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光恒:破解“金融减贫可持续性”难题
随着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初见成效,金融业支持乡村振兴的力度也持续增强。但也须清醒认识到,涉农金融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短板,相较2021年末全国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11.6%,涉农贷款虽实现连续三年增长,但增速略显“单薄”。当前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还存在信贷投放综合不均衡、产品匹配度不足、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备等问题。
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冀光恒在《北大金融评论》上撰文指出,普惠金融发展史是一部减贫史,也是金融创新史,创新是金融促进包容发展的重要路径。以中国平安的可持续减贫探索为例,面对“金融减贫的可持续性”这个世界性难题,金融机构须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以“减贫闭环”模式经验,提高乡村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密度。
本文将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12期。
2020年底,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脱贫攻坚战对中国农村的改变是历史性的、全方位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农业基础还不稳固,脱贫地区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艰巨。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减贫,成为我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金融业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在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历史使命中,金融业应担大任,大有可为。笔者认为,拓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深度和广度,强化涉农金融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社会价值、公益价值和商业价值“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减贫,是广大金融业可深入探究实践的重要课题,以之为探索打造“中国可持续减贫样本”贡献一份思考。
持续减贫到乡村振兴,非一日之功
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将减贫列为首要任务,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根据经合组织国家关于2030年议程的进展情况的相关通报,过去7年里,经合组织各国为可持续减贫作出了诸多探索,但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在减贫方面没有取得进展,在剩下不到10年的时间里,各国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政策行动。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21年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显示,许多国家不同族群间仍然在健康、教育、生活水平等不同维度存在贫困差距。在调查覆盖的109个国家的59亿人中,13亿人处于多维贫困状态,超过67%的人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报告还显示,不同族群间的多维贫困差异有时比不同地域间的更大。根据不同贫困维度对症下药,增强减贫举措的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持续性,成为国际共识。
经过8年持续努力,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但可持续减贫与振兴发展非一日之功。调研数据显示,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虽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较为脆弱;一些边缘户基础不扎实,稍遇风险变故即可能致贫;脱贫地区的产业普遍建立起来了,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强,甚至帮扶干部一撤,产业就可能大受冲击。防止返贫、持续振兴的任务依然艰巨。
为推动可持续减贫,中国把减贫事业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统筹安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平稳有序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同时,党中央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有关部门要对各领域具体政策进行梳理,出台操作性文件和工作方案。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已成为共识。
强化金融创新,为减贫融通“活水”
金融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金融扶贫与财政形成杠杆合力,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改善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金融扶贫是关键支撑,是扶贫开发“六个坚持”中“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持续减贫的有效路径。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需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用足用好金融的力量。
随着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初见成效,金融业支持乡村振兴的力度也持续增强。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12月末,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43.2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83%;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8.8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48%,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6.19个百分点。2021年,农业保险为1.7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72万亿元。
但也须清醒认识到,涉农金融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短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任重道远。相较2021年末全国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11.6%,涉农贷款虽实现连续三年增长,但增速略显“单薄”。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刘福寿曾表示,当前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还存在信贷投放综合不均衡、产品匹配度不足、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备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金融服务水平。”在此指引下,金融业聚焦贫困主体,创新模式机制、技术手段和产品服务,深耕普惠金融,着力解决贫困地区资金要素流通不畅、金融资源供需不匹配等难题。
金融减贫的全球经验与中国路径
放眼全球,普惠金融发展史是一部减贫史,也是金融创新史,创新是金融促进包容发展的重要路径。
1977年,美国出现最早的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参与的金融扶贫模式,通过《社区再投资法》,要求参加联邦存款保险体系的银行,必须为机构所在社区包括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信贷支持。美国政府和银行还重视培养和发展当地的NGO组织,发展出“政府+银行+NGO”合作模式,形成金融扶贫合力,随后在世界范围得以应用。
孟加拉格莱珉乡村银行开创的“小额信贷模式”,面向农村贫困人口采取无担保、无抵押的贷款制度,被孟加拉国视为缓贫扶贫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这种金融扶贫的基础模式在我国普惠金融、小额信贷的诞生与发展阶段曾获得广泛借鉴。
批发贷款作为我国目前常见的扶贫信贷模式,则是由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ICICI)最早开创的。ICICI与当地小额信贷机构合作,向小额信贷机构提供批发贷款,再由小额信贷机构向当地农户发放贷款。这种信贷组织方式一方面借助当地小额信贷机构的比较优势,避免了直接开辟和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巨大成本,同时又大幅提高了金融资金精准扶贫的效率。
我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借鉴学习国际经验,并基于应对贫困问题的长期实践,在金融扶贫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创新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和体制机制。
中国普惠金融的雏形育成于1993年,长期研究国际扶贫模式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科研人员,在河北易县创建扶贫经济合作社,通过提供小额信贷服务改善贫困农户,由此拉开金融创新助力减贫的篇章。
2000年至2017年是金融扶贫的第二个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介入小额信贷,发展性微型金融与公益性小额信贷相互借鉴、并行发展。2005至2011年我国开始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采用“增量式”改革路径,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信社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利用市场化创新机制,促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宏伟目标。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15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后,金融扶贫攻坚成果显著。现已形成了多元金融主体共同助力扶贫的良好局面。金融机构定点帮扶,向定点扶贫县派驻挂职干部,直接投入扶贫专项资金,投入贷款、基金和风险保障金等资金活水;扶贫小额信贷以其公益性强、放贷门槛低的特点不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公平、持续、有效的信贷机会;农业保险为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分担和缓释风险。
为促进可持续减贫,2018年开始,我国政府把金融扶贫纳入贫困地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了金融扶贫的长效机制,践行金融市场创新。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扶贫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三农”小微定向降准等多种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资源配置。金融监管部门实施差异化监管,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更多服务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我国建立多个国家级普惠金融试验区,政府鼓励数字化与实体经济全面合作,充当脱贫攻坚“加速器”,用数据、产品和服务促进数字化平台赋能农村实体产业,为全国普惠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中国平安的可持续减贫探索
以中国平安的可持续减贫探索为例。响应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2018年以来,中国平安发挥“综合金融+数字科技”优势,在市场化机制下探索出综合金融帮扶闭环,构建首个覆盖全产业链、全周期的减贫模式,通过“产前”扶智培训,“产中”产业造血、资金技术两相助,“产后”产销赋能等三个环节,并融入多样化精准减贫保险产品,构建出集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于一体的平安特色可持续减贫模式。
构建全产业链、全产业周期的闭环减贫模式
“产前”扶智培训方面,平安银行联合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开办“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培养一批既懂产业又懂政策的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人才回流,目前已为全国98个县培育8万余名致富带头人。
“产中”产业造血、资金技术两相助,通过多种金融支持帮助经济发展。平安银行创新设计扶贫贷/债、振兴贷/债,截至2022年3月份累计投放扶贫及乡村振兴支持资金387.66亿元;其水电帮扶模式已先后在广西、云南等地成功落地,并入选联合国工发组织《世界小水电发展报告》。平安产险创新推出“振兴保”,在重庆、四川等18个省市及自治区复制推广。平安普惠围绕农村女性发展、产业协同发展模式、传统文化传承与商业赋能等方面,实践乡村多维振兴支持模式,累计协助近300名农村合作社带头人及农创者获得帮扶资金超1.33亿元,覆盖40个县城。
“产后”产销赋能、保险兜底。平安集团结合自身优势,打造集团采购和平台协销两种消费扶贫模式,助力扶贫农产品销售;平安产险发挥保险保障优势,创新设计“防返贫保”、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产品,打造减贫闭环。
创设多样化精准减贫保险产品
探索保险与信贷相结合,创设“振兴保”产品,通过信用保证险提供担保,帮助产业获取资金,并通过贷款贴息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借助区块链技术解决农产品质量保证难题,创设“溯源保”产品,创造出“区块链产销溯源+溯源保险+食品安全责任险”新模式,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灌溉、施肥、质检等农事信息,助力提升农产品信任度和美誉度;基于“一地一案”的全面保障思路,创设“防返贫保”产品,为乡村地区设计包括医疗责任险、意外事故险、自然灾害险、农业种植险等在内的全方位、综合性防返贫保险,提高个体抗风险能力,目前已为凉山布拖、广西罗城、甘肃瓜州、贵州册亨、云南怒江、河南固始等地捐赠使用。
注重政府端、农户端、企业端等多层次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政府端,平安产险研发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破解农险监管难、资金拨付效率低等痛点,已协助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研发了全国首个农业保险综合信息平台,在省内21个地市部署推广。此外,平安产险联合行业科研机构共同研发了行业首个自动化风险区划展示系统,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客观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平安银行、平安产险联合建设数字乡村,构造“上有卫星、下有星云物联网、中有数字村小程序”服务体系,与村务管理、村镇金融服务挂钩,提供更加数字化的管理工具和更普惠可得的乡村金融服务。
农户端,平安银行依托金融物联网技术落地智慧农业,已在广西罗城、凉山悬崖村、河源紫金县等地开展肉牛、跑山羊、茶园等项目。平安银行在平安口袋商城等平台上线180余款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实现农产品销售9300余万元。平安产险发挥数字科技能力,全流程线上化农险服务、简化农户投保理赔操作,全流程作物长势监测服务、辅助农户种植管理,自动化气象灾害监测服务、提早预警农户科学防灾减损。
企业端,平安普惠研发智能风险评估体系,具有服务速度快、风险控制准、覆盖范围广等特点,通过多维数据挖掘提高“三农”小微企业主画像的精准度,帮助解决因轻资产、无抵押而带来的融资难问题。此外,平安普惠研发AI视频贷款流程,方便“三农”小微企业主通过线上渠道自主获取金融服务,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平安可持续减贫行动融合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探索打造了“产前、产中、产后”减贫闭环,力图实现社会价值、公益价值、商业价值的辩证统一,从而确保减贫工作的科学合理与可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金融则是助推产业扶贫的动力源、催化剂。未来,面对“金融减贫的可持续性”这个世界性难题,金融机构须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以“减贫闭环”模式经验,提高乡村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密度,探索可持续减贫的乡村发展模式,形成层次丰富、覆盖广泛、竞争有序的“大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格局,实现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局面。
本文将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12期现在征订全年刊,即可免费获得第11期1本,以及往期随机1本!
相关阅读“可持续减贫中的金融创新”主题征文启事
《北大金融评论》书评专栏征稿启事
文章来源:《北大金融评论》2022年第3期(总第12期)编辑:钟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