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晦暗、荒芜、衰败...这就是李拥军笔下那场巨大的工业迁徙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

张维 滤镜 2021-07-08

李拥军 夜的力量


文丨张维


岷江西岸,在远离乐山闹市的乡间工作室,围炉前,李拥军正专心阅读一部拳头般厚的大部头书,没好问,架上那幅未完成油画是不是仍属于有关三线建设的河东系列。


李拥军的父母是当年三线建设的参与者,他曾经成长于那个时期。



三线建设是当时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东南沿海的攻势背景下,中国经济史上一次罕见的

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是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



在1964年到1980年间,东部500余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及上千万民工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北和大西南,在深山峡谷中风餐露宿,肩扛人挑,建起了1000多个大中型企业。



由于三线建设源于对外部世界的误判和过度反应,由于政治运动与政治建厂及错误的区域布局,三线建设最终终结于改革开放初期。昔年,数百万献了“青春献子孙”的人们,付出了热血和汗水甚至生命,如今,众多的三线工厂不是倒闭便是搬迁,留下面积庞大的厂区,在时光的侵蚀下日益杇败,一派荒芜。



回望那段坠入历史的风云,其喧嚣之烈,动荡之深,恍若隔世。看李拥军河东系列作品,若不透过画面了解其背景,不通过作者了解其人,必导致对作品停留在结构、色调等技术层面上的漫步,而忽略作品内容在社会学上对过往的批判,也更难以理解作者心怀哀叹的对那场人文历史的痛彻反思。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一个雄拽拽气锵锵走精神的年代,但也是一个人性荒乏近于不靠谱、疯狂行事成为家常便饭、让人过后反思起来打寒噤的年代。那个年代与现在的变化之多,跨越之大、鸿沟之深,以至于现在人早已是充耳不闻,仿佛那事发生于远古先秦。



李拥军透过自已及父辈的人生际遇,一直以来强烈意识到芸芸众生在历史的轰隆车轮下所遭受的苦难和艰辛,已经无情地被忽略于一旦。于是,为什么多年他坚持河东系列有关三线建设的油画创作从不放弃,答案似乎已经开始明晰。是的,从架上望穿过去,其心灵指向从未绕过他的精神家园——通过河东系列表达他对那个梦一般年代充斥着极其复杂的缅怀与守望。儿时的环境和生活场景投射进他的心灵,面对现实的揪心状态,便迫使其于下意识中进行个体思索。



但这些画作并不是即述往事的个人独白,从而以驱散怀旧的愁苦 ——他的所有关于三线建设的作品,绝多都以夜景的形式呈现,夜色,黑色,从宇宙观的角度看来,黑色是宇宙的本质,即宇宙的真实面目,它给人带来庄重、肃穆。他笔下的黑夜与夜空从来就摈弃了繁星满天,更将流光溢彩赶尽除绝,只有无垠的苍凉和旷寂,由于空无人迹,孤独的压抑感迫使我们通过画中荒败的工业废墟这一如今的异质空间,催生出对历史进行痛苦地追述。恐怕,这正是艺术家李拥军在该系列创作中将夜与黑这一气氛定为主调的本质所在。



夜,黑色,一段隐密的时辰,一个极端的颜色,黑夜中往往可以引起孤独而深刻的思考,越暗的夜空,越可以表达对宇宙的敬畏。李拥军夜幕下的这些画作常常从工厂的一个局部进行宏观散漫式的展开,不刻意营造一个视觉点,不在乎什么节奏的冲击力,甚至不屑于完整地描绘物象的形态,但在不经意的观赏当中,留给人的想象空间,却常常会给人造成凝视感,夜色的隐秘给人带来孤独和恐慌,压迫人们产生幻想:荒芜的厂房空架,仿佛隐蔽着远去的巨兽在残喘,诡秘的夜幕之后,似乎能找回历史的心跳声。这不得不让人立足现实反思一个曾经辉煌过的生存空间之结局与现实究竟有多大的关联 ?而作者对现实的走向难以预期的心绪,对社会境遇将来之忧患,恐怕恰恰正暗隐其中。



作为时空个体,任何人都绕不开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人类的感官经验,感觉来源于外部世界,而反思则来自心灵观察本身”(洛克)。作为当代人与历史同在者,受那个时代的陶冶滋养,又亲睹它的衰败与荒沦,生命情感的动力让李拥军不得不对历史、现实与未来产生思考,甚至,透过父辈们的际遇与现状,希望通过一段自我历往的叙事,让人在历史的遗忘中唤醒,以那个时代的瑕疵来追问历史的价值——思考对人的命运的尊重。



“三线建设”题材,说到底,属于一个“宏大的叙事”似乎并不为过。但具体操作上,李拥军选择了短篇小说式的以较多的时间序列连篇性的组合,使故事具有延展性而形成聚合,构成一个作品链,彼此产生呼应,从而事实上汇成一个宏大的主题,艺术家正是利用胸中所叠加的负载的历史信息,去记忆一个国家的艰难历程。



李拥军的河东系列创作取自亲历的历史断层,具有明确的时间走向,看着那些时间静止了的、在黯淡的天穹下摇摇欲坠的废墟,可以想象,作者本身便已置身于晦暗中独自踽踽而行,他明白,当一个人无力去改变世界时,他可以用艺术去诠释世界。当然,长期面对一片黢黑,这不得不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因此,与其说他是叙述过往的不堪,我们更愿意说,他是用一种庄严方式让自身撞击黑暗,为一个民族曾经的一个历史漩涡而激发思考,从过往的更迭,关注当下的命运。



黑夜使道路不明,迫使人去探索,黑夜给人惶惶不安,迫使人振着精神。李拥军河东系列作品满怀了艺术家内心的生存焦虑,虽心向光明,而黑夜的不确定性,总不免让艺术家发出河东狮吼般的追问。



李拥军,四川乐山人。199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美协会员,四川油画学会会员,乐山市美协秘书长。




--END--

其他阅读推荐:
春节将至,你回家了吗——疫情时代的返乡之痛
“山东情妇馆”换招牌,真没必要!
艺术家不种棉花,也不种稻子,但有吃有穿,凭什么?
艺术圈也爆瓜了丨广美教授冯峰鸭嘴兔抄袭米菲兔?
刘星丨回想我和李道熙先生的交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