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SAR)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因其高分辨、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逐步成为对地观测不可或缺的手段,在世界范围得到了普遍应用。自1979年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简称中科院电子所)获取国内首批SAR图像标志着SAR系统成功研制以来,四十年来我国合成孔径雷达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合成孔径雷达的研究,在中国起步于70年代中期。1973年中科院电子所成立了 “无线电和信息技术”调研组,开始进行调研工作。1975 年 4月—6 月,国防科工委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空间遥感技术十年发展规划座谈会”,起草中国航天遥感技术十年发展规划草案,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钱学森指出: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很重要,有许多特殊的用途,尤其在军事上。我们要搞,这次就要规划进去。1976 年 5 月 29 日,中科院电子所开始筹建信息科学与微波遥感技术研究室,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研究和研制的研究室。1978 年研制出合成孔径雷达原理样机,并在9月—11 月进行了地面联调。1979 年 9 月 17 日,在陕西武功机场,中科院电子所研制的机载 SAR 原理试验样机首次试飞成功,获得了我国第一批 SAR 图像,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 SAR 这一战略高技术的国家之一。
1979年中科院电子所研制的机载SAR原理样机首飞并获取中国首批SAR图像
四十年来,中国合成孔径雷达领域发展迅速,研制了一系列具有高分辨率、极化、干涉、极化干涉、三维成像能力的SAR系统。雷达工作频率从单一波段发展到P, L, S, C, X, Ku, Ka和W波段,并向太赫兹、激光拓展;分辨率从几十米发展到亚分米级;测绘带宽度最大至几百公里;工作模式从条带发展到扫描、聚束、滑动聚束等;获取数据从二维图像发展到高程图像、三维图像、甚至四维图像。目前,我国合成孔径雷达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国际领先。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合成孔径雷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蓬勃发展,对合成孔径雷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及其应用必将有着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