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语言表达(十六)丨外刊中的熟词僻义现象
写在前面
前几天有个学员问我:在读文章的时候,里面的单词我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文章讲了什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原因往往是学员过多依赖英中词典或背单词书,而阅读量少,导致无法真正理解这个单词的含义与用法。另外,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也很普遍,而学员往往了解这个单词的主要含义,却忽视了它的引申义,导致曲解文章内容、主旨、观点。一词多义,或者说熟词僻义,不仅是阅读外刊中的一大障碍,也是四六级、专四专八以及出国考试的必考点。掌握熟词僻义,对英语学习可谓大有裨益。因此,我设立了“外刊中的熟词僻义现象”这一专栏,整理我在读外刊中遇到的熟词僻义现象,每次从中选取两个与大家分享,希望各位从中有所收获!(文末有小故事)
1. echo
echo这个词我们很熟悉,大概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意思是“回音”,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比如 :
The hills sent back a faint echo. (n.)
座座山丘传来微弱的回声;
The gunshot echoed through the forest. (v.)
枪炮声在林中回荡。
但今天要讲的是它的另外一个意思,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句子:
Dear assets are hardly the product of euphoria. No one would mistake the bloodless run-up in global stockmarkets, credit and property over the past eight years for a reprise of the “roaring 20s”, or even an echo of the dotcom mania of the late 1990s.
这句话选自2017年10月7日的《经济学人》的封面文章The bull market in everything. 文章分析了目前繁荣的金融市场下的一些风险、隐患。
这句话的主要结构为:No one would mistake A for B, 没有人会把A当成B.
A指的是the bloodless run-up in global stockmarkets, credit and property over the past eight years. 过去八年,全球股市、信贷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稳步上扬。
B指的是a reprise of the “roaring 20s”, or even an echo of the dotcom mania of the late 1990s. “咆哮的20年代”的再现,甚至是和20世纪90年代末期互联网泡沫相似的事物。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里面有一个an echo of这么一个搭配,我们把“回音”的意思放进去,感觉解释不通,通过查词典我们发现,echo在这里指something that is very similar to something else that has happened or been said before. 相似的事物,比如:
The article contains echoes of an earlier report.
这篇文章与先前的一篇报道如出一辙。
This idea finds an echo in many African countries.
这种观念在许多非洲国家中十分普遍。
其实,“相似的事物”和“回音”都是相联系的,一体两面,所谓“回音”,就是和之前的声音相似的声音。
我们看看《经济学人》中这句话的翻译:高位的资产价格并非盲目乐观的产物。没人会错把过去八年全球股市、信贷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稳步上扬当成“咆哮的 20 年代”和 90 年代后期的互联网泡沫。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前一段时间特朗普撕毁伊朗核协议,引起了全世界的担忧。《经济学人》对此进行了报道,里面有这么一句话:
Mr Trump’s denunciation of the deal—he has warned of a coming “storm”—has been met with similar bluster from IRGC commanders, who have all but threatened to shoot at American soldiers. These are echoes of an earlier period of tense relations.
了解了echo的熟词僻义,再看这个句子就很容易懂了,These are echoes of an earlier period of tense relations是说,(特朗普撕毁伊核协议,导致美伊关系急剧下滑,)这很像之前美伊关系紧张的时期。Echoes of an earlier period of tense relations 与之前美伊关系紧张时期极为相似。
我们来看这部分的翻译:特朗普宣布废除伊核协议——他曾经警告过有一场“风暴”即将来袭——这受到了伊斯兰革命卫队长官类似的猛烈回击,他们近乎威胁要向美国士兵射击。此等紧张局势似曾相识。
生活中,如果你想和一个姑娘搭讪,你可能会说:你长得真像我前任(You are just an echo of my ex-girlfriend)。然后她对你微微一笑,甩手就是一大嘴巴子。
2. like
like这个词更是简单,可以说,不会说英语的人也知道like. 但今天我们讲一讲这个单词即使是会说英语的人也很少知道的用法:
我们先看《经济学》中的一个句子:
At the heart of the frenzy are some familiar names: the likes of Alphabet, Amazon, Apple, Facebook and Microsoft.
这句话选自2017年12月9号的《经济学人》里有关人工智能企业的文章,这篇文章我们在第三期的课程中讲过。
根据我们对like的理解,作动词时,表示“喜欢”,作名词,表示“喜好”,根据文章结构判断,like在这里是名词的形式。但我们把“喜好”放进去,发现解释不通。其实,like在这里也属于熟词僻义现象,表示a person or thing that is similar to another 类似的人(或物)。但注意,它和echo的区别是,like可以是同时代类似的人或物,也可以是历史上类似的人或物,而echo只能是历史上相似的情况(我们可以想回音传播起来需要时间)。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场人工智能热的中心,是一些我们熟知的名字:比如 Alphabet、亚马逊、苹果、Facebook 和微软。
1月28号的《经济学人》有这么一句话:
Multinational firms (those that do a large chunk of their business outside their home region) employ only one in 50 of the world’s workers. But they matter. A few thousand firms influence what billions of people watch, wear and eat. The likes of IBM, McDonald’s, Ford, H&M, Infosys, Lenovo and Honda have been the benchmark for managers.
了解了like的新用法之后,我们就很容易理解the likes of IBM, McDonald’s, Ford, H&M, Infosys, Lenovo and Honda的意思了,指IBM、麦当劳、福特等这样的公司。
我们看这部分的翻译:跨国公司(在海外开展大部分业务的企业)指雇佣了世界上 2%的工人。但他们很重要。几千家企业影响着数十亿人的吃什么、穿什么、看什么。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麦当劳、福特、瑞典连锁服饰、印孚瑟斯、联想和本田成了经理们的标杆。
再比如 2016 年 3 月 5 日的《经济学人》中有一篇分析印度的电子商务的文章,题目是 India online,文章第一段是这么写的:
EVERY second three more Indians experience the internet for the first time. By 2030 more than 1 billion of them will be online. In June last year one in four mobiles used in India was a smartphone, up from one in five just six months earlier. Add in two more facts—India boasts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large economy, and the planet's biggest population of millennials—and you can see why the likes of Facebook, Uber and Google are falling over themselves to establish footholds there.
最后一部分:the likes of Facebook, Uber and Google, 脸谱、优步、谷歌这样的公司。
我们来看这部分的翻译:每秒钟都会有三个印度人第一次体验互联网。到 2030 年,将会有超过十亿印度人在线。到去年六月,在印度使用的手机有四分之一是智能手机,仅半年前这一比例还仅为五分之一。再加上两个事实: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大型经济体,该国千禧一代的人口为全球之冠,你就知道为何Facebook、优步和谷歌等公司正千方百计要在印度立足了。
3. answer
answer这个词我们在外刊语言表达(十五)中讲过了,前几天People's Daily发表了一篇关《芳华》的影评,里面也有句话用到了answer的这个意义:
In 1997, Feng released comedy The Dream Factory, planting the concept of Chinese new year hits with vast Chinese audiences. His fame skyrocketed, making him something like the Chinese answer to Steven Spielberg.
1997年,冯小刚的幽默喜剧《甲方乙方》上映,使中国年度大片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此冯小刚名声大振,成为中国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希望上面几个例子,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今后的阅读中,你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留意、整理并积累外刊中的熟词僻义现象,坚持下去,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朋友圈突然被18岁的照片刷屏了,本科同传老师也加入到这股洪流中:
这是他经常给我们讲的故事:他大学的时候,英语很差,每天跑到学校山后的小树林里大声朗读新概念(那时候的教材也只有新概念,还看不到各种各样的外刊),读不懂,接着读,一遍一遍反复的读。读累了就做俯卧撑、练倒立,然后继续读。到后来,开始倒着走,一边倒着走一边背英语,一年下来,新概念的几本书都从头到尾的背下来了,身体也练的倍棒。这为他后来的同传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就的背后总是伴随着日复一日的磨练,面对瓶颈,你可能数月不得突破,但正是那数月的刻苦与停滞,才磨出成功所需要的那种能力、魄力与性格。每天都有很多粉丝问我“英语该怎么学”,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在询问方法之前,先自省:我尝试了吗?我努力了吗?不要总是质疑方法不当,很可能只是不够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学习方法会像卷轴一样,自然而然的不断在你面前展开。以此与大家共勉,2018,我们一起走出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