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春期叛逆的真相:他们成长了,而我们没有

徐海娜 另一片星空 2023-12-24

文/徐海娜 原文首发FT中文网)大家都说青春期的孩子会出各种问题,并且一直以来我们从心理学家那里寻求得来的答案都是,青春期是一个关键的寻求自我和建立自我认同的时期,因此会出现诸多被成人认为是“叛逆”的行为。

看着这样一个标准答案,相信很多父母还是无法释然,他们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不明白以前乖巧听话的孩子为何现在拒绝与人沟通?为何父母那么爱他们,他们有时却仿佛在憎恨父母?为何他们连老师也敢诅咒?这些到底跟建立自我认同有什么关系呢?

“自认可以独立,但却不能负全责;想要自己抉择,却又完全无法承担后果;主张很多,却又判断力不足;争取权利,却又不甘愿尽义务。”著有《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册》的彭菊仙这样描绘青少年的真实面貌,也坦诚说出自己曾被孩子气到深夜骑着脚踏车在街头游荡到凌晨才回家。

我想,类似的感受,很多家有青少年的父母都有。于是我们称他们进入了“叛逆期”,尽管事实上他们不是叛逆,只是在经历成长的阵痛。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成人们在经历孩子们成长带来的阵痛。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成人的“不好”,还发现父母老师并不想改变,而只想改变他们,而因此更为叛逆乖戾。他们成长了,而我们没有——意识到了这点,我们这些成人也许就可以找到和孩子一起渡过青春期危机的金桥。

他们发现了成人的“不好”

对青春期最经典的学理解释出于以创造认同危机术语而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的学说,在他最有影响的著作《儿童与社会》中,他把人的一生分为8个发展阶段并有各阶段对应的社会心理危机。

例如,他认为人进入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得到充分发育,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儿童,会面临身份和社会角色的混淆,也就是“自我认同”的危机。在自我认同的理论基础上,他后来又撰写了《青年路德传》,强调青春期危机的潜因是人的社会化。

把人的成长分成几个阶段是一种人为的划分,然而对于一个人来说,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不是到了某个阶段就忽然变化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在前青春期或者更早的时候,孩子的心理就开始发生变化了,而不是某一天才突然把父母师长“气坏”的,那么为了防止成人们被“气坏”,我们就有必要细细去审视,究竟孩子们在心理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这些变化是怎样逐步发生而迎来了令人头痛的青春期。

一个三岁的孩子,你带着他过马路,你说“拉紧妈妈的手,这样才安全”,他一般会出于对妈妈的信任而照做。但对一个十岁的孩子说同样的话,大多不会照做。

是他不再信任妈妈了吗?并不是,而是除了对妈妈的信任,他还有了对自己的能力的一份自信,还会顾虑他人的目光,包括自己和他人可能对一个十岁孩子持有的期待,还会评估现实环境是否需要他那么做。这些都是 “自我认同”形成涉及的因素。

而在三岁到十岁的成长过程中,他也一定拥有无数次和妈妈一起过马路的经验,脱离妈妈的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会逐步发现妈妈过去说过的“拉紧妈妈的手,这样才安全”不是一句永远正确的话。

换做其他情景也一样,当一个人逐步社会化,他不再把父母老师说的话当作真理,他们会思考也会质疑。他们也不再崇拜父母和老师。

有一天,孩子推荐我看了一段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内容一开头是一对父母和孩子在路边发现了一辆很酷的车,他们于是兴奋地与车辆合影,并做出假装拉门的动作。

没想到的是,门居然被拉开了,孩子吓坏了,喊着让爸爸把门合上,没想到爸爸不仅没有赶紧关门,还顺势坐了进去。孩子捂着嘴巴,紧张地环顾四周 ,然后大叫着,“快出来,警察会来的。”没想到爸爸不仅没有出来,还把车发动了。

望着真正吓坏了的孩子,妈妈出言提示,大家才明白这是爸爸新买的车,结局皆大欢喜。我感兴趣的正是这个孩子的反应,影片中的小女孩约十岁上下,一开始与车合影十分欣喜和兴奋,但爸爸做出了她认为超出社会规范的事情之后,她完全没有了任何喜悦,而是紧张焦虑和试图制止爸爸。这个情境固然有其特殊性,但其中的道理是普遍适用的。

由于孩子的逐步社会化,是非标准便不再由父母和老师操控,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们都有自己的判断。他们与成人的很多冲突也会因此发生。

再举一个例子,有位中学生,曾经抱怨自己的学校校规严格,不准刘海过眉,而他由于不遵守规定屡次被扣分。他虽被处罚多次却不肯剪短头发,老师开导他,“其实你剪短头发会比较帅”,他觉得这是在哄骗他。他还问老师,为什么女生就可以刘海过眉,男生就不可以?老师回答说,“因为女生比较爱美”,他无法接受这个解释。

同时,他也质疑,头发和学业表现之间是否有证据证明存在某种联系?但是他所有这些想法并没有说给老师听,而是发表在网络上他觉得安全的地方,还说自己有“半个社交恐惧症”,没有头发遮住眼,连与同学甚至妈妈说话都有困难。

面对沉默的青少年,我庆幸有互联网的存在,让他们有匿名发表真实意见的机会,也让成人有机会洞察孩子们的心理。他们不是不讲理,而是不知该怎么面对他们无法理解的那些现实中的“不合理”之处。他们对现实和未来都充满了“完美的期待”,成人要做更多的是理解,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如此走过来的。

说起孩子为什么老惹父母生气,反抗父母师长的管教,在《长大成人的难处》一书中,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话一针见血——他们“发现了父母的不好”。更进一步,我们可以说,他们发现了世界的不完美,发现了成人的不完美。

他们发现成人不信任孩子,有时比孩子还“幼稚”

有一个非常常见的场景,许多人都目睹过。有时候是在咖啡室,有时候是在图书馆,妈妈辅导孩子做作业,声音总是会越来越大,并伴随着愤怒,直到周围有人看过来才有所收敛。孩子不断地说,“让我自己做吧!”可是陪伴做作业的妈妈总是忍不住插手。

首先,对孩子而言,这构成了一种“不信任”。显然,妈妈不相信孩子自己完成作业的能力。其次,在公共场所失态,颇显幼稚。我们常常说孩子不会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可在图书馆里,我亲耳听到隔壁桌的孩子多次提醒他的妈妈,“妈妈,这是图书馆。”“妈妈,可以控制一下你的情绪吗?” 

那孩子的冷静出乎意料。当时那种场景下,孩子的表现是成熟的,而妈妈却是幼稚的。那是一个看上去似乎高小的孩子,相信他再长大一点点,成长起来的自尊心就绝不会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要么他就关起门来写作业,要么就关起自己的心门。

通常父母都对孩子的能力颇具怀疑,但事实上他们的能力可以超出父母的预期。相信很多人可以回忆起自己青春时代做过的那些疯狂的事,父母是无从知道的,那是他们隐秘的能力。

被称为“硅谷教母”的Esther Wojcicki曾经在她的书中提及她的三个女儿青春期做过的那些她不知道的事情,包括孩子们瞒着父母在父母都不在家的时候,在家中举办了两次大型party的事情。当时身为高中教师的Esther发现了一个学生竟然穿着她的衣服,才追知那是在party上弄脏衣服之后借穿的。而这之前,回家看到井然有序和洁净的一切,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事。可见青春期孩子们的能力,只是父母不知道。

Esther是YouTube的CEO Susan Wojcicki的母亲,曾著书讲述自己的为母之道,她总结出教育成功的秘诀是:信任,尊重,独立,合作和善良。她所强调的正是很多父母面对孩子青春期时候最缺乏的心态和技巧。与“虎妈”相对,她被媒体称为愿意放手的“熊猫妈妈”。一个愿意相信孩子的母亲比一个处处否定和怀疑孩子的母亲更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他们发现成人自己不想改变,而只想改变他们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曾经处理过一个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案例,他说当时那个父亲按照他的建议,忍耐住不发脾气,可是孩子还是没有改变。河合隼雄在持续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孩子说,他知道父亲只是为了让他改变才暂时忍耐的。

河合隼雄说,孩子知道父母是否真心想改变。后来,当那位父亲真心开始转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以及真正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方式的时候,孩子也转变了。

台湾心理医生王意中曾在他的一本书《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开篇就说,“当孩子在青春狂飙叛逆期,出现了爱顶嘴、不吭气、常作对、晚归、不停止上网的现象……这时候也正是父母需要重整脚步、提前预防、及时改变的好时期。”而且他还一直强调,“父母抢先变”。

孩子确实也需要改变,但是面对他们,王意中建议成人首先要放下“孩子,你一定要变”的想法,而是身为父母或老师的“自我察觉”首先要浮上脑海。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很在意一件事——如果你们大人只是希望我们这些孩子要改变,那么一切“免谈”。他说,“当我们先变,孩子就有机会改变。”

另外,我们成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为了你好!”面对成人世界为他们制定的规则,面对父母和老师的期待,孩子们有的选择沉默,有的选择反抗。但是他们为什么就是不明白成人所要求他们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好?

台湾一位专栏作家丘美珍说得好,“大人总是苦口婆心,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孩子指出一条风险最低、成功机会最高的路。但是,这条所谓‘安全’的路,是不是孩子最想经历的人生,这中间就是亲子不断沟通甚至冲突的过程。而这样的冲突,最常发生在家有青少年的阶段。”

她引述一位心理医生的话说:“如果,父母能看到自己的孩子青出于蓝,超越自己,那就是亲子双方同感满足的时刻。” 但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她也认为这是不容易的历程。

其实,孩子是不是青出于蓝,关键在于父母怎么看,我们如果一直看不到孩子好的方面,一直抱怨唠叨责骂,那么我们将永远难达满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人,而我们一直以来对自我的期待总是低于对孩子的期待,这大概也是一个问题吧。

青春期,实质上并不是什么“叛逆期”,而是新的“成长期”。同时,青春期也不是一个割裂出来的时期,而是一个有前后衔接的由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作为家长和老师,作为成人,我们可能不再是他们眼中完美的楷模,但是我们可以用信任和尊重的态度,和他们建立新的关系,从而持续和他们互动,彼此学习,共同成长。

虽然是艰难的,但是试试放下,“一切都是为你好”和“孩子,你一定要改变”的想法,反求诸己,从改变自己开始,也许一切都会开始不同。孩子们在成长,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也一样需要再学习、再成长。彼此信任,彼此尊重,孩子和父母才能更好地一起渡过青春期的心理危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