想法激发更多其他的想法,这些联想行为在大脑中迅速蔓延开来。一系列思维活动具有连贯性,每个环节紧密相连。
能引发记忆的词也会引发情感、表情和其他反应,形成认知、情感和生理上的反应。这种模式就是“联想的连贯性”。
2 联想三原则
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词被拉到一起,系统1将它们联系起来,试图弄清楚具体情况,预测可能出现的危险,并对将来做出应对措施。系统1完全是一种了解过去,应对未来的负责任状态。
与此同时,我们的认知、情感和身体同时也在解释这个现象。可以说,大脑在思考,身体也在思考。
哲学家大卫·休谟将人的联想总结为三个原则:相似性、时空相接以及因果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联想记忆是节点与节点之间的相互联结。联结的方式有因果联系,比如看到病毒联想到感冒;有事物特性的联系,看到柠檬想到绿色;还有事物种类联系,看到香蕉想到水果。
联想记忆让我们的思维活动唤起一个看法,又引发另一个看法,激发更多看法。这种现象无声无息,它就发生在我们头脑里,但我们并不真的了解。
3 启动效应
突破是科学研究的重点。
心理学家理解联想机制的第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对测量方式的改进。
最初,研究联想的方法是提问。比如,当你听到“天”这个词时,脑海最先出现什么词?可能是天气,天空,晴朗等等。
心理学家发现,看到一个词,人的思维会立刻产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可测量的,同时,很多相关词汇被激发出来。
比如,你看到“喝 ”这个词,可能不自觉在旁边填上水、汤和茶字。
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启动效应。
启动效应最形象的比喻是“涟漪”。一个词激活另一个词,接着产生更多联想,这种现象酷似池塘里泛起的涟漪。
4 概念运动效应
启动效应不仅限于概念和词汇,它还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心理学家让一组学生看一些与老年人相关的词汇,比如健忘、秃顶、白发或皱纹。尽管没有明确提到“老年”。但学生们却联想到了老年人,而且这种联想催生一种行为。这些学生行动变得比以往缓慢许多。
虽然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但研究人员却准确捕捉到了这些变化。
“老年”一词并没有在词汇中出现,但学生们的行为却因此发生改变。这个由概念影响行为的效应又被称为“概念运动效应”。
5 具身认知
一个概念能带来行动的改变,反之也成立,行动也能改变我们认知。
有一个实验是这样做的:让两组人测试同一款耳机的音质,一组边摇头边测试,另一组边点头边测试。结果发现,同一款耳机,“点头组”的受试者对耳机的评分明显高于“摇头组”。
怎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养成了习惯,点头跟积极的态度相关联,而摇头意味着否定。哪怕在我们的理智层面,点头和摇头只是用来评测耳机的姿势,但我们的感受仍然会受到这些动作的影响。
所以,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很多反应,是没有道理可讲的,甚至自己都意识不到的。
这种由行动改变认知的过程被称为“具身认知”。
6 眼睛与鲜花
我们原以为自己作出的判断和选择是有意识且自主的,但启动效应、具身认知颠覆了我们之前对自己的认识。
系统2认为自己掌控一切,认为自己知道为什么要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但系统2却不知道,它会随着情境、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的主观体验来自系统2做出的决定,但“启动效应”来自系统1。我们知道,系统1才是主角,有时候我们做出的反应连自己都意识不到。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
一个办公室的茶水间,不同饮品标着不同价位,大家依据所饮茶水、咖啡不同自愿往“诚实箱”里投币付费。价目表上方贴着一张图片,这周是鲜花,下周是一双眼睛,再下周又是鲜花。看上去没人在意这张装饰画的存在,但“诚实箱”每周投币钱数却有不同变化。
测试结果是,像眼睛监视人们投币的图像所在周,投币数量远远高于贴鲜花那一周。
显然,一张图片代表的意向,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
7 涂鸦与创造
环境对人有多非常大的影响?我们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苏联解体后,很多东欧国家走向衰落,其中就包括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90年代后才引入了市场经济,但运行并不好,基础设施破败,没有投资人愿意来到这里。2000年,阿尔巴尼亚GDP仅有中国西藏地区的十分之一。给人感觉这个国家没有希望。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叫埃迪·拉马的人当选了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市长。他不是一个政治家,而是一位画家。政府没有资源没有钱,拉马选择了自己熟悉的方式,画画。
他给各种灰头土脸的房屋涂上了鲜艳的颜色,画上几十米高的涂鸦。就这样,美化城市运动一干就是八年,城市的五彩斑斓。
听到这,你可能会问,这能起作用么?神奇的是,真的起了作用。从2000年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由首都带动,阿尔巴尼亚的GDP增长了4倍。2013年,拉马高票当选阿尔巴尼亚总理。
在这个案例里,色彩与环境的变化启动了人们的积极情绪,也启动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热情。
*
现在看来,系统1包含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模式,让我们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同时,外部环境、概念也能启动我们的认知模式,而认知模式又导致了我们的行为改变。除此之外,我们的行为也能改变自身认知,做出无意识的行为。
我们不会因为学了启动效应、具身认知就可以摆脱这种模式的影响。它们作为一种规律,是我们主观无法控制的。但即使如此,我们了解这些规律,就可以为我所用,帮助我们趋利避害。
这一章,我们了解了很多有趣的实验,对系统1和系统2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卡尼曼在下一章还会告诉我们什么新的知识?
让我们明天一起共读,继续探索系统1和系统2的未知世界。
明天见。
《思考,快与慢》共读回看
家安:自我探索者、长期主义者、知识创作者。以文字方式重启自己,认识自己,走进自己。和你一起,读书、发现、思考、记录、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