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街头喷香扑鼻的小吃,揭锅滋滋响让人心痒痒!
上海人的小吃,即便生于市井,却仍然带着地域特色的讲究和精致:
生煎馒头(点击蓝字查看)甚至还分清水、浑水的不同流派,不同口味竞相争艳;
而存在感最低的锅贴,似乎永远都是生煎馒头的配角。在菜单上的位置居于生煎馒头后面不说,连跟生煎并做的时候,都要让出火力最猛的中心位置给生煎,堪堪挤在铁锅边缘,颜面全无。
锅贴最正统的老派做法也几乎无从考证,有种担不上“上海点心四大天王”之一的感觉。
但作为一名从小吃在上海的资深锅贴爱好者,我可以拍着胸脯向大家保证:锅贴的好吃程度,丝毫不输另外三种小吃,其中的讲究,也值得挖掘探讨。
很多没有吃过锅贴的人,总会有种:“锅贴不就是煎饺”的错觉,实则不然;煎饺需要先入水煮熟,后薄油煎出脆底,而锅贴是包完直接入热油煎底,再浇水加盖焖熟,皮较煎饺稍厚,油以上的皮外韧内软,口感更为丰富。
相传上海的锅贴最早源于南京,在旧时还未实施“粮票制”的时候,上海茶楼的点心除了生煎馒头外,就是锅贴,不必按斤两点单,一只两只也能点。
当时烹饪生煎馒头和锅贴的厨具倒是与如今无异,一口扁平的圆形大铁锅,面点师傅称之为“两斤四两锅”,一两面粉做四个,一锅刚好九十六只。
生煎馒头和锅贴在那个时候还不存在一锅并做的说法,较生煎馒头的重油急火,烹饪锅贴的用油量会显得“温柔”不少,加了水后一般用中火烘到底部微焦为宜。
所以好吃的锅贴店一定不能是生煎馒头和锅贴用一锅来做的,因为火候和用油量都大相径庭。
虽然上海的锅贴不比生煎馒头那般派别鲜明,但每家店口味和做法也是各有不同,台台在询问了整个编辑部的锅贴爱好者之后,逐一寻访并试吃了他们的推荐,整理出这份《上海锅贴打卡指南》,值得收藏。
坐落于北外滩惠民路上的为民点心店,是一家从1992年营业至今的老店,店主三十年如一日只做鲜肉锅贴和牛肉汤,店面破破烂烂似乎从来没装修过,但不影响它们极高的人气,很多人甘心坐在路边,也只为这一口锅贴的美味。
菜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锅贴一两四只六元,牛肉汤五元,清汤一元,别无他选。三位阿姨各司其职,揉面、包馅、下锅煎的动作行云流水,即便排队的人颇多,出品也不慢。
要了二两锅贴和一碗牛肉汤,小搪瓷盘装,是上海人的精致;隔壁座的爷叔提醒:搞点辣椒酱和醋蘸着吃会更美味。
炉火稍急,汤汁收得干了些,但底部足够焦脆,上层皮子柔软有韧性,虽个头小小一只,但一口下去口感多样,很耐吃,肉用得新鲜,白汤更能体现出肉香。
虽然这是一家不接受线上支付,只收现金,显得有些落后于时代的小店,但餐点时店里依然人满为患,其中不乏许多特地在隔壁换现金来吃的年轻人。
十一元一两的价格虽然有些小贵,但锅贴的个头只只圆润饱满,底部焦黄不黑,卖相极佳。
沙富小吃也是一家开了二十余年的街边老店了,几乎称霸了万航渡路、新闸路周边一带的点心店圈子。虽然名字里生煎和锅贴同时出现,但店内锅贴的人气比生煎高了三倍不止。
它们家的肉馅和前几家都不太一样,肥肉和肉冻的比例占绝大多数,颇有生煎馒头里“混水派”的感觉,做出来的锅贴,汤汁充盈饱满,口感醇厚,从汤就能喝出肉质不错。
胖阿姨家的锅贴用的油和加入水的量都多,所以出品时,金黄色的焦脆部位几乎要占据半个锅贴,色泽诱人。
它们家的草头锅贴算是锅贴界最早的网红单品了,还没上桌就能闻到草头极其浓郁的香味,咬开后,香味更是伴随着热气一下子迅速占据整个口腔。
水丰锅贴算是比较老牌的锅贴店了,在上海有好几家,每家的出品都很稳定。鲜肉锅贴九元一两,可以选择加半两的搭配,非常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