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跟着林总打仗很爽?

吴叶子 四野子弟 2020-09-13

点击上面“四野子弟”关注公众号


编者寄语:

多少叱咤风云的事件,遗忘在历史的迷雾中;

多少意气风发的青年,凋谢在时光的长河里......

我们只是记录的搬运工。

记录在,记忆就在。

记录在传播,记忆就在传承。

你的关注、转发和留言,都在给记忆添一盏灯。


时光弹指一挥间,70年就不见了!

外表文弱清秀的南方人林彪,此时在粗犷狂野的东北大平原,手握兵力远超当年的东北王张作霖。一个是冉冉升起的东北王,一个是已成传奇的东北王。你别说,两人年轻时的眉眼气质还有几分相似之处。历史还是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巧合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张作霖一定没有林彪这么清心寡欲,这么一心一意谋军事!


例如,从以下电文可以看出,林彪对各级指战员的战术支持是非常快速、细致、到位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林彪在行使指挥职能的同时,提供了研发中心的职能,为各级指战员提供了管理框架、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让他们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资源,专注执行,一心一意谋打赢。这种支持对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没有经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各级指战员来说,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这就是四野(东野、东解)在队伍快速膨胀之后,管理和技术表现不降反升的根本原因。

难怪四野指战员说,跟着林总打仗真爽!——省心啊!


1948年5月1日9时,林彪同罗荣桓、刘亚楼致电各兵团:大城市攻坚的纵深战斗应采取分割战术,而不是平推,以求一块一块地吃掉敌人,而不是占领房屋、排挤敌人。这是巷战中各个消灭敌人的基本办法。但是,执行这种分割战术是困难的,而且是负责的事情。这次攻坚战训练中应抓住这一点,弄清有那些实际困难并讨论规定克服这些困难的办法,弄清分割战术之使用。三十六师二团在孙迪油房包围敌人时,未弄清情况即以五个连将敌包围,白天未攻上去,午后将敌之援兵阻止了。天黑未经很好组织就将敌压缩在一个坚固碉堡内,不看地形,不组织力量,违反四快一慢,结果未将敌消灭,这是一种莽撞仗。


1948年5月2日,林彪同罗荣桓、刘亚楼就攻坚战的五条原则致电各部:

(一)以营为单位打一条街;

(二)以连为单位成立四组一队;

(三)每个指挥员都要对敌有一个组织守备的目标,实行有侦察、有布置地攻击,即掌握巷战中的四快一慢;

(四)坚决、大胆局部包围迂回,来分割敌人(包围中的包围,迂回中的迂回),即采取巷战中的一点两面原则;

(五)利用敌人进行反冲锋,消灭敌人。


【原创文章】

征稿

传播军人历史 凝聚军人子弟

  记录在,记忆就在  

记录,对父辈是最好的感恩

记录,对自己是最好的负责

记录,对晚辈是最好的教育

  传播记录 = 传承记忆  

欢迎投稿:siyezidi@126.com

转发、留言 = 赞赏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以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