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有意义——清明节,我们来谈谈“生命教育”
(文/徐海娜)四月,在北方长大的我的眼中,是一个莺飞草长的季节,柳树长出嫩芽,院子里爷爷种的梨花,一树一树的洁白。北方的四月,干涸了一冬的枯枝全部生机重现,让人心底也充满莫名的力量。
长大后到了南方工作,才发现南方的四月是那样的不同,到处飘满了落叶,很像是北方的秋,让人疑惑。仔细看,才发现原来是新叶萌生,旧叶才脱落。无论南北方的景色如何地不同,四月都是生机勃勃的,因此,四月,在我的记忆里,一向都是美好的,而且在这个月份里,还有两个人类文明史上古老而重要的节日,一个是东方的“清明节”,一个是西方的“复活节”,它们不约而同也都与“生命”有关。在这个时候,我们来谈谈“生命教育”真是再适合不过的一件事。
“生命教育”的起点
——人,生而有意义
我记得每到“清明节”,我的家人都会起个大早去“上坟”。现在的小朋友可能已经不知道什么是“上坟”了,而那时候,还是“土葬”和“坟地”尚有余存的年代。倘若家人愿意带上我,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就起床出发,我必定会觉得兴奋。能跟着大人们到祖坟前去磕头,仿佛也是一种荣耀。
我们真的会带着扫把和铁锹,扫墓,培土,摆放祭品,磕头,一丝不苟。爷爷望着远山长叹,我也学着一脸肃穆。大人、孩子的神色都与往常不同,那是一种哀而不伤的平静。这时候,太阳出来了,照着我们,内心十分澄净。这大概是我最早接受的生命教育,也是我们那一代人很多人从家庭中接受到的一种生命教育。
一个人的人生,怎样才是有意义的呢?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文化中,人死了仿佛就具有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福荫后人,也可以令人惧怕。人们祭拜祖先,有着现实主义的考量,但是,另一个方面,也有着关系和情感的表达。正是在清明节这种家庭祭奠先人的仪式中,我们知道了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也从中知道,哪怕一个人已经死了,还是会被后人纪念和挂念,不管他或她多么微不足道,都是会被家人和后代记住,这恐怕是我们最初关于人生意义的启蒙。
人,仿佛总是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关系中,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人生的意义也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和贡献中被定义,生死均不例外。但是大约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脱离了所有的社会关系和人生做为,人还有没有生存的意义?
后来我找到了答案,就是,“人,生而有意义”,每个人的降生都是独特的,就像是我后来给孩子读的许多绘本中描述的那样,“You are unique”,每个人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如果每个孩子都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独特而有意义的,轻生的概率也会降低吧?每当看到关于学龄儿童轻生的新闻,我都心痛不已,他们有的才十几岁,有的甚至还未到十岁,便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生命教育要趁早,但是绝对不是口头说教便可以让一个孩子认识到他自己的生命是生来有意义和值得珍爱的。假如他们的认知中,“只有成绩好,才能赢得父母的笑容”,“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捡垃圾”,又如何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呢?假如在他们的认知中,只有成人指定的那条路是可走的,而自己的能力却不足以达到成人的期望,他们又该从哪里找到生活的意义?
我想起我曾在香港生活的最初几年的感受,一个驻守公共厕所的清洁工,会为自己负责的厕所的洁净感到自豪,还会夸赞如厕的孩子懂得怎样维持清洁,他们从不为自己的身份感到卑贱,而是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的非常明显的自重,十分看重自己在清洁这件事上的专业表现。他们脸上自豪的光是内地少见的,这种光辉来自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然而我们的很多孩子至今还活在一种意义和价值的“不确定感”之中,他们常常怀疑自己活着的价值,考的不好,学习不好,将来不能成为家长老师眼中有用的人,会怎样?这种不确定自己的生存是否有意义的状态,会让他们在面对逆境和打击的时候,失去坚强挺立的根基。
我们知道建立在沙地上的房子,风雨一来就会倒塌,唯有建立在磐石上的房子,才能经得起人生风浪的考验。信仰、信念、爱、意义和价值的确定感,无论是什么,人的内心都需要有所支撑,孩子也不例外。
在这里推荐一本书给大家:《生命教育怎么教?100本图画书告诉你》。这本书把已出版的一些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图画书按照“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生命”及“人与自然”四大维度,对作品进行了归类细分。读者基本上可以按图索骥,把里面介绍过的绘本都找来和孩子共读,相信会有所收获。
我也写过一本电子互动童书《老奶奶去了哪里?》,在香港多数学校的eClass平台发行,在香港上学的孩子可以通过eClass的电子图书馆找到这本书。在这本书里,我写了我的“老奶奶”(我祖父之母)去世带给我的那些经历。无论生老病死,社会如何变迁,不变的永远是“爱”。
此外,家长不妨多给孩子读一读关于自然的读本,让孩子们认识到每一种生命,哪怕多么微不足道,都有存在的意义,就像是每一朵野花都点缀着春天。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尚且自在地活着,何况是人类呢?我们也要在平时的生活中,身体力行地消除自己对孩子的爱所设置的那些无形的条件。
你爱你的孩子,岂是因为他/她做了什么,你才爱吗?还是仅仅因为他们是你的孩子而爱他们呢?当我们所有做父母的想通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在家庭里做好给孩子的生命教育。“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不仅是哲学家才需要问的问题,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孩子们从我们的言传身教中,认识到生命自有本有的意义,才是我们进行生命教育的开端。
“生命教育”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
“生命教育”的内容虽然在现代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中都有涵盖到,但这个起源于西方国家的概念,在东方的教育体系中真正落地生根发芽首推台湾。台湾地区从1997年底开始正式在教育体系里推行“生命教育”,是为了让人认识生命的独特价值,从而自重也尊重他人。
除了很多学者参与讨论,还制定了一套课程框架和科目设计。在台湾地区实行的“生命教育”中,学生需要探索三个根本人生课题:“人为什么活着? 该怎样活? 又如何能活出该活出的生命?”并且含摄三个向度:“终极关怀与实践、伦理思考与反省、人格与灵性发展”。其中涉及到的有哲学议题,也有道德和伦理,以及宗教的议题,宗教和理性的关系等等。他们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达至“全人发展”的目标。
实际上,生命教育在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战略主题之中也有提及,业界也展开过一些相关讨论。学者和教育界人士提倡“生命教育”,我认为,本质上也是一种在现代化发展中呼唤回归教育本质的努力。我们现在看到的“把教育窄化为应试”的现象、“超级中学”的兴盛和“高考誓师大会”的疯狂等各种教育乱象,无一不是功利主义的产物,都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
德国有一个社会学家叫马克思·韦伯,他曾经把人的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用最简单的话来说,价值理性就是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去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目的是什么?我们去思考为什么要做教育?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我们动用的就是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则是,我们要思考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去达成目标?怎样最经济最有效?
韦伯曾经指出,人类社会现代化会面临的一个危机就是,人们的工具理性的部分会超越了价值理性,最后人们会忘记了为什么要做那件事情,而只想着怎样去做。现代社会,各种教育改革频繁,但是很多都是制度设计和技术层面的改革,少有价值理念方面的提升。所以,当我们说生命教育的时候,任何阶段都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要提倡生命教育。
此外,“生命教育”一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摆在所有的价值前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生命是非常珍贵的,它一旦失去,不可再来,却总是有人取义成仁。
小时候,每到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去之前,老师会要求我们胸前都要佩戴“白花”。这些白花,都是头一天我们在家里和父母一起用白纸折出来的,别在素色的春装上格外娇俏。陵园里,生满青苔的墓碑和周围浓密的树荫常常让胆小的女生心生恐惧,但是我们还是会满怀恭敬地清扫墓地,献上我们亲手做的最美的白花,表达我们小小的敬意。大概这是最现实的关于价值观的教育,这让人认识到,原来是有一些东西,它们的价值高于生命,值得有些人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
当然,在什么条件下,什么情境中,哪些东西是值得付出生命的,是需要人们深刻讨论和思考的。假如,有人告诉我们的学生,只有指定的某一个东西是值得付出生命的,那就不是教育,而是洗脑。教育是让人学会思考的一个过程,学生需要学会在人生的纷纭万象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而不是被人灌输某一种价值取向,或者被胁迫做出某种选择。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看到社会整体的进步,有时会裹挟着很多个体的牺牲,例如孙志刚事件和收容制度的废止。但是,不是所有的牺牲都能带来变革,个体生命与社会进程的关系,我个人认为也可以是生命教育涵盖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该如何去看待这些生命。假如每个人都重视他人的生命,都对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这个社会相信会在文明的历程上走得更好。
“生命教育”提出的问题,都是在人类历史上长久讨论的问题,虽然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人类文明就是在这样不断地思考和辩论中前进。所以“生命教育”引出的问题,事实上涉及到现代教育中,学生的一项核心能力的培养,那就是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在西方也称作Critical thinking。“生命教育”一词内涵广泛,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也曾为此著书立说,但本质上都在强调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在教育中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
“生命教育”也是生命的真实交流
现代教育中有很多难解的问题,校园欺凌、自杀、青少年犯罪、弑师弑母等等,所以很多教育者也倾向从“生命教育”中寻找解药。方向是对的,可是并没有一张万能的药方,也没有一个科目可以把做人的道理全部教给学生。因为生命教育本质上是要靠着生命的真实交流,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广义上的生命教育也超越家庭、学校的范围,涉及到了整个社会的制度设计。
我曾经在香港生活十年,香港社区里最常见的一种人就是社工。学校里有社工,居民楼下有社工,医院有社工,博物馆有社工,社区各种活动里也有社工,他们是整个社会的“润滑剂”,也是大学里和社会上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
还有一种社工,工作辛苦,却鲜为人知,他们叫做“深宵夜展社工”,他们是专门在深夜和凌晨工作,通宵“打捞”在街上游荡的青少年,专门接近和帮助一些失意彷徨的青少年,以免他们堕入黑社会和犯罪的泥潭。他们跟进的每一个个案,都需要与当事人建立长期的合作和信任的关系,绝对是一种身体力行的“生命教育”。
还有一种社会福利制度设计叫“寄养服务”,这在香港和和我如今所在的新加坡都有。一些因事故失去亲人,或者父母身患重病,父母入狱、吸毒等各种各样的缘故而缺乏父母照顾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家庭式的照顾。因此就有了这样一套由政府机构出面组织和监管,由志愿者提供的一个家庭式的临时寄养服务。
前不久,有一位新加坡的朋友刚刚在一个小型分享会上分享了自己作为“寄养家庭”临时照顾一个小女孩的经历。她说当她把那位二年级的小女孩带回家的时候,经历了很多令人惊讶的时刻,包括她发现这孩子已经在读二年级却“目不识丁”。于是她动员了全家人,包括自己的儿女,帮助小女孩学习认字和读书。在两个月之内,他们全家见证了这孩子从分级阅读读物Ladybird丛书的第一级到第八级的飞跃。
小女孩入住她家七个月之后,从“从未通过任何一项考试”的状态达到了“几乎所有考试都及格”的水平,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进步,小女孩的自信心也建立起来。为了让这孩子回归自己的家庭之后,能够良好地照顾自己,她还教了这小女孩如何给自己做出简单营养的饭菜,包括处理简单的鱼肉和蔬菜。在离开寄养家庭的时候,这位小女孩也从起初的没礼貌、缺乏教养的样子变得彬彬有礼和愿意付出,这毫无疑问也是一种“生命教育”。
如何用真实的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条件做到,但是还有一种途径,能让我们从他人真实的生命中汲取力量,那就是“阅读”。因此,说到这里,我要特别推荐一本书,《阅读里的生命教育——从绘本里预见美丽人生》,作者是为小朋友说了30年故事的作家刘清彦。这本书的前言名为“真实的力量”,在这篇前言中他介绍了自己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他用了一个事例开头,在一次阅读推广活动中,他问孩子们是否喜欢《安妮的日记》这本书?有人点头,也有人表示不喜欢。接着他拿出了《安妮·法兰克的故事》,为小朋友们介绍了安妮短暂的却具影响力的一生。他利用书中的图片把孩子们带到安妮生活的世界,无论是用来躲藏的阁楼,还是战争的残酷,“真实”带给现场的孩子们极大的震撼,也令他们产生了同理心。
通过常常和小朋友分享真实人物的真实故事,他发现感动自己的也一样感动了孩子。这些传记类图画书蕴涵着一种“真实的力量”,拓展了孩子们关于生命的视界,让他们在面对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有更多的力量去渡过难关,他觉得这就是一种生命教育。这本书的最新版本里,他介绍了他自己精选的55本传记类图画书,值得父母或者老师与孩子共读。
这本书里介绍的第一本图画书就是《最美丽的第一夫人》,写的是美国小罗斯福总统的夫人爱伦诺。小罗斯福总统因小儿麻痹症的缘故多数时间以轮椅代步,而历史资料图片中站在轮椅后的身材高大的女士就是爱伦诺。这本书从爱伦诺一出生就是个让母亲失望的丑丑的小女孩,以及童年缺乏自信和怯懦的性格写起,一直写到她成为美国人心目中“最美丽的第一夫人”的成长历程。这本书可以引导小朋友思考,外表或者性别是否可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她的童年生活很富裕,可是她快乐吗?为什么经历了那么多挫折和难过的事,她还是在世界上许多黑暗角落里点燃了蜡烛?
这本书不是一本单纯的书目推荐,而是结合了作者自身的经历、感受,以及和孩子们共读的那些经验来书写的,所以特别生动,很多第一手的阅读推广和生命教育的经验都值得借鉴。有可能的话,这五十多本书都应该摆上我们的“生命教育”的书架。
“生命教育”与无法回避的“死亡”
“未知生,焉知死”,死亡似乎一直是个令人不快的话题,但是确实是生活的一部分,就连小朋友也有可能会经历与“死亡”有关的事情,意外丧亲,宠物的死亡等等。其实很多年幼的孩子都思考过和“死亡”有关的问题,他们会问:“妈妈会死吗?妈妈会比我先死吗?我能不能和妈妈一起死?”
我曾经写过几篇有关死亡、自杀和悲伤辅导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提到英国哈里王子谈论自己所经历的丧母之痛。那是黛安娜王妃已去世20年之后,他接受了英国每日电讯报专栏作家戈登(Bryony Gordon)的访问,非常罕有地谈论了自己经历的丧母之痛,那也是他首度公开自己在精神方面寻求专业帮助的事实。他曾一度试图假装母亲的离世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影响,然而最终他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终于站出来勇敢面对这个问题的哈里王子说,“我现在已经能够更严肃地对待工作和自己的私生活了,同时也有能力真正将心血、汗与泪都贡献于我认为对所有人都有意义的事业,致力于创造充满意义的改变。”“这是更好的生活方式,去好好处理所有的悲伤,去分享其他的人的悲伤”。
死亡,能否给人带来正面的影响,乃至成为生者更坚强活下去的鼓励,主要取决于人们如何去面对它,如何去转化那一份哀痛。这方面我曾经多次推荐过一个绘本叫《小兔子的锯齿耳朵》,作者是寮美千子和金尾惠子。这个绘本处理死亡的方式很温馨,也很真实。结尾很明亮,充满了生活的希望。其核心故事改编自《西顿动物故事》之“野兔锯齿耳”篇,小朋友也可以找来看一下,尽管和读绘本的感觉有所不同。死了是什么意思呢?有个孩子说,“就是白天变成天使,晚上变成星星,守护爱的人。”这是我听过描绘死亡最温暖的话。
最后,就像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Being-towards-death,死亡是人们可以确知却不能确定何时会发生的一个事实,人的一生是一个“向死而生”或“向死而在”的过程,但是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选择承担“此在的命运”。人的这一生如何过,我们不是毫无选择。
无论如何,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意义所在,清明节是一个有着古老传统的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哀而不伤,意境悠远,只愿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多读书,多思考,看到自己生命的独特价值,也珍视他人的生命,对人类的苦难永葆同情,对人类文明的好奇心也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