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次可造1000多个机器人!MIT赵选贺团队创新设计解决业界多年难题

bilibili 机器人大讲堂 2023-12-22

小编今天竟然亲眼目睹办公用品成精,会自己走路了!电话线自己会爬,有图有真相:



回形针也像是长出了腿,大步流星,昂首阔步地走着:



我不会出现幻觉了吧?再揉揉眼仔细一瞧,什么嘛?原来是机器人。

         

虽然外表看着不像,不过它确实是货真价实的机器人,属于软体机器人的一种,而且来头还不小,这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最新研究成果,除了走路之外,还会游泳!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小机器人在运动时没有外接任何电缆或者设备,那它是怎么做到运动自如的呢?



答案就是:磁场。

         

以上其实是 ⌈三维磁性软体机器人⌋,结合了纤维执行器和磁性弹性体,利用单向磁场控制,可以实现爬行或走路等多种运动模式,还能充当货物运输工具,未来能够在复杂难以部署的受限环境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除了机器人的表现外,它的制作方式和控制方法也是相当创新的,其可扩展能力甚至能够达到同时制造一千多个机器人,解决了目前磁性机器人的制造难题!

         

▍磁性机器人制造与控制方法的难题


在软体机器人领域中,驱动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机器人的表现和功能。

         

磁场比光、压力、热、电场等更具有优势,因为磁场环境的部署不受任何束缚,也不受材料的限制,就连弱磁场也能穿透非磁性和弱导电介质。相比之下,光、压力、热和电场等其他驱动方式无法穿透某些物质,或者需要更高的能量消耗。



这些优势激发了大量的磁性软体机器人研究,应用于外科、活检、药物。尽管如此,磁性软体机器人依然受到制造和控制的挑战。迄今为止,它们主要由二维结构成型或立体光刻工艺,但对于需要更复杂的三维结构的应用来说,目前还没有简单快速且可扩展的制造方法。

         

同时在控制方面,目前磁性软体机器人大多依靠多个磁铁或电磁线圈组成的设备,复杂又笨重,缺少一种可以适应多种机器人的磁场控制方案。

         

总之,制造方法的创新与控制方案的简化是目前研究的重中之重,如果真的出现这样一种方案,不仅可以增强机器人的实用性,还可以扩大其在生物医学和工程学中的应用。

         

▍一次造1000多个,灵活扩展超乎想象


说了这么多,到底MIT是如何解决磁性驱动中制造方法与控制方案的难题呢?



先讲制造方法,不难看出,这个像电话线的机器人整体呈螺旋结构,可以看作是一种连续的三维结构,研究人员利用了两种具有不同变形能力的弹性体:SE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和COCe(环烯烃共聚物弹性体),将两种弹性体组合成空心结构,内部空心填充带有铁磁性的复合材料。



空性结构的一侧是 SEBS,另一侧是COCe,然后进行数百米的热拉伸,弹性体可以承受超过 600%的应变,由于COCe的塑性变形比 SEBS 大,在热拉伸和仪器处理后,可以自然形成螺旋状结构。



到这里,一个具有磁控能力的“电话线”软体机器人就初步成型了,但要想要让其按需运动,还得规定它的运动方式,比如模仿毛毛虫的蠕动前行。



研究人员对“电话线”进行了永久磁化,他们将其放在模具上并施加强力磁场,这样一根没有灵魂的“电话线〞 就有了像毛毛虫一样的头部、身体和尾部,这样在施加不同强度的磁场时,机器人可以用不同的速度爬行。




改变一下永久磁化的姿势和部位,机器人还能实现双足运动。机器人类似于“回形针”结构,具有两个“脚”和一个“关节”。当站立起来用“双腿”行走时,脚部的螺旋线圈负责增加与地面的接触摩擦,关节负责让两条腿向相反方向撑开。



这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制造方式,可扩展和编程能力非常强,对于固定的架构,可以大规模制造多个机器人。例如,多个磁性弹性纤维段可以同时拉伸,还可以同时在大体积电磁铁中永久磁化,这样一来,甚至能够实现在一个步骤中制造1000多个软机器人,大大简化了开发过程!

         

▍单向磁场灵活部署


除此之外,这种结构也能够简化磁场环境的部署,只需要固定电磁铁施加的单向磁场就足够了。“电话线”机器人处于运动平面正交的磁场中,随时间在 0 到 45 mT 之间、频率高达 10 Hz 呈正弦变化。



在毛毛虫的运动模式中,当磁场增加时,头、身体和尾部之间的吸引力会产生双重折叠,从而产生应变,通过改变振荡场的频率,可以增加折叠循环的次数和爬行速度。



双足行走模式的磁场环境则略有不同,施加的不是正弦波,而是传递锯齿波,磁场从0增加到23-25mT,然后急剧下降到0mT,从而在每个周期中快速释放弹性能量。



利用磁场的切换,还能实现货物的装载和释放,或机器人之间的协同工作,举个简单的例子:两个机器人向相反的方向行走。



▍研究者介绍


这项研究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杂志中,论文标题为“Magnetically Actuated Fiber-Based Soft Robots”(磁驱动纤维软体机器人)。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MIT的博士后研究员Youngbin Lee,2022年博士毕业于MIT,在科研工作期间,Youngbin 解决了打破纤维轴对称性的重大工程挑战,以后将继续使用纤维来构建可穿戴传感器和机器人。



在论文的作者一栏中,还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赵选贺教授。



赵选贺是MIT的终身教授,师从国内著名力学家锁志刚院士。赵选贺教授长期致力于推动人机交互和融合科技,Google Scholar显示他发表的文章总被引次数超过了17000次,H因子为63。当前,赵选贺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这项研究成果对于软体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受限环境中的应用,如外科手术、药物输送和活检等。通过创新的制造和控制方法,磁性软体机器人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解决复杂任务和应用中的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END-------------------



更多精彩

*自研4D激光雷达L1 + GPT大语言模型 宇树Unitree Go2四足机器人有啥黑科技?

*访问次数13k!这款在《自然通讯》发表的机器人,为变形金刚来到现实创造可能性

“具身智能”引爆机器人产业,看绝影Lite3/X20四足机器人有何特别之处?

*业界首款全向超广角4D激光雷达来了!

网友神评:如果让RoboCup机器人来训练男足出线的概率会不会大一点?

*聚焦机器人+AI领域 傅利叶智能GR-1通用人形机器人重磅发布

四大核心场景落地,松灵机器人最新成果亮相,超简单易用

华为和字节跳动的机器人布局,都有哪些共性和差异?

8种特性,6大核心价值,高预APS先进排程系统为何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数字化神器?

最新5款农业机器人,各个长相奇特,网友:脑洞一下打开了

如何提高集群协作效率?中外团队合作研发基于均值偏移的机器人队形控制策略

割草机器人赛道又一新玩家,这家企业的无边线割草机有何不同?

通用机器人里程碑?谷歌展示全球首个多任务AI智能体 已学会套圈、搭积木、抓水果……

大族机器人埃森秀:焊接机器人齐亮相,实战应用引围观

国内团队研发新型BCI 系统,“脑控”机器人在非结构化场景执行避障任务!

*聚焦4500亿增量市场 切入政务系统赛道 国产AI专属域大模型具身机器人落地

*机械狗蒙眼在台阶上横着走! 韩国最新AI控制技术让其快速适应各种地形

*跟真狗学“奔跑跳跃”!腾讯Robotics X用预训练模型和强化学习提升机器狗控制

*抓呀抓?MIT研发带触觉柔性机械手,可化身“整理师”帮你收拾杂乱房间

*高水平论文合辑!《国家科学评论》出版共融机器人专题,丁汉院士担任特邀编辑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机器人大讲堂】读者讨论群, 共同探讨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


教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腿足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无人机、软体机器人等专业讨论群正在招募, 关注机器人大讲堂公众号,发送“ 交流群 ”获取入群方式!


招募作者

机器人大讲堂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如果您对撰写机器人【科技类】或【产业类】文章感兴趣,可将简历和原创作品投至邮箱: LDjqrdjt@163.com  


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朋友们的加入!






 
 

看累了吗?戳一下“在看”支持我们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