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21课《砖雕艺术》同步微课视频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 使学生了 解中国古代石雕艺术在几个代表性发展时期的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学会欣赏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方法, 提高欣赏陵墓雕塑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喜爱, 对祖国悠久文化艺术的热爱, 进而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雕塑的定义与分类及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2. 陵墓雕刻和佛教石窟造像为什么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我国著名的陵墓雕刻和佛教石窟造像及其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 :

欣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刻和佛教石窟造像应把握的特点。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具准备:课本、 录象带、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常规)

二.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 我国古代的陶塑艺术作品, 这节课我们欣赏中国古代石雕艺术作品(出示课题, 开始使用课件) 。这两节课欣赏的艺术作品均属于雕塑艺术这一大类。

1. 雕塑的定义:

——运用多种物质材料、 多种手段(雕、 刻、 塑、 铸、 焊等) 制作的, 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审美感情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2. 雕塑的分类:

(1) 按材料分:石雕 木雕 泥塑、 陶塑、 金属雕塑 。

(2) 按形态分:圆雕、 浮雕 、 透雕(镂空雕) 。

(3) 按功能和放置地点分:城市雕塑、 园林雕塑 、 纪念碑或纪 念雕塑、 室内雕塑、 案头雕塑。

受“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的偏见压制, 中国古代雕塑家地位低微, 历史上的许多雕艺术杰作都不知道作者, 更无从探究其个人风格, 只能从把握总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来认识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在欣赏之前, 我们先来谈谈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3. 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首先了 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然后感受、 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最后通过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如:形象美、 材质美、 艺术性等方面的分析) , 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达到自我陶冶的目 的。

陵墓雕刻作品欣赏

陵墓雕刻产生的原因:

中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自秦汉以来, 由于统治阶级盛行厚葬, 在帝王和王公贵族的陵墓前,一般都要设置石柱、 石人、 石头兽等, 以显示他们的地位和威严。这些权贵们让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 为他们制作随葬的陶俑和陵墓前的雕刻, 所以往往集中体现了 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 同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陵墓雕刻:是指陵墓建筑中的雕塑部分。陵墓建筑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 。配合地面建筑陈设的各种石雕和石刻, 为地面上的陵墓雕塑, 一般来说最为常见, 而且规模宏大, 成就突出。地下雕塑, 则是地下墓室壁面上的石刻、 砖雕的浮雕以及画像石、 画像砖等。

陵墓雕刻的特点, 一是服从陵墓整体设计思想, 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二是造型趋于神化和理想化。

如何理解陵墓雕刻这两个特点呢?首先应明白陵墓雕刻是陵墓建筑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人认为:

人有灵魂, 灵魂不死, 应让灵魂有个去处, 最好的去处是升入“天堂” 。于是人们就修陵墓, 并且将其设计成象征天界的模样, 埋葬死者时要引魂, 通过陵墓进入“天堂” 。所以, 帝王陵墓建筑布局, 一般是四面有围墙, 设神道, 建石阙门。石阙、 石兽(神兽) 在墓地组成天界的象征。

陵墓雕刻的题材分为仪卫性和纪念性两类。仪卫性题材是按一定礼仪确定的, 有华表、 神兽、 鞍马、 狮虎、 文武侍臣、 碑碣等。纪念性题材, 是为了 纪念死者特殊的功绩设立的。例如, 唐太宗昭陵墓前, 雕刻其生前有战功的六匹爱马浮雕, 即著名的“昭陵六骏” 。为它们雕刻的高浮雕高 1. 7 米, 宽 2 米以上,其形体略小于真马, 有的昂首立姿, 有的慢步行走, 有的快速奔驰, 着重体现马的勇敢、 驯良的特性和充满生命力的蓬勃精神。在雕刻手法上严谨写实, 刀法简练, 结构准确, 比例合适, 形体浑厚, 富有立体感, 整体效果概括简明, 极为生动传神, 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使其享有盛名。

无论那种题材的雕刻, 都有象征性和寓意性。例如, 华表象征“王者纳谏” 。天禄、 麒麟等神兽(头上长双角的称“天禄” , 头上长独角的称“麒麟” , 只能用于帝王陵墓。) 既是帝王高贵非凡的自我标榜, 又是封建法权不可触犯的象征。俯首屈膝的石马、 石羊、 石象等, 象征驯服与祥瑞, 是天下万民供

奉天子的化身。这些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的雕刻, 构成宏大威武的气势, 给人以既富丽又庄严冷峻的感觉, 使人 产生崇高感, 达到宣扬封建法权之目 的。例如江苏南京和丹阳一带的南朝陵墓前的石兽, 在重视雕刻的整体感的基础上, 都十分强调艺术的夸张和变形, 形体上没有繁琐的细节, 使整个石兽的形体显得更单纯, 更富有表现力。例如, 《萧景墓石辟邪》 , 其形态为挺胸昂首、 张口 吐舌, 似正在发出震天吼声。它是用整块方形石雕刻而成, 在平原之上硕大的体量具有很强的艺术辐射力, 仿佛它在控制着这一地域。在各种角度观看, 它都给人以气势宏大、 雄浑稳定的感觉。

所以, 当人们还没有走近这些石兽的时候, 在没有弄清它的具体形象和细部刻画之前, 首先获得的是一个形式美的感受, 这就是雕塑艺术特别讲究体积意识的原因。这些造型高大厚重、 气势逼人的石刻所显示的矫健有力的外轮廓, 给人以难以忘怀的印象, 使人产生对于悠久历史的追忆和丰富联想。

陵墓雕刻服从于一定的程式, 并遵循统治者的审美标准进行造型。例如, 人、 兽都雕刻成富有装饰性和富丽感, 使其具有理想化、 神化的特点。这种程式规范的艺术造型, 隐含着统治者祈盼社稷江山永久稳固的心理。(放映录象)

佛教石窟造像作品欣赏

佛教石窟造像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原始社会的人们无法抗拒各种自然灾害(火山、 雷电、 山洪、 地震等) , 对变化莫测、 庞大而神秘的自然现象不 能理解, 从而引起了 恐惧、 惊慌和缺乏信心,这种力量主宰着人们的一切, 只有用膜拜、 祈祷或用巫术、 祭咒、 舞蹈等仪式去影响它们, 才能消灾降福, 保证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 因而产生了 原始的宗教。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阶级压迫有时往往比自然灾害更惨重, 统治阶级为了 维护他们的统治, 总是利用宗教迷信欺骗和麻痹人们的思想, 阻绕人民的革命斗争。所以, 列宁指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 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对于一时还找不到正确出路的人民大众, 又往往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也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正如鸦片既是毒品, 又是药品, 这说明宗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

宗教艺术也是这样。一般来说, 古代创造的宗教艺术, 当时是一种宗教宣传品, 宗教艺术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成就, 是人民群众智慧的体现, 是人类宝贵的艺术财富。所以, 古代遗留下来的宗教艺术, 可以成为我们今天观赏的对象。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教艺术, 主要是佛教石窟艺 术。所谓石窟, 是指依山开凿的佛教寺庙。源于佛教诞生地印度,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在山洞中修道成佛的, 为了 纪念他, 也为了 便于信徒们的出家修行, 古代印度人便选择远离城市的僻静山崖开凿洞窟, 并雕塑佛像和绘制佛教壁画。

享誉世界的四大石窟:

敦煌石窟, 麦积山石窟, 云岗石窟, 龙门石窟。

1. 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是世界闻名的佛教雕塑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大同五周山北崖。因其山势波折如云, 故名云岗 。

云岗石窟依山开凿, 始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 460 年) , 东西绵延一公里, 现存大小洞窟 53 个,佛龛 1100 个, 大小石雕造像 51000 余身。1500 年来, 云岗石窟经风雨地震虽有损坏, 但近百年中人为破坏更为严重, 帝国主义国家博物馆中藏有从中盗窃的佛头达数百之多 。

课本所选第 20 窟佛像, 由于地震, 该窟前半山崖崩塌, 致使大佛暴露在外, 巍然独存。大佛高 13. 5m,面相广圆, 两颊丰满, 鼻高宽厚、 直通广额, 眉长弯挺, 目 光下俯, 微含笑意, 表情含蓄, 于庄严中流露出慈祥, 于和蔼中显出威严, 具有稳重如山的崇高感和高深莫测的神秘感。外着袒肩 袈裟, 衣纹条条排列形成富有节奏的韵律美。佛像造型, 手法洗练, 显示出雕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宏大的气魄, 艺术成就极高, 为云岗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和云岗石窟的象征。

2. 龙门石窟:

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口 伊水两岸长达一公里的山崖上, 布满佛教石窟,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现存窟龛 2000 多个, 大小造像 10 万余尊, 佛塔 40 余座。奉先寺建于唐代最盛时期, 是最大的像龛。奉先寺像龛前, 曾有木结构建筑, 后被毁。龛南北宽 36 米, 东西长 41 米。龛内主尊卢舍那坐佛是释迦牟尼报身像, 通高 17 . 14 米, 头高 4 米, 耳长 1 . 9 米。保存完好的佛像头部造型, 饱满秀丽, 轮廓极为优美。雕刻者突破佛经束缚, 融进中国女性优美的外部特征:螺形发髻, 额部宽广, 眉如弯月 , 丰颐秀目 , 鼻梁笔挺, 厚唇小嘴, 嘴角微翘, 带有笑意, 身姿端庄稳重, 流露出高贵典雅的气质和雄图大略的英雄气概。其形象与记载的武则天“广额方颐” 的相貌相吻合, 实质可能是以武则天为模特儿, 难怪大佛宛如高贵慈祥的中年女性。11 躯雕像整体为对称布局, 主尊居中, 余者像众星拱月 般烘托主尊,

结合为富有变化统一的整体, 是唐代石刻艺术的典型代表。

3. 大足石刻:

大足宝顶山位于四川大足城北, 全山共有窟群 18 处, 造像 10000 余尊。宋代的石窟造像具有世俗化的倾向, 《养鸡女》 即为代表。这一反映农家日常生活场面的雕像, 极为生动亲切, 富有生活情趣, 将严肃的宗教内容表现得极有人情味。

别忘了文末 点赞  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