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傅高义:揭秘邓小平南方谈话前后
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和其他几位省里的干部与一些当地干部一起在深圳为邓小平做向导。邓小平到达下榻的宾馆后休息了十分钟,然后与谢非等人在宾馆的花园里散步。邓小平的女儿邓楠提醒父亲说,8年前他在这里题过词。邓小平随口便背诵出了他当年的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引来高兴的东道主一片喝彩,他们把他视为他们最强大的助推器,不同于那些试图限制他们投资的北京官员。
从珠海驱车前往广州的途中,邓小平在珠海以北的两个县——中山和顺德——停留了片刻,经济特区的活力向邻近地区扩散的作用也使这两个地方蒸蒸日上。在广州与省领导层交谈了一个小时后,邓小平登上列车前往上海,途中在江西东部的鹰潭做了短暂停留。
到达鹰潭时,当地干部向邓小平汇报了去年的大丰收和抗击洪灾取得的成绩。邓小平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表扬,但也对他们说,要多种树,这能防止造成洪灾的水土流失。邓小平还说,要放开胆子,走得更快一点。邓楠提醒父亲说,“文革”期间经历了“下放”农村的岁月之后,1973年2月19日他们一家人就是从鹰潭踏上了返京的列车。他们从鹰潭乘坐列车前往上海,当他们抵沪时,邓小平在广东播下的扩大对外开放的种子已经开始结出果实了。
突破
香港一些报纸的编辑们在报道邓小平的行程和讲话时忐忑不安,但他们在1月23日同香港电视台一起报道了邓小平来到深圳的消息。很多广东人在香港电视台上看到了邓小平在深圳的画面。
由于邓小平在深圳和珠海引起的关注,国内的媒体负责人很难对他的南行佯装不知。2月3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邓小平和杨尚昆与上海领导人参加春节团拜会的消息,但只字未提他去深圳和珠海或推动改革的努力。同一天,英文的《中国日报》登出一幅杨尚昆和邓小平在深圳拍摄的照片,但并未注明照片日期。2月4日,上海市委下属的上海《解放日报》的编辑很聪明,他们没有提邓小平南行,但在头版登出一篇文章,赞扬邓小平解放思想的努力。当时广东和上海的当地媒体,都亟想传播邓小平南行的消息。
江泽民的反应
同时,由给华国锋和胡耀邦做过秘书的郑必坚牵头的一个写作班子,写出一个对邓小平在深圳和珠海的讲话做了系统总结的稿子。他们先是拿到广东干部准备的一份2万到3万字的邓小平南行讲话纪要,和邓小平一起做了数次修改后,把它浓缩为一个7000字的报告。与邓小平在行程中的生动讲话相比,这个报告更系统,看上去更像官方文件,它在邓小平离开上海前完成。
邓小平在上海停留期间,陈云也住在上海,但邓小平没有安排与他见面。
2月中旬,邓小平回京前几天,江泽民已经在公开说,他拥护邓小平进一步改革的呼吁。
郑必坚整理出的邓小平特区讲话概要完成后,中央政治局批准把稿子发给了最高层干部。与邓小平的即兴讲话相比,整理后的讲话稿已不那么咄咄逼人,但意思毫不含糊。当党内领导层开始意识到群众对邓小平南行的关注和读过报告后,他们认识到邓小平尽管已经年迈,但他在发动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上海、广东等地的领导人希望加快市场开放,对其结果变得更加乐观。即使没有邓小平的南行,外国制裁的逐渐取消和政府在降低通胀压力上取得的成功,也会使中国的领导层提高发展目标。但是邓小平的南行,使变化来得更早、以更快的步伐持续下去。
全国性的媒体仍迟迟没有宣传邓小平的南行和讲话内容。2月20日,邓小平回京的前一天,《当代思潮》发表文章称,主要危险不是来自“左”,而是来自右。“信奉自由主义执迷不悟的人,正是打着反‘左’的幌子,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如不加以反击,结果必然是各种反共思想的大泛滥。”然而潮流已变。中央开始让民众做好准备,他们要响应邓小平加快发展的呼吁。2月21日,即邓小平回京当天,《人民日报》刊发了根据郑必坚整理的讲话稿撰写的社论,题为“更大胆地进行改革”,社论仍然未提已被香港媒体大肆报道了一个月的邓小平南行。但是一个月后的2月28日,中共中央下发了根据邓小平一周前的讲话写成的中央二号文件,在更多的干部中传阅。文件的标题是“关于传达和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的通知”。
在3月9日至10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全部15名政治局委员讨论二号文件时,一致肯定了邓小平南行讲话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观点,同意把它作为将在年底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后来也同意将二号文件作为《邓小平文选》的最后一篇文章。熟悉邓小平言行的人,不会对他的劝说的基本思想感到意外:更大胆地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
3月的政治局会议之后,邓小平南行讲话的要点就成了官方政策的指导路线。3月11日,政治局会议后的第二天,也是邓小平开始南行两个月以后,新华社终于报道了邓小平南行的新闻,并在相关社论中宣布要更大胆地实行改革开放。但是直到3月31日,《人民日报》才终于刊登了邓小平视察深圳的详细报道。
气氛的变化
知识分子和军队干部利用已经变化的气氛,在各自单位向“左”的思想发起了进攻。杨白冰在3月23日宣布,军队要捍卫改革,服务于改革,这是在明确警告那些拖后腿的人。
5月底,党中央印发了旨在贯彻邓小平政策的四号文件。文件宣布开放长江沿岸的5个内陆城市和9个边境城市,并宣布30个省会城市一律享有和经济特区同样的特殊政策。
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学员毕业班上发表讲话。在这篇讲话——题为“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讲话的重要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中,他全面说明了贯彻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需要做些什么,总结了邓小平自1978年三中全会以来的贡献。江泽民说,要加快改革步伐,把增长目标提高到9%至10%(当时五年计划的正式目标是6%)。江泽民说,要大胆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没有必要讨论改革姓“资”还是姓“社”。江泽民把这些想法概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陈云1992年初为过冬在上海住了数月,他看到浦东的进步,与负责开发浦东的上海干部进行了交谈。4月26日他回京的前一天,听过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和市长黄菊的汇报后,他不但赞成他们搞活上海的努力,而且让他们胆子更大一些。
大约3个月后的7月21日,陈云在纪念一个月前去世的李先念的文章中说,他和李先念从未去过特区,但是他们都认为这种试验是必要的,“我们要从特区的经验中学习,把它们办成功。”他说,他对深圳的现代建筑、它使出口增长高于进口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印象深刻。他还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变得规模更大,比过去更复杂,很多过去有效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新的形势要求我们不断进行学习探索,解决新问题。”陈云在他的一生即将结束时,承认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复杂的新时期。
到夏天时,邓小平可以把精力用于今后几十年国家将面对的另一些问题了。7月24日,看了为即将召开的十四大准备的文件草稿后,邓小平提出了几个有待思考的问题:农村体制;他本人在中国的发展中的作用;统治制度;国家安全问题。
邓小平承认,包产到户和取消公社对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新的农业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耕作小块土地的农户单靠自身财力无法提升技术,到一定时候仍然需要大的集体组织。邓小平建议领导人在这件事上不要操之过急,要等待农户主动改变体制。
在考虑自己的遗产时,邓小平说,不能夸大他本人的作用,要实事求是。推动改革开放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过程,没有哪一个或几个领导人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到。例如,谁也没有事先深入思考过依靠乡镇企业,它们却成了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1978年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功,是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试验。他本人的作用只是把这些发展做了总结,向更多的人推广。
关于统治和自由的问题,邓小平说,“民主集中制”仍是“最合理的制度”,要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加以坚持。领导人要想办法鼓励人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决定一旦做出,群众就应当服从集体决定。
邓小平还谈到中国的安全问题。他说,各国之间的势力均衡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仔细研究这些变化十分重要。在当前形势下,他认为中国可以继续缩小军队规模,但同样重要的是提高军队人员的素质,增强战斗力,准备好在必要时能够保卫国家。
邓小平审阅并批准了江泽民将在十四大上做的报告。报告的核心内容是他南行时表明的观点:加快改革开放。
转自:热思维
柴静:杂种冯唐
2021-12-21张文宏得罪了谁
2021-12-21赞美苦难,是一种虚妄和扭曲
2021-12-21张文宏:未来两年活下去是关键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