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经济》2022年第7期|人口迁移与福利差距:工作条件与教育机会改善的双重视角



作者:李小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

刊期《世界经济》2022年第7期

原标题人口迁移、地区教育水平与福利差距

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按钮可以下载全文

点击话题标签#2022年第7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




地区差距和学历高低是当今福利不平等的两个重要来源。个人对于定居城市的选择不仅决定自身工作机会和居住环境,也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子女面临的教育条件。同时,父辈学历的高低也是影响子女教育条件的重要因素。因此,空间的横向差距、代际的纵向影响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个体间福利差距。现有关注中国福利差距的文献通常只讨论了其中一个维度。

(图片来自网络)

数据分析表明,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同时存在横向和纵向的不平等。纵向来看,教育不平等的代际传递十分明显。以父母至少一方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家庭为高学历家庭,以父母均为大专以下学历的家庭为低学历家庭,高学历家庭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压倒性地超过低学历家庭子女。横向来看,地区差异明显,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与地区收入水平呈现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要考虑个体间福利差距,需要将静态的空间不平等与动态不平等的代际传递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本文利用中国数据估计了同时包含迁移决策和教育决策的空间代际交叠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大城市不仅同时具有更好的生产率和居住条件,而且还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反事实分析表明,偏向高技能劳动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通过增加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对高技能需求的扩张促进了教育迁移。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条件,个体会更多地迁移至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往往又同时具有更好的生产和居住条件。因此,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在刺激教育迁移的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劳动力与地区生产率的空间匹配效率,进而增进了中国总体社会福利。

此外,由于个人通过迁移不仅能直接改善自身的工作和居住条件,还能够进一步为子女寻求更好的教育机会,所以本文动态模型中人口迁移对社会福利的改善程度以及福利差距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静态模型。进一步分析表明,如果缺乏内生的教育选择,人口迁移对福利差距的抑制作用将大幅缩小。由此证明横向不均和纵向不均存在彼此加强的相互作用。

同时,本文还分析了迁移成本对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如果迁移成本过高,人口迁移难以实现,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则会出现高学历劳动者扎堆现象。高学历劳动者扎堆又会降低当地的技能溢价,反过来抑制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选择,尤其是抑制教育成本较高的低学历家庭子女的选择。因此,迁移成本下降不仅可以在地区维度缩小个体福利差距,也能够进一步缩小高学历与低学历家庭子女之间的福利差距。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本文考察了中央教育转移支付的影响。如果各地上缴中央的财税收入均等地分配给每个地区的每个家庭,全国总体福利水平略有上升,个体间社会福利差距显著缩小,低收入地区福利改善明显。因此,均等的教育转移支付可能是一个较好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工具。但是,本文也发现教育转移支付存在较大的机会成本。过多地补贴低学历家庭子女的教育可能会降低高学历家庭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最终导致全国高技能劳动的总体供给下降,劳动力市场技能溢价上升,福利差距不降反升。因此,为了缩小福利差距、缓解不平等的代际传递,不仅需要改善低学历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同时需要着力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全社会高技能劳动供给,从而缩小劳动力市场的技能溢价。

《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

1.《世界经济》2022年第7期|中国经济增长真的依赖于劳动强度吗?

2.《世界经济》2022年第7期|碳排放权生产要素配置如何解决补贴引致的不平等

3.《世界经济》2022年第7期|环境监管约束“硬化”、外商撤资与外资结构绿色升级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

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