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中农大熊善柏教授团队文献汇总

科学私享 科学私享 2022-10-07

scienceshare | 科学私享

华中农业大学熊善柏教授团队文献汇总

部分展示

导  读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水产品加工团队以博士生导师熊善柏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已组建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淡水鱼加工理论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基金、国家支撑计划、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湖北省科学自然基金及企业委托等科研项目60项。申请专利38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25项),鉴定成果17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和EI论文60余篇),制定地方标准1件;获得省部级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和优秀科普作品奖1项。具有良好的科研教学条件,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主编教材2本,在研教改项目1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团队与25家企业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在全国各地建立科研教学基地10余个,组建了湖北省水产加工技术创新联盟,为推动水产加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了解熊善柏教授团队近年研究(部分展示),我们汇总了公众号分享的历次推文,点击标题便可查阅推文详情。


1

华中农大熊善柏采用代谢组学阐明微流水净化处理改善草鱼肉品质的机理


2020年4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杜红英、吕昊、熊善柏*等人在Food Chemistry(1区,IF:5.399)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mechanism for improving the flesh quality of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following the micro-flowing water treatment using a UPLC-QTOF/MS based metabolomics method”的研究文章。

该文采用微流水净化系统(MFPS)处理淡水鱼;研究了MFPS处理改善鱼肌肉品质的机理;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筛选MFPS处理后的关键代谢物;MFPS处理可改善草鱼鱼肉的肉质和风味。


2

华中农大尹涛、刘茹发现纳米鱼骨可用作酸诱导豆腐中的功能性凝固剂


2020年6月24日,华中农业大学Ramy M. Khoder(第2单位:埃及本哈大学)、尹涛*、刘茹*、熊善柏等人在Food Chemistry(1区,IF:5.399)在线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Nano Fish Bone on Gelling Properties of Tofu Gel Coagulated by Citric Acid”的研究文章。

该文将纳米鱼骨(NFB)与柠檬酸的组合用来制作豆腐;增加NFB的浓度可以提高豆浆的凝胶能力;NFB对豆腐凝胶的化学相互作用和微观结构有积极的贡献;NFB可以用作酸诱导豆腐中的功能性凝固剂配料。


3

华中农大杜红英:采用多光谱方法和分子对接阐明绿原酸抑制脂质氧化的机制


2020年7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曹琼琚、黄渊、熊善柏、杜红英*等人在Food Chemistry(1区,IF:6.306)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mechanism of chlorogenic acid inhibits lipid oxidation: An investigation using multi-spectroscopic methods and molecular docking”的研究文章。

该团队研究CGA与草鱼肌肉提取的内源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酶活性抑制测定,固有荧光猝灭测定,二级结构测定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利用分子对接方法分别探索了CGA在脂肪酶和LOX上的结合方式和结合位点信息。


4

JAFC:华中农大熊善柏课题组揭示不同交联度鱼糜凝胶的体外消化特性


2020年7月14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方梦雪(第1作者,2018级博士研究生)、熊善柏、姜越、尹涛、胡杨、刘茹、尤娟*(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区,IF:4.192)在线发表了题为“In vitro pepsin dige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surimi gel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cross-linking induced by setting time and 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 (MTGase)”的研究文章。

该文的目的是研究具有不同交联度的鱼糜凝胶(由不同的凝胶化时间和MTGase诱导)的体外胃蛋白酶消化特性和产物分析。该研究可为开发优质营养鱼糜产品和探索酶促交联食品的胃消化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5

华中农业大学杜红英:深入研究黑鱼汤中新型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机理


2020年8月29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张晋(第1作者,第2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Zhang Gaonan、熊善柏(第2单位: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赵思明(第2单位: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杜红英*(通讯作者,第2单位: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中国科学院 Li Mei、Tian Yu;美国佐治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系:Kong Fanbin;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贾丹等联合在Food Chemistry(1区,IF:6.306)在线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novel antioxidant peptides from snakehead (Channa argus) soup generated during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and insights into the anti-oxidation mechanisms”的研究文章。

该研究的目的是从胃肠消化产生的黑鱼汤中分离,鉴定和表征抗氧化肽。采用超滤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抗氧化的肽。超高压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UPLC-MS / MS)和计算机模拟中的3D结构被用于识别序列和表征这些新型抗氧化的肽的结构。还采用了分子对接技术和HepG2细胞模型来了解它们的体内抗氧化机制。从该研究中获得的信息可以帮助大家了解黑鱼汤的抗氧化机理,并为淡水鱼产品的高价值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6

华中农大胡杨:基于理化性质和分子对接研究TGase和EGCG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双重交联作用


2020年11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李金玲(1作),熊善柏,胡杨*(通讯)等在Food Chemistry(一区,IF:6.306)上发表题为“Double-crosslinked effect of TGase and EGCG on myofibrillar proteins gel based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molecular docking”的研究文章。

该文旨在确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TGase联合使用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凝胶特性的影响和机理。

作者将EGCG和TGase加入MP凝胶中出现双重交联作用;与TGase诱导凝胶相比,双交联MP凝胶的破断力提高了(25.3±3.0)g,形变增加了(0.5±0.3)mm,持水力增强了(1.76±0.4)%,硬度增大了(34.11±2.56)g。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和低场核磁共振分析结果均表明,随着EGCG含量(0.00%~0.06%)增加,双交联凝胶的孔隙减小,结构变得更致密,T22从266.162 ms缩短到252.845 ms,其比例由94.103%增加至96.956%,表明凝胶与水分的结合能力得到增强。然而,进一步增加EGCG添加量(0.08%~0.12%)会导致MP的过度交联以及网络结构的均匀性和致密性降低。内部结构的不均匀性通常是应力集中的主要因素。凝胶无法拦截水分,导致凝胶强度和持水力降低。

分子对接结果表明,EGCG与肌球蛋白重链ⅡA之间存在共价和非共价相互作用,并证实了以肌球蛋白重链ⅡA为底物的TGase催化机理。肌球蛋白的Tyr 135、Ser 324,Asn 127、Asp 241、Tyr 129和EGCG的羟基形成氢键。肌球蛋白的Tyr 129,Trp 131、Ile 115、Lys 130、Val 187和EGCG的苯环形成疏水相互作用,包括π-π相互作用和π-Alkyls相互作用。肌球蛋白的Arg 191、Lys 572、His 691、Cys 695和EGCG的碳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共价相互作用、非共价相互作用和催化反应共同促进了双交联凝胶的形成。因此,EGCG和TGase的混合物可用作鱼糜中的新型交联剂。


DOI:10.1016/j.foodchem.2020.128655


7

华中农大刘友明:鲢鱼明胶水解物改善未清洗冷冻鱼肉的抗氧化和冷冻保护性能


2021年5月6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武汉):Zhang Haiping,刘友明*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发表题为“Gelatin hydrolysates from sli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improve the antioxidant and cryo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unwashed frozen fish mince”的研究文章。

作者从鲢鱼皮中提取明胶,再分别用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水解,以提高在冻融循环中未清洗鱼肉的贮藏稳定性。风味蛋白酶水解物表现出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分别是碱性蛋白酶水解物的1.2 倍、木瓜蛋白酶水解物的1.6 倍)和还原能力(分别是碱性蛋白酶水解物的1.2 倍、木瓜蛋白酶水解物的2.3 倍),而碱性蛋白酶水解物具有最高的Fe2+螯合能力。此外,用风味蛋白酶水解物和蔗糖混合物处理的鱼糜具有较高的巯基、盐溶性蛋白质含量和Ca2+-ATPase活性以及更好的持水力。因此,鲢鱼鱼皮明胶的风味蛋白酶水解物具有作为鱼糜加工中天然和高性能的抗氧化剂和防冻剂的潜力。


DOI:10.1111/ijfs.15121


8

华中农大黄琪琳教授:肌原纤维蛋白吸附特征性鱼腥味物质的能力:质量浓度、温度、离子强度和酵母葡聚糖添加量影响


2021年6月5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薛超,尤娟,熊善柏,黄琪琳*(通讯)等在Food  Chemistry(一区,IF:6.306)上发表题为“Capacity of myofibrillar protein to adsorb characteristic fishy-odor compounds: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ionic strength, pH and yeast glucan addition”的研究文章。

作者研究质量浓度、温度、pH值、离子强度和酵母葡聚糖(yeastglucan,YG)添加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吸附鱼腥味物质(己醛、壬醛、1-辛烯-3-醇)能力的影响。MP对鱼腥味物质的吸附能力依次为壬醛>己醛>1-辛烯-3-醇。随着MP质量浓度的增加,蛋白质-醛之间的结合得到促进,但与1-辛烯-3-醇结合的趋势相反。同时,MP对异味的吸附能力在40 ℃时达到峰值。此外,低离子强度(0.2 mol/L)可以促进MP对异味的吸附,而高离子强度(0.6~1.0 mol/L)则会降低其对己醛和1-辛烯-3-醇的吸附。此外,MP在极端pH值(pH 3、11)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吸附能力。YG在去除鱼制品中的异味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作为外源性添加剂,YG在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在吸附己醛和1-辛烯-3-醇方面较MP能力更强。用相同质量的YG代替MP得到的混合溶液与单一MP溶液具有相似的吸附效果。该项研究为鲢鱼产品的有效脱臭以满足消费者对鱼制品风味的需求提供了有用信息。


DOI:10.1016/j.foodchem.2021.130304


9

华中农业大学熊善柏、杜红英:采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阐明短时间微流水净化系统处理鲫鱼的肉质调控机理


2021年6月13日,华中农业大学:杜红英(1作),熊善柏*(通讯),吕昊,赵思明;英国西伦敦大学:Anne Manyande联合在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IF:4.972)发表了题为“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ranscriptomics and metabolomics to understand the flesh quality regulation of crucian carp (Carassius auratus) treated with short term micro-flowing water system”的研究文章。

该研究对短时间微流水净化系统(STMFPS)处理下的市场规格的鲫鱼肌肉的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响应进行了长达9d的研究,然后考察了可能的代表性代谢物和参与改善鲫鱼肉质的不同信号通路。


10

华中农大熊善柏教授团队:采用蛋白质组学、大鼠模型、Caco-2 单层细胞模型等阐明不同交联度鱼糜凝胶的体内消化和吸收特性


2021年7月3日,华中农业大学:方梦雪(1作),熊善柏,尹涛,胡杨,刘茹,杜红英,刘友明,尤娟*(通讯)在食品科技领域TOP5期刊 Food Hydrocolloids(Q1,IF:9.147,IF5:9.169)在线发表题为“In vivo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rimi gel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cross-linking induced by transglutaminase (TGase)”的研究文章。

该研究旨在通过大鼠模型和 Caco-2 细胞模型研究交联度对鱼糜凝胶体内消化和吸收特性的影响。该文采用蛋白质组学和氨基酸分析对消化和吸收产物进行研究,从而揭示蛋白质在消化和吸收系统中的命运,并利用 Caco-2 单层细胞模型(多肽和药物运输分析中的一个有用模型)阐明 G-L 异肽跨肠上皮的转运机制。该文可为研究TGase诱导的交联与食品营养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并有助于生产更健康的鱼糜产品。


熊善柏

熊善柏(1963-),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和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及专家、湖北省淡水产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和秘书长。

主持和参加各类科研课题共85项,其中国家级17项、省部级41项。在水产品加工保鲜理论与技术、蛋白质(淀粉质)结构与功能特性、食品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动力学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已获省级鉴定成果34项,获省部级成果奖励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5件、实用新型专利13件;制订湖北省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等收录98篇,主编、参编著作和教材9部。被评为武汉市第二届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年度和2012年度湖北水产发展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湖北省农业领域产学研合作优秀专家和优秀科技特派员、中国农业产业化专家、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水产养殖工程专业组专家。

刘 茹

刘茹,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并留校任教。2014.7-2015.7在美国Cornell University食品科学系访学一年,做蛋白质胶凝特性的研究,担任《Food Chemistry》、《Food Hydrocolloids》、《Journal of Food Science》等杂志的稿件评审人。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保鲜与贮运岗位核心成员,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和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长期从事水产品加工与贮藏、食品大分子结构及加工特性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1)(水产)蛋白质结构与胶凝特性;(2)水产品贮藏品质变化动力学。主持和参加的各类科研课题共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14项。获湖北省科技成果鉴定10项,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和参加教改项目4项,申请发明专利23件,其中授权21件,是湖北省重点产业创新团队“淡水鱼产品创新与品质控制”的岗位特派专家,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发表学术期刊论文近70篇,会议论文40余篇,其中33篇被SCI、EI收录,1篇获武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篇被评为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博士论文于2011年度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作为副主编出版教材2部,获华中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优秀三等奖2次(2009年、2015年),曾分别获食科院青年教师教学集中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次,获华中农业大学第11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

黄琪琳

黄琪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武汉市青年晨光计划。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骨干。2006.6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导师张俐娜院士。2006.6-2014.12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讲师、副教授,2014.12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期间赴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系做高级访问学者。 

致力于食品大分子(多糖和蛋白)的结构、功能特性及相互作用的研究:(1)多糖及其复合物的分离纯化、分子修饰,多糖的结构、链构象及其与生物活性的构效关系;(2)水产品加工、保鲜及品质控制,水产蛋白的多级结构与凝胶质构特性,水产品风味调控与腥味抑制;(3)食品大分子(多糖和蛋白)的流变行为及交互作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项、武汉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武汉市人才工程人选科研项目、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等十五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香港政府UGC项目。发表论文51篇,其中SCI 40篇,EI 6篇,1篇IF=7.279,7篇IF>6.0,均篇IF>5.0。担任Journal of Aquaculture and Research和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编委,十余一、二区SCI和EI期刊的评审专家。湖北省科技成果鉴定7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荣获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学质量优秀奖。荣获全国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的指导教师,指导的硕士和学士学位论文多次荣获省级、校级的优秀论文,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作品多次获得各种国家、省部级竞赛的奖项。指导硕士生21名,博士生9名,获国家奖学金和“张唐之”奖学金8人次。副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食品分析》,参编《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及应用》和《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指导》。

刘友明

刘友明,男,1975年9月出生,湖北荆门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和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固定研究人员。1997年7 月获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2000年6月获华中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学位;2010年6月获华中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博士学位。2000年7月至今在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工作,其中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合作导师Jae Won Park教授)。

主要从事食品大分子结构及其功能特性、水产品加工保鲜理论与技术以及粮食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共4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有10余项成果通过省级以上部门主持的成果鉴定和验收,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2015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5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10年,2014年)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7年),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参与制订湖北省地方标准1项。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参编的《水产品保鲜储运与检验》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2011年)。

杜红英

杜红英,女,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人才计划(楚天学子),广东省高性能计算学会理事,湖北省食品科技协会会员。2009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工作。于2010年3月先后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与生物信息中心和美国耶鲁大学核磁共振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6月加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从事营养功能组分代谢组学与食品营养组学相关研究;生物大分子互作;水产品贮藏与加工; 环境因素对食品营养特性的影响等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各类科研课题共7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2项,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

胡 杨

胡杨,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松滋人,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固定成员,湖北省淡水产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秘书,四川省皮革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员,《皮革科学与工程》杂志编委。目前主攻方向为水产胶原蛋白、明胶和胶原小肽的高质化加工与综合利用。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湖北省自然基金、华中农业大学校自主创新基金、学科交叉基金和企业合作项目等9项。参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1项、湖北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多项企业委托项目。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英国皇家化学会JMCB期刊特邀评论性综述1篇,谷歌学术引用近400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6项(第一发明人),担任Food chemistry、Carbohydrate polymers等多个SCI收录期刊审稿人。指导两个本科生团队分别获得湖北省第一届“微康益生菌杯”酸奶DIY大学生创新竞赛一等奖和最佳创意奖。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0名,其中1人次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人次获学校优秀博士研究生奖学金。

尤 娟

尤娟,博士,副教授,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员,湖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员。围绕水产品加工与营养品质,主要从事①水产蛋白结构演化与修饰,②水产品加工与营养品质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子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子课题,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池塘健康养殖湖北省工程实验室开放课题、校自主基金项目等9项课题;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SCI论文17篇、EI论文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授权4项,完成成果评价多项,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及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指导本科生曾获“卓越·亚太中慧杯”肉类主题加工创意大赛二等奖,优秀本科毕业生等,协助指导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等。

尹 涛

尹涛,博士,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成员,Journal of Aquatic Food Product Technology(SCI期刊)编委,2018-2019湖北省科技特派员;科学研究围绕鱼糜加工理论、技术创新与副产物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以纳米化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为主要特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子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农业农村部冷冻调理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多项基金资助,累计科研经费114万元;第一或者通讯发表论文34篇,其中SCI论文21篇、EI论文1篇;获得授权专利8件;参与组织国内会议三次,参加国内国际会议并海报展示科研成果8次、作大会报告2次。指导学生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湖北省第六届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点击标题    查阅专辑

食品风味

作用机制

水产加工

乳液胶体

肉品加工

营养健康

米面粮油

酒类研究

果蔬加

茶叶研究

食品发酵

3D打印

食品保鲜

食品智造

代谢组学

封面文章

风味书籍

乳品研究

Peter教授

综述大全

感官组学

加工新技术

蛋白质组学

脂质组学

肠道菌群

非热加工

纳米技术

分子模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