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求生”与“管控”——破解青春期迷思

徐海娜 另一片星空 2023-12-24

(原文首发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

徐海娜:如何理解青春期孩子对”控制”的敏感?他们希望父母“不存在”吗?共情、不缺席的爱及适度的距离,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为独立个体。

(文/徐海娜)年幼孩子的父母经常羡慕那些孩子已经上了中学的父母,觉得到那个时期,父母应该可以算是“解放”了。随着孩子的长大,到了上中学的阶段,孩子的自理能力有了一个跃升,父母要操心的生活琐事就会不再那么多。


可是,当我的孩子也步入青春期的时候,我反而觉得心更累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我身边很多父母都有同样的烦恼。孩子好像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难管控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林林总总,有的还闹到了寻死觅活的地步!面对青春期,父母们的表现可以总结为两种倾向,在不断冲突的亲子关系中,父母既想“求生”,又想“管控”。

曾经在奥巴马时期就任为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部第一位女性部长的安妮-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也曾在《大西洋月刊》发表的文章中,开诚布公地指出,引发她在权力巅峰全身而退的导火索就是她那时候14岁的儿子。她说那时候,儿子习惯性地不交作业,扰乱课堂秩序,而且对任何想帮助他的成人都冷若冰霜。

可见,面对青春期,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父母都有大量的烦恼要面对。就连身居高位的斯劳特也要在有重要会议的时候,接到紧急电话后匆忙赶回家处理孩子的突发问题。我的一位网友是广州巴蓝思教育机构的发起人邝其昌,他也曾经感叹很多父母都找过他咨询青春期孩子的问题,他们说感觉孩子们步入青春期之后变得越来越“不可控”。

在新冠疫情之前,我很喜欢在闲暇时,坐在图书馆里看书。那时候,书架上有一本书的标题叫《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册》,作者是彭菊仙。当时我的孩子还未到青春期,我看到那个标题觉得很诧异。虽然之前已经有朋友告诫过我,青春期很难搞,我也学过一些关于青春期大脑和神经发育的理论知识。但是当时还没有切身经历的我心想,真的有那么严重吗?严重到需要考虑如何“生存”的问题吗?

可是,当我自己的孩子也进入了青春期的时候,身边又有很多同样的父母和我倾诉他们的烦恼的时候,我真的有一种感觉,就是,在如今“少子化的时代”,面对青春期,父母们的心累程度和寻求亲子关系改变的欲望真的是可以用“求生欲”来形容的。但是当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时,我们需要的将不是从父母自己的视角出发的“求生”欲求,而是对青春期孩子们的理解之上的共情。

如何理解青春期孩子对“控制”的敏感

当我们说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或者“不可控”的时候,背后隐含的意思就是孩子应该听话,不顺从就是“叛逆”,孩子执意我行我素就是“不可控”。有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叫陈品皓,最近我在看他的书。他在《青春期免惊》一书中说:

“孩子的情绪起伏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对控制的不耐烦,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诚然如斯,前面我提到的巴蓝思校长邝其昌在面对父母咨询时,也反问过这些父母,要这些已经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可控”到什么时候?我觉得这真的是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我们每一个做父母都可以问问自己,我们究竟要自己的孩子“可控”到什么时候?孩子的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意识逐渐壮大的过程,人终究是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如果我们与这种自然规律去抗衡,就会对自己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怀疑,例如“我是不是太不会做父母了?”。

但是,我相信在很多大中城市里,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但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明明已经“放手”了,亲子之间还是冲突不断?青春期还是那么令人忧虑?为什么我们还是无法停止焦虑和烦恼呢?

长期对教育的关注让我明白,孩子们到了青春期,最主要的成长便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独立性的要求。渐渐在心理上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这是一个人完善自己独立人格的必经之路。我非常清楚这一点,也会适时调整我和孩子的沟通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能够安然面对孩子的青春期。

有一个星期六的早上,孩子起床比我早,我起来后便问他,起那么早做什么了?我自认为我当时说话的口气是关心的,语音是轻柔的,但还是引起了他的反感。那难道是因为平时我们母子关系不好吗?也不是,我儿子心情好的时候,甚至愿意和我谈论他所有的“秘密”。那天早上,被孩子的态度“呛”到的我甚觉委屈,就独自出门去散步。一开始我察觉到自己很生气,觉得受到了孩子不公平的对待,觉得都是我把他“惯坏了”。后来冷静下来,就释然了。

理论上来说,掌管人类理性思考的大脑前额叶要到二十多岁才会成熟,同时青春期的大脑又常会被发射强烈情绪的杏仁核所掌控。用《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册》的作者彭菊仙的话来说,

青少年的大脑还没有准备好听懂所有道理,但是杏仁核又像是他们大脑的“看门狗”,“只要有威胁、压力、危险、攻击出现,这个激动的看门狗就会乱吼狂吠,呈现警戒状态,所以青少年才会那么敏感,那么容易愤怒反弹。”

在青春期,杏仁核的反应比人生其他时期的反应来得强烈得多,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一点压力也可能会膨胀得很大。散步的时候,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行为,也许自己无心地给孩子造成了“受控”的压力。后来回到家,我和孩子谈了一下,我问他,是不是以为我早上的问话是想要“管他”?他点了点头。我又告诉他,他可能误会了。我只是出于关心,并没有想管控他。而他对我的态度,让我有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感觉。此时,他也察觉到了当时他自己的冲动,就立即跟我道歉了。

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也都经历过情绪不稳定的青春期。在我的中学时代,我的父母给了我极大的自由度,就连填报高考志愿这种人生大事,也完全交给我自己来决定。就算是我有这种控制欲极低的父母,当我察觉到妈妈的唠叨中有说教的意味的时候,仍然极不耐烦,青春期渴望独立的我只希望能到离家远远的地方去上大学。

当然成人之后,总是会觉得有很多对不起父母的地方,自己做错了很多事,父母都包容了。我想,如今已经成为大人的我们,如果能回想起自己的青春期,相信会更包容孩子的行为。

未来,当孩子长大成人的时候,回头想想青春期与父母的关系,你是希望他们看到父母与他们的关系是“包容中的理解”呢,还是看到“误解下的对立”呢?当孩子回头看到父母对自己的好,是不需要再做什么多余的“感恩教育”的,他们会自然地想要对父母更好。

青春期的孩子希望父母不存在吗?

彭菊仙的书中说,父母和孩子的完美距离是:“让青少年感觉不到爸妈的存在,爸妈却始终能看到青少年的存在”,这个距离需要拿捏的很好,因为稍有不慎,孩子可能就会糊里糊涂做傻事、闯大祸。

有一位妈妈曾跟我说过,15岁的女儿曾经逃学和一位热恋的网友“奔现”,甚至在一个偏僻的小宾馆里开了房。好在这位妈妈在发现事情之后也相当冷静,和孩子认真讨论了这件事。原来孩子以为关于感情的事是家里讨论的禁区,才自作主张任性了。这事情发生后,没想到家庭里的互动反而变得更正面。在妈妈用平静的语气表达关心的时候,孩子也能听得进去妈妈的意见了。

《青春期免惊》的作者陈品皓说,

“当讨论感情变成亲子间互动的禁区时,孩子将只剩下怎么保密和如何蒙骗的选择。”父母应该提供第三个选项,“你是可以理性讨论的人,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反对者。”

事实上,孩子在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的时候,是希望父母在场的,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援和建议。他们不希望的只是父母的批评指责。

如果父母能够做到在孩子愿意倾诉心事的时候,不评论、不说教、不指责、不期待,孩子就会更愿意诉说。只有孩子把他们面对的问题说出来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才能知道该怎样去帮助孩子。当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僵化,甚至他们一句话也不想跟父母说的时候,父母岂不是要更焦虑?青春期的孩子更希望父母成为他们成长之路上的同行者,而不是他们的“监工”,更不是给他们重担的人。

我也问过自己的孩子和其他青少年类似的问题,“你们希望父母不存在吗?”答案很出乎我的意料,我一直以为他们都很讨厌父母管他们。但是他们说,父母虽然也让他们觉得很烦,但是也不希望父母不存在。“父母不存在”对于他们来说,也意味着得不到关心。

他们的内心实际上是很矛盾的,既想要自己的所有的行为都能达到自己期望的标准,又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在他们做错事的时候,强烈的自尊令他们十分难过。有时候他们看起来对大人们很生气,但这种生气里面也包含着对自己的生气以及累积的失败感带来的沮丧。我的孩子就曾明确地告诉我,希望我在他没有做到自律的时候能提醒他,但是当我提醒他的时候,他又往往对我生气。看,他们就是如此矛盾!

再看那些虽然有父母,但父母基本“不存在”或者说应该履行教育职责而“不在场”的例子。陈品皓在他的书中写过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他在一家精神病院工作期间,遇到一个面庞清秀的孩子,但是第一次见面,这孩子就出手打了这位陈医生。这孩子说,听到医生在他身体里面说话,令他愤怒。精神错乱总是带来幻觉,令父母不得不把他送去住院。原来是青少年时期吸毒损伤了他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为这孩子深深惋惜的同时,陈医生了解了他的家庭背景,原来他的父母在不同的公司当高管,无暇照顾孩子的他们就把孩子送出国去读书,不料孩子却在国外求学期间酗酒,逐渐还发展到吸食毒品。这是父母的关怀缺位带来的恶果。

多年前,我在美国短期居住的时候,遇到过一家人,一对父母、一对儿女,一家四口非常幸福。当我问起他们的移民经历时,才知道最早父母都在香港工作,只是把一双儿女送到美国读书,当时他们的儿女也正值青春期,多年后,父母才移民到美国与儿女团聚。就在我对他们兄妹在异国他乡的生存能力表示赞赏的时候,那位女儿却说,那时候只有他们兄妹两个在美国相依为命,是父母把他们“扔到了美国”。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好的,毕竟父母一开始想的就是全家都要移民,只是分步骤进行。

我在香港生活的期间,也有不少父母会在孩子中学的时候,将孩子送去海外读书,甚至有的父母毫不讳言自己的动机——孩子太麻烦了,送出去,一是对他们的前程好,一是父母可以轻松了。当然孩子都不傻,其中有些孩子也明确表达过有“被遗弃”的感觉。当时在报章上,也有心理学家指出,生了孩子交给保姆,自己很少有时间管孩子,对孩子来说是一次遗弃;接着再将孩子送去海外,便是二次遗弃。

可以说,青春期是一个既矛盾又敏感的时期,父母既不能管得太多,又不能完全不管。愤怒的时候,他们会说,父母都消失就好了;冷静的时候,他们还是非常渴求来自父母的理解、肯定与关怀的。

社会总是在进步的。我觉得相比起我自己这一代人来说,现代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应该是更亲近。过去,我们在青春期的时候,更倾向于把自己的问题藏着掖着,自己慢慢消化。在心理上,父母子女的关系比起现在来说是更为疏离的。有时候,我们会把心事告诉好朋友,告诉某个自己喜欢和尊敬的老师,而绝不会告诉父母。这样表面上看,父母可能会觉得我们好像在青春期没啥太大的心理问题就长大了。

而现在的父母不一样,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很亲密,也更关心孩子的成长,因此而来的烦恼也就更多。但这正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现在,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做的只是学习理解孩子的烦恼,学着改变和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方式,走出孩子需要“管控”和自己需要“求生”的两种迷思。同时,对孩子的关怀不要缺位,通过共情面对孩子躁动的青春期,用我们的爱和关怀以及适度的距离感去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