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上册2.7《嘎俄丽泰》同步微课视频

学习视频


电子课本


教学设计

课题:歌曲《嘎俄丽泰》

教学目标 :1、 学习演唱歌曲《嘎哦丽泰》 ,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水平。

2 、 通过发声训练 , 指导学生使用准确的呼吸方法, 体会气息对声

音的支持。

3、 通过发声训练, 适当扩展音域, 要求做到声区基本统一, 发声连贯、 流畅、 圆润。

教学重点 ::发声技能练习

学唱歌曲《 嘎俄丽泰 》

教学难点:练习的时候要注意真假声有机地混合, 使音色达到优美动听; 还需

注意气息流畅性的训练.

教学方法:讲授法、 听辨、 分析、 实践法等

教时安排:二课时

教具准备:钢琴

教学过程:

一、 发声练习

哼鸣训练

(1) 3 2 1―‖

m

(2) 1 2 3 2︱ 1 2 3 2︱ 1-‖

mi ma

(3) 5 5 5 5︱ 5̉ ―――‖

a e i o u

(4) 1234 5432 ︱ 1234 5432︱ 1-‖

mi ya

注:练习(1)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 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

a、 身体自然直立, 两肩放松, 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b、 嘴唇微闭, 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 下腭放松, 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 c、 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 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 象擤鼻涕时的感觉。 d、不论音的高低, 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 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练习(2)和(3) 曲时, 五个元音位置要统一, 声音要流畅、 气息有支持, 在元音转换时要保持咽腔体空间, 咽型不能随音乱动, 有面罩感, 但高音要从口里出, 防止鼻音。 练习(4) 曲时, mi 和 ya 母音变化时后咽壁吸着唱, 保持喉咽腔的管状空间, 同时声音放置要稳定。 要求气息流畅, 声音稳定。

二、 学唱歌曲《嘎俄丽泰》

(一) 旋律模唱

1、 老师弹奏, 学生跟着旋律模唱两遍。

2、 在模唱时, 注意节奏和音准的准确演唱

3、 把旋律节奏练唱准确, 不能时快时慢。

(二) 学唱歌词

普通话朗诵(有表情地), 要求标上汉语拼音。

(三) 作品简析:

这首歌曲初次发表在 1958 年《音乐创作》 第一期, 由作曲家黎英海编曲。

黎英海(1927—— ) , 四川富顺人, 1948 年与南京国立音乐院毕业后, 先后在湖南音专, 中原部队艺术院校, 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等任教。 80 年代后, 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 中国音协北京分会副主席等职。

主要作品有钢琴曲《夕阳萧鼓》 《阳关三叠》 《民歌钢琴小曲 50 首》 大提琴曲《老码头工的回忆》及大量民歌改编曲和独唱歌曲, 并为很多电影配乐。 还有《汉族调式及其和声》 《民族五声性调式概述》 等著作。

这首歌曲描述了一位哈萨克族青年出乎意料之外的没有见到自己的心上人,

而且不知心上人去向的焦虑心情, 表现出哈萨克族青年对爱情的忠贞与痴情。

歌曲为二部曲式结构。前段基本结构为上下句, 但作者巧妙的把第二段的前

句作为第一次出现, 然后反复, 当地二段在现时, 则补充了第二句, 并反复一次。

这首慢速的抒情歌曲极富特色, 全曲像是有一道道光彩夺目的延续持续的彩虹所组成。 开始的 3 小节, 旋律由“1” 音开始级进上升, 达到高点“5” 因而后逐渐回落, 这里可称之为“正彩虹线” 。 接着“为何你不等待” 处又形成了一道短短

“正彩虹型旋律线” , 其高点是“c²” 音, 以上共 5 小节音乐, 分别有两条较小

而长短不等的“彩虹” 构成, 合成了一条较大的“彩虹” 。紧接着的以上相呼应

的“烈火般的心情来找你” 以及“帐篷已不在你也不在” 。这里就音的高点来说,延长的“6” 音与前一道“彩虹” 的“5” 音相互应, 低音“7” 音与“1” 音相互

应。前句因为感情上有了发展, 旋律线的高点“6” 音比“5” 音也相对应的升高

了一度。而“为何你不等待” 处, 因情绪显得失望, 其旋律线的高点低音“7”

比“1” 因降低了。这个段音乐虽系两条较长的“彩虹” , 但层次却很清晰, 内

含感情也很深切。

此曲的第一乐段(A 段) 总的来说音乐处于较低的音区, 特别是结束在全曲

的最低音“5” 上。第二乐段“B 段” 陡然以全曲最高音高音“1” 开始, 充满激

情地唱出了全曲的核心乐句, 掀起了高潮。B 段与 A 段音乐在音区, 音色上有很大的对比性, 给听众以非常强烈的新鲜感。 这条旋律线从高音“1” 开始, 然后逐渐回落到最低音区“2 7” 后又回升到“5” 音, 它与“正彩虹线” 恰恰相反, 好似“正彩虹线” 的倒影, 这个条“倒彩虹型旋律线” , 只有一个大乐句,以后虽有两个小过门, 但仍达不到平衡, 音乐有很强的继续往前运动的趋势, 所以就将 AB 两段音乐实行重复和发展, 作为呼应, 这样使文学与音乐上都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整个这个段音乐为四条“彩虹线” 构成, 第一 二 四条是“正彩虹

线” , 第三条为“倒彩虹线” , 既有统一又有变化, 正合乎“起承转合” 的结构

规律。它们的高点分别是“5 6 1 6 ” 音, 布局合理, 富有层次感。

(三) 老师范唱

(四) 试唱歌曲作品:初步感觉歌曲的情感。

三、 课堂小结

别忘了文末 点赞  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