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壮年马克思:一生关注弱势群体

吴叶子 四野子弟 2020-09-13

点击上面“四野子弟”关注公众号


编者寄语:

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5月5日,今天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影响中国100年的伟人,本号连续发布两篇纪念小短文。不讨论艰深的思想,就从普通人的视角,关注马克思这个人的成长和非凡的人生经历。

向良心致敬!有梦想就会了不起。

仅以此文献给心怀梦想,矢志不渝的人们!

一生关注弱势群体,世界因他而改变。

欢迎您热情分享朋友圈。

记录在,记忆就在。

你的关注、转发和留言,都在给记忆添一盏灯。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 公元1835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屈原 公元前313年


马克思,1818.5.5—2018.5.5。

预测的最高境界——改变预测。马克思做到了!

让我们体会一下《未来简史》是如何分析的:

在19世纪中叶,卡尔•马克思提出了卓越的经济见解,并据以预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冲突将日益激烈,无产阶级必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马克思当时十分肯定,革命将率先发端于工业革命的领头国,例如英、法、美,接着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

但马克思忘了资本家也会读书。一开始只有少数几位弟子认真看待他的理论、仔细阅读。随着社会主义的火炬逐渐得到追随者而壮大,资本家开始有所警觉,也跟着细读了《资本论》,并采用了许多马克思分析时的工具和见解。在20世纪,从街头的年轻人到各国总统都接受了马克思对经济和历史的思考方式。即使是极为抗拒马克思主义预测的资本家,也在利用马克思主义的预测。比如美国中央情报局分析20世纪60年代越南和智利的情况时,就将社会分为不同阶级。在尼克松或撒切尔夫人考虑全球局势时,也会自问是谁控制了生产的重要工具。从1989年到1991年,老布什眼看着苏联帝国走向败亡,但在1992年总统大选时被比尔•克林顿击败。克林顿的胜选策略可以浓缩成他的竞选口号:“笨蛋,问题在于经济!”就算是马克思本人,也没法说得更好了。

当人们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时,也就随之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位于英法等国的资本家开始改善工人待遇,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并让工人参与政治。因此,当工人开始能在选举中投票、工党在一国又一国陆续取得权力时,资本家也就能够继续高枕无忧。于是,马克思的预言未能实现。英美法等工业强国并未发生大规模共产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也未在这些国家登上历史舞台。

这正是历史知识的矛盾。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

评价历史人物,用完人的标准是行不通的。人无完人,完人是不存在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导师,他一生都坚守和屈原一样的情怀:“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尤未悔”,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无与伦比。可以说,世界因他而改变。100多年间,无数人从他浩淼的思想和话语体系里,纷纷汲取适合自己口味的部分,然后将思想转化为实践。思想和实践当中必然有大量的空白地带,这需要实践者来补充,这既是实践者的荣耀,也是实践者的责任,不要也不能想当然地归之于思想者。因此,从实践的结果出发,对马克思进行过誉或者过谤的评价都是不公正的。

让思想的归思想,实践的归实践。

马克思17岁时撰写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已经表明他是一个天生的、早熟的、殉道士般的理想主义者。我们很多人,也许在青少年时代都曾经抒发过远大的抱负、崇高的道德追求,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意志的消沉、现实的蹉跎,作文就只停留在作文,与人生渐行渐远了。

纵观马克思的一生,初心不改,令人掩卷叹服!

 家世优越 

马克思的父亲是当地首富,父系和母系的祖先几乎都是犹太拉比(犹太教会精神领袖或者宗教导师)。妻兄是普鲁士政府内务大臣。母系的亲戚更加富有,马克思的姨父是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马克思曾请求表兄弟奥古斯特(飞利浦公司第二代掌门人)资助印刷《资本论》第一卷,奥古斯特回信说:作为表兄弟,别说这点钱,更多的钱都可以给你。犹太人重视钱也重视学问,像你这样的大学者,本公司各方面的帮助原本都会有,但是,鉴于你的立场,这笔钱不会给。

 追求理想 四次被逐 

27岁,被法国政府驱逐。

30岁,被比利时政府驱逐。

31岁,被普鲁士政府驱逐。

31岁,被法国政府驱逐。

31岁,从此定居英国,由于失去了国籍,自称“世界公民”。

 流离失所 朝不保夕 

马克思自述:

“一个星期以来,我己达到非常痛苦的地步: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账,我不能再吃肉。”

“医生,我过去不能请,现在也不能请,因为我没有买药的钱。八到十天以来,家里吃的是面包和土豆,今天是否能够弄到这些,还成问题。”

“债务自然大大增加,以致一切最必需的东西都送进了当铺,全家穿得破烂不堪,家里己经十天没有一文钱了。”

燕妮自述:

“我们的女房东来了……由于我们手头没有钱,于是来了两个法警,将我不多的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的孩子的摇篮以及眼泪汪汪地站在旁边的女孩们的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们威胁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家当拿走……第二天我们必须离开这个房子。天气寒冷,阴暗,下着雨……我很快把自己的床卖掉,以便偿付药房、面包铺、肉铺、牛奶铺的欠款,他们听说我被查封财产都吓坏了,突然一齐跑来向我要账。”

 穷困潦倒 孩子夭折 

马克思在32岁—37岁期间,连续失去4个孩子:3个儿子1个女儿。

燕妮自述:

“我是多么伤心,失掉的孩子让我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痛。那是我真没有想过后来我还会遭受到什么样的痛苦,我只觉得这次的痛苦是超过一切的。”

“这个可爱的孩子在我们生活最困难的时候离开了我们……我乞求一个法国流亡者接济我们。他同情地给了我两英镑。这样我才把我可怜孩子的小棺材钱付清了。我的小女儿出世时没有摇篮,死后也好久得不到安息的一席之地。”

“我在这个昏暗的异地他乡埋下了我的四个孩子,我的悲痛永远不会消失,永不平息。这种伤痛是无法治愈的,它深深地埋在我的心底,不会消失,我的心也不会停止流血。”

马克思自述:

“我己经遭受过各种不幸,但是只有现在我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不幸。我感到自己完全支持不住了。幸而从埋葬他那天起我头痛得不得了,不能想,不能听,也不能看。”

 病痛折磨 意志顽强 

折磨马克思的疾病包括:肺结核、肝病、痈病、化脓性的汗腺炎和胸膜硬化。

由于背部长痈,坐下就会牵扯肌肉导致剧痛,不得不经常保持站立姿势。晚年经常咳嗽不止,恩格斯说,马克思的咳嗽让人感觉他的胸腔随时会炸开。

 思考不止 笔耕不辍 

从25岁年到29岁,4年间他做了24本经济学笔记。

对越不了解的知识,他越刻苦研究它,并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休息方法。例如,为了更好地研究经济学,他自学数学并形成了1000页的《数学手稿》,其中有不少幽默俏皮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比喻,可以想见他在学习和记录心得的过程中是愉悦轻松的。

博采众家之长,将跨学科的思维方法和论证方法为我所用,是马克思创新、多产的关键。

32岁,完成《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34岁,完成《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总结欧洲、特别是法国1848-1851年革命的经验。

39岁,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41岁,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46岁,参加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等重要文件。

49岁,《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53岁,发表《法兰西内战》。

57岁,完成《哥达纲领批判》。

65岁,辞世,留下浩繁的手稿。

 严谨执着 厚积薄发 

花15年创作《政治经济学批判》:

对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文献进行收集、阅读、研究、批判。

花24年创作《资本论》:

阅读书籍、刊物1500多种。专门研究俄国的土地关系、土壤化学、农业化学、实用经济学、统计簿记。记录的手稿、摘录、提纲、札记100多本。

25岁起收集资料:海量的摘录、提纲、图表、数字、材料。花了14年时间,形成系统的提要。

39岁开始动笔,45岁完成初稿,49岁出版第一卷。

马克思给世人留下了数目惊人的手稿,至今未完全整理、出版。

向良知致敬!

向关注弱势群体的人致敬!

有梦想就会了不起,谨以此文献给心怀梦想,矢志不渝的人们!

欢迎您热情分享朋友圈

【原创文章】

征稿

传播军人历史 凝聚军人子弟

  记录在,记忆就在  

记录,对父辈是最好的感恩

记录,对自己是最好的负责

记录,对晚辈是最好的教育

  传播记录 = 传承记忆  

欢迎投稿:siyezidi@126.com

欢迎分享、转发、留言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