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颜真卿纠错,书法博士后在书法常识上的盲点

年猪之猪 滤镜 2021-07-08


最近,中央美院书法专业博士后孙鹤在央视网书画频道给颜真卿《祭侄文稿》挑错字的视频火了,不过火的有些尴尬。根据网上流传的视频,原声重现基本是这样的:这个字(刾)没有写成刺,写成夹字,当然他(颜真卿)自己也不知道。我们看唐代官职制度,唐代所有官称当中没有夹史,只有刺史,对不对?


”刾史“被指误写为“夹(音)史”

网友犀利点评1:信不信颜真卿拔出佩剑来刾你!


网友犀利点评2:颜真卿但凡回头看她一眼算我输。


我下来赶紧查了查,新华字典表示:“刾”同“刺”,读“cì”。这个事儿真弄尴尬了呢。


这视频在网上流传之后,立即就有业内人士指出:刾是刺的异体字,自汉代隶书兴起之后,“刺”字在很多情况下被写成“刾”。在汉碑、二王法帖、唐人书法名迹中比比皆是,比《祭侄文稿》早430年的《石门颂》就已经将“刺”写成“刾”。


书法字典中的”刾“


“专业”书法人犯错,网友们围观吃瓜的兴趣更浓,很快就沸沸扬扬起来。


我也怀着好奇心在网上搜了搜,发现了几张孙鹤博士的生活照片,看看她的形象,竟还有种软踏踏的温温柔柔的慵懒文艺范儿。再配上首都师范大学博士、中央美院书法专业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硕导等等身份,颇觉几分反差美。


孙鹤

孙鹤书法作品(个人认为她的书法似乎不错)


我对书法没有研究,对古人的字帖一向不敢乱发言。因为我从采访过的书法家朋友那里知道,不可用今天的眼光,和习惯去审视古人的东西。古人书法中有很多字已经不是我们今天演变后的常规写法。


当我把这个视频分享给一位书法家朋友时,她淡淡地回了一句“该博士如果认为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中“刾”字为错字的话,建议她再看看鍾繇和王羲之,可能还会有新的发现。”因为楷书作为法度最森严的书体,里面依然“错别字”连篇。


孙鹤


因为我对孙博士的外貌颇有好感,一个美女就这样被网友嘲笑,恐怕日后在书法界、学校和学生面前都难以抬头,还是觉得颇为遗憾。但我朋友说:其实遭了还是要得,一是免得将来继续误人子弟,二是让那些假学问家收敛些,没本事少冒皮皮。无可辩驳,我只好收起我的“怜香惜玉”之心。


其实遇到这事儿的如果是个普通人,最多就被吐槽个“少见多怪”,不是好大个事情,也没什么危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个可笑的纠错与她的专业书法博士后身份不符,不仅贻笑大方,还误人子弟。如果是历史学家在经济学上有知识盲区,或语文老师在物理学上有知识盲区,犯了类似的错误,可能大家还有抱有几分理解和同情。


孙鹤


这种发生在文化界的类似的“少见多怪”,其实并不罕见。刁仁德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过一个故事,说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的学生周德伟有部著作叫《周德伟论哈耶克》,这本书后来有机会在大陆出版的时候,北大出版社对周德伟的这部著作进行了“纠错”,编者在前言里无知无畏地写道:考虑到原来书稿的印制错讹较多,本书对一些词汇和标点、数字等细节也略作改动,如“元始”改为“原始”,“发见”改为“发现”,“事象”改为“事项”,“含盖”改为“涵盖”,等。


这一改动被熟悉周德伟的学者们吐槽,因为这些字句并非错别字。而是因为大陆长期高度统一的用语习惯狭隘了人们的认知,因此少见多怪。刁仁德认为,这一自作聪明的纠错完全破坏了周德伟的文字风格,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所以咱们有啥事儿遇到拿不准的地方,还是应该多运用逻辑思维,多查证查证。侥幸了,或懒惰了那么一下,或过分自以为是,就难免像孙博士,或北大出版社这样搞出啼笑皆非的事情来。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


其他阅读推荐:
5.12纪念丨摄影、雕塑、绘画,艺术家这样记录汶川地震!
离开小黑的第342天!
昨晚的风不太正经
窦唯、夏雨、潘粤明、周慧敏、德普...这些明星画画有两把刷子
在我的祖国只有你还没看过俞心樵的画吗?
画中“茶事”——还是四川人最会!
我的画哪里“泥石流”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