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经济》2022年第7期|碳排放权生产要素配置如何解决补贴引致的不平等



作者:范庆泉净然王竞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刊期《世界经济》2022年第7期

原标题清洁生产补贴、收入分配失衡与碳排放权再分配机制研究

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按钮可以下载全文

点击话题标签#2022年第7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




中国积极承担国际减排责任,严格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任务。为此,中国政府一方面稳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据统计,2019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4.1%,与2005年相比累积下降48.0%,基本扭转了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同时,高技术产业投资额比上年增加17.3%,快于全国投资额增速11.9个百分点。然而,在清洁生产补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各主体的收入分配差距却在不断拉大,由此产生的新的不公平问题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洁生产补贴是政府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一项主要手段。实践中,清洁生产补贴经济外部性产生的“增量蛋糕”并没有让该部门获得额外利益,甚至造成该主体所得的经济利益份额降低。这是因为清洁生产补贴扭曲了该部门各类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得该部门主体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下降。在不改变清洁生产补贴经济外部性的前提下,调整清洁部门要素报酬的分配机制才是解决各主体间收入分配失衡问题的关键。在全国碳交易市场机制下,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为提高清洁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提供了可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分离市场的减排方式下,碳排放成本与碳要素报酬成对出现。企业为碳排放“支付”成本的同时,又作为碳要素的所有者“获得”要素报酬。此时,碳排放成本与要素报酬的主体是同一的,且无法将两者的主体分离。因此,解决不公平问题的“重担”往往压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环节上。在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机制下,无论采取哪种碳排放权分配方案,均可以使得各主体边际减排成本均等化,实现社会减排总成本的最小化。市场交易机制解决了碳排放的效率问题,但仍然无法解决各主体的利益补偿问题。而在碳交易市场机制下,碳排放成本承担者与要素报酬获得者是可以分离的,市场均衡时每个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既定的,不随碳排放权的分配方案而改变,为进一步研究碳排放权归属提供了可能。

本文利用市场交易信息设计碳排放权的再分配方案,调整初次分配环节碳要素的报酬归属,以实现各主体利益的帕累托改进,这是激发碳减排市场主体活力的基础,也是加快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步伐的制度保障,更是解决新的不公平问题的重要途径。

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决定各主体实际承担的碳排放成本,而政府再分配方案决定各部门最终获取的碳要素报酬。科学探究碳排放成本和碳要素报酬的动态变化趋势,深刻理解两者归属的主体差异和总量相等的特点,是设计碳排放权再分配机制的关键环节。为此,在新古典鞍点路径上,本文通过构建符合中国经济自身发展阶段和渐进式碳减排目标的理论研究框架,设计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机制,厘清碳排放成本和碳要素报酬的归属主体差异,分析清洁生产补贴引发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探究碳排放权再分配机制,能够为解决清洁生产扶持过程中新的不公平问题提供科学方案。

论文增量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本文关注到清洁生产补贴引发的新的不公平性问题。生产补贴没有让清洁部门获得额外利益,甚至使其所得的利益份额更低,但这并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论文对该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案展开系列研究,选题较为新颖。

二是本文提出了碳排放权再分配机制的解决方案。在碳交易市场中,碳排放权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碳排放成本与其要素报酬的主体是可以分离的,为解决新的不公平性问题提供了重要切入点,以往文献鲜有涉及。

三是本文选取新古典鞍点路径作为理论研究框架。鞍点路径能够刻画出能源消耗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特征,也能够模拟我国渐进式碳强度减排的实施路径。该理论框架对论文选题体现出较好的适用性,有利于拓宽该领域的研究视角。

本文研究指出,碳交易市场机制下各主体获得的碳排放权与实际碳排放量是可以分离的,随着清洁生产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应逐步提高清洁生产主体获取的碳排放权份额,以缓解该部门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幅度。在碳排放权的再分配方案中,清洁部门获取的碳排放权数量要大于其实际排放量,相应地污染部门获取的碳排放权数量要小于其实际排放量,并且两类部门获取的碳排放权数量与实际排放量的差异应持续扩大。

在全球温控目标战略调整的背景下,未来中国的碳排放空间将加速收窄,应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建设,不断提高清洁生产的扶持力度,加速推动能源结构转型;要坚持先效率再公平的碳配额分配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再分配职能,将碳配额分配的重任落实在再分配环节上,提高分配方案的精准性和公平性,以减轻碳排放权初次分配的压力。要根据市场资源配置信息,以各主体生产过程中实际排放量为标尺,不断提高清洁生产企业的碳排放权数量,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同步改善。

《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

1.《世界经济》2022年第7期|环境监管约束“硬化”、外商撤资与外资结构绿色升级
2.《世界经济》2022年第6期|“亲清有为”:政企关系对中央环保督察治理效果的影响
3.《世界经济》2022年第6期|城市对视角下的交通连通与区域市场一体化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

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