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漪谈话实录: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质量

精彩推荐

1.关 于 冬 至 的 24 句 话 !

2.在二师,与你邂逅初雪


3.@全体JSSNUer,您的校园单词手册请查收



编者按:2023年11月8日,王鲁沛书记一行风尘仆仆前往上海,拜访“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受到先生热情接待, 先生欣然答应担任我校崇德书院荣誉院长。与士共融,与时共鸣。于漪先生深深热爱着江苏这片生养她的沃土,尤其牵挂江苏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已是鲐背之年的于漪先生,以饱满的育人情怀,与来访校领导们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谈话交流,临别时仍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对我校的发展寄予热切期盼。于漪先生的谈话蕴含了她丰富的教育实践智慧和深邃的教育思想。“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我校将以于漪先生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培养更多具备教育家素养的未来人民教师,奋力书写“强国建设 二师有为”崭新答卷。








01

基础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我是江苏培养的,喝长江水长大的,所以我感谢江苏,对家乡感恩不尽。我一直到现在,都享用基础教育的好处,基础教育管人一辈子。我读的镇江中学,那时师资好,教我语文的是黄侃的弟子,非常有学问;教我数学的老师用原版英语教材,逻辑思维很厉害。我到现在九十多岁了,写文章不用打草稿,这就是基础教育的恩泽!



02

观念的先进才是真正的先进





你们可能不大了解,以为上海在全国处处领先,其实教育不是这样。20世纪八十年代,我跟一些在人大的老革命前辈去看我们全山县政府的所在地,16所学校,只有半个篮球架。到乡村小学上课,一个人就发两支粉笔。八十年代就是这样子啊!很多小学全是泥地,下雨小孩子脚都是湿的。观念的先进才是真正的先进,思想的先进才是真正的先进,教育放在战略地位,优先发展。现在我们教育发展到这样的程度,非常不容易。



03

学校教育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质量





我从事基础教育几十年了,除了没有做过总务主任之外,学校的全部职务都做过。那个时候我们非常简单,党叫干啥就干啥。书记一句话、校长一句话就是圣旨,那就是百分之一百做的,不像现在,要掂量掂量我做不做得到。我们那个时候书记一句话,今天叫你教这个你就教这个,明天叫你教那个你就教那个。非常简单,因为党叫干啥就干啥。长期以来不重视师资,那是西方不重视,古希腊没有教师这个概念。古希腊的时候叫教仆,仆人,是奴隶啊,是为奴隶主服务的。再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再好的领导,全要教师去贯彻执行,所谓学校教育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质量,有怎么样的教师,就有怎么样的质量。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就强调教师作用,那个时候讲要评职称,开始都不承认啊!我经历得很多,非常非常困难。现在教师这样一个地位不容易,现在知道了!九十年代,国外强调教师了,国外有什么,我们这里马上就有什么,但是我们自己讲很难啊!



04

要有中国教师自己的教师学





20世纪八十年代成立了一个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为什么成立呢,现在讲起来觉得天方夜谭不可思议。就是八十年代中期,人可以流动了,但是报纸上登的招聘广告,有一条是:“环卫工人和中小学教师不得在内。”这个报纸是党报,我就拿给当时的上海第一书记陈国栋同志看,我开人代会正好跟他一个小组。我说教师流失得非常厉害,外语、美术、音乐学科有时都开天窗,确实要想办法来阻止这种流失,但是用这种办法行吗?陈书记马上就把秘书喊来问怎么回事,指出用这种方式不解决问题。那个时候教师的待遇在整个系列里面倒数第一。六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月工资是58元,上海算最高的,江苏还低一点,一本《收获》杂志一元钱,也就是说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几十本杂志。八十年代第三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文盲、半文盲大约是2.57亿,1978年时我国的高中学生只有百分之33点几,现在真是恍如隔世了!



05

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科技,后日的经济





世界上的强国发展全是教育牵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讲了很多,落实真不容易!我们跟芬兰比,一个小国,它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八点几。如果我们国家有那么一半,都像江苏省这样,那我们是绝对教育强国。经济、人的素质,以及我们教育发展到这么一个状况,非常不容易,总要有排头兵,冲锋在前。



06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高校培养的不仅是教师,还有校长,其实校长队伍非常重要,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因为校长最了解学校的教师,每个教师的个性特点、优势、长处,那是校长最了解的。所以说校长是培养学校教师的第一责任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上海现在很多老校长退休了,有的时候就有些青黄不接,这是一种人才恐慌。

所以二师作为名校长、名教师培养的实践基地,要在校长培养上花点功夫。一个好校长带领的学校一定是名师辈出的,一定是他要花功夫来培养的。我做校长时,我的第一财富就是教师。我很多事务是不管的,我从来不签字的,钱我都不管,只要不闯祸,循规蹈矩就行,我只抓一条——师资培养。这就是我的宝贝啊!我有了好教师,我学生的队伍才成长得好。不可能所有的学校都像苏州中学这样的师资,有那么积淀深的文化,但是我们有中上水平的、中等水平的师资,一定要把它培养得比较好。国家要富强,还要加大中产阶层的水平呢。学校教师队伍如果能够在第一流梯队,比如清华附中、北大附中、人大附中那样当然是好的,因为挑了又挑的,但是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原来的杨浦中学在穷区,工人子女多的学校,我要竭尽全力,把它打造成为优秀学校,培养出最好的教师。我们语文组四代人里有四代特级教师,从我第一代到现在,一个组出了9个特级教师。一个一个就是这样培养的,我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去培养。像复旦附中、上海中学的老师很多都是博士,我们学校不可能,还不完全是硕士生呢,但是我要竭尽全力,把他们培养得优秀。我们不可能改变师大的生源的状况,但是现在应该说逐步地比八九十年代好得多了。



07

教育要调动内驱力,

毅力和韧劲教师重要的品质





人的培养有个过程,再好的教育并不是百分之百都出一样的人,归根到底要人内在的、内驱的动力。顶难的就在这一条。这个内驱的动力,怎么把它调动起来,把人生命的精华调动起来,扑在教育事业,这一点最难。师范教育的生源很重要,我们不要天才,天才不能做老师,为什么,因为天才天赋太好了,比如他一看数学题目觉得你们怎么还不懂啊?不知道怎么教普通人,而我们是要教好每一个人。但是师范教育确实又是要综合素质比较良好的,能够刻苦,能够钻研,一辈子不厌其烦去教孩子的人。要有毅力,有韧劲,这个是教师重要的品质。所以讨论教育家精神,我就讲基础教育的老师要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够接受冤枉、委屈。你会遇到蛮不讲理的许许多多事情。师范学校的生源二流就很好了,我们不要一流,就是二流中上的,良的,就可以培养成为很好的老师!但是如果我们连三流的生源都没有,就会给师资培训、职后教师教育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人的素质是很微妙的,不是说缺什么,一补上去,马上就上来了。不是这个样子的,比如人说话一定是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而不是只有说话的细胞在动,所以综合素质培养非常不容易。



08

建立中国自己的教育学





师范大学应该开设些什么课程是很值得研究的,当时我们教委党委书记跟我一道到上师大去看,发现师范生要读教育专业,又要读本身的学科,就那么点时间,所以学科专业搞不过综合大学。现在这个问题更加明显。

我自己是学教育的,我不是不重视教育学。但是我们没有中国自己的教育学,我们的教育能够有这样跨越式的发展,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针政策路线是对的,我们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人民性,这是世界上没有的。不管美国还是欧洲,教育都是筛选式、淘汰式。大量的淘汰,总归有尖子出来的。但是我们的教育具有人民性,我们必须要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是世界上没有的教育,真的是教育文明新形态,是我们创造的,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一直忧虑的是我们的专业领域。我们在讲教育的时候,双减、乡村教师、银龄教师政策等,都是根据我们的国情、教情来的。但是在讲到专业领域的时候,我们没有多少话语权。专业杂志上基础教育老师的文章越来越少,好些都是些研究中心、发展中心、高校的老师的文章。有些文章我都看了,在讲什么呢,往往以自己实践为例证,论证哪一个人、哪一家理论是对的。今天杜威,明天布鲁纳,现在是建构主义,就是去证明他们的理论是对的,这是不行的。这其实就是没有解放思想。你们要成立书院,一定要有最先进的、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老师们。习总书记了不起,他提出两个结合。第一次进行思想解放的是毛主席,本来都要城市武装起义,但是一次次失败,血的教训,因此毛主席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因为我们90%是农民,这个思想是跟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习总书记了不起地提出第二个结合,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否则什么叫文化自信啊?没有五千年的文明,哪里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事求是”,最早汉代就提出来了,在岳麓书院的大厅里头,就有“实事求是”匾额。毛主席当时正值青年,看到了这个,后来他当政了以后,就把“实事求是”作为我们的思想路线,我们到现在都靠它,一定要从具体实际出发。我们有的时候,从五四运动以来,就迷信外国人。西方有好的,它毕竟几百年的发展,当然有很多好的东西;但是它有本身的、根本上的缺陷。因为西方思想文化最核心东西就是自由,它提倡个人自由、个人中心。我们跟它怎么行呢?一定要把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搞清楚。西方所有的发展,跟我们讲的发展不一样。西方整个现代化的核心是资本,它是资本运作。我们不是的,我们是为人民,要共同富裕。



09

让中国教育在世界上有话语权





我培养了很多教师,也参加了很多高评委、特级教师的评选,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中学语文学科和教材的评审,参加了课程标准的讨论,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学会独立思考,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因为我是中国教师。要学理论,因为理论、真理的力量是巨大的。没有马克思主义跟中国的两个结合,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一切。我记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过春节,每个家里按规定配发一斤油、一斤花生米,大家开心得不得了;现在的娃娃们觉得这个是天方夜谭了,我们的发展真是翻天覆地啊!所以专业上面我们要有话语权是非常重要的。法国哲学家福柯说过,在国际上不在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说的话背后的权力。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傲气得不得了,因为当年殖民大英国旗永不落。她退下来后写过一本书叫《治国方略》,当中有关于中国和亚洲的内容。我看了以后很气愤。那个时候,我们刚刚能够出口电视机,她说中国人只会出口电视机,他们不可能有思想,思想全是西方的。这个很值得深思,你在专业上面没有话语权的话,那么真正的文化、教育的根基何在?杜威在中国比他在美国的影响要大得多,我们都知道杜威。可他办的学校在芝加哥大学里头,开始创办时就十几个学生,到学校关停结束时,也只有一百几十个学生。我们有多少学生?基础教育一亿几千万学生啊!研究的对象丰富多彩。另外,我们现在用的课程,还是未脱离泰勒的课程论,西方认为泰勒了不得,因为他的实验时间很长,八年之久。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010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不能脱节,建立

有民族传统和时代特色的中国本土教育理论





我们一个顶大的问题,就是搞教育理论的跟我们的教育实践往往是脱节的,而中小学教师其中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其中有很多是很先进的。我记得九十年代,《学习的革命》出来,我买来看了,这本书里头的经验我们好多中小学教师都有。我们好多教育学者是留学回来的,讲中国是没有理论的,只有理念,没有教育理论。我在想,孔子的教育理论就了不得,“有教无类”,2500年前在孔子那时做不到,只有在我们共产党领导下才做得到。面向全体学生的“有教无类”,孔子提出来时比国外的 “全人教育”不晓得早多少年了。“因材施教”也是一种高度概括,可以比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世界是在发展的,我们要吸收,但是我们不是没有,不能历史虚无主义。所以教育必须要有自己的话语权!西方的技能、技巧有很多是先进的,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都是最先进的?恐怕不是。教育从来是国家的、民主的,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地域、一定的时代条件下提出来的,用来解决它当时的矛盾和实际问题,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说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还要发展,还有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011

教育内容第一性,教育方法第二性





我们现在师范教育都在强调“方法”。我一直认为,教学内容是第一性的,教育方法是第二性的。你要烧饭,首先要米好;没有米,光去想是拿高压锅烧,拿钢锅蒸,还是拿铁锅烧,那个是第二性的!我做师范学校校长时,觉得课程设置比较大的缺陷就在于科学方面的薄弱。当今要人文素养、也要科学素养,这二者一定要比翼双飞。当年教我们的那些老师没有多少方法,但是他们有学问。比如教我语文的赵继武,他上课时,不要讲什么教案了,有时候连教材都不带,那个时候都是文言文,他就是串讲,一句句背出来,串讲给你们听,这就是大学问!还有一位毛振璿老师,基本功很好,画个圆不要用圆规,就是一下子就成功,画直线也是一下子就好了,我们都佩服他,解放后他就到师范学院去做数学系系主任了。当时我们学校条件有限,要加强一些课程,就得把实验室全部配备起来。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有这样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教育基础,能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我希望我们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教师培养当中,一定要针对我们的短板有所突破。上课不是背教案的,拿起来要左右逢源才行,不能一天到晚“设计”。



012

教师教育的时代责任





如果说我对学校、对学生,有一点点帮助的话呢,就是教育他们要有信心,要有决心。教育不是一个个人要做什么,这样一个事业,不是培养一个两个的优秀教师,一花独放不是春,花要一树一树开,桃花、梨花、杏花、石榴花、秋天的桂花、冬天的腊梅, 它们都是一树一树开的。我们培养的对象,这样一个大规模的一两亿的师范生,就是一树一树的花,共同创造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美景,不是少数人做得到的。我非常希望家乡的第二师范学院,这么样一个国家培养人的基地,培养的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就像花一束一束开,因为我们太需要骨干教师了,真是太需要了。



013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我是江苏人,做了一点点教师本分的事情,呼吁呐喊基础教育重要、教师重要。我被称为“教育家”,真的非常惭愧,我从来没有当“教育家”的想法,我们那时候人非常简单,就是把工作做好。我就是一个草根老师,就是一辈子站课堂。

这本书《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就是给大家信心,这不是我写的,是我们王荣华同志,上海市原社科院院长,现在是国家课程教材评审专家组的专家,他们组织编写出版的。这本《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教育实践沉思对话录》主要是谈教育实践,其实人一辈子靠的就是基础教育扎根,其中很多问题对青年教师可能是有些用的。这本《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概要》是因为当时有些老同志讲,你的那么多东西,人家怎么知道呢?因此就编了一本“概要”,简要介绍我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014

育分还是育人





我谈的一些看法,并不一定大家都很同意。比如一课一练甚嚣尘上的时候,我说我们的课,已经是失魂落魄了。赚家长的钱,耽误孩子的青春。教什么,怎么教,从来教育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起码是三代人受影响。所以这条路要走得非常正,不能够马虎。如果仓促来试一下子,发现不行,孩子已受影响,很难马上改过来,所以要慎而又慎,不是什么标语口号满天飞的。教育就是非常朴素,实实在在,不能搞花里胡哨的。



015

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





我的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呢?我爸爸三十几岁,就是我的小妹妹才一岁的时候,得肺病故世了,母亲是半文盲。我们姊妹兄弟全是国家培养的,一辈子感恩不尽,大弟弟是浙大教授,是靠奖学金读出来的;二弟弟于洸是北大副校长,后来到首都师大当党委书记,他在读高中三年级的时候就被调到镇江团市委工作,是调干生;小弟弟于渌是被送到苏联培养的,他高中时是团委副书记,成绩很好,高三时所有的成绩平均分是96,现在是中科院的院士;小妹妹是浙大教授。

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想法呢,就是组织上给我压担子,学校顶难的事情,就叫我去做。我改行教语文,当时语文组非常困难,叫我去做。带班也是这样的,当时77届困难得不得了,是全校最乱的年级,书记讲你去带,我马上从75届换下来去带,五年带下来,得了一场重病。但是77年恢复高考,我教的两个班级百分之一百考取了大学,其中考取复旦九个,考取交大十几个,有一个数学是满分。百分之一百的录取率,一百几十个学生全部考取。我就拼了命地抓呀,我就是把这些孩子抓到手里培养。这些学生后来感激地说:“当时不理解您为何抓得我们这么紧,现在才体会到学习真正改变了人生的命运。”

我衷心希望我们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能建成全国的标杆师范院校,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教师、高素质教师,功德无量,对孩子的成长全面发展作贡献,功德无量!









END


本期编辑|唐晓静 夏咏怡

责任编辑|戴晓凤

指导审核|王艳

爱的四连走一波,二师学子欢乐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