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胡春华、王毅、郭树清的高考故事
李克强、胡春华、王毅、郭树清的高考故事
来源:知政前沿
又是一年高考时。恢复高考44年以来,数以亿计国人的命运经此改变。很多高级领导干部通过高考脱颖而出,走上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在中国的高考史上,1977年和1978年是两个极为特殊的年份。1977年,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之后作出了一个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重大决策,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尤为特殊的是,77级的考生是中国高考史上唯一一级在冬季考试,春季入学的学生,他们与78级学生的时间差是“空前绝后”。77级的学生在1977年12月考试,1978年2月至3月入学,78级的学生则在同年7月考试,9至10月入学;1982年1月底,77级的学生毕业,同年7月78级的学生毕业。从入学到毕业,两级的学生都相差仅六七个月。
当然,最空前绝后的还当属这两年高考的难度。历经了“文革”教育断层,“考大学”变得十分不易。两年间,全国共有近1200万人参加高考,最终只有67.2万人圆梦,录取率不到6%,这个数字有多低?我们来看一个对比,2015年全国942万人参加高考,实际录取700万人,录取率74.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考生。1974年,李克强高中毕业,同年3月,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下,李克强离家到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
“非常喜欢看书”是许多当时的村民对李克强的表述,“很少跟人说话,每天手上都有一本书,背在身后踱来踱去,手不释卷。”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李克强积极备考,高考前夕,他在家复习,每天看书到凌晨两三点。当年在凤阳县的村民回忆称,李克强虽然“又黑又瘦”,但白天干10个小时的农活,晚上回来还看书,有一回替别人家烧火,边烧火边看书,火熄了全然不知。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李克强做了十年的燕园学生。不过,在当年,北京大学只是李克强的第二志愿,第一志愿是安徽省的一所师范学院。
后来,李克强在《师风散记》中回忆自己填报志愿时的心情时这样描述,“当时的我多数时间是和乡亲们一起为生存而忙碌,几乎不敢有奢望。在生存欲和求知欲的交织驱动下,我还是在第一志愿填写了本省一所师范学院的名字———据说在师范学院读书是不必付钱的。即便如此,我对北大依然存有难以抑制的向往,于是又在第二志愿栏里填下了北大。”即便不是第一志愿,具有优先招生权的北大依然录取了李克强,进入当时还保密的“政法专业”即后来的法律系。
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了8年知青后,王毅于1977年参加高考,当时24岁,称得上是“高龄考生”。1978年,他进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就读于日语专业。
当时外语学院招生,对考生年龄做出的限制是:不能超过25岁,王毅差一点因此与大学失之交臂。按照1977年招生文件的规定,“考生年龄在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邓小平在当时科教工作座谈会上,谈到下乡知青的报考问题时说,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通过自学达到了较高水平的人,要千方百计把他们招回来上大学或当研究生。所以,1977年的招生文件还有一项特别规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在1978年招生文件又明确规定年龄可放宽到30岁,并取消了其他限制。
大龄知识青年有了“政策绿灯”,当时的大学课堂上生源复杂、年龄差距大的情况也就十分常见。王毅入学时,比最小的同学足足大了7岁。
“站在起跑线上,第一个深切感受是这一刻来之不易。1978年初,当我背着行囊第一次走进二外的大门,我似乎仍然不能完全相信这一事实。这一天,对于我,对于我们这一代人,都太重要了,也到来得太艰难了。”王毅在母校四十年校庆出版的《二外四十年》一书中撰文回忆说。
王毅对文学、历史情有独钟,在北大荒当知青时,他利用业余时间读了不少文史等方面的书,还在黑龙江的各大报刊上发表了一些作品。时隔多年后,王毅的同学虽已记不清当年高考的作文题目,但他们却清楚地记得,王毅高考时的语文成绩是班里的最高分。
“认真”是王毅给大学同窗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他的认真表现在做任何事情上,不论大事还是小事”。日语班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小测验,很多同学已经对“每日一考”习以为常,就算考不好也不放在心上,但王毅不然,“他会因为偶尔一次成绩不理想而自责,然后加倍用功学习,下次考试成绩一定就会上来。”
大学期间,王毅先后发表了两篇日语专业论文和一篇翻译作品,其中一篇发表在国内知名的日语研究刊物《日语学习与研究》上。一般情况下,能在这本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都是些学者级的人。“一个本科生能做到这点非常不容易,这让王毅在学校一鸣惊人。同学们都敬佩他的勤奋和努力。”大学同学陈燕生对这件事记忆犹新。大学毕业时,王毅的功课成绩几乎门门第一。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给知青们讲“剪刀差”
很多领导干部都有当知青插队的经历,现任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是如此。1974年,从内蒙古四子王旗一中高中毕业后,18岁的郭树清作为知青,来到离学校60多公里远的红格尔公社插队。
每到冬天,草原上大雪纷飞,寒冷彻骨。在这么荒凉的地方,一些知青抽烟喝酒,打发寂寞艰苦的时光。郭树清是为数不多的不抽烟不喝酒的知青之一,他对付寂寞和劳累的方式是读书。
大队书记杨登扎布记得,当时郭树清手边有成堆的书,这些书籍和资料有的是郭树清自己存下的,有的是跟别的知青借来的,其中很多书跟经济有关。
当年在红格尔公社民族用品厂上班的董正义,一直记得“挺瘦挺高、白白净净”的郭树清给知青们讲“剪刀差”这个经济学名词时“头头是道”的样子。
杨登扎布说,大队里很多知青都是调走回城的,而郭树清是直接考上大学走的,因为他一直没有放下学习。
▲郭树清现任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副行长
恢复高考后,郭树清考上了南开大学哲学系,1978年3月,他来到天津的这所名校。虽然插队耽误了几年,但郭树清仍然属于年龄小的学生,有的同学直接喊他“小郭”。
郭树清的同学、后来的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主任焦垣生回忆说,那时候同学们学习很刻苦,教室晚上从不熄灯。后来大家约定,谁走得最晚,谁负责锁门。平日里,走得晚的学生能学到凌晨一两点,同学经常在深夜教室里看到郭树清的身影,“一半时间都是小郭锁门”。由于拿走了钥匙,第二天一早,郭树清要第一个来教室开门。
上大学时,郭树清依然对经济学保持了浓厚兴趣。焦垣生说,当时哲学系的同学整天捧着一些经典哲学著作看,而郭树清除了读哲学书,还经常捧着经济学著作读。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名字有“清华”,大学是北大
彭清华是四川省委书记,虽然名字里有“清华”,但他大学读的是北大。
彭清华生于1957年4月,湖北大冶市茗山乡人。1964年起,他先后在古塘小学、白石祠中学(现茗山中学)、大冶一中完成了小学、中学和高中学业。当对,他的父母亲都在工作,彭清华一直跟着奶奶生活,由奶奶照料他的学习和生活。
“他上课总是认真听讲,下课后经常跟我一起打打乒乓球。放学后,他总是第一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学校,他既不调皮捣蛋成绩又好,很得老师喜爱。”小学同学柯昌文回忆道。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
曾教过彭清华的柯伟英老师回忆说:“清华读小学、中学时,我都教过他。他学习非常认真,上课认真听课。从不骂人,不打架,不说脏话。我第一次改清华的作文时,就暗自叫好:‘这个儿很有前途。’他的布局谋篇、审题立意、遣词造句都与众不同,有种特别的新意。”
1970年,因为父亲工作调动,彭清华也转学到大冶一中。那时,他们家到大冶市区的车很少,搭车不便。为了锻炼意志,他每天步行20多公里上学。
“清华刚进入大冶一中时,由于是从农村转过来的,同学们都看不起他,上课的第一天,同桌还特意在课桌上划了条三八线。于是我讲课时,就会特意挑选他的作文进行阅读、讲评,慢慢地,同学们就对他另眼相看了。”高中时期的语文老师黄力川说,彭清华先后担任过班里的学习委员、班长、团支部书记和学校的团委会副书记。
高中毕业后,彭清华当了一段时间的知青。高考恢复后,他于1979年参加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从家乡来到了北京。1983年,品学兼优的彭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央组织部工作。
池莉: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平和一点
2021-06-21温家宝:世间总有些路,必须自己去跋涉
2021-06-21韩启德:常规体检毫无意义
2021-06-21“首席翻译”张璐履新:踏实努力才是最美的样子
2021-06-21耿彦波:当选大同市市长的就职讲话
2021-06-21温家宝:我在南开中学的日子
2021-06-21温家宝:从上学第一天起,就深信奋斗可以改变一切
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