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2期|开发区“以升促建”如何影响城市碳生产率



作者:刘秉镰,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实验室;孙鹏博,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2期

原标题:开发区“以升促建”如何影响城市碳生产率

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

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2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工业发展的不断深化实现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带来了高能耗、高排放等环境问题。为了解决突出的碳污染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先达峰、再中和”的碳减排行动目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新时期绿色发展要求。在国际形势诡谲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级财政吃紧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碳减排的百年大计、完成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成为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在这样国情、世情下,对承载了中国大部分的工业企业各类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开发区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实践,实现了吸引外资、拉动就业、提升TFP和经济增长。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发区热”带来的企业扎堆式集聚、违法出让土地、圈占耕地以及过度优惠等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出于地方政竞争目的设立省级开发区,由于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和重复建设,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环境过载、产业结构性污染和环境风险加大等问题。考虑到“稳就业”和“稳增长”工作成为现阶段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以及“双碳”目标日益收紧的现实背景下,深入讨论如何发挥好开发区的载体功能有效地实现增长与碳减排协同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

本刊在2023年第2期推出刘秉镰、孙鹏博撰写的《开发区“以升促建”如何影响城市碳生产率》,该文基于中国开发区建设进入从数量向质量转型的新阶段的现实背景,以2009年后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作为政策冲击,分析了开发区建设转型能否实现协同推进降碳与增长这一重要问题,并尝试解构出产业政策更有效地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改革路径。

该文的边际贡献包括:(1)在研究视角上,本文重点关注开发区由省级升级为国家级这一制度改革的增长与碳减排协同的绿色发展效应,能够有效识别出通过产业政策实现环境“软治理”的前提条件。(2)在研究数据上,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省级层面,本文使用全国税源调查微观数据,从企业要素投入结构视角解读了开发区建设转型实现碳生产率提升的内在机制。(3)在机理分析上,现有文献大多从宏观层面分析,本文从开发区建设转型对企业影响的视角出发,解构了制度改革通过更严格的考核激励、地方干扰的减少、政策制定权的下放以及产业政策集中供给的“优补效应”进而实现碳生产率提升的内在机制。(4)在研究方法上,在设计了新策略准确地识别出开发区建设转型的净效应和溢出效应后,使用最新的合成DID方法识别了异质性处理效应,丰富了开发区经济效应的识别策略。

(图片来自网络)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如下:

首先,解构出使得产业政策更有效的实现条件和改革路径,为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优化产业政策供给实现“协同推进降碳和增长”提供新思路。我们的研究表明,碳污染的治理不仅可以依靠政府的环境规制,也可以通过更严格的考核激励、地方干扰的减少、政策制定权的下放以及产业政策集中供给的“优补效应”来实现。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以机制体制改革实现能源生产率提升,通过内源式污染治理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其次,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开发区建设转型的绿色发展绩效提供了新证据。开发区的建设不仅包括增长和就业的带动效应,其背后存在更多潜藏的非经济收益。我们的研究为我国现阶段大规模推进的开发区建设转型提供了生态环境上的支持。

最后,为实现工业依赖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双赢”的高质量发展揭示了潜在的新方案。我们的研究发现省级开发区升格更多地提升了中小城市以及北方等工业依赖型城市的碳生产率。因此,省级开发区升格有助实现工业依赖地区增长和低碳发展的“双赢”。

《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

1.《世界经济》2023年第2期|栽梧引凤:企业结对帮扶与县域利用外资

2.《世界经济》2023年第2期|不确定性冲击、信贷资源错配与货币财政政策效果

3.《世界经济》2023年第2期|新兴企业进入与产业链升级:来自中国无人机行业的证据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

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