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者文献分享汇总

科学私享 科学私享 2022-10-07

温馨提示:点击蓝色标题可查阅原文推送



刘茹教授采用OSA-S和MD制备了一种鱼油微胶囊


2019年10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刘茹教授在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2区,IF:3.032)发表了题为“Physical Properties of Fish Oil Microcapsules Prepared with 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Linked Starch and Maltodextrin”的研究文章。该研究以辛烯基琥珀酸酐交联淀粉(OSA-S)和麦芽糊精(MD)作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制备了一种鱼油微胶囊。该鱼油微胶囊是典型的多核系统。微胶囊的重构乳液在低剪切速率下表现出剪切稀化行为,这有助于乳液的加工,运输和储存。



杜红英研究绿原酸对冷藏草鱼脂质氧化的抑制作用


2019年11月7日,华中农业大学杜红英在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2区,IF:3.032)发表了题为“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hlorogenic acid on lipid oxidation of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during chilled storage”的研究文章。该文通过研究了绿原酸(CGA)对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脂质氧化,蛋白质氧化,酶活性和颜色稳定性的影响发现CGA抑制了脂质的氧化。该文第一作者是曹琼琚,通讯作者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杜红英老师。



刘石林采用金针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作为水包油皮克林乳液的食用稳定剂


2019年11月15日,华中农大刘石林老师在Food Hydrocolloids(2区,IF:5.839)发表了题为“Water-insoluble dietary-fibers from Flammulina velutiper used as edible stabilizers for oil-in-water Pickering emulsions”的研究文章。该文采用高压均质制备了金针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之后通过十二烷和稀释的IDF分散体制备Pickering乳液,然后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等研究乳液的性质。该文将金针菇这种植物作为原料制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来作为水包油皮克林乳液的食用稳定剂,确实比较有创意。这也为其他植物膳食资源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该文第一作者是He Kanghui,通讯作者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刘石林老师。



赵思明团队开发了一种益生菌米片,并研究其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感官评估和抗氧化活性


2019年12月2日,华中农业大学赵思明研究团队在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区,IF:3.714)在线发表了题为“Preparation of a probiotic rice tablet: Sensory evalu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during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的研究文章。赵思明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益生菌作用的发酵米片。该米片显示出良好的感官特性,且植物乳杆菌 ZSM-002能够在消化后发挥益生作用。采用植物乳杆菌 ZSM-002 的发酵的大米片在消化后显示出最高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为大米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成功案例。该项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400802)的支持。该文第一作者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许燕老师,通讯作者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赵思明教授。



李斌采用表面膨胀流变学和定量蛋白质组学了解酪蛋白酸钠/单宁酸络合物稳定的空气/水界面的微观结构


2019年12月27日,华中农业大学李斌教授研究团队在Food Hydrocolloids(2区,IF:5.839)在线发表了题为“Combining surface dilatational rheology and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as a tool for understanding microstructures of air/water interfaces stabilized by sodium caseinate/tannic acid complex”的研究文章。该文中,研究者对空气和水界面上的SC和SC / TA复合物进行了表面膨胀流变学分析和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以补充先前的研究。探讨TA浓度对SC / TA复合物稳定泡沫的稳定性的影响,并揭示不同酪蛋白组分在分子水平上的界面稳定性机理。



张宾佳发现采用微波处理可以增加大米淀粉慢消化特性


2020年1月22日,华中农业大学张宾佳等人在Food Hydrocolloids(2区,IF:5.839)在线发表了题为“An insight into starch slowly digestible features enhanced by microwave treatment”的研究文章。因此,以籼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或常规加热并储藏,然后,采用组合技术研究消化过程中淀粉的多尺度结构演变。结果清楚地证实了随着消化的进行同时存在淀粉水解和链重组的现象。该文共同第一作者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李楠楠和王丽丽,通讯作者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张宾佳老师。



李斌、彭登峰研究麦醇溶蛋白颗粒的起泡和表面流变行为


2020年3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斌教授(通讯作者)等人在Food Hydrocolloids(1区,IF:5.839)在线发表了题为“Foaming and surface rheological behaviors of gliadin particles: Effect of solvent and concentration of gliadin stock solution”的研究文章。该文发现颗粒形状在影响颗粒的起泡和表面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颗粒的结构,泡沫和表面性质对溶剂敏感,对浓度不敏感;70%的乙醇是麦醇溶蛋白制备具有强发泡性能的颗粒的良好溶剂。该文第一作者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和荷兰瓦格宁根大学食品物理与物理化学实验室的博士后彭登峰。



熊善柏采用代谢组学阐明微流水净化处理改善草鱼肉品质的机理


2020年4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杜红英、吕昊、熊善柏*等人在Food Chemistry(1区,IF:5.399)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mechanism for improving the flesh quality of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following the micro-flowing water treatment using a UPLC-QTOF/MS based metabolomics method”的研究文章。该文采用微流水净化系统(MFPS)处理淡水鱼;研究了MFPS处理改善鱼肌肉品质的机理;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筛选MFPS处理后的关键代谢物;MFPS处理可改善草鱼鱼肉的肉质和风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