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评「一个更美丽的问题」

布拉格向北 布拉格向北
2024-08-30

一本好书

专挑思维精华讲给你听


本文全长  4800字

阅读时间  9分钟




最近读了沃伦·贝格尔(Warren Berger)的书「一个更美丽的问题」。


好吧我承认,是书的标题“A more beautiful question”吸引了我。


当下社会生活中,我们提问得太少,更多时候只想要快速获得(一个看似简洁的)答案。作者认为:问题背后隐藏的不只是答案,还是个人生活变革的强大动力。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推崇一种“问题主导”的生活态度,或者说是“怀着质疑”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法。



书名  一个更美丽的问题

作者   Warren Berger

年份   2014

阅读难度  ♥♥♥♡♡

参考价值  ♥♥♥♥♡

畅销信用  ♥♥♥♥♡


01

提问基因=创新力


“会问”与“不会问”两者差别有多大? 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观察到:“任务主导”的人总是匆匆忙忙忙,大脑处于高度警惕状态,“就好像在躲避捕食者。但这个捕食者是谁?它为什么要追我们?却说不上来。
你可以把这种状态看成是一种“低智的疯狂”,看上去忙得要死要活,却没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急切地想要答案可能会让人陷入一种怪圈,那就是把太多精力放在如何应对短期麻烦,而对真正的危险缺少洞察力。 与之相对的是那些会问问题、能问出好问题的人。 贝格尔发现,那些最有创造力、最成功的人往往比常人擅长提问。他们会问那些从没有人问过的问题,并沿着问题最终找到强有力的答案。这些人能掌控人生方向,敢于潜入不确定性的迷雾中。 贝格尔进一步把“擅长提问”的个人特质扩展到企业。他走访了一些当今世界最成功、最有创新力的企业,发现像谷歌、Netflix、IDEO和Airbnb这样的公司,并把他们的成功归功于“提问基因”。作者发现,这些企业都有能保证员工不受威胁地提出质疑的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这种保护措施能矫正员工对提问和质疑的担忧,更容易把精力集中在目标上。 人们总有各种理由不主动提问。很多时候,不提问并非个人原因,而是社会规训的结果。 据英国研究者估计,幼儿在两岁到五岁之间大约会问总共4万个问题,4岁英国女孩平均每天会问妈妈390个问题。(可怜的母亲!)
对一个四岁小女孩来说,问问题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不假思索。然而这也是她一生中问问题数量的最高纪录,一旦进入学校,提问的次数就会断崖式骤减。 遗憾的是,几乎所有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国家,其教育体系都更看重答案,而不是提出好问题。社会似乎也总是奖励那些自称拥有所有答案的夸夸其谈的“专家”。 提问者要冲破这层层阻碍并不容易,他们必须足够自信,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表露出好奇与脆弱,才能迎接一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之旅。 心理学家在追踪成长行为模式后发现,孩子年幼时并没有意识到提问可能会惹恼权威,而“问问题=挑战权威”,质疑权威很容易给自己找麻烦,是很多人渐渐领悟到的。
万马齐喑,这也是社会生活中透明度、问责制和治理领域最棘手的障碍之一。 


再回到那些拥有“提问基因”的企业上来。他们究竟会问哪些问题呢?这本书的第四章里,就提到创新公司问自己好问有些问题听上去相当挑衅: · 我们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 我们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世界上最需要的…只有我们能提供吗?· 如果这世界上没有我们这家公司又会怎样?· 假如我们不仅是家公司,还能成就一项事业呢?(那是怎样的事业?)· 我们支持什么?反对什么? 面对产业的衰落,当公司发现自己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他们的反应也跟普通企业很不一样。拥有“提问基因的”企业能提出更难捱、更根本的“狠”问题,他们会问: · 我们这家公司,处于最佳状态的时间在哪一段?· 在最差的境遇面前,我最不能舍弃的是什么?·(陷入困境的)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我们之前在做的任务还有意义吗?它是真的能在推动我们前进、还是只因为它在列表上?· 我们应该停止做什么? 这些听起来让人头疼的问题,却恰恰是构成企业内部创新的力量。


02

怎么问?


我们的大脑一生都在好奇那些不能理解的事。脑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当成年人递给小婴儿一个她从没见过的猕猴桃,除了拿在手里玩、用嘴探索,小婴儿还会露出好奇的眼光期待你给她更多解释。黑猩猩就不会这样做,当黑猩猩明白猕猴桃能吃,它只会向你索要,没有询问式的互动。 研究者因此得出结论,提问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存本能。 斯达特・菲尔斯坦 (Stuart Firestein)在他的「无知:如何驱动科学?」一书中说道:对科学家而言,“无知”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用问题导航驶向新大陆。
“一个好问题能创造好几个层次的答案,可以激发对某个解决方案长达数十年的探索,可以开创全新的研究领域,可以撼动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而给出答案往往会结束这一切,成为探索的休止符。 “更美丽的问题”长什么样?它由①为什么……?假如……会怎样?如何才能……三部分组成。记住这个结构,它能引导你完成创新性提问的过程。 提问的起点,通常是要解决眼下的困难,比如“为什么我岳父那么难相处?”然后你可以通过“质疑问题”来检验这里是否存在错误的假设,“这是真的吗?他真的很难相处吗?”如果他和其他人相处的很好(比如另一个女婿)那么更好的问题就变成“为什么我的岳父很难和我相处?” 作为背景调查的一部分,你还可以混合其他“可能因子”,为的是在不同层次发现问题。这能帮助你暂时离开那些表面化的现成的答案(它们通常都不够好)。比如: · 确切地说,为什么我觉得我俩相处得不好?· 我为什么要改变这一点?· 为什么他跟另一个女婿的关系看起来似乎更好?(我能从中学到什么吗) 「幸福家庭的秘密」一书的作者布鲁斯·费勒提到,找到跟对方的共同点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关键。你想靠近谁,就要明白他擅长什么,然后创造一个场景,帮助他以一种新鲜而有意义的方式运用这些技能。 所以接下来,你可以提出一系列的“假设问题”(假如……会怎样?)从最小的、心理层面的试验开始,看看情况是否可能有转机。模拟各种场景,比如过春节,一家人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这是最容易暴露家庭矛盾的时间。
你可以问自己: · 我以前只跟他春节的家庭聚会上见面,如果我能安排在更轻松的地方见面呢?(设置更有利于展示个人魅力的场景)· 我怎样才能吸引岳父参加家庭聚会?(也许可以邀请他来一起在我新买的宽屏电视上看球赛?) 问问那些跟你最亲近的人,你的好朋友、邻居、同事、兄弟。无论是谁,看看他们有什么跟家人过年的妙招。你可以通过询问,开始剖析关系的本质。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的挑战,测试可能的补救措施。
一旦问出“更美丽的问题”,就意味着你能更快找到富有想象力、强大的答案,把你带到找到比脱离困境更有力量的目的地。

更美丽的问题一定是实用的。 所谓的“好问题”,往往在提问与行动之间存在某种微妙关系。作者给出两个公式:
Q+A=I 有问题再加上行动,是创新。Q-A=P有问题但没行动,是哲学。

菲利普斯穿着他发明的猎豹腿

书中第一章就提到户外运动爱好者范・菲利普斯(Van Phillips),在他21岁那年的一次探险活动中不幸失去左腿膝盖以下部分。他从昏迷中醒来后,医生给他推荐了当时世界上仅有的木头义肢,仅有粉红泡沫塑料包裹,走起路来相当笨拙。家人和医生劝慰他要接受事实,但他不认为自己必须接受只能穿着丑陋的假腿一瘸一拐走路的“事实”。 他问了一连串价值连城的问题:“为什么我要接受这么差的义肢?既然功能至上,假肢还必须像真的人腿吗?可不可以把义肢做成像时装一样的外挂,让人可以根据不同场合更换?” 在菲利普斯事故发生之前,没人把义肢当作一门生意。毕竟,残疾本身已经很可悲了。可是菲利普斯偏不认命,他还想在阳光明媚的加州跑步呢! 菲利普斯没有怨天尤人地问“为什么没人想过……?”而是“我为什么不可以……?”。这个“更美丽的提问”一出来,奇迹就出现了!他的大脑不由自主地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接了过去。 更美丽的问题有令人沉浸其中的力量。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菲利普斯潜心投入义肢的研制,他总共做出不下200套的实验品,其中十几幅刚一站上去就断掉了。于是他继续追问:“更轻却又结实的材料是什么……怎样的配比能让患者更快适应……更舒适?” 所以菲利普斯并不急于找到唯一的正确答案,他从当时全世界领先的军工、时尚、生物、医学领域吸取营养,不断实验寻找更好的答案。有一天他在父亲收藏的一幅古代中国的弯刀受到启示,他发现弯刀砍下去比直刀更省腕力,于是他问自己:“如果把义肢做成弧型会怎样?”


奥斯卡·皮斯托瑞斯穿着“灵足猎豹”参加伦敦奥运会

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动物是猎豹,猎豹的腿脚连接的部分是圆弧型,而不是人类的L型,他的“灵足猎豹”系列,就是用仿生工学模仿猎豹奔跑的义肢。后来南非的双腿截肢短跑运动员奥斯卡·皮斯托瑞斯(Oscar Pistorius)踩着猎豹腿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人称「刀锋战士」。
好问题激发对需求的认识,照亮新的机会。现年56岁的菲利普斯,穿着他发明的猎豹脚,依然每天在旧金山以北150英里的海角上跑步。


03

你为什么要爬山?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读书如果不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惯性和具体行为,那书恐怕就白读了。拿到这本书,我最想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通过发问来重新规划、改造个人生活? 一边读,我一边想起自己曾经或目前经常默想的一些问题,比如:
· 我要投入精力做的这件事,是哪一点最让我看重?· 我会追随一个拥抱不确定性的领导吗?· 我走到哪里应该喊停?(止损点)· 我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做?(这是最好的做法吗?· 如果我被公司开除,我还能做些什么?(无论如何,这是个拷问灵魂的问题)· 假如钱不是问题,我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项目/难题/关系?
 我们需要花时间问些关于我们生活的重要和基本问题。
“20年后你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你想说你在哪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领英的首席执行官杰夫·韦纳(Jeff Weiner)在面试新员工时,经常直截了当地这样问对方,“你会感到惊讶,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答案。 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把自己放在长远的大系统里来思考,应该在哪投入精力才能收获幸福。 更美丽的问题,禁得起时光的考验。 假如用登山来比喻人生,也许你去爬山,是因为想插面国旗在上面,还有可能,是你想知道站在高处看风景的滋味。 但是,在做出这些判断之前,你恐怕得先问自己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我为什么要爬这座山。一旦你花时间问自己这个问题,并对它足够的重视和耐心,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爬错了山。爬山之前,你要问自己:

 

在顶端等着我的到底是什么?

我到了那,又该怎么办?

我是真的喜欢爬山吗?

我在那能留下什么?


David McCullough



作家戴维德·麦卡洛(David McCullough)给他的学生这样的建议:
“爬山不是为了插国旗,而是为了迎接挑战,享受空气,看风景。

爬上去是为了让你看到世界,

而不是让世界看到你。”




读这本书,我的心得 用爬山来比喻职业生涯,显然有很贴切的部分,因为职业生涯里的晋升往往也意味着下一个巅峰,需要全力以赴,身体和内心都有强烈动力向上向前。
很少有人在一切顺利的过程中选择退后、或者主动停下来,质疑攀升这个动作本身对自己有多大意义。 从某种程度上说,各种与职业有关的问题,“我如何提高我在公司的地位,增强我的工作安全感?”,“我怎样才能得到晋升?”,这些都更像是实际的攻略,这自然没什么不对的。
但我读这本书,收获到的领悟是:你必须要问自己一些基本问题,类似“我活着意味着什么”这样真正的本质问题,否则就不可能诚恳地对自己说:我想登的是那座山!
总有人站在山顶。很多时候,人们得到晋升,是因为他们做了自己真正喜欢做而且还擅长做的事情。 我想到当初思考博士论文题目的时候,导师就把科研项目比作爬山:

你必须从选择一座山开始,

确保它是一座你喜欢的山,

而不仅仅是你想登上的那座山。假如运气好的话,

你接下来几年都会被困在这座山上。

 

嘿嘿,这个比喻也适合亲密关系,如果你想结婚的话:


你必须从选择一个人开始,

确保对方是你自己喜欢的人,

而不仅仅是你想结婚的那个对象。

如果运气不错,

你接下来的nx7年里,

都会在这段婚姻的围城之中。

 

所有人与人的纽带都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和磨损。我们总以为爱家人是理所当然的,但若没有认真地提问“我们共同的目标是什么”,婚姻关系是不大可能自动好好的。所以才会有人登上了山顶,却找不到能一起分享喜悦的人。除了在上面插上一面旗,再没别的冲动。




  - end -  





一本好书

专挑思想精华讲给你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布拉格向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