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我们提倡“宽松”时,美国人越来越重视“坚毅”

伯凡时间 伯凡时间 2017-01-19

相对宽松自由的美式教育,

曾经是中国家长反思应试教育时的参照对象,

现在,则像是反了过来。

▲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音频

语音丨伯凡时间

 

我们印象中的美式教育一直是以充分尊重个体的自由而著称的,为此,他们甚至会不惜牺牲一部分纪律性和整体性,而近几年,美国人越来越重视对下一代进行坚毅品格的培养,他们称为Grit教育法。

 

坚毅在英文里写作:G-r-i-t。这个词的本意是“沙堆中坚硬耐磨的颗粒”,也有“咬紧牙关”的意思,同时表示“毅力”。为了和Perseverance一词所表示的“毅力”有所区别,我们把Grit翻作“坚毅”,还有些人翻译成“恒毅力”。

 



Grit育儿理念认为:让孩子在未来人生中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种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也百折不挠的坚毅品格——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种观念似乎一点都不新鲜。

 

为什么美国人突然重视起坚毅这种品质了呢?难道他们以前不重视吗?对中国人来说,坚韧不拔,勤奋拼博,似乎是一种存在于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性格,于是会自然问出这样的问题。

 

其实说起来,美国这几年开始强调坚毅的品格教育,还确实受到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影响。

 

近几年来,推动大众媒体聚集中美教育差异的有这样两本书,一本是美藉亚裔虎妈蔡美儿的《虎妈战歌》,《洛杉矶时报》称之为“像病毒一样蔓延”的畅销书。蔡美儿鼓励美国的父母效仿她个人提炼出的、中国父母育儿的“三大法宝”,即:对孩子自尊心置之不理,孩子必须孝顺父母,孩子需要父母指引。

 


▲ 左图《虎妈的战歌》

右图《坚毅:激情和毅力的力量》


另一本就是今年夏天刚一推出就登中上亚马逊心理和教育类冠军宝座,同时被福布斯杂志列为2016必看商业书的《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Perseverance》(坚毅:激情和毅力的力量)。

 

这本书的作者是Angela Lee Duckworth,她目前是宾西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比起蔡美儿,她的学术背景更强大,拥有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学士、牛津大学神经科学硕士、宾西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为白宫、世界银行、NBA等机构提供过咨询,之前的职业生涯包括麦肯锡的顾问和小学老师,她同时也是两个女儿的妈妈。

 

Angela Lee Duckworth也是一位亚裔。《坚毅:激情和毅力的力量》这本书成形之前,她曾经带领团队连续两年在美国西点军校野兽营开始时,给全体新生做坚毅度测试,再对比他们魔鬼训练后的辍学情况,以及入学时的综合成绩。

 



结果发现,最后决定谁辍学、谁留下的,不是美国高考成绩,不是高中排名,不是领导经验,不是运动能力,不是综合成绩,而是坚毅度。那些最有天分、最有潜力的年轻人,如果坚持下去,肯定会非常优秀的。

 

可是,他们为什么会放弃呢?带着这个疑问,Duckworth博士带领团队又研究了推销员、高中生、常青藤学校的大学生们,访问了商业、艺术、运动、新闻、学术、医药、法律界的诸多领袖,并最终得出结论——无论在什么领域,极成功的人都拥有强烈的决心,他们有过人的坚韧、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并且他们从心底认定——这就是他们想做的。正是坚毅的品格,让他们出类拔萃。

 

事实上,Duckworth的书并不是横空出世,几年前,她在Ted上关于这一研究的演讲已经激起教育界讨论和公众的关注,也为她的新书一经上市就登上畅销榜冠军宝座做了铺垫。


她的书也再一次重申了近年来兴起的正向心理学总结的易获得成功的人群特质,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坚毅,其余的六大特质包括:激情(Zest)、自制力(Self-control)、乐观态度(Optimism)、感恩精神(Gratitude)、社交能力(Social intelligence)和好奇心(Curiosity)。



 

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学校都开始调整,以期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文化,培养孩子们应对挫折的能力。不仅如此,相关教育人士还号召家长也加入这场育儿理念的革新。


Angela Duckworth针对家庭教育提出了三点建议:

  • 第一,让孩子学习一项需要长期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比如钢琴、瑜伽等;

  • 第二,在孩子学习任何新技能时,制定必须严格执行的时间表,家长要以坚定的态度督促孩子每日练习;绝不允许孩子在感觉糟糕时就中断学习,训练他们将学习过程中的挫折及随之而来的困惑、厌恶、无聊等情绪视作常态;

  • 第三,有必要的话,父母可以跟孩子们分享自己从失败到成功的个人经历,让孩子们心中有数,原来成年人也有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的时候,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怎么吸取教训。


听到这儿,可能有些中国家长心下就开始窃喜了:我们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啊。这确实反映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相对的轻松和尊重个体的美式教育,曾经是一部分中国家长在反思中国应试教育时所参照的对象,而现在,中美教育像是在互相照镜子,互相借鉴。



奥巴马在2011年作的国情咨文中四次提到中国,在这篇主题为《赢得未来》咨文中,奥巴马甚至引用了“斯普特尼克时刻”这样的冷战词汇,号召美国人在“中国崛起”的现实面前团结上进、延续辉煌的“美国梦”。


“斯普特尼克”时刻是指人们认识到自己受到威胁和挑战,必须加倍努力,迎头赶上的时刻。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斯普特尼克"1号,当年击败了美国,率先进入太空。

 

演讲中,奥巴马重点谈到了教育改革,其中包含这样的语句:“我们的教育质量落后于许多国家”、“中国和印度开始对他们的孩子进行更早和更长时间的教育,更加重视数学和科学‘既有’成功不是名气或者公共关系所带来的,它是由辛劳的工作和自律造就的”,也有“只有父母在确保关掉电视的情况下,孩子的家庭作业才会完成”这样的具体指示。

 

美国的教育质量真的落后于很多国家吗?这里面有没有为了警示国民而进行的刻意夸大? 作为局外人,我们没有足够的发言权,不过一个事实是,在不同的时代,美国对于“性格教育”本来就有着不同的侧重。

 



美国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的Snyder教授对此做过这样的梳理和总结:在1840年代到1850年代、即美国公立学校系统的启动阶段,性格教育的主体内容是宗教与公民道德;在新教传统与共和政治的双重影响下,贯穿于整个19世纪的教育核心理念是虔诚、勤勉、善良、诚实、节俭、爱国主义等;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时代”,性格教育的重点是“公民权”及“共同利益”这一双生双伴的概念;在此之后,一个普遍的信仰是“学生们成为更好的人,美国就可以成为更好的国家”;而1960年代到1970年代,美国的性格教育聚焦于“公正”这一概念,侧重对于道德困境的探讨。

 

从这个角度来说,坚毅教育风潮的兴起与走红,同样是美国当下的主流舆论、社会背景与时代精神的映照。美国人突然意识到,虽然他们的国家仍然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与中国这样的追赶者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这种危机意识让他们警醒,并且开始反过来向追赶者学习。

 

所以,也许比起Grit教育法,更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是美国人这种自我反思和自我纠偏的精神。

 


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订阅相关内容


《伯凡·日知录》试听

——

如果你对吴老师的得到专栏《伯凡·日知录》感兴趣,但还没下决心订阅,伯凡时间现在提供一个免费试听《伯凡·日知录》的机会。我们每天提供10个免费试听当天节目的名额,想要参加活动的朋友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试听】+【个人微信ID】,我们会逐一添加微信,并告知大家具体参与方式。


——

↓↓推荐阅读↓↓



提示


微信公众号可以置顶,

喜欢伯凡时间的朋友记得设置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