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考,快与慢》共读第19天: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

绿骏马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
2024-12-02

你好,我是家安,今天是和你一起共读的第19天,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这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

上一章我们讲到,虽然这个世界充满随机和不确定,但它有一个逃不开的规律——整体的确定性。而对抗随机、收获确定的方法,就是概率的力量。概率的本质就是把局部的随机转化成整体的确定性。
第15章卡尼曼又会告诉我们什么新鲜的知识?
让我们继续共读。
1 典型性启发法
我们知道,如果系统1在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一定会导致判断失误出现。卡尼曼对直觉导致的偏见和失误,进行了非常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书里列举了大量现象。
这一次,他讲到典型性偏好,就是人们会过度关注典型事件,而忽视了典型背后的概率
有这样一个实验。
一个人在纽约地铁里阅读《纽约时报》,让你猜她的学历,她是有博士学位,还是连大学文凭都没有。
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想都没想,就选择了博士学位这个选项,这是基于典型性偏好做出的判断。但从概率来说,这个答案肯定是不明智的,因为在人群里,有博士学位的人和没有大学文凭的人,相差很多。
而系统1对于看报纸这个典型特征的过分关注,很容易让你忽视基础概率,这就是典型性偏好导致的偏见。

2 琳达问题
再举一个琳达实验的例子。
实验人员先虚拟一位女性——琳达,然后开始描述她,她关心社会歧视问题,她曾经参加反核示威游行等等,然后让志愿者来判断琳达的身份。关于她的身份有这么两个选项:

1.琳达是一位银行出纳;

2.琳达是一位银行出纳,并且积极参与女权运动;


在这两个选项里,你认为琳达是1,还是2的可能性更大。
按道理说,第一个选项的概率更大,但是结果,选第二个选项的人更多。因为人们更愿意选典型特征更多、细节更丰富的选项,而忽视了一个统计学原理,就是特征越多,概率越低
3 典型性判断很常见
人们对于某些事情发生的概率,经常会给出自己的主观判断或者猜测。
比如,一位父亲如果在半夜的时候,发现上中学的儿子悄悄回家,他可能会觉得儿子八成在外面喝了酒。主观判断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脑用经验法则代替了概率判断。人们在做判断时,会把要判断的东西跟大脑里的某个既定模式进行对比。
比如,NBA教练选球员时,会看这个球员符不符合自己对NBA球员的想象。也就是说,当人们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猜测概率时,其实是在对“代表性”或者“相似性”做判断。你对于总体会有一个基本概念,遇到具体的事例时,你会把它们拿来和总体概念比较。
某个具体对象和你心里的形象越接近,你就越有可能认可它的代表性。
比如,在判断一对夫妻会不会离婚时,你可能会在记忆里搜索情况相似的夫妻,如果你印象中类似的夫妻多数都离婚了,你就会判断眼前这对夫妻同样有可能离婚。
这不是人们愚蠢,而是因为在判断概率时,人们会觉得越容易想起来的事情,越容易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带有误导性的信息就会让人出现判断失误。
4 为什么会出现典型性判断
不管是哪个事例,人们都采用的都是典型性判断的方式,给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包括几所大学在内,即使学过概率和统计学的同学依然会做错琳达测试题。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典型性判断属于一连串可能同时发生且联系紧密的事情,这些信息放在一起,看上去更合理,更像一个真实的故事。既然它这么合理,那一定就是可能性最大的。
其实,系统1混淆了一个概念,典型性判断貌似正确,但与概率相比,它却占的比重不大。
琳达是一位银行出纳,并且积极参与女权运动;看上去更合理,更形象具体,但比起琳达是一位银行出纳,明显琳达是出纳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琳达是出纳的概率一定大于她既是出纳,又是女权主义者。
也就是说,人们对看上去更具体,更形象,更丰富的描述认为可能性更大。其实,更详细、更具体,更有连贯性,不代表可能性更大。
5 如何避免典型性判断失误
典型性启发法的优点是,它给出的结果有其合理性,比乱猜更为准确。但它过于喜欢预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比如博士的例子、琳达的例子。
这种判断的缺点是,系统1对所给证据不敏感,遵从了最先出现在脑海中的想法,忽视了概率问题。
当然系统2也有责任,系统2也忽视了概率问题,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回答问题上。系统1的偏好,以及系统2的懒惰,直接导致判断出现失误。
琳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典型性直觉战胜了概率逻辑结果。
如何避免典型性判断失误?
卡尼曼给出的答案是,避免系统2的惰性心理。
当卡尼曼问他教过的学生,你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自己违背基本逻辑呢?这个学生说,那又怎样?不过是一道测试题而已。
当一个人并不在意结果的时候,系统2就会变得懒惰,注意力涣散。
***
琳达问题让我们看到,我们的直觉可能打败逻辑,忽略概率。而认识到典型性判断的本身,能够让我们避免出现判断上的失误,但同时要将判断这件事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来对待,否则,即使我们知道琳达问题,也可能被直觉所左右,所影响。
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
明天见。


今年的读书计划
行动·2023



共读书合集
第1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思考,快与慢》共读回看


第1天:共读构想

第2天:共读路线图

第3天:系统1和系统2

第4天:主角和配角

第5天: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

第6天:启动效应

第7天:你的直觉可能是错觉

第8天: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第9天:字母B与数字13

第10天:第1周讲书复盘

第11天:我们如何做判断

第12天: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第13天: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第14天:锚定效应生活中随处可见

第15天:科学的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第16天:焦虑情绪与人生风险

第17天:第2周讲书复盘

第18天:你猜,孩子从谁那里继承的遗产最多




家安:自我探索者、长期主义者、知识创作者。以文字方式重启自己,认识自己,走进自己。和你一起,读书、发现、思考、记录、陪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