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复旦大学和《雷达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世界雷达博览会雷达与微波视觉分论坛暨第一期雷达学报大讲堂”拟于2021年4月22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世界雷达博览会”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专业性、国际化的雷达行业展会,自2001年成功举办首届,每两年举办一届。第九届世界雷达博览会以“推动新时代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宗旨,博览会同期举办首届“雷达与未来”全球峰会,以及雷达与智能制造、雷达与5G通信、雷达与防灾减灾、雷达与微波视觉等分论坛。
“雷达学报大讲堂”由国内雷达领域科研学术机构和《雷达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聚焦雷达领域前沿热点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雷达领域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促进、推动创新的平台。“雷达与微波视觉分论坛暨第一期雷达学报大讲堂”围绕合成孔径雷达(SAR)微波视觉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展开研讨,探讨结合微波视觉这一新方向,合成孔径雷达在二维/三维成像,几何/辐射/极化处理,图像理解与信息提取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促进SAR处理技术的创新发展。本届论坛具体事项如下。 二、时间地点:2021年4月22日,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三、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复旦大学、《雷达学报》编辑部 四、论坛日程:4月22日下午,特邀专家报告、圆桌交流互动。五、参会要求:本届论坛免收会议费,有意参会者请于4月8日前报名申请,报名申请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至网站通知。六、联系方式:高华,010-58887063,radars@mail.ie.ac.cn。
《雷达学报》建有相关学术交流群,可加好友申请入群(请注明姓名、单位)。
丁赤飚(1969–),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雷达学报》主编。主要从事合成孔径雷达、遥感信息处理和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973、国家863重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和国家级遥感卫星地面系统工程建设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等奖励,入选国家万人计划,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9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制定我国牵头的第一个SAR国际标准。徐丰(1982–),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2003年获东南大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3年先后任美国大气海洋局(NOAA)卫星应用研究中心博士后、美国宇航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智能自动化公司研究科学家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青年成就奖、国际无线电联盟青年科学家奖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优秀青年基金等。研究方向为电磁散射建模、雷达图像信息获取、微波视觉与物理智能。
仇晓兰(1982–),女,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进体制SAR成像处理技术研究,担任多颗SAR卫星成像系统技术负责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等基础前沿课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杰出成就奖等奖励,出版中英文专著各一部,发表论文80余篇,IEEE高级会员,担任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期刊副主编、《雷达学报》青年编委。
欢迎转发本号原创内容,转载和摘编需经本号授权并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为《雷达学报》。本号发布信息旨在传播交流,其内容由作者负责,不代表本号观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等问题,请在2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雷达学报》拥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