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经济》2022年第7期|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发展与企业创新



作者:刘修岩,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王峤,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吴家贤,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刊期《世界经济》2022年第7期

原标题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发展与企业创新

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按钮可以下载全文

点击话题标签#2022年第7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




中国于1969年建成北京地铁一号线,并于1971年向公众开放,系亚洲最早开发快速轨道交通设施的国家。随后中国在1990年代开始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为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扩张带来了机遇,广州、南京、武汉等一些省会城市相继启动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快速轨道交通在中国城市中得到广泛的开发与应用。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统计分析报告,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共有50个城市开通快速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达9206.8公里,其中地铁线路长度为7209.7公里,在建线路总长度达6096.4公里。城市内部高科技集群的形成及其互动交流关乎中国城市长期的经济增长,这都有赖于完善的现代公共交通设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城市内部,创新个体间的知识溢出需要频繁的面对面交流传递“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故企业间的知识外溢随交通便利性的改善不断加强。此外,城市内部劳动力与企业也会向更具“吸引力”的区位(如轨道交通站点附近)集聚,这也导致交通设施枢纽周围更容易形成知识集群从而促进创新。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关键节点,未来城市内部公共交通设施依然会不断发展,尤其是快速轨道交通进一步普及,其引致的创新外部性对城市长期增长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对城市内部交通设施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展开研究,尝试对快速轨道交通的外部性影响进行拓展。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总结,本文从快速轨道交通提高通勤便利性与吸引周围企业集聚两个视角,分析其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渠道。然后将专利文件和数据、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信息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匹配,通过空间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快速轨道交通对企业创新的效应及其内在机制,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中国快速轨道交通对周边企业创新产出有正向促进作用,平均而言这一正外部性能延伸至1公里左右。第二,通过理论分析与经验检验,本文发现站点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在于快速轨道交通改善了交通便利性,提升了企业与城市内部知识流或创新个体之间的可达性,促进了城市内部的知识外溢,且可达性的改善也能帮助企业与高素质劳动力完成高效匹配,站点建设带动周围服务型设施发展,促进了研发人员在站点附近的交流与集聚。站点周围地区吸引了新生企业进入,而轨道交通产生的额外成本会对企业进行筛选。第三,劳动力规模越大的企业受到快速轨道交通正外部性的影响越强,生产率对于快速轨道交通效应存在正向调节作用,高生产率企业受到快速轨道交通正外部性的影响更高,高人力资本水平和高出口密度行业内的企业对于快速轨道交通正外部性更为敏感,且快速轨道交通的创新正效应主要作用于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而在知识较为密集的区域设立轨道交通产生的创新正效应小于知识分布分散的地区,在空间发展模式较为松散的城市设立轨道交通能有效缓解分散化趋势导致的负外部性。

本文的边际贡献如下:

第一,本文针对现有研究较少涉及的城市内部交通设施对知识溢出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研究,从快速轨道交通提高通勤便利性与吸引周围企业集聚两个视角,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知识溢出与集聚——企业创新的系统性理论分析框架,对交通基础设施与创新这支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拓展。

第二,将专利文件及数据、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创新性地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方法科学地考虑了识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下系统考察了快速轨道交通对企业创新产生的因果效应,为研究城市内部轨道交通与创新相关问题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第三,结合多种微观数据,包括发明专利引用信息、企业数量变化信息和土地交易信息等,对快速轨道交通影响创新的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尝试打开当前中国城市内部轨道交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这一“黑箱”,验证了实际的作用渠道。

第四,根据企业特征、行业特征以及区位特征,针对城市内部轨道交通产生的创新正外部性进行异质化延伸。为如何科学地建设城市内部的公共交通体系并推进城市内部创新水平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与参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的政策启示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政策制定者应重视快速轨道交通站点在知识溢出中的作用,除加强轨道交通站点的密集化外,应重点优化城市内部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分布,加快城市内部可能的知识流集聚中心与潜在的产业分布区域的站点规划建设。并适当提升站点周围设施配套建设,着力打造以站点为中心的创新活跃区域,促进快速轨道交通的技术溢出。

第二,围绕快速轨道交通设施打造产业创新集聚中心,重点扶持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大规模、高生产率,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向轨道交通站点集聚,形成高质量的技术发展中心,建设现代化交通设施发达的技术集聚中心。

三,针对城市内部的轨道交通布局进行灵活调整,针对远离市中心、人口密度相对较 低等区域也应适当设立轨道交通网络,提升自然通勤约束较强地区内部各区位间以及城市内部中心与边缘区域间的要素流动与创新联通。

四,关注快速轨道交通设施可能导致的土地和住房价格溢价问题,加强构建土地或住房市场的良性机制,降低城市内部可能的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引发的恶性溢价现象,尽量避免引起负外部性,挤占创新资源。

《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

1.《世界经济》2022年第7期|大规模减税降费的稳就业效率几何?
2.《世界经济》2022年第7期|人口迁移与福利差距:工作条件与教育机会改善的双重视角
3.《世界经济》2022年第7期|中国经济增长真的依赖于劳动强度吗?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

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