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6.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微课视频 | 课件 | 课课练 | 导学案 | 教案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四年级资源 2021-08-08


电子课本

图文讲解

同步练习

1.说说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42+9=9+42

(85+64)+78=85+(64+78)

72+(56+35)=(72+35)+56

2.65+73=73+

47+=65+47

63+=16+   

3.计算

541+472+128=

786+1997=

455+160+540+745=

参考答案

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65;65;16;63

3.1141;2783;1900

导学案

参考答案

1.55 119 96 

2.(1)28+17 17+28 45

17+28 (2)(28+17)+23 28+(17+23) 68

(28+17)+23=28+(17+23)

3.a+b=b+a (a+b)+c=a+(b+c)

4.125 

5.159 149

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律。(教材第55~59页)

1.经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会用符号、字母表示运算律。

2.初步发展符号感,培养归纳、推理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水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初步感知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在探索中理解不同运算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规律。

难点:概括加法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

课件。

师:同学们都喜欢参加阳光大课间的各项活动,说说你在阳光大课间活动时经常参加的是什么活动?

学生自由发言。

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看这些小朋友也在开展体育活动,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1题)

生1:知道有28个男生跳绳。

生2:知道有17个女生跳绳。

生3:知道有23个女生踢毽子。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谈话,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教学例1。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一步并且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说:

·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跳绳的男生和踢毽子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自己列算式解答吗?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28+17=45(人) 17+28=45(人)

·17+23=40(人) 23+17=40(人)

·28+23=51(人) 23+28=51(人)

师: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师:像这样两个得数相同的算式,可以写成等式28+17=17+28。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生1:△+○=○+△。

生2: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师: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b+a,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跟同桌互相说一说,举几个例子。

学生进行举例子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刚才在探讨加法交换律时,我们求的其中两个组的总人数,那么要求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们会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来解答吗?

学生在本子上用综合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28+17)+23 28+(17+23)

师: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它们的得数相同吗?可以怎样表示出来。

生:都是求参加活动的总人数,两道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

师: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等号吗?(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两题)

学生经过计算后,交流汇报,确定可以填等号。

师:比较上面的三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每组两个算式中的三个加数相同。

生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师: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c=a+(b+c),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怎么获取配套导学案、练习等资料?

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

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关注后发送消息“苏教121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后台回复关键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