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跟所有人作盟友
提倡美好邻里社会公平和个人成长
本文全长 1500字
阅读时间 3分钟
最近在LinkedIn上学一门课程,名叫Becoming an Ally to All跟所有人做朋友。授课老师是纽约大学教授著名法学教授吉野健二(Kenji Yoshino),他讲了盟友关系的三重境界,让我深受启发。
以下是我整理这门课的心得笔记。
01
你的世界有多大取决于 你能跟多少人成盟友
传统的看待盟友的方式认为,看待世界就像有个开关,对方或者是盟友,或者不是。这办法往往给你带来人际关系上的困扰,而且对解决难题没什么帮助。
因此建议你换种方式来思考。研究者基思·爱德华兹(Keith Edwards)阐述了发展有效盟友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把爱德华兹的模型总结为:
- 跟一个人做盟友
- 跟部分人做盟友
- 跟所有人做盟友
这门课的目标是引导你我进入第三阶段,成为所有人的盟友。
02
一对一盟友关系
当你跟一个人作盟友时,你真正关注的只有一个人。这当然比没有盟友要好,至少你不只在意你自己,但这是联盟关系最基础的形式。
我曾有个女学生名叫简,我会在简需要帮助时采取行动,但我不会把排斥行为视为系统性问题。比如说,在大学这个系统里,她作为女人可能会面临的阻力我这个男老师是遇不到的。现实中我会想出好办法来尽量消除歧视行为。换句话说,我不会把人妖魔化,说他某人厌恶女性、有性别歧视,我甚至不会以那种方式看待世界。
我只是认为排斥女性的行为是我们需要防备的。但这种视角的缺点是,我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多样性和包容性方面的错误,因为我甚至没有用这些术语思考。所以我们希望你们能从跟一个人做盟友变成跟一群人做盟友。
03
一群人的盟友关系
当你跟一群人做盟友,你的注意力就集中在群体上。
若你接受过抵制偏见的训练,你就能从内外两种角度思考世界。你会发现简的遭遇并非个案,而是几乎所有女性个体将在工作场所面临的挑战。
当你与一个群体结盟,你会采取行动。这时简也不再需要来找你寻求帮助,因为你对一大批人的影响力,会让很多人意识到性别歧视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比如看看关于露丝·贝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的鼓舞人心的纪录片,或者读一篇关于女性如何被疫情逼出工作场所的华尔街评论文章。这种视角比前者更成熟,但也有它的缺点:你会不经意间认为自己是系统的一个例外。你自己不需要任何人帮助。
你内心善良,能帮助其他不如你的人,但一旦你把自己视为特例,情况可能变得更糟糕,因为你谴责那些有排他行为的人是“坏人”。
OK,你从内部和外部、从有偏见的人和无偏见的人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对有排他行为的人,你指出他们的错误,排斥他们、避开他们,称其为厌女主义者。这么做反过来也会让你对自己产生厌恶,这种厌恶感是心理上的连锁效应。
你很难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你把人分成好人、坏人,用这角度看待世界,你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也会犯错。毕竟看世界上有很多个“正确的”视角,就像抢椅子游戏一样,总有人最终会落单,被排斥在游戏之外。
04
跟所有人做盟友
把人分做圈内圈外,你自己早晚也会成为“坏人”,所以你才要成为舞台上所有人的盟友。到了这个阶段,你是真的专注每个人,包括你自己。
这一观点的核心是我们都需要盟友。即使你是一家公司的直男、白人、男性首席执行官,你也需要盟友。这意味着通过创建盟友,你能始终如一地采取行动,因为团结所有人对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有利。
如此一来,你将寻求改善整个系统,因为你无法置身事外。你不仅是他人的盟友,更是一种无限循环的能量源。如果你坚持这么做,别人会跟你做盟友。这正是这种世界观真正有希望、有魅力的部分。
这是个我们所有人都参与的旅程,我们为非包容性行为的来源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当有人犯错,我们不会排斥他们。
我们最好把意图和影响分开。不要让好意成为偏激、伤害他人甚至作恶的理由。不要因为有人做了不得当的事,就把对方归为坏人。
对人慷慨、开放、宽容,能让我们接受自己的错误,自我原谅和自我同情,毕竟在多样性和包容性方面,所有人都会犯错误。反省之余也要自我原谅,就当这是一场学习的邀请。
作者介绍
江北
社会生态学者兼设计师
「布拉格向北」创始人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学士
美国伯克利城市设计硕士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跨学科研究博士
目前在温哥华生活
相关文章
你有没有为别人「保留空间」?
生活的美好体验,如同加入一场令人满意的战斗
- end -
布 | 拉 | 格 | 向 | 北
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