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开复:“AI+科学交叉”——中国硬科技创业新阶段

李开复 北大汇丰PFR 2023-02-27

 


中国硬科技创业正迎来百年难遇的黄金发展时期,重大技术的突破、不同科技领域的交叉,正在为科技创新带来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政策扶持、持续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对硬科技创新者来说都是利好。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北大金融评论》上撰文指出,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相比,硬科技创业时代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模式创新朝前演变的同时,底层创新的浓度正在升高,AI、自动化等平台技术已经成为“数字基建”,与其他科技进行交叉,推动硬科技创业进入到新一轮的创新增长范式。在此影响下,复合型的科学交叉人才成为中国硬科技自主创新、做强做大,乃至打造完善生态的关键制胜因素。


科技交叉推动中国进入创新增长新范式


19世纪诞生了三个重大技术突破:电力、发动机和电磁波,正是这三大技术的迭代和交叉,造就了近百年后的计算机、互联网等领域的繁荣。美国也正是凭借对这三种技术的领先优势,成为了世界的科技强国和最大的受益者。


今天,和上个一百年一样的黄金机遇已至:人工智能、自动化、先进计算、生命科学和新能源等五大技术革命正在发生,这些技术彼此交叉、赋能和推进,全方位地重塑产业,带来技术驱动为主的创新增长新范式。随着科研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有望在技术创新的浪潮中领跑世界。


我深信,AI将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通过很多实际应用场景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惊喜。


首先,AI将为社会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据世界顶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AI将创造15.7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这将直接有助于消除贫困和饥饿。其次,AI还将通过高效的运算,接管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把人类从忙碌而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人类节省最宝贵的时间资源,得以做更多振奋人心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最后,人类将与AI达成人机协作,AI负责定量分析、成果优化和重复性工作,人类按其所长贡献自己的创造力、策略思维、复杂技艺、热情和爱心。如此一来,人类的生产力会大幅提升,并且每个人都有机会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这篇文章我想重点谈谈,如今的人工智能早已走出实验室,从黑科技发明期“AI+场景”、到“产业+AI”,再到步入“AI+Science”(AI+科学交叉)阶段。


AI的第一波创业浪潮是“AI+场景”,也就是新技术在寻找落地场景。大概10多年前,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科大讯飞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旷视科技各自从技术起家,寻找相应的落地场景,现在都成为了垂直赛道的头部公司。


第二波创业浪潮来自“产业+AI”模式。比如创新奇智、第四范式以及Momenta、文远知行、驭势等自动驾驶公司。这种“制造业+AI”“企业转型+AI”“出行+AI”等垂直领域的公司现在也都发展得很好,它们不少已经成为这个赛道的独角兽,有的更已经成功上市。


第三波AI创业的巨大浪潮是“AI+Science”(AI+科学交叉),这也是创新工场预测未来5到10年间会引爆的新机会。新冠疫情催化人类社会数字化、智能化,AI已经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基建”,与其他技术交叉、渗透和穿透各行各业。在海量结构化精准标注的闭环数据的助推下,这些科学交叉的赛道将不断寻找符合行业规律且有商业价值的落地场景。在中国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AI+科学交叉将会在碰撞中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在自动化领域,中国在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等方面都有领跑世界的机会。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势必是中国制造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剂特效药。自动化能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仍让中国保持在生产质量、流程、供应链等维度的优势,还能缓解“用工荒”的难题,从而巩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


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对算力的要求也呈指数级提升。AI算法的进一步迭代发展,不仅需要超级计算机等硬件支持,还需要加速研发量子计算等先进算法能力。量子计算除了能解决AI日益增长的庞大算力需求,还会带来全新的加密-解密方式,是世界各国在“未来产业”中的必争之地。中国量子科技也正在快速崛起,在研究经费和相关科研专利上都处在全球领先地位。


生命科学领域在过去的十年,特别是在新冠催化下,也迎来创新爆发期。传统的医疗行业正在全面地数字化,医疗流程的信息化、可穿戴设备记录的健康数据以及新技术产生的海量生物学数据,将助推AI等技术赋能甚至重塑医疗行业。现在,AI辅助医生治疗已经不再是新鲜事,AI也使得药物研发的速度更快、价格更低廉,基因能以数字化的方法进行编辑修改。而合成生物技术的突破可以更好地被应用在如新农业、新食品等领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也迎来革命性的变革:太阳能、风能和电池技术的发展将有望带来100%的清洁能源。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锂电池储能成本大幅下降,将推动大多数能源基础设施的更新与升级。在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浪潮下,未来,能源问题将由传统“靠天吃饭”的“天然资源决定”变成“制造业比较优势”——谁的制造业实力强,谁将占据能源产业的高地。中国不仅在大规模建设光伏发电和风电场,也在大力发展电池模组机械化生产,这些都是我们在清洁能源时代的先发优势。


未来,硬科技领域最伟大的创业公司很可能来自上述五个甚至更多科技的跨领域结合。通过它们的彼此交叉可以产生更多火花,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全球格局下的AI“中国特色”


以全球的格局来总结上述的趋势,我认为中国将与美国共同引领全球AI发展:中国将在AI互联网、AI自动化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将在AI领域的学术研究、AI赋能商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实际上,我们从一些权威数据来看,在市场和政策双重推动下,中国的AI、医疗研发已经开始弯道超车。关键的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传统行业体量巨大,将会在“+AI”时期探索出更丰富的落地场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中国AI产业的发展有哪些“中国特色”?


首先,中国企业家更渴望成功,他们工作更努力,意志力更顽强。他们正在寻找各种各样让人工智能可以发挥作用的商业模式,因此人工智能正在更快地赋能传统产业。


第二,使用人工智能不再是一件神秘莫测的事。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少数人才能拥有这项尖端技术。事实并非如此,人工智能现在是开放资源。大学毕业生一年后就可以在设计和制造产品时使用人工智能。中国有大批应届毕业生,他们都渴望进入人工智能的领域。


第三,中国拥有的数据量超过任何国家,而对于人工智能开发者来说数据多多益善。比方说,如果你希望将人工智能训练成一个广告定位引擎,或者银行希望使用人工智能来确定贷款额度,那么你拥有的数据越多,人工智能就变得越精确。由于数字服务的使用非常普遍,中国的用户越来越多,每个用户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例如,现在中国人几乎不使用信用卡和现金,都在使用移动支付。这是促进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最有效的驱动力。


第四,中国的AI科研能力大幅提升。依据斯坦福2021年度AI指数报告,全球主要AI期刊上来自中国研究者的AI论文的引用数量在去年以微弱优势(20.7%)首次超越美国(19.8%)并且全球领先,中国已经开始在AI研究上展现出略优于美国的实力。最后,中国政府非常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截至去年底,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已达17个。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各种政策扶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如果说美国称霸世界缘起于百年前在能源、制造、运输、医疗四大领域的成功,今天,中国有大数据和AI的优势,自动化、智能化则能继续引领“世界工厂”的地位。在未来二十年,AI和自动化作为平台技术,与先进计算、生命科学、新能源等更多新技术交叉发展会带来颠覆性的产业变革,中国有望在这过程中领跑。特别是在能源、材料、通信、交通、自动化、信息化等领域诞生出“MadeinChina”的世界级公司。从长远看,我期望中国和美国将有机会达成深远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一方独大的局面,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开始获得验证。


交叉复合型科技人才成硬科技创业刚需


曾经,硬科技领域创业一度被认为难度大、周期长、链条多,需要“慢工出细活”,创业者只需要掌握一种技术,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头部即可,其实这样的看法是非常片面和不与时俱进的。的确,在过去的十年中,最火热、最充满激情的创业者们来自移动互联网领域。相比之下,大家会对传统的高科技人才,比如自动化专家、芯片专家、遗传学专家们表示担忧,担心他们的步伐会慢一些,跟不上迭代速度极快的“创业大潮”。但过去几年可以看到,正是这些一度被认为“慢热”型的高科技创业者们,用最勤奋的工作、最快速的奔跑,证明自己和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那些创业者们一样,能够快速拥抱硬科技创业浪潮,创造出中国创业界下一批的奇迹,而且做得丝毫不逊色。


在科技交叉的当下,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趋势是:优秀的硬科技企业想做大做强,需要找到多个技术领域的专家,而不只是在一个领域深耕。这时,拥有顶尖技术能力的科学家将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但科学家创业经常会面临一些挑战,因为成功的科技型公司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产业。科学家的严谨特质在于特别重视科技的突破和创新,喜欢“慢工出细活”,然而成功的创业家需要追求商业的回报和产品快速迭代的效率,这两者之间会有一个很大的冲突。


因此,在跨领域的“交叉新物种”成为巨大创业机会的今天,优秀的硬科技创业核心团队需要科学交叉型的人才来组建,并且由一位懂技术、懂产业、懂商业趋势的“复合型”CEO来带领。今天的创业环境相较十年前有翻天覆地的改变,CEO不能只做一件事情,当环境发生改变时,无论是新政策的出台、用户需求与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还是国际政治因素发生变化,CEO都应当做到快速适应、快速学习和迎接挑战。

……本文完整版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12期,

现在征订全年刊和三年刊,

即享超值优惠!

快扫码订阅吧~


相关阅读

独家专访托马斯·萨金特:“数字人民币是令人无比着迷且进展飞速的事”
朱进元:破解乡村振兴的金融难题巴曙松:中国金融可持续减贫有条件探索出新模式“欧美大通胀对中国经济及全球市场的影响”主题征文启事

文章来源:《北大金融评论》2022年第3期(总第12期)
本文编辑:都闻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