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鲜读|专访单伟建:中美经济脱钩损人不利己

单伟建 北大金融评论杂志 2021-09-19

4


全球经济重创、中美部分脱钩、无限量化宽松……这些已然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关键词。如今,在感染人数继续上升之际,随着各国政府继续解除抗疫封锁令,全球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恢复正常的萌芽。与此同时,全球许多基金管理公司都在重新调整其投资策略,在特殊时期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在此背景下,《北大金融评论》独家专访了太盟投资集团(PAG)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单伟建,他将为我们提供一个看待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刺激政策、中美关系、投资策略等方面的全新视角。

 
《北大金融评论》:这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破坏力看来很大,很多人说是在中美部分脱钩的大背景下,病毒的逆全球化,两重叠加。您如何看待未来的全球经济和中美经贸关系?

单伟建:中美经济脱钩是美国政府推动的,病毒是自然发生的,两回事。病毒对于全球经济打击很严重,恢复起来有一个过程,但总是会过去的。而且各个国家都拿出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方案,对冲停产停工所造成的损失,这些措施会推动经济恢复,如果没有别的因素干扰,复苏只是个时间长短的问题。

美国把中国经济规模和实力的不断增长视为对它在世界上至高无上地位的挑战和威胁,因此要推动中美经济脱钩,以遏制中国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我想经济关系一下子断裂是不现实的,因为替代的产业链还没有形成,强行脱钩会对美国和世界经济造成灾难性的冲击。但看来美国政府内部已经形成共识,采取各种手段削弱中国,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再到金融战,层层加码、越演越烈。特朗普总统在5月14日接受采访时甚至扬言要切断和中国“所有的关系”,中国因此也会加速减少对美国经济和技术的依赖,以降低脱钩带来的风险。结果是渐渐脱钩,但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然形成的产业链是资源最佳的配置,产业链上的厂商都是最有效率的。脱钩是从最佳向次佳转移,当然对于中美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我认为中美的经贸关系会因为政治原因继续恶化。

《北大金融评论》:您如何评价中美为了应对疫情出台的政策?比如美国的零利率和无限量化宽松,中国的降息政策和局部消费券政策?您认为未来的救助政策还可以向什么方向走?比如中国的国家负债水平并不高,是否可以加大财政刺激?而美国是否可以实施负利率政策,以及大规模的基建刺激?

单伟建:我认为美国的救济手段已经快用到极限了,所以虽然疫情尚未得到控制,美国多个州都已经解除隔离而复工,否则经济的压力太大,光靠救济无法支撑。我在二月份撰文说中国不惜一切代价控制和消灭疫情的方式,在其它国家恐怕在政治和经济上都难以承担。美国和欧洲的几个国家实施居家隔离的政策两个月就吃不消了,经济上的损失是难以用救济手段弥补的,所以硬着头皮也要恢复生产。

中国从三月初陆续复工,生产基本恢复正常,但需求严重不足,存货迅速攀升。我在三月中接受巴伦中国采访时表示可以用消费券提升需求,比现金效果好,很多地方政府都使用了消费券,但数额有限,全加起来可能不到30亿美元,不过是GDP的万分之二左右。相比之下,美国国会一次通过的救济计划超过GDP百分之十。中国在刺激经济方面看来很谨慎,货币政策放宽的有限,财政政策也没有放松多少,和西方国家宏大的经济救济方案形成鲜明的对照。我想谨慎是有道理的,防止出现2008和2009年刺激过猛造成的弊病。但是中国显然留有足够的手段来刺激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北大金融评论》:这次疫情会给太盟投资的业务带来什么影响?我们都知道掌管380亿美元的太盟投资是做跨国私募股权运作的巨头,也看到去年对新加坡的天堂餐饮集团(Paradise)的出售项目。疫情会不会导致各国加大对本国并购资产的保护,从而增加难度?您怎么看未来跨国资产并购的趋势?

单伟建:对我们的影响不大,因为我们投资的企业负债率都很低,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出现现金不足的问题。

有些国家会担心外国投资者利用经济危机的时候收购本土的企业,但我想针对的是一些敏感的行业和尖端技术。一般而言投资的保护主义不是疫情引起的,而是出于其它原因。譬如美国对于中国投资限制的政策,远在疫情发生前就有了。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市场是在不断开放,而发达国家的市场却开始设限,主要原因是怕高科技流入他人之手。这已经成为趋势。

《北大金融评论》:您如何看待瑞幸咖啡的丑闻,以及美国将会限制中国概念股去美国上市,养老基金不准投资中国的新闻?这是不是因为美国大选之年被夸大了,未来会有缓和的余地?

单伟建:坑蒙拐骗,尤其是欺骗没有专业判断能力的散户投资者,应该受到严厉处置,绳之以法,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保护投资者和市场。我想美国限制养老基金投资中国和加强对中国股的监管是两回事。限制投资是前面讲的脱钩和遏制中国政策的一部分,有些可以限制,有些很难限制。譬如联邦政府雇员的养老金联邦政府有权力限制,而州政府雇员的养老金,联邦政府大概无权限制,而且除非是制裁,政府也无法限制个人的投资。加强监管是应该的,否则有些害群之马毁坏了中国企业的声誉,当然也害了投资者,两国的监管机构应该相互配合,使监管到位。

《北大金融评论》:记得您很多年前说过,绝对不投资中国产能过剩的行业,未来十年,您对中国哪个产业板块最为看好?是生物医药板块,大消费板块,还是地产板块?

单伟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一个是固定资产投资,另一个是出口。投资造成了大规模的产能过剩,所以有增长未必有利润,而且随着人口老化,储蓄率下跌,占GDP超高比例的固定资产投资无法持续。出口成本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人民币汇率的坚挺而逐年增加,加之产能过剩,所以出口价格无法提高,导致利润下降。对于投资来讲,这些都是问题。

而中国增长的方式正在转变,主要动力渐渐变成个人消费,个人消费占GDP的比例逐年增加,零售商品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所以潜力很大。但是对于投资者而言,不仅是哪个板块,更重要的是被投资的对象是否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是否领先。比如任何人都可以开个咖啡店,但是只有星巴克有竞争优势,所以找不到这样的行业领袖,投咖啡店这个板块未必能赚钱,当然如果一不小心,投了瑞幸,还可能血本无归。

......

本文完整版即将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四期

阅读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订阅
识别二维码可在京东购买

相关阅读
新刊鲜读 | 马蔚华:从新冠疫情看世界可持续发展
新刊鲜读 | 【独家】阿代尔·特纳勋爵:财政赤字化不是技术问题,而是...

新刊鲜读 | 丁安华:大流行病冲击下的全球债务风险


来源:《北大金融评论》总第4期(2020年第3期)

编辑:都闻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