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贾平凹眼中出色的政治家
路遥,贾平凹眼中出色的政治家
刘愚愚
陕西文坛三杰,贾平凹、陈忠实及路遥,都注定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位列仙班的人物。
这三驾马车,精神气质都非常一致,都是一股老秦人发狠的状态,都是拿出了黄土地汉子耍二杆子与卖苦力的架势去操管写作,都是大手笔,磅礴格局,民瘼隐痛,家国壮史。如今,浪得虚名、轻佻卖俏的名“作家”如江之鲫,惟他们一定会留名久远。
乡党,是最天然的抱团组织。这三位,潼关大同乡,生前关系一度都挺铁。尤其是贾、路二人,更是如兄弟般的亲呢。贾比路遥小3岁,向来待路遥为大哥。他生性清冷寡淡,路遥几乎是他在圈内唯一真正知心的朋友。他暴得大名后,厕边床头都前呼后拥,可多数无非蹭他热点的,他哪会不明?
至于贾跟陈忠实,毕竟隔了个10岁,都算不一辈了,似乎就没那么形迹不拘。甚至有还点怨言,认为陈为人是还厚道,可心气楞怂,过去他《废都》满城风雨那些年,日子不太好过,陈身为省作协一把手,对他就不够仗义。西安坊间还传言,此后两人闹不到一块,王不见王,虚实真假难辨。
可是对路遥,贾平凹的态度,始终是恭厚而深情的。1992年,路遥在凄风苦雨中惨死后,贾写下不少文字缅怀故人,句句都是凄切之音。近20年了,还说,“常常想起他”,可说怀情草草,眼中霏霏。
贾平凹至今,没有说过路遥一句坏话。他对路遥最有名的评价,是说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许多人以为是嘲讽,是批评,其实也是惋惜之意,甚至是钦佩。
贾平凹的这番话,见自于2007年他一篇题为《怀念路遥》的文章。他说他心目中好友路遥,“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这段话的意思,等于直接说,路遥不止是一位作家,他本是能够成为或已是一个优秀政治家的。
贾平凹讲“路遥”这人,是作家与政治家身份二合一,甚至是“政治家”面向更为重要,我一直觉得是对路遥其人最精准的观察。为啥这么说,因为他最好地道出了路遥鲜为人知的前半生,还有他深藏若虚的,作为文学家与“政治家”的两种迥异面目。
路遥的为人性情,与最切心的人生抱负,其实都是很“政治家式”的。一方面,路遥的为人,就是草莽英雄式的领袖型人格。按贾平凹的回忆,“大气,也霸道,他痛快豪爽,也使劲用狠,他让你尊敬也让你畏惧”,“气势磅礴”,“是一个大抱负的人”,干的事都是“令人佩服又乍舌”。
另一方面,路遥自青年时期起,就“是一个强人”,他的志愿是从政,或称霸或造福一方。他本就没想过要作一介文人,以“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终其身的。他的作品,指天呵地、掩抑沉怨,完全是政治家的心胸,是壮志未遂者的低吟,想是《平凡的世界》的读者都能感受到的吧。这就是说,后来路遥的写作,是弃政而写,是浪打霜飞,是命悖运徂,是不得已而然,里面包裹有太多的无奈与愤懑。
贾平凹的评价,只是如实还原了一个“前作家”时代的青年“王卫国”——路遥的原名,在那段残阳如血的时代洪流中,斗凶斗狠、不堪回首的“前半生”。
正如贾平凹在那篇文章中,以及路遥自各很多文字所透露的,写作这条路,本就不是路遥人生的“第一志愿”。
与陈忠实、贾平凹这两位乡党很早就是“作家”的自我定位不同,路遥本是处心积虑要走仕途的。他是“多情怀酒伴,余事作诗人”。平民赤贫子弟,本想凭借胆识换取无限机会,最终却没能逃脱再一次回家务农的命运——农村小学里教过一年书,还受人白眼。仕途既已无望,吃饭谋生都很艰难,为了活命,还有再度出人头地,才无奈地转身回到冷屋,操起笔杆来的。
说白了,路遥是前程大滑坡,罢了官而又失了恋,彻底无路可走,在开辟文学新战场的尝试中峰回路转的。只是说,他气魄雄,格局大,干啥事都要拼到极致,写作也要写到最好才成,才没被平凡的现实淹没。这么讲,不是贬低他,恰好是在还原、理解他的心志。
也所以,1991年那会,他苦心煎熬出来的《平凡的世界》,终于获得北圈文学界首肯,摘取了国内最高奖——茅盾文学奖时,颁奖归来,人们问他感受,他会奇怪地说:
“你猜我在台上想啥的?我把他们都踩在脚下了!”
这样的说辞,都是属于政治家式强人的宣言。他性格也好,抱负也好,都是这种斗强斗狠的。他生前,身边亲人就说他“性情好强暴戾”,妻子林达都受不了他的颐指气使。甚至很多读者议论说,整部《平凡的世界》,都是“碉司的YY幻想曲”,并非完全没根据的诬陷吧。
后来,路遥以作家身份成名,某次与老友贾平凹回延川某山头散步,他会黯然神伤地指着山下念叨:“当年我穿着件破棉袄,可我在这里翻江倒海过,你信不!”“政治家”的姿态与记忆,他其实一直埋在心底,没有改易。
只是,如同老退的廉颇,那个他始终萦想的战场,早没了他用武之地。他是将勇敢,将“万字平戎策”,裹着伤,也携着自责,背负着遗憾,换煮字的方式继续生活。
路遥出身黄土地赤贫寒门。七岁时,被讨饭的父母硬扔给了伯父家。据说他养父身高才1米5,却要养活一家10口。路遥是在饥饿中长大的。
好在他的婶婶即养母李桂英,视他如己出。路遥自小好学,家里供不起,养母就拄着打狗棍,拖着病躯到离家较远的延长县一带村庄要饭——她怕近处有熟人让儿子丢人,再把乞讨的食物卖掉,兑换成零钱供路遥上学。
插句闲话,这位养母2004年才去世,去世前一年才得到延川县每月150元的困难补助。当地报纸报道,收到这笔钱款时,早已半瘫炕头多年的老人激动地要磕头,说“我真是感激不尽,卫国(路遥)地下有知,也能放心了”。
一般来说,在赤贫环境中挣扎出来的人,往往有两种精神气质:一种是自卑极度,会把自各给封闭起来;另一种则是极度自强,在诸多层面有着强烈的表现和征服欲望,甚至价值都会偏扭曲。路遥是后者。他敏感而好胜心强,自小就有意识,不愿意屈服在农村,想方设法改变如在鼠厕的卑微处境。
他始终都是学校的“孩子王”,不示弱、不服输,老找大他很多的孩子打架。他的好友说他永远都在抢夺“话语权”。特别自年轻时代起,到了县城上学,开了眼界,他就更是萌生了极强的政治意识,一得机会,不惜刀口舔血,戳人心窝。
1970年前后,在陕北省延川县黄土地一带,“王卫国”这个平凡土气的名字,曾让不少人闻风丧胆。
学者杨健的那本名作《中国知青文学史(1953--2000) 》,曾经很隐晦地这么表述说,“现在没有太多的资料证明路遥在那场运动中究竟有多疯狂,多狠毒”。可从他当初几乎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的轨迹来看,他应该的确是狠角色。
这个时期的路遥,到底干了什么,又是如何“政治家”的,后来陆续出来的一些当事人亲历回忆,比如高建群的《关于路遥的二三事》、董墨的《灿烂而短促的闪耀——痛悼路遥》、高歌的《困难的日子纪事——上大学前的路遥》、晓雷的《男儿有泪——路遥和谷溪》,以及路遥亲手写下的《惊心动魄的一幕》等文,均有点滴记录。
彼时的他,其实还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初中生,早熟的可怕。16岁生日还未过,就已是延川周边最有权势的人物。如今听来跟说书扯天方夜谭似的,担任的是“红色第四野战军军长”,可任意驱遣的手下,据说有八千人之众。资料显示,他领着“部下”搞过9回斗争,并“领导”了好几回抢劫,仅其中一次,死伤人数就近30位。
路遥从来都非文弱书生式的作家,他也不甘于此。可政治突降给他的风光,也只维持了3年左右。1969年年末,刚满20岁的他,被认为“太过激”,遭撵回到了老家郭家沟村务农。当时人就讲,《人生》中的高加林,是于连的中国版,也完全可看成作者自传:一介卑微的寒门,无依无靠,一心奋斗,想往上爬,最后走投无路,只好认命。
而且,《人生》也好,《平凡的世界》也好,里面浸满愁肠、忿心、浓情、婉意,鲜灵灵直掏人心,就是因为作者真诚。当一个妄图操控生活的汉子,终被生活所遗弃,发觉一切不过是一场梦后,用最质朴的文字,写下最诚挚的沉痛、希望、理想,还有忏悔。
路遥是不幸的。只是,作为读者,我们也许还得暗自为中国文坛庆幸:幸亏政治的歧路,完全堵死了这个黄土地汉子,堵死了陕西榆林“王卫国”,“人民作家路遥”才得以横空出世,大放异彩。
人生啊,人生,就是最后发现自己在开人生的玩笑。生命最重要的是什么,路遥至死都不一定明白,而我们要继续迷茫——这就是“人生”,也是“平凡世界”的本意。
--扫码关注,多双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